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财会/审计
3S技术在乡村生态环境审计中的运用
第738期 作者:□文/李方圆 陈诗滢 时间:2024/10/1 11:48:00 浏览:222次
  [提要]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审计应在实践中应用更加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充分有效地利用数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就3S技术运用流程及其在乡村生态环境审计方面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审计;3S技术
基金项目:2023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审计的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以江苏省油坊镇为例项目”(项目编号:202311287006Z)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2月4日
一、研究背景
国家审计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政策跟踪落实、提质增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态振兴方面,生态环境审计也随着战略的逐步推进而深化发展,逐渐丰富成熟。其审计重点,也从真实性、合法性逐渐向效益性倾斜,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绩效审计愈加受到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对乡村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生态环境审计提供了新思路。乡村振兴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而乡村生态环境审计也应紧跟党中央决策,与时俱进,在乡村问题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审计技术方法。
生态环境审计与关注资金流向的审计项目差异较大,生态环境审计在关注审计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资金运用的效益性,关注资金运用的效率与效果,对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审计运用多样的审计技术方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数据来源更加复杂,信息更加庞杂,对信息的处理在审计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3S技术在多源数据整合以及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结合生态环境审计的相关大数据技术,有学者提出在数据采集和分析方面,可采用三大核心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对需要观察的领域进行数据采集和深度分析,运用3S技术对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测评,判断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生态环境是否得到有效改善。参考生态环境监督执法运用到的相关技术:热点网格技术赋能重污染天气精准管控、电力大数据智能监控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等,都为生态环境审计技术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立足乡村振兴审计背景,从四大方面对生态环境审计技术现状、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3S技术审计流程
(一)数据收集和预处理。收集获取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开展审计。由于生态环境审计的特殊性,其获取数据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审计项目,更偏向于从外界获取具有公信力的审计数据,而内部的数据则相对较少。生态环境审计中所需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三大类: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其他类型数据,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等可以通过相关部门及国家线上相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获取。
通过数据预处理,将数据格式、坐标系统进行转换统一,并对冗余数据进行简化处理。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生态环境审计过程中还存在历年数据纸质保存方式的问题,因此还需要针对性进行纸质数据电子化处理,例如扫描纸质载体形成电子扫描件,通过转化软件如OCR将扫描件转化为Excel等可分析数据。
(二)数据分析,发现疑点。运用相关软件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从大量数据中发现审计疑点,凸显风险导向型审计有的放矢、减少工作量的特点。GIS软件是数据分析的重点使用工具,审计人员通过GIS软件,将部门交叉多、时间跨度大、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进行数据叠层,进而精准锁定生态环境审计疑点。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叠加分析(矢量数据叠加分析冲突区域、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叠加分析变化情况)、缓冲区分析(对点、线、面矢量数据分别进行圆、带、区缓冲区分析影响情况)、DEM三维立体分析(测算容量体积量分析相应情况)等。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的疑点仍需要初步核验,进一步剔除因数据时效性、边界错位等造成的误差疑点,保留并标记不确定性疑点,再进行分类,以便后续外业核查。
(三)实地核查取证。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发现的审计疑点,审计人员可以通过3S技术中的GNSS技术进行卫星导航,到达目标疑点领域进行生态环境审计现场实地核查,并将数据分析的疑点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不同的疑点分别整理相应的审计证据。
(四)分类汇总统计。运用3S技术后加以核查的疑点图斑,并结合审计后续工作获取的审计证据,如与乡村振兴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与村民、政府人员交流了解到的相应情况等,同时参照乡村振兴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为深入了解问题揭示原因、审计定性以及后续审计整改建议提供高质高效帮助。
三、3S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
(一)在危险废弃物审计中的运用。将从生态环保部门(危险废弃物污染治理数据、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名单、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数据)、车辆管理部门(相关营运车辆行驶路线及GNSS坐标)等部门收集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坐标转换以及冗余数据处理,形成可分析的数据,并筛选出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异常数据,运用GIS软件分析危险废弃物运输轨迹GNSS数据,再与危险废弃物产生企业和处置企业空间信息进行比对,筛选出违规转移、违法处置危险废弃物疑点企业,从而进一步核实存在的问题;运用缓冲区分析,对危险废弃物处置地点进行缓冲区分析,查看处置中心与周边环境如耕地、生态保护区、居民住宅区的距离情况是否合法合规。
(二)在土地资源审计中的运用
1、耕地占用审计。将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资料、土地征占相关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农业部门(农村土地调查资料)、测绘部门(高空卫星遥感图像)等收集的资料进行格式、坐标转换以及冗余数据处理,形成可分析的数据,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规定,利用ArcGIS软件对耕地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找出耕地占用存疑地块,并利用RS影像进行初核验,剔除干扰图斑,筛选出相同地点不同数据对该位置的属性定义不同的疑点地块,并进行实地核验。最后对经核查的可疑图斑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确定是否有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下耕地占用的违法违规行为。
2、土地资源污染防治审计。类耕地占用审计,土地资源污染防治审计中,数据来源部门有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辖区内污染企业名单)、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土地整治项目资料、日常监测调查数据)、农业部门(农村土地调查资料、农村耕地质量提升情况)等。数据预处理后,对高污染企业点矢量数据作同心圆缓冲区,分析周边土地资源污染情况。再前往现场实地核查,并将数据分析的疑点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不同的疑点分别整理相应的审计证据。
(三)在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审计中的运用。将从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辖区内污染企业名单、空气质量数据、各类废物污染治理数据)、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日常监测调查数据)、住建部门(城乡发展规划、区域具体规划)等部门获取矢量、栅格和其他类型数据,并对其进行格式、坐标转换以及冗余数据处理,形成可分析的数据,通过对高污染企业点矢量数据作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内空气扩散污染情况,并利用高清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初核验,筛选出疑点地块,并进行实地核验。
(四)在水环境污染防治审计中的运用。从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水质总体变化情况)、水利部门(水质监测数据、水污染物数据)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水流域基础数据、遥感影像)等部门收集的资料进行格式、坐标转换以及冗余数据处理,形成可分析的数据,再利用GIS技术建立水质状况数据库,通过不同时段水质状况的变化情况发现审计疑点;运用缓冲区分析法,对企业排污口进行同心圆缓冲区,分析企业排污口对乡村周边尤其是乡村生态保护区及居民住宅区周边水环境的影响情况。再对水环境周边的企业、排污口等进行走访,完善审计证据。
四、3S技术审计运用优化建议
(一)打造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生态环境信息在审计时主要靠审计人员调取其他部门已有信息,但审计人员在获取生态环境信息时面临信息调查、获取难,各部门信息口径不一致,内容重复或相左等问题,使得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加困难。
运用3S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各部门将信息汇总在数据库中,统一口径,重复内容不再重复录入,相左内容在进一步调查后录入正确信息,审计人员直接在共享数据库中获取信息,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跳过了信息辨别环节,直接使用正确有效的信息,直接加工处理信息,使信息为审计工作所用。
(二)建立3S综合审计平台。基于3S技术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平台以GIS技术、RS技术和GNSS技术为核心支撑,依据审计作业中的空间分析、外业勘察、项目管理等工作需求,建立一套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自然资源资产综合审计平台。
审计人员通过该平台筛选现有审计数据,找出疑点数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从地理角度全面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弥补审计人员因地理环境受限而难以实地展开审计的问题。
(三)提升审计人员相应技术水平,打造审计技术新兵
1、引进专业技术审计人员。对于审计队伍缺乏专业人员的问题,应招聘在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方面有相关经验或理论基础的审计人员,引进3S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提高审计队伍专业素养,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带领引导整个队伍将3S技术应用在实践工作当中。
2、对现有审计人员开展培训教育。3S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对非专业审计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势在必行。通过行业专家讲座、行业培训机构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资源对审计人员开展培训教育。聘请3S领域的专家为审计人员开展理论培训,使得审计人员理解3S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理,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对3S技术的实际操作进行教学,使得审计人员熟练掌握3S技术的操作,在实际工作中运用3S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工作效果。
3、强化对3S技术的应用。(1)增加审计人员的实践机会,分配更多3S技术领域的审计项目,提高审计人员对3S技术的运用能力。采用轮岗制,使得审计人员接触更多不同领域的审计项目,提高审计人员工作能力。(2)通过内部知识讲座和研讨论坛,分享各个岗位、各个领域的不同成果和经验,帮助不同领域的审计人员都对3S技术的应用有更深刻的了解。(3)建立反馈机制,持续跟踪审计人员技术提升情况,改进完善培训机制,增强审计人员技术能力。
五、展望
3S技术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了数据的筛选效率,分析数据,快速发现疑点,实地考察,利用3S技术深入调查,综合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结论。3S技术的创新不仅应用在生态环境审计中,更应全面铺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审计人员将3S技术与生态环境审计相结合,不仅是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更是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趋势,有助于为今后审计技术方法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奕丹.3S技术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案例研究[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3.
[2]阳秋林,张玉,唐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8(01).
[3]罗镭,王维,张志苗,等.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监督执法中的应用、优势及展望[J].环境保护,2023.51(06).
[4]丁斌,杨洋,周格.“3S”技术实际运用于长江流域生态审计的技术路线[J].长江技术经济,2022.06(01).
[5]袁涛.“3S”技术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运用[J].中国内部审计,2020(10).
[6]程近远.开源GIS技术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审计大学,2019.
[7]罗婕晨.GIS技术在水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宁:广西财经学院,202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15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