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
第736期 作者:□文/田思坤1 卢 阳1 王 蕴2 时间:2024/9/2 9:00:00 浏览:75次 |
[提要]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系统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理论;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月11日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实力。然而,企业社会责任是否会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范围。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经济责任方面,企业应当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经济增长和盈利目标;法律责任方面,企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保护消费者权益,尊重知识产权等;道德责任方面,企业应当遵循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尊重员工权益,反对腐败和贿赂等;环境责任方面,企业应当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社区责任方面,企业应当支持当地社区的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观点。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前,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如下理论认识:基于正向关系观点而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从负向关系观点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这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绩效。同时,无明显关系观点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条件性关系观点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企业的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因素。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提高财务绩效,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会降低财务绩效。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一)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和分类。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种企业管理理论,它认为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股东的利益,还取决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该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实现长期的成功。企业应该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满足这些需求和期望。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观点。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日益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大部分学者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搜集并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方面的资料,以探究二者的相关性。迟明赟在其文章中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例如,一项对美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公司在未来的财务绩效上表现更出色。聂军在其研究中也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更优异。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例如,贾娟娟、李健等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中的应用。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李茜、徐佳铭、熊杰、刘海鑫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因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张劲松、李沐瑶等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甚至会对财务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这样可以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二是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三是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环境责任来降低环境污染和法律诉讼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四是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履行员工责任来提高员工的福利和工作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并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应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关系,以实现共同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研究假设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2: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3: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本文选择我国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13~2022年。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排除了ST公司、PT公司和金融保险类公司。
(二)变量定义
1、企业社会责任(CSR)。本文采用KLD数据库中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KLD数据库是美国一家专门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评估的机构,它根据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对企业进行评分。
2、财务绩效(FP)。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财务绩效。
3、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SR)。本文采用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来衡量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是指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满意程度。
(三)模型构建。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具体模型如下:
FP=α+β1×CSR+β2×Control Variables+ε
其中,FP表示财务绩效,CSR表示企业社会责任,Control Variables表示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行业类型和市场竞争等,ε表示误差项。
五、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表1给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平均值为0.42,标准差为0.21,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财务绩效的平均值为0.06,标准差为0.05,说明财务绩效的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的平均值为0.75,标准差为0.15,说明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的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表1)
(二)相关性分析。表2中为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2,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1,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对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具有积极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5,说明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对财务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表2)
(三)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表3显示的是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02,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每增加一个单位,财务绩效就会增加0.02个单位。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03,说明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每增加一个单位,财务绩效就会增加0.03个单位。企业规模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01,说明企业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财务绩效就会增加0.01个单位。行业类型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02,说明行业类型每增加一个单位,财务绩效就会增加0.02个单位。市场竞争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01,说明市场竞争每增加一个单位,财务绩效就会减少0.01个单位。(表3)
六、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被多种因素所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实证分析等研究手段,从多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需要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来实现。同时,本文也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财务绩效的作用是受公司规模、行业类型以及市场竞争力等多种因素所影响的。这就要求企业要正确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达到企业的“双丰收”。
(二)建议。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决策,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双赢。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建议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目标。企业需要明确社会责任的战略目标,并将其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这样可以确保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一致,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目标体系等方式,明确社会责任的战略目标。第二,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领域。企业需要确定社会责任的重点领域,以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领域。这些重点领域包括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区服务等。企业应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社会责任的重点领域。第三,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社会责任政策、建立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制定社会责任指标等,从而确保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制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等方式,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第四,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合作。企业需要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合作,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这样可以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举办利益相关者会议、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合作。第五,选择合适的社会责任项目。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社会责任项目,以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项目中。这些项目可以是环保项目、公益项目、教育项目等。企业可以通过对社会责任项目的评估和选择,选择合适的社会责任项目。第六,建立社会责任评估和报告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社会责任评估和报告制度,以便评估社会责任活动的效果,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同时,通过制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建立社会责任评估和报告制度。
总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决策,从而保障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共同发展。企业应明确自身社会责任的战略目标、确定社会责任的重点领域、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合作、选择合适的社会责任项目、建立社会责任评估和报告制度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1.陕西理工大学;2.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大连))
主要参考文献:
[1]迟明赟.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3.37(04).
[2]聂军.社会责任履行、市场分割与企业财务绩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04).
[3]贾娟娟,李健.投资视野下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3).
[4]李茜,徐佳铭,熊杰,刘海鑫.企业社会责任一致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22.19(02).
[5]张劲松,李沐瑶.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技术创新视角[J].预测,2021.40(0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