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公共/财税
民族地区最低工资实施效果分析
第736期 作者:□文/石 娟 时间:2024/9/1 17:33:42 浏览:126次
  [提要] 本文以民族自治州凉山州作为考察对象,从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和幅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支出、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实际增长幅度等多个角度,全面考察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虽然增速明显并已超过当地名义GDP的增长速度,但调整频率偏低,并且最低工资标准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支出,经过物价指数折算后的实际增长幅度有限。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发挥最低工资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的功能,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维持社会稳定。
关键词:凉山;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分配
基金项目:西昌学院博士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编号:YBS202224)
中图分类号:F244.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9月19日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测算,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我国在全球经济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与全球合作的日益深入,一些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又以劳资为代表的矛盾最为引人关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层面以法律形式干预工资分配并保障社会底层劳动者合法劳动权益的公共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可以直接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缓解劳资矛盾。从1994年开始算起,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数十年,在此期间虽然政府部门对有关规定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其根本目标还是一致的,即保障社会稳定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尤其是要保障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通过正常劳动能够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同时受疫情影响,生活压力骤增,迫使部分劳动力离开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转移。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通过溢出效应势必会影响各个层面的工资水平,并最终影响劳动力的流向和地区发展,同时对于调节地区收入分配差距也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最低工资实施效果的考察,大多针对某个省或者一线城市开展,而对于非一线城市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凉山州作为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州,除了州府西昌市之外,还辖有包括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在内的16个县,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鉴于此,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考察对象,将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地经济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旨在对该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为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
1995年6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最低工资保障规定》,这也标志着凉山州开始正式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成为我国较早实行该制度的地区之一。实施至今,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每次调整,都是由凉山州人民政府牵头制定并公布。在2014年以前,四川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分为四个档次,按照从高到低排序,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处于第三档;从2014年开始,四川省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三个档次,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处于第二档。
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4年以来,凉山州的最低工资先后经历了多次调整并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从调整频率上来看,18年间,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一共经历了7次调整,平均每2.6年会进行一次调整。而2004年新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中明确要求,各地区至少每两年应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显然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明显偏低。尽管如此,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却在不断扩大,从早期90元的调整幅度,提高至如今的320元。但由于没有考虑当地的物价水平,这也仅仅只是名义调整幅度。因此,为了进一步考察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增长情况,我们还需将最低工资标准与该地区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表1)
2004年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中,已经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参考的因素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城镇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鉴于此,本文将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月平均工资、人均消费性支出、地区生产总值等多个指标进行比较,多个角度分析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增长情况和合理性。
(一)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平均工资是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参考依据,是衡量最低工资标准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被学者们广泛采用。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连贯性,本文使用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反映凉山州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通过计算,笔者得到了2004~2022年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年度、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数据。根据国际惯例,最低工资标准应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40%~60%。我国参照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也制定了类似的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第六条就明确指出,可以根据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60%计算并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鉴于此,本文将计算得到的最低工资与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同国际通用衡量标准进行比较。
通过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除2007年和2010年以外,其他年份最低工资标准经过调整后,与职工月平均工资之间的比值较2004年均有所提高,尤其是2018年,两者之间的比值已经达到了0.31,说明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速。尽管如此,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占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仍未达到0.4的国际标准线,由此可见,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相较于职工平均工资而言还是整体偏低,收入分配差距还有待进一步缩小。(表2)
(二)最低工资标准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最低工资标准主要面向的是“三低”人群,而工资性收入作为这些社会底层劳动力的主要收入来源,最低工资标准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底层劳动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考虑到人均居民消费性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生活成本,因此通过比较分析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月消费性支出,有助于了解最低工资对凉山地区底层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保障程度。
表3分别列出2004年、2012年以及2020年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与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性支出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本文选取的三个时间节点,最低工资标准始终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性支出水平,2004年和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与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性支出的比值分别为0.65和0.56,虽然2020年有了明显改善,但其比例系数仍然小于1。这说明凉山州底层劳动者若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劳动报酬,则无法达到当地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表3)
(三)最低工资标准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GDP)。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的积极贡献,因此,为了保证社会底层劳动者也能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最低工资标准理应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由于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比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率,可以反映出该地区底层劳动者是否充分享受了经济成果。
通过计算,表4给出了两个不同时间段内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和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数据。经过观察发现,2004~2012年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年均增长率仅为8.4%,明显低于当地名义人均GDP的增长率,两者之间的差距高达11.7%。而在此后的八年间,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明显提升,年均增长率达到12.3%,较之前提高了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下降趋势明显,由此前的20.1%降至4.7%。这说明,在第一个阶段,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并未与该地区的经济实现同步增长,但到了第二个阶段,情况出现了扭转,低收入劳动者还是充分分享到了凉山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表4)
(四)名义最低工资标准与实际最低工资标准。本文前面分析使用的是名义最低工资标准,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从反方向侵蚀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购买能力。为此,本文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2004年为基期)对2004~2020年间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年度的名义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平减处理,得到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然后将该期间最低工资调整年度的名义与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幅进行比较,以判断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增长情况。
由表5可知,经过物价指数折算后,所有调整年度实际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较名义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增幅从名义上的420元变为了实际增幅303元,下降了117元。这说明,物价上涨使得凉山州各调整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幅度打了折扣,从而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购买能力。(表5)
二、结论
2022年4月,四川省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情况。首先,从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和幅度,初步分析了2004~2022年间,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情况,结果发现,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每2.6年会进行一次调整,明显低于《最低工资规定》中“至少每两年应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随后,本文又分别从职工月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月支出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等三个维度考察了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保障程度。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虽然明显快于职工月平均工资,但截至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占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仍未达到0.4的国际标准线;在2004年、2012年以及2020年这三个时间节点,最低工资标准始终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性支出水平;2012年,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年均增长率明显低于当地名义人均GDP的增长率,但在2012年以后,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明显提升,并超过了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最后,本文将2004~2020年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年度的名义最低工资标准增幅与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幅进行了比较,发现经过物价指数折算后,所有调整年度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幅度较名义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均有所下降。
通过对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全面考察,本文得到以下结论:(一)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颁布以后,政府部门对最低工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凉山州的最低工资随着四川省最低工资标准的整体调整步伐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经过价格指数折算后,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增长幅度仍然有限。(二)随着凉山州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升,当地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支出,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劳动群体的生活质量,最低工资标准还需继续提升。(三)最低工资制度作为调整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凉山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仍低于0.4,如果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导致低收入群体工资增长乏力以及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勇,王丽艳.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发展、构成和水平[J].开发研究,2015(06).
[2]谢勇.中国最低工资水平的适度性研究——基于重新估算社会平均工资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6(02).
[3]周冰,袁德胜.农民工工资水平、统计误差和城乡收入差距[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91531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