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公共/财税 |
互联网企业利用离岸群岛避税浅议 |
第738期 作者:□文/李一凡 时间:2024/10/1 11:29:15 浏览:346次 |
[提要]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企业也日益增多,互联网企业的税收占我国总体税收的比重越来越大。正因为互联网企业囊括的范围如此之广,互联网给经济带来很大影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税收健康也是我国国民税收的重要来源,所以探究互联网企业的税收风险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选取互联网金融企业巨头阿里巴巴为例,探析税务风险因素,并对互联网企业税务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阿里巴巴;税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2月2日
随着企业的跨国化经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盈利最大化的目的,采用将注册地注册在海外的方法来进行避税。海外的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由于其承袭了英国法律,具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所以成为“避税天堂”,在投资免税、没有企业国籍和注册资本地的限制,甚至不要求对企业进行年检等政策的吸引下,国际的许多知名企业将注册地设置于此,如Facebook、可口可乐、亚马逊等,我国的知名互联网企业阿里、京东、百度等的注册地也在海外群岛。阿里巴巴集团在国际税收筹划中的主要举措就是通过利用海外注册地开曼群岛的税收优势来合理“避税”。互联网相关企业的税务健康对我国的税收安全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互联网企业的税务风险与传统行业相似,但由于其额外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又有其特殊性。针对税务管理的风险,企业管理者要在明晰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风险的应对方法和解决措施作出分析,并从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等情况分析对税收的影响,完善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对企业的内部税收控制提出建议。
一、避税流程分析
在海外的离岸公司开曼群岛子公司在整个避税环节中充当了一个中介型机构,本质上是整个企业内部的贸易,国内公司将产品或服务以无限接近于成本的售价销售于开曼群岛公司,由于价格远低于正常的市场售价,开曼群岛公司需要付出的购买成本大大降低,接着把以成本价格买入的产品或服务以正常的市场价格销售于海外子公司。在整个过程中,开曼群岛子公司由于巨额差价赚取了大部分的利润,而开曼群岛是免征所得税的,所以开曼群岛保留了交易中的巨额利润且成功避开了税收,只需缴纳少量的印花税和进口税,而国内的集团公司由于把产品以成本价格卖出,并没有获取多少利润,因此也仅需负担少量税收。阿里巴巴的国际贸易中正是通过开曼群岛这一“中介机构”,完成了“避税”流程。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企业作为收益主体躲避了大量的税收,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继续发展,但是也导致了我国政府的税收外流。目前,很多国家政府都开始了“反避税”的侦察,一旦企业在执行过程中违反了国内或国外任何一地的法律,都会面临税收罚款,补交税款等税务风险。(图1)
二、跨国税筹的特点
阿里巴巴企业集团业已经进入了跨国经营的时代,跨国经营需要面对不同地区税法和税务监管的不同区别,企业的跨国经营必然带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税收筹划。跨国税筹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适应难度高、税筹复杂、不同地区税法不同、需要专业的税筹计划。
(一)在企业运转经营的过程中,预计的税收计划会对筹划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如果预算的准备不够充足,没有全面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则很容易造成预算与实际结果相差很大,导致企业资金损失。世界各国对于企业税收筹划的合法性界定并不一致,在一国合理合法的行为可能在另一国却是违法行为,面对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同税法,企业的应对措施是有区别的。
(二)在企业的跨国经营过程中,各个国家对税法的标准不一,就造成了税筹的复杂性,首先复杂在各国的税收征管法;其次是各国的贸易环境不同,对于企业的优惠不同,对于与建交国家的合作,某些商品或服务可能享有优惠,这些都需要考虑各国国情加以甄别。
(三)正因为在第二点中提到的各国的贸易环境和税收征管不同的问题,所以差异化的税筹方案就显得尤为关键,例如欧盟和美国对于互联网贸易的管理政策不同,就要针对这些差异指定不同的策略,注意各国的税法雷区,才能避免在国际税筹中碰壁。
(四)跨国公司由于在不同地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同的区域导致税筹要“因地制宜”,因此需要专业的税收机构对公司的税收方案进行筹划审查,对于负责纳税筹划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很高要求,优秀的税收筹划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而且还能够采取合法的方式尽量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互联网企业税务管理情况分析
(一)互联网企业的税务风险特征。互联网企业相较于传统行业,除了存在资金高度密集、知识产权发达等特点,在经营方面以虚拟经营为主,虽然立足于实体行业,但是货币流通、支付结算等方式都在线上完成。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交易模式主要有B2B、B2C、C2C三种模式,B2B是指商家与商家之间的交易;B2C是指商家与个人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模式;C2C是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模式。大多数的电商平台都以B2B和C2C模式为主,它们在税务风险方面不仅像传统行业一样存在税务意识单薄、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的风险,而且由于B2B与B2C模式交易结算的虚拟结算方式,造成税收管理困难,而且许多平台存在刷单、刷销量等问题,存在许多虚假交易;跨国、跨区域的互联网企业由于跨国经营问题,在税收筹划针对性和专业性方面也存在风险。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互联网等虚拟产业领域,我国的互联网规划监管相较于实体产业还较为薄弱,互联网行业的税务风险也可能更甚,因此在加大监管力度、检查力度的前提下,建立良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是重中之重。企业的内部控制相较于外部的监督管理来说更具有及时性,能把还未发生的税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因税务风险遭受损失。
企业内部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不规范的经营管理行为;二是企业不规范的财务行为,所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对于企业不规范的经营管理行为,在B2B和B2C平台主要是企业的各种优惠活动、促销以及恶意刷单制造虚假业务量以提高企业人气。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平台经常会出现店铺雇人刷单,找人购买产品后退还款项形成虚假的交易记录,形成了并不存在的业务,此类行为不易监管,对于此类现象,要加强平台内部的监督,对于异常的业务进行封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于企业不规范的财务行为,就要求企业加强会计信息核算的质量和真实性。首先,强化最基础的会计核算,加强企业的会计基础。例如:企业获取的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是否符合客观公允的要求;根据原始凭证而编制的会计凭证填制是否规范;账表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是否相符;设置的相关会计科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其次,建立良好的内部财务环境,完善企业涉税制度,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检测出企业极有可能发生的财务税务风险。再次,加强信息处理和控制,要求企业内部及时收集与处理税务相关信息,确保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沟通,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够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识别出企业的内部涉税风险。最后,加强企业监督制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当企业的内控制度质量越高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和财务行为都会得到改善,企业的税务风险也会相应减少。
(三)识别企业外部税务威胁因素——税法与科技革新。2021年全球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榜单中,我国仅有两家企业入围前20,分别是华为1,257亿元排名第二,阿里巴巴以514亿元排在第17位,同时阿里巴巴也是我国研发费用最高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在2021年的营业费用为4,212.05亿元,研发费用几乎占到公司总费用的八分之一,可见阿里巴巴对于技术革新的重视。技术研发也是互联网企业费用支出的大项,而技术研发都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以国家对技术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就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外部的税务因素首先就是我国针对高新技术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的经济发展牵动力逐渐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简单加工制造转向以知识资本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互联网虚拟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与互联网紧密联合在一起。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依托科技的创新为发展的源动力。而税收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企业的创新型研发,一定范围内的较高的税收优惠力度会加大企业的研发投资。当今市场,各个国家和企业都很重视科技的创新,每次科技的革新都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同时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有时一旦失败,前期的诸多投入很可能无法收回,因此本身也包含着巨大风险。当政府对企业的税收优惠到达一定的门槛时,就能够抵消一部分企业因巨量资金投入研发而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企业为了争取在政策上的优惠,必须满足一定的认定条件,主要是企业的技术人员构成占比以及研发投入在企业总支出的占比,但是如果企业因为自身的科研能力不强,技术人员和资金投入达不到要求,而把部分普通工作人员强行纳入科研范畴,一旦在审核或检查中被发现,企业就将面临相应的处罚,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更要往技术方面靠拢。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优惠能很大程度上弥补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支出。相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网络知识产权方面的支出是巨大的,例如阿里巴巴为了保障自身的网络安全以免遭受黑客攻击,耗巨资打造安全系统,构建网络防火墙来保卫客户资料安全,这些虽然没有实物成果,但都申请了专利技术,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长期保存。而企业取得这些无形资产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正是税法的优惠条例使得企业的负担减轻,在无形中鼓励了企业的研发。所以,研发投入对企业来说是有利有弊的,研发完成申请专利后的收益或许可以使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失败的代价也是沉重的,税收优惠条例无疑减轻了企业的研发负担。
(四)互联网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措施。首先是要树立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化被动应对为主动管理。特别是对于B2C和C2C平台屡禁的刷单问题,刷单造成了虚假的业务量,也为税收监管加大了难度。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人员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税务管理,严厉禁止虚假交易,对C2C平台的网络交易进行监管,提高个人卖家的税务意识。特别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充分意识到企业优秀的税务风险管理和税收筹划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税务管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在企业的日常工作运转中,不仅要求与税务有关的工作人员树立起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而且非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防范意识,税务风险防范工作不能仅限于财务部门,企业全体员工都是税务风险防范的责任人,只有企业整体的税务管理意识提高,才能把涉税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要根据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的需求,必要时配备特定的税收监管部门和税收监管专业人员,统筹负责管理各部门的税务工作。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信息收集体系,全面收集整理企业内部涉税信息与企业外部税务环境信息,结合内外部涉税情况作出企业的税收筹划,在每个会计期末对企业财务进行核算时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评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把企业的涉税风险降到最低。在全面评估税务风险的基础上,用具体化的数字并结合统计手段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统计,例如统计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的罚款金额、损失、百分比等,利用具体直观的数字反映企业税务风险的事故发生率、税务风险的损失程度。在有具体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企业管理者可以直观地看出一定期限内企业税务风险的变化趋势,并加以防范。
四、结论及启示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尚属于新兴产业。B2B、B2C平台由于全程线上虚拟,存在不易监管、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容易造成企业税务风险。本文从如何规避互联网企业税务风险出发,探究我国互联网企业选择海外群岛作为注册地的原因和避税流程,并对互联网企业跨国税务筹划提出建议。
互联网企业作为区别于传统实体企业的新生行业,其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壮大也不过20余年,随着支付手段和交易平台的不断更新,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线上支付平台的产生,监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企业经营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和内部监管与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管同样重要。随着我国税法的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企业的税务风险对企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内部加强控制、禁止虚假交易、建立专业的税控体系,才能把税务风险降到最低。由于企业避税数据的隐蔽性以及网络虚拟交易数据难以辨明真伪,使得从数据角度分析避税措施有一定困难。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平坦.财务状况与避税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杭州:浙江大学,2018.
[2]王宁宁.VIE架构下企业离岸信托避税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1.
[3]孟广文,赵园园,刘函,等.英属维尔京群岛离岸金融中心发展历程及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7(06).
[4]张霄.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法律规制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5]任毅.离岸公司国际避税模式及我国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
[6]何秋梅.互联网背景下电商企业税务风险研究[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