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财会/审计 |
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思考 |
第738期 作者:□文/贺 娆 杨 晓 时间:2024/10/1 11:48:41 浏览:193次 |
[提要] 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意味着共享服务的开始,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目标以及财务方面的转型。在当前激烈的外部竞争形势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既可以促进企业的法制建设,又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但由于共享中心模式在我国实行时间不长,财务共享中心在运营与管理上还需要不同程度的优化与升级。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2月2日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为企业财务共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在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需要对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管理进行优化和升级。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面提出优化措施打好基础,从而有利于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一、财务共享中心概述
(一)概念。财务共享中心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人员以及活动和资源进行整合,对流程优化、再造,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以及精细化。因此,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财务转型最有效的一个方式。财务共享服务旨在通过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升级,从而提高业务操作过程的效率,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在企业中创造价值。共享服务是一种策略性的业务架构,它以顾客服务与不断改善的企业文化为中心,以价值为中心,推动企业在更大的区域,乃至世界各地聚焦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目标
1、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因为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将有关子公司的全部财务数据都存储在财务共享中心中,因此理想中的跨地域或者跨部门整合数据得以实现,同时人员的总体专业技能较高,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化。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标准化和集中化的流程,集中处理财务数据,减少重复性工作,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和整合,财务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财务事务,减少繁琐的手续和流程。同时,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财务人员可以快速地获取和分析数据,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财务信息。
2、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很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规模效益的形成给财务管理成本的削减提供了机会,从而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节约。将财务集中在一起进行管理,实现了财务资源的集中利用和共享,减少了冗余和重复的工作,这种集中化就容易完成财务数字化的推动,使得重复的岗位变得流程化、数字化,给整个企业降低人力和资源的消耗,进而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提高内部合作效率。财务共享中心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和信息交流,减少信息孤岛和沟通瑕疵,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整体协作能力和管理效果。企业内部会因为财务共享制度有所合作,增加了各部门间的合作机会,从而实现了各部门间高效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总之,财务共享中心为公司内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供便利,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协调性,而且提高了内部合作的效率。
4、促进财务人员转型。传统财务组织下的财务人员大多从事基础的财务工作,但是新的财务共享组织增加了管理会计和技术人员,促使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还要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及技术能力,适应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从公司管理的角度而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促进了财务人员的转型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5、为管理层战略决策提供帮助。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提供准确、全面的财务分析和预测报告,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分析财务数据和预测趋势,能帮助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指导战略决策。财务共享中心还可以提供资金管理和融资支持,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战略决策的实施。通过合理的资金规划、资金预测和融资策略,可以为战略决策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
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由于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设置的财务岗位以及财务人员较多,财务核算流程复杂,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推行,其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企业和所有子公司相同或相近的财务管理业务及流程进行高效的简化和整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规模化、流程化,以最少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完成企业内部的财务核算工作,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通过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可以提高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提供准确、全面和透明的财务信息,增强了组织的财务透明度和治理能力。通过集中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可以提供更准确、及时和全面的财务信息,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进行运营管理可以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透明度和治理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企业管控能力及管理水平。通过财务共享的手段,可以加强企业到下属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的标准化,保障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政策在下属企业的贯彻统一以及强化执行力度,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管控力度以及风险控制力度。财务共享中心以大数据及计算机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财务资料进行了规范化的处理,提高了各个部门之间财务资料的可比性,从而帮助企业对各个部门的运营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对经营风险进行预警,从而体现财务共享中心的风险控制能力。
(四)帮助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通过将企业各部门的财务职能整合到财务共享中心,实现集中管理和服务,避免重复和冗余的工作。这样可以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减少财务人员的数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可以作为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桥梁,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流程,可以加强跨部门的合作,提高组织的综合效益。
三、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流程体系不完善。业务流程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效率,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部分无谓的、重复的审批,既没有起到加强管控的作用,又加重了基层的负担。业务人员在处理业务流程时,只是机械化地完成工作,注重工作指标与效率,没有与流程规划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虽然建立了完善的流程优化步骤,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业务人员知识有限,并不能提出良好的建议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改进,业务与财务融合不完善。管理人员对于业务的了解不够完善,没能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共同对业务流程进行设计与修改。
(二)缺乏合理的人员管理模式。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投入运用之前,容易存在没有及时召集员工进行全面培训的情况,所以员工队伍对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理念和工作流程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认知还停留在只是财务系统的更新,对其定位的观念仍停留于财务端,这就导致其他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同作用仍处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意识和工作效率。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往常一样形式单一、枯燥,重复度高,容易对工作产生疲惫心理,随着岗位职责的精细划分,财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狭窄,对其他岗位缺乏广泛的了解,全局意识薄弱,缺乏创新能力。长此以往,财务人员对自身岗位逐渐失去兴趣,工作情绪低落,且未来的工作发展受限,只有离职寻求更好的机会。
(三)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目前很多企业采用ERP系统,但是由于部分企业子公司众多、业务量巨大,数据量也十分庞大,导致ERP系统经常出现卡顿和拥堵,特别是在月底集中处理业务的时候,服务器经常带动不了巨大的数据传递,再加上各个模块人员频繁地操作,系统非常卡顿且经常容易出现漏洞、稳定性差,降低了工作效率。除此以外,信息系统的技术人员不足,并且技术专业化程度不足,无法及时解决需求和出现的问题;由于人员不足,工单跟踪不及时,经常出现无人回复工单或延迟回复工单的情况。日常工作中提出的需求完成后没有进行定期跟踪,没有根据业务的变化或者是会计准则、税务法律法规的变化进行实时更新,逻辑程序未及时进行修改。
四、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优化措施
(一)完善业务流程体系。完善的业务流程体系是保障各流程审批质量的有力工具,也能够帮助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通过清晣的流程架构来理清现状,按照明确的流程规则来规范业务,通过固定的步骤环节来降低风险。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工作就是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完成线上业务流程的批量处理,这一过程是否能够实现价值创造,关键在于流程的覆盖度、业务的标准化是否足够成熟。根据流程的实时监控,针对监控到的问题提出流程优化方案,也可以根据业务人员的反馈,对所提的要求以及原本的业务流程中存在的缺点进行优化,并在给出了最优方案之后,还需要配套的业务流程操作标准来防止新流程在操作过程中因不熟悉而带来的错误,也可以使业务操作人员更快地适应新流程。同时,要对优化后的流程进行反馈评估,不断修正优化方向,使得流程效益最大化。
(二)优化人员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应该更加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人才培养,支撑财务共享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建立与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相匹配,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吻合的培训体系。因此,应加强财务共享中心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实践,以确保他们可以随时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转型而转型。也需要对员工的服务能力以及思维转变进行加强,用理念来指导员工的行为,让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
(三)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应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并且可与第三方专业技术公司进行合作,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更新,拓展服务器的数据容量,保证服务器的各项功能指标与公司的数据量相匹配。同时,建设专门的技术团队,并建立技术人员工单解决事项的考核制度,提高其工作效率;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有效运营管理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与强化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企业财务转型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不断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管理进行改进优化,持续加大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具体体现在完善业务流程体系、优化人员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信息系统。通过持续的改进优化,有效提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水平,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使企业能够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玉芳,朱峰鑫,刘丹.共享服务模式下财会人员的转型路径研究[J].会计之友,2021(16).
[2]张秋燕.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发展研究[J].财经界,2021(24).
[3]赵红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分析[J].金融文坛,2022(08).
[4]鲍婧.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数字化运营管理探讨[J].财政监督,2022(22).
[5]郑娟,赵正琴,袁可.数字技术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03).
[6]冯兴登.智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研究[J].当代会计,2021(13).
[7]严奉刚.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以中国石化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4).
[8]袁文茜.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与改进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3(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