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金融/投资 |
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研究 |
第736期 作者:□文/杨 萌 时间:2024/9/2 9:28:34 浏览:159次 |
[提要]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该产业的高风险、高投入等特征决定金融支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研究样本来自于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2010~2022年2,080个有效观测数据,同时运用STATA16.0软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效应。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支持;面板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月16日
引言
在促进实现全球“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多种优势,已成为全球“碳解锁”的重要手段。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先后经历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量质兼顾和高质量发展四大阶段。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均超过美国和日本,产销量均占据世界第一。2019年以来,明显增多的不确定因素阻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显著下滑。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使新能源汽车销售雪上加霜。虽然国家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延续到了2022年底,但是总体来看,2020年补贴退坡达到10%。
资本是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要素,而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风险等特征决定了金融支持是获得资本的基本途径。但是融资难、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文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效应,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一部分学者认为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陈曦(2022)认为将信贷、产业基金、发债、融资租赁等多种渠道打通,多种金融产品的合作协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王琪(2021)认为适当提高股权集中度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许见诚(2020)运用GMM模型发现政策性金融支持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激励效应,有利于其创新绩效。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支持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一些缺陷。王琴英(2021)认为金融支持水平的提高会降低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黄颖(2020)研究认为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金融支持效率水平不尽相同,50%的企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状态。蒋静芳(2017)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作用比较低,且银行信贷和股权融资对其支持力度不足,阻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是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测度融资效率,但是重点在于分析实证数据,忽略了与理论的连接;二是已有研究中有很多测度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的,但是对其分支新能源汽车产业缺乏相关研究。事实上,我们要积极关注前景光明但面临挑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向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先打好理论基础,然后开始实证分析。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测度对象,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效应,力求以更专注的研究补充这一产业内的研究空白。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新能源车。新能源车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了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是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传统燃油汽车主要以柴油或汽油为燃料,但新能源汽车以清洁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原理更先进。
2、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是指金融对产业或经济的支持,可以对产业发展起到促进或润滑作用,是一种产业资金供给。金融支持有市场性金融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两种类型。
(二)理论基础
1、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密集性离不开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该产业的技术密集性决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初期,技术创新需要昂贵的人才投入和材料投入。并且,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技术的研发到推广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获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所需要的时间长,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风险性需要金融支持。高风险性时刻存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由项目研发转化为现实利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就技术上高风险而言,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有效的技术创新才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重大技术创新经常存在一定的风险。就市场上高风险而言,需求决定市场,而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也会很大程度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技术产品从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需求的不确定增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险,而这一风险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维持。
三、实证研究
金融资本可以以多种渠道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和论证,探究何种渠道的支持效应最好,效应是正向还是负向,从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设计合理策略。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研究,涉及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等多板块上市的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考虑了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获得性,剔除了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以及带ST、*ST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取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2,080个有效观测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0~2022年,所有样本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等。
2、变量选取
(1)净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ROE)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1)
(2)内部融资率(IFR)。内部融资率(IFR)是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之和除以资产总额得到的百分比率。
内部融资率=(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 (2)
(3)银行信贷率(BCA)。银行信贷率(BCA)表示新能源汽车企业来源于银行方面的资金供给。
银行信贷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资产总额 (3)
(4)股权融资率(EFR)。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通过出售部分企业所有权来进行企业增资。
股权融资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产总额 (4)
(5)债权融资率(DFR)。债券融资属于直接融资,本文用债券融资率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债券支持,反映债券资本在产业发展中的效应。
债券融资率=应付债券/资产总额 (5)
(6)商业信用率(CCR)。商业信用是一种企业间的借贷关系,本文用商业信用率来衡量商业资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将商业信用率作为控制变量,以提高实证结果的准确性。
商业信用率=(应付债券+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资产总额 (6)
(7)资产负债率(DAR)。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率。本文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营利活动的能力。
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7)
(8)公司规模(SOC)。一般来说,公司规模越大,发展水平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因此,本文用公司的资产总额来表示公司规模,但鉴于资产总额数字较大,因此本文对资产总额取对数。
(二)模型构建。本文通过建立以下面板模型来分析不同金融供给渠道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效应。其中,被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Y)表示企业的发展水平。金融支持表示金融资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以内部融资率(X1)、银行信贷率(X2)、股权融资率(X3)、债券融资率(X4)来表示不同的金融供给渠道。方程如下:
ROEit=Bit+β1IFRit+β2BCAit+β3EFRit+β4DFRit+β5CCRit+ β6DARit+β7SOCit+εit (8)
式中,i表示所选取的20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t为时期;B为截距;ROE为净资产收益率;IFR、BCA、EFR、DFR分别为内部融资率、银行信贷率、股权融资率、债权融资率;CCR、DAR、SOC分别为商业信用率、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本文将这三者作为控制变量;εi为随机误差项,表示产业存在的潜在影响;βi为自变量的估计系数。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实证检验。对模型进行豪斯曼检验,从而确定本文采用固定效应(FE)模型还是随机效应(RE)模型。由假设检验可知,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1条件下,若豪斯曼检验的P值prob>0.1,则接受原假设,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否则,采取固定效应模型。本文的豪斯曼检验P值为0.79,因此本文采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研究。表1为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1)
由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结果以及公式(8)可得回归方程,如公式(9)所示:
ROEit=0.4134+0.03IFRit-0.572BCAit-0.552EFRit-0.452DFRit-0.286CCRit+0.002SOCit+εit (9)
2、实证结果分析。根据表1的实证结果,探究各金融资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结论如下:
内部融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正向作用,但是作用不明显。内部融资具有自主性、原始性、抗风险性和低成本性等特点,相对于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但是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受到盈利能力、未来收益预期和净资产规模等方面的影响,对企业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有限。
银行信贷和股权融资显著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且其估计系数均为负数,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作用比较低。该产业通过向银行借款和发行股票获得资金的方式并没有促进其企业正向发展,银行信贷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却减少57.2个百分点;同样,债券融资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该产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减少55.2个百分点,银行信贷和股权融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资本利用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债券融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作用不显著。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不够成熟,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用评级难以满足要求,以至极少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发行债券的资格。
四、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从整体上看,我国金融资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供给力度不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融资方式的第一选择为股权融资,然后是内部融资、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虽然比重较大,但是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负向作用;内部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效用不显著;银行信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明显的负向影响;债券融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1、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投资。高新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灵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虽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动力电池方面的技术难题仍然存在。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加大技术投资,通过技术进步来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2、合理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内部融资。内部融资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要有效地利用其内部融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为内部融资奠定基础。
3、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股权融资支持。从实证结果来看,股权融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资渠道中位于首位,但是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要逐步完善中小板市场,建立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的股权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
4、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银行信贷支持。银行信贷一直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是从实证结果来看,银行信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资渠道中位于第三,没有有效发挥银行资金的支持作用。因此,要加强银行和产业之间的合作,推出适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贷机制。
5、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债券融资支持。在我国债券市场,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小企业的资信度较低,债券融资利率高,成本大。因此,我们要不断优化债券市场,坚持市场化改革。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江,王梦.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调整的市场效应:补贴退坡、技术进步与销量爬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06).
[2]李国栋,罗瑞琦,谷永芬.政府推广政策与新能源汽车需求:来自上海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9(04).
[3]陈曦.金融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思考及政策建议[J].现代商业,2022(32).
[4]王琪.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效率研究[J].河北企业,2021(10).
[5]许见诚.我国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
[6]王琴英,王杰.政策支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1.40(08).
[7]黄颖.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
[8]蒋静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应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