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企业社会责任供应链协调契约研究 |
第736期 作者:□文/邸小龙 晋学超 时间:2024/9/2 9:07:18 浏览:97次 |
[提要] 本文研究基于下游制造商主导和上游供应商跟随的供应链,其中制造商产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政府对其企业社会责任(CSR)投入进行补贴,并且消费者具有CSR偏好。构建批发价格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探讨在不同契约下政府补贴和产出不确定对制造商CSR努力程度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和消费者CSR偏好均正向影响制造商CSR努力程度及供应链双方利润,制造商产出不确定均负向影响制造商CSR努力程度及供应链双方利润。与批发价格契约相比,尽管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制造商的CSR努力程度及供应链整体利润,但无法实现供应链协调。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补贴;产出不确定;供应链契约;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2;C934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月18日
一、研究背景
伴随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劳资冲突、环境污染等不断凸显,如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国家层面,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以激励供应链成员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在企业层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既可以树立良好的口碑,又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个人层面,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促进员工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等态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具有企业社会责任属性的产品。基于此,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企业决策者正从狭隘利益观转向“三重底线”——对社会、环境、经济三者发展的协调性加以考虑。与此同时,现阶段大量企业面临产出不确定的困境,该困境的出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各行业表现形式不一。决策者行为会在较大程度上受产出不确定所影响,如果无法对产出不确定风险进行规避或分担,则供应链成员容易产生重大损失。因此,探讨政府行为和产出不确定对CSR 供应链的影响,并对可使供应链成员绩效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协调契约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基于下游制造商主导和上游供应商跟随的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探讨政府补贴和产出不确定对CSR供应链成员决策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2)在产出不确定、政府补贴的条件下,对收益共分享契约、批发价格契约给CSR供应链带来的协调作用进行分析。
二、问题描述与假设
(一)问题描述。本文将基于下游制造商主导和上游供应商跟随的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制造商所使用的原材料由供应商来提供,制造商在政府补贴和产出不确定的情况下生产具有CSR属性的产品,同时向市场的终端销售产品。本文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图1)
供应商对最优批发价格w加以选取,使自身利润最大化πs得到保证。制造商对最优CSR努力程度e、最优订购量q加以选取,使自身利润最大化πm得到保证。本文通过基于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来表述问题,在各种契约条件下均衡决策、逆向求解。
(二)符号说明。本文使用的主要数学符号与说明如表1所示。(表1)
(三)模型假设。对研究做以下假设(假设1~假设6),以使所构建的模型更贴合现实,具有更广的普适性。
假设1:制造商存在产出不确定性。在本文中,假设制造商计划生产数量是q,那么结束生产期时生产的最终数量是qX,此处的X代表生产率随机变量,按照生产的具体状况,假设E[X]=1。
假设2:本文对CSR供应链的研究中未包含滞销产品、短缺产品。
假设3:一单位产品由一单位原材料来生产。
假设4:CSR产品的消费者偏好能够通过参数λ的逆需求函数加以表示,即:p=a-bqX+λe。一般来说,未受CSR偏好所影响时,能够假设逆需求为线性函数,产品价格会伴随实际生产量qX不断增大而相应减小。其原因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消费者可以从CSR标签获得信息,并且愿意为具有CSR属性的产品支付一部分溢价。
假设5:CSR成本是一次性投资,并且CSR成本与制造商的CSR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假定为二次函数,即:C(e)=■ke2。其中,CSR成本系数为k(k>0)。由于对CSR成本C(e)是一次性投资进行了假设,因此k具有较大的值。
假设6:政府部门按照制造商的CSR努力程度进行补贴。本文采用Liu等的研究,即:S=sC(e)=■ske2,其中S和s分别代表政府补贴金额和政府补贴系数。
三、模型分析
(一)基准模型。本节对供应链在集中决策下的决策问题展开研究,将其当成基准模型,通过上标B(Benchmark)加以表示。处于集中决策情况下,制造商、供应商二者是一个统一决策整体,供应链总利润函数如公式(1)所示:
π■■(q,e)=pqX-(cs+cm)q-■(1-s)ke2 (1)
由于供应链决策会受制造商产出不确定所影响,从而使利润受到影响,因此通过期望利润对供应链利润进行表示:
E[π■■(q,e)]=(a-cs-cm+λe)q-b(1+σ2)q2-■(1-s)ke2 (2)
要想对供应链的最大期望利润进行求解,第一步应确定决策变量最优解,即最优CSR努力程度eB*、最优订购量qB*。
命题1:处于集中决策条件下,供应链最优CSR努力程度eB*、最优订购量qB*为:eB*=■,qB*=■。其中,A=2(1-s)(1+σ2)kb-λ2,B=a-cs-cm。
证明:由公式(2)对订购量q和CSR努力程度e求偏导,有:
■=a-cs-cm+λe-2(1+σ2)bq (3)
■=λq+(1-s)ke (4)
通过公式(3)、公式(4)可得出■=-2(1+σ2)b、■=(s-1)k和■=λ。E[π■■(q,e)]的海森矩阵是:H=■。借助多元函数极值求解法能够得出H11<0,det(H)=2(1-s)(1+σ2)bk-λ2>0,这样一来,海森矩阵负定,对公式(3)、公式(4)进行联立能够得出,处于集中决策条件下最优解是qB*=■,eB*=■。证明完毕。
要想对供应链最大期望利润进行求解,在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函数中代入决策变量最优解,即在公式(2)中代入eB*、qB*,能够得出:
E[π■■]=■ (5)
基于集中决策条件下供应链协调模型,对收益共分享契约、批发价格契约对CSR供应链在产出不确定下与政府补贴下的协调作用展开分析。
(二)批发价格契约。本节对CSR供应链利润与成员决策受到的批发价格契约影响展开研究,通过上标W(Wholesale Contract)进行表示。供应商、制造商处于批发价格契约中,因双重边际效应将自身最大化利润当作中心。制造商利润函数如下:
π■■(q,e)=pqX-(w+cm)q-■(1-s)ke2 (6)
和集中决策条件下相同,通过供应商、制造商期望利润对各自利润加以表示:
E[π■■(q,e)]=(a-w-cm+λe)q-b(1+σ2)q2-■(1-s)ke2 (7)
E[π■■(w)]=(w-cs)q (8)
基于制造商主导、供应商跟随的批发价格契约,采用动态决策顺序法求解,借助Stackelberg博弈,先将供应商最优材料批发价格wW*求出,再基于此对制造商最优CSR努力程度eW*、最优订购量qW*进行求解,进而将制造商、供应商期望利润确定下来。
命题2:处于批发价格契约下,供应商对最优材料批发价格wW*的选取是:wW*=■。
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材料批发价格w,制造商的订购量qW和CSR努力程度eW为:qW(w)=■,eW(w)=■,qW和eW的求解过程和命题1的求解过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在制造商对订购量qW进行选取的前提下供应商展开决策(对最优材料批发价格wW*加以选取)。在公式(8)中代入qW值,随后进行供应商材料批发价格w的求导,可以得出:
■=■+■■
=■ (9)
通过公式(9)能够得出■=■<0,借助极值求解方法使■=0,能够得到wW*=■。证明完毕。
按照供应商最优材料批发价格wW*,制造商对自身最优CSR努力程度eW*、最优订购量qW*进行求解,即将wW*代入qW和eW,可得:qW*=■,eW*=■。
为求得制造商和供应商在批发价格契约下的期望利润,将wW*、qW*和eW*的值代入公式(7)和公式(8),可得:E[π■■]=■,E[π■■]=■。处于批发价格契约下,供应商与制造商利润的和即为供应链总体期望利润,由此能够得出供应链期望利润是:
E[π■■]=E[π■■]+E[π■■]=■ (10)
对比批发价格契约下基准模型、供应链绩效,可得:
命题3:(1)qW*<qB*,eW*<eB*;(2)E[π■■]<E[π■■]。
命题3反映出,处于批发价格契约下,制造商最优CSR努力程度、最优订购量都比集中决策条件下的水平低,同时供应链整体利润水平也比集中决策条件下利润水平低。由此可见,批发价格契约难以对CSR供应链在产出不确定、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协调。
(三)收益共享契约。本节对CSR供应链在产出不确定、政府补贴下受到收益共享契约的影响展开研究,收益共享契约以R(w0,θ)来表示,单位材料批发价格以w0来表示,向制造商分配的收益比例以θ来表示,那么供应商收益比例是1-θ。处于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商在生产期将廉价单位材料批发价w0提供给制造商,在销售期末,双方按约定的比例共享供应链整体收益。w0值和θ比例双方协商确定,因此在R(w0,θ)契约下材料批发价格w0也由双方共同决策。此外,制造商单独决策其订购量qR和CSR努力程度eR。图2为收益共享契约下CSR供应链资金流动状况。(图2)
处于收益共享契约下,根据约定比例,供应链期望收益向供应商、制造商分配。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期望利润如公式(11)和公式(12)所示:
E[π■■(q,e)]=θ[a+λe-(1+σ2)bq]q-(w0+cm)q-■(1-s)ke2 (11)
E[π■■]=(1-θ)[a+λe-(1+σ2)bq]q-(cs-w0)q (12)
在R(w0,θ)契约下,供应链的整体期望利润为供应商和制造商期望利润之和,即:
E[π■■(q,e)]=E[π■■]+E[π■■(q,e)]
=(a-cs-cm+λe)q-b(1+σ2)q2-■(1-s)ke2 (13)
对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进行建构,先将最优材料批发价格w■■求出,使供应商边际收益确定下来,随后制造商借助供应商反应函数对边际收益加以确定。
命题4:处于R(w0,θ)契约下,最优材料批发价格是:w■■=θa-■-cm。
证明:针对任意材料批发价格w0,制造商订购量qR、CSR努力程度eR是:qR(w0,θ)=■,eR(w0,θ)=■qR。qR和eR的求解过程和命题1求解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供应链整体利润最优为目的,在收益共享契约下制造商和供应商实施决策(选取最优材料批发价格w■■)。在公式(13)中代入eR(w0,θ)=■qR,随后进行材料批发价格w0的求导,使■=■■=0,能够得出w0最优解。证明完毕。
因此,在收益共享契约下制造商的最优订购量qR*、最优CSR努力程度eR*和供应链的最大整体利润E[π■■]为:
qR*=■ eR*=■=■qR*
E[π■■]=■ (14)
在收益共享契约下,制造商的最优订购量qR*、最优CSR努力程度eR*和供应链期望利润E[π■■]的求解过程与批发价格契约相似,不再赘述。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受θ值的影响,只有当θ=1(制造商获得所有收益)时,收益共享契约与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期望利润相等,但该种契约显然不会被供应商所接受。将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和基准模型进行比较,其中0<θ<1,可得:
命题5:(1)qR*<qB*,eR*<eB*;(2)E[π■■]<E[π■■]。
命题5显示,在收益共享契约下,制造商的最优订购量、最优CSR努力程度均低于集中决策下的水平。同时,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也未能达到集中决策下的水平。故收益共享契约难以对CSR供应链在产出不确定、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协调。
四、数值分析
研究表明,批发价格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协调CSR供应链,虽然在收益共享契约下CSR供应链整体提升了利润,不过难以超过集中化决策下的利润水平。
出于对所得结论求证的目的,本文采用数值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不同参数取值分别是:k=150,s=0.6,cs=200,cm=50,a=1000,b=10,λ=20,σ2=0.3,θ=0.5。分析数值的结果见图3~图8。(图3~图8)
由图3~图8可知,制造商处于批发价格契约下的供应链整体利润、CSR努力程度最低;同时,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制造商的CSR努力程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但不能使其最大化。由图3和图4可知,政府补贴对CSR供应链起正向作用,即供应链整体利润与CSR努力程度随着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大而升高;由图5和图6可知,制造商产出不确定对CSR供应链产生负向影响,即供应链整体利润与CSR努力程度随着制造商产出不确定的增大而降低;由图7和图8可知,消费者CSR偏好对CSR供应链产生正向影响,即供应链整体利润与CSR努力程度随着消费者CSR偏好的增大而升高。由此可以看出,数值结果与本文的理论结果一致。
五、结论
本文研究了基于下游制造商主导和上游供应商跟随的供应链,其中在产出不确定、政府补贴情况下制造商能够对具备CSR属性的产品进行生产。对收益共享契约和批发价格契约的模型进行构建,借助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各种契约模型下产出不确定、政府补贴对CSR供应链绩效和成员决策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
(一)CSR供应链会受到消费者偏好、政府补贴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消费者CSR偏好会随政府补贴力度的增加而变得更为强烈,制造商CSR努力程度也会相应提高,并且供应链双方的利润均受益于政府补贴和消费者的CSR偏好;CSR供应链会受制造商产出不确定的负向影响,也就是说,制造商CSR努力程度会随产出不确定的增大而降低,并且产出不确定也会使供应链成员利润相应降低。
(二)收益共享契约、批发价格契约难以对CSR供应链在产出不确定、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协调。且在批发价格契约下,制造商的CSR努力程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最低;收益共享契约虽然能够提高制造商的CSR努力程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但无法提升至集中决策下的水平。在收益共享契约下,只有当制造商获得所有收益时,供应链整体利润与集中决策下相等,但这种收益分配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供应商不会接受该契约。
(作者单位: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Liu Y,Quan B T,Xu Q,et a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decision analysis in a supply chain through government subsid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08).
[2]马晨,周祖城.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态度的影响:自尊的调节效应[J].系统管理学报,2017.26(02).
[3]王璐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再制造供应链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07).
[4]Besiou,M.,L.N.Van Wassenhove.Closed-Loop Supply Chains for Photovoltaic Panels:A Case-Based Approach[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6.20(04).
[5]蔡建湖,邓丽丽,黄卫来,韩毅.产出不确定环境下供应链竞争与协调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学报,2017.32(04).
[6]蹇明,王永龙.产出不确定性的三级供应链风险分担组合契约设计[J].运筹与管理,2017.26(07).
[7]张涑贤,王少峰.考虑政府补贴和产出不确定的绿色供应链契约分析[J].生态经济,2020.36(11).
[8]Ji,J.N.,Zhang,Z.Y.,Yang,L.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cisions in the retail-/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with consumers' preferenc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41).
[9]Yang,L.,Zhang,Q.,Ji,J.N..Pricing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cisions in supply chains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pe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7(191).
[10]Kouvelis,P.,Zhao,W.H..Supply chain contract design under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bankruptcy costs[J].Management Science,2016.62(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