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效率评价
第736期 作者:□文/朱小莹 时间:2024/9/2 9:26:56 浏览:170次
  [提要] 本文选取10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2021年绿色信贷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通过DEA-Malmquist模型分析,10家商业银行整体技术效率未达到有效,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技术进步则处于较强增长势头,有效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10家商业银行中,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各效率值均值均超过1,发展势头迅猛,其中技术进步带来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
关键词:绿色信贷效率;DEA;Malmquist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月12日
引言
2021年被定义为中国碳中和元年。2020年9月22日,随着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公布了我国碳减排时间表,标志着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式开启了碳中和新征程。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做出“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等重要指示。2020年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到要加快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展,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从意识的形成到各项政策不断出台,从国家层面各项战略和政策的顶层设计、决策布局到社会各部门对政策落实的积极探索再到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已然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
一、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作为核心绿色金融工具,绿色信贷在实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绿色信贷余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12月达到了15.9万亿元,较2016年上升了8.64万亿元。2021年末,绿色信贷占整个绿色金融资金总额比例达到90%以上,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图1,数据来源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年年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等,下同)
2016年,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绿色金融战略部署,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各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实现绿色金融助力绿色经济转型路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积极落实和传导绿色金融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我国绿色经济生态的核心发动力。从图2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及占比呈逐年递增趋势,2021年末合计达到了7.83万亿元,占比更是接近我国绿色信贷余额总量的一半。(图2)
各中小型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能动性,在政策推动下践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落实各项绿色金融政策,近年来绿色信贷余额规模逐渐扩大,但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图3)
综上,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投入产出效率,对探索绿色金融政策传导效率、解决绿色信贷发展难点、推动中小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搭建并疏通绿色资金流通网络、提升绿色资金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效率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本文利用DEAP2.1软件,对我国10家商业银行2014~2021年绿色信贷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动态分析。
动态效率评价模型(DEA-Malmquist模型)是指在数据包络分析法基础上,结合Malmquist指数,构建DEA-Malmquist模型,可以测算出跨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Malmquist指数表达式如下:
Tfpch=M(xs+1,ys+1,xs,ys)
=■×■■ (1)
Techch=■×■■ (2)
Effch=■ (3)
Tfpch=Techch×Effch=Techch×(Pech×Sech) (4)
其中,Tfpch表示全要素生产率,Techch表示技术进步,Effch表示技术效率,Pech表示纯技术效率,Sech表示规模效率。当指数大于1,表示该效率指标处于上升趋势,效率水平优秀;当指数小于1,表示该效率指标处于下降区间,效率水平劣势。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确定。通过研究相关领域学者文献,结合不同类型银行规模及数据可得性、有效性,综合选取10家商业银行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2014~2021年绿色信贷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本文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表1)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进行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见表2、表3。(表2、表3)
1、整体效率变动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各商业银行2014~2021年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26,且从2014年的1.001上升至2021年的1.102,除了2015年为0.992未达到有效外,其余各年指数均大于1,可见各商业银行在研究期间的总体绿色信贷投入产出处于有效状态,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各指标分解来看,技术进步对绿色信贷效率提高的贡献度最大,为3.4%;技术效率均值未达到有效且近两年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出目前技术进步对于绿色信贷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技术效率对于推动绿色信贷效率提升还有很大的助力空间,各行应在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扩大要素投入规模上下功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绿色信贷效率有效提升。
2、各商业银行效率变动分析。根据表3,从各商业银行研究期间的整体均值来看,10家商业银行中除了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未达到1以外,其余8家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均超过1,说明在10个研究对象,80%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投入产出效率在不断提升,发展趋势较好。从贡献度来看,中国银行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持平,均为0.8%,招商银行的技术效率贡献度高于技术进步贡献度,其余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贡献度均高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于推动绿色信贷效率起到了主要作用。其中,工商银行在研究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从0.977上升到2019~2020年的1.205再下降到2020~2021年的1.037,2015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均达到有效,发展趋势较好,技术进步贡献度绝大部分年度高于技术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增长动因。建设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期间均超过1达到有效,但数值波动较大,从2014~2015年的1.102下降到2018~2019年的1.009,再上升到2020~2021年的1.109,呈现“U”型发展态势,其中技术进步贡献度高于技术效率。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农业银行在研究期间,除2014~2015年以外,其余年份中技术进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到了主导作用;中国银行在研究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导因素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别占到50%的比例。民生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2012~2015年的0.919下降到2020~2021的0.834,且有4个时间段未达到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2020~2021年相较于2014~2015年均有小幅下降,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研究期间交替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招商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W”型的动态发展趋势,2020~2021年该指标达到1.032,略高于2014~2015年的1.022,其中有四个时间段的技术进步指标数值下降明显,抑制了当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致使整体呈现“W”型的动态发展趋势。
3、按商业银行类型分类的效率差异分析。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2014~2021年间中小型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为1.008,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为1.043,高于中小型商业银行,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有效,二者协同发挥作用推动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投入产出效率提升。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1.7%,有效提升了绿色信贷效率,但技术效率未达到有效,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这说明技术效率是阻碍中小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效率的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表4)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通过DEA-Malmquist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0家商业银行整体技术效率未达到有效,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技术进步则处于较强增长势头,有效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10家商业银行中,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各效率值均值均超过1,发展势头迅猛,其中技术进步带来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6家中小型银行中仅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两家商业银行近8年整体各效率值超过1,且效率值相较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有一定差距。综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投入产出效率不论是效率稳定性还是效率值高低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各行在技术效率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建议
1、制定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资源投入精准实施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不论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投入到绿色信贷领域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是商业银行提升绿色信贷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商业银行可分析自身信贷投放特点以及绿色信贷投入的重点领域,通过制定绿色信贷资源精准投入方案,将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2、依托金融科技,强化科技赋能。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也逐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营销到数字化营销,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商业银行打开了经营模式新思路,不仅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和服务范围,更是在降低经营管理风险、降低服务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提高绿色信贷效率方面,商业银行应持续依托金融科技,强化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的赋能,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扩大金融科技在绿色信贷领域的风险管理、数据采集分析、绿色政策匹配与确认等方面的应用,从技术进步方面提升绿色信贷投入产出效率。
3、全方位加强商业银行绿色系信贷人才培养,铸造专业人才金字塔。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首先,商业银行应建立绿色信贷专业人才库,加强绿色信贷顶层概念、顶端制度的专业培训,熟悉商业银行信贷体系以及国内外涉及绿色信贷的概念、发展及政策等,打造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专家队伍。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绿色金融及绿色信贷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层面的员工进行不同的绿色信贷培训,帮助员工更好地学习绿色信贷必备知识,确保绿色信贷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中山路支行)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基于DEA模型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效率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21(09).
[2]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京津冀绿色金融发展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北金融,2021(01).
[3]夏睿瞳.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问题的思考——基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实践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21(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486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