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江苏省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
第738期 作者:□文/郭婷婷1 朱丽华1 韩奕文1 许敬忠2 时间:2024/10/1 12:07:14 浏览:380次
  [提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产业已然成为“朝阳产业”。然而,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与不专业、不职业的养老服务人才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从能力素养、知识水平、个人特质和成就动机等四个层面构建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为人才的任用、培养、激励等工作提供标准和依据,为促进养老服务事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核心素质;行为事件访谈法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基金项目:“江苏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0863);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苏教师函[2021]11);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面上项目:“江苏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体系优化研究”(项目编号:JKC2022026);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面上项目(教育研究类:JKC2022009)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2月27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并且指明了养老事业发展方向。然而,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与不专业、不职业的养老服务人才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从养老服务“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出发,根据胜任力模型理论和素质冰山理论,提炼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特征,形成由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构成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为人才的任用、培养、激励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标准和依据,为促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文献综述
(一)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概念内涵。李健生(2021)认为,养老服务人才是指掌握高超技能,具备服务经验,帮助身体或心理上存在障碍的老年人,为其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素质研究具有碎片化特征,崔丽娟(2000)特别强调爱心与孝心的重要性;郭丽君(2019)强调职业伦理观的重要性;韩晓婷(2021)认为养老服务人才需要掌握心理学、老年学、护理知识等理论知识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良好的护理服务能力和较强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
笔者依据上述研究将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概念定义为:面向各级民政部门、老年机构、老年事业产业单位,从事老年事业管理经营、老年社团活动、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老年生活规划的开发与设计,以及老年文艺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能胜任一线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相关理论概述。1973年,David McClelland首先提出胜任力的定义为:与工作绩效或其他重要成果相似或相关、相对持久稳定的各种外在或潜在的可以被测量且能有效区分绩优者和一般者的个人深层次的特质,包括知识、能力、技能或动机等。从中国知网上,以“养老” “胜任力”作为关键词,查找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所有的期刊文献,共计搜索到34篇。其中,研究养老护理员胜任力构建的文献有29篇,剩余5篇为研究养老机构院长、养老机构社工的文章。Stanyon MR等构建了养老院注册护士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含了22项核心要素。
总之,就中国知网检索结果而言,目前学术界倾向于对老年护理员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缺乏对养老服务管理以及医务人才胜任力相关探讨,与养老服务“个性化、多元化”趋势不符合。鉴于此,本文针对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的模型构建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不仅有利于弥补当前养老服务人才理论研究的不足,更有利于深化以素质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人才研究。
二、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指标采集
构建养老服务行政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首先要提取构成胜任力的核心要素指标。本文将采取下列的途径与方式来提取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的胜任力指标,基于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理论,构建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
(一)工作及内容分析法。为了确定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要素,需要根据养老服务行业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采取工作分析的方法,一是通过查阅江苏省内33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管理相关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要求;二是通过查找机构养老服务行政管理岗位的招聘信息,来了解其对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能力及素质方面的要求,提取养老服务管理岗位胜任力指标。2023年6月,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对33家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岗位以及任职要求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涉及到的素质能力出现的频率进行了汇总,详见表1。(表1)
除了表1中提到的能力素质,在养老机构管理岗位任职条件中还提到了“管理或养老或市场营销或心理学”等专业背景要求。
(二)现场调研访谈。笔者在江苏12所养老机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中,分别选取数十名绩优者和普通者采取行为事件法(BEI)开展访谈,基于冰山胜任力模型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养老服务人才胜任力有关文献、方案等资料,从能力素养、知识水平、个人特质和成就动机四个层面制定访谈提纲,访谈内容包括:(1)要想做好养老服务行政管理,您认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与知识;(2)要想做好养老服务行政管理,需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特质和内在动机。通过对绩优者和一般者报告对比,运用内容分析法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在访谈结束48小时以内,将所有录音转换成文本材料,反复细致地听取录音、详细查阅访谈记录,初步概括出主题框架。通过进行现场调研以及对员工的行为事件访谈,结合实际工作模块,总结出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详见表2。(表2)
通过现场调研和访谈,笔者发现,除了表2中所涉及的养老服务管理人员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性格开朗,懂得基本的商务礼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目标感和责任意识,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等,也是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另外,一些管理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养老策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总结出来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其核心都是围绕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围绕着如何提升养老机构和社区的服务质量,如何辅导老人心理问题,及时处理老人、家属的投诉,解决老人面临的困难等。
三、构建养老服务人才胜任力模型
通过工作分析、文献理论研究及行为事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和提炼出了养老服务人才需具备的能力素质要素,然后进一步结合素质冰山模型和胜任力的相关内涵概念,本研究从专业技能、相关知识、个人特质、态度和价值观四个层面构建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如图1所示。(图1)
(一)技能层面:包括常规、专业以及扩充三项技能。规划统筹和决策能力、办公软件的掌握运用、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均属于常规技能;专业技能包括运营管理、公关应变能力、市场营销、老年活动管理、老人心理辅导、关系维护与管理、公文写作、创新能力等;而拓展扩充技能则包括资源整合、项目管理、新媒体应用等能力。
(二)知识层面: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学科交叉知识两类。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老年心理学知识、养老事业管理知识、老年保健康复知识等;学科交叉知识包括养老事业相关的卫生政策与法规、一定的商务知识以及外语知识等。在一些养老机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可能会兼职承担营销、采购或财务方面的工作,拓展知识领域需要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
(三)特质层面:包括个性特质和爱好特长。总体而言,从事养老行政管理工作的特征有:性格外向、为人亲和、勤劳刻苦、具有敏锐的觉察力、拥有一些艺术特长、擅长某项手工或娱乐活动等。
(四)态度和价值观层面:包括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观包括支持养老事业的理念价值、敬爱养老事业、尊重个人价值尊严、保护老人隐私等;工作态度包括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诚信正直、服务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等。
四、养老服务人才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一)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招聘环节的应用。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核心素质胜任力模型可应用在人才招聘的简历挑选、知识测试、行为鉴别、选拔任用等阶段。招聘单位可以根据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核心胜任力素质制定个性化面试题目,通过相应的结构化面试、行为事件访谈等方式,重点考查应聘者需达到的胜任力素质,这就意味着招聘者不仅要考察应聘者的知识和职业技能等层面内容,还要考察应聘者的特质、态度和价值观等更深层次胜任要素,使应聘者能够实现人岗符合、素质与岗位需求高度匹配,不仅可以提高招聘效率,还能减少新进人才的流失。
(二)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养与开发环节的应用。首先,根据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要求中涉及到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需重点培训的能力要素,政府、高校、养老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组织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协同培训。建立养老服务政、校、企三方协同的培养平台,为养老服务专项培养人才提供绿色就业通道,依托高校的养老相关专业,开通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定向培养养老专业人才。其次,高校可以将设计的学生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与养老服务人才岗位胜任力要素相匹配,采取产、学、研融合的培养方案,提供实操平台,让学生能够获得实践岗位调研、参观、实习的机会。最后,养老机构可依据胜任力模型中的要素指标,充分开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潜力,从而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三)养老服务人才考核环节的应用。一方面,机构可依据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各要素的权重,建立一套细致完善客观科学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对养老服务人才开展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以养老服务人才岗位核心胜任力素质为基础,将岗位胜任力的考评结果运用到个人的职位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相关工作中,可以提高考评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公平性。另一方面,政府及机构可以将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考评结果与个人绩效、薪资挂钩,并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物质奖励力度,从而充分激发养老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工作成效逐步提升的目标。
综上,本文从江苏养老服务优秀人才的实践出发,构建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可以弥补当前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理论研究的不足,有利于深化以素质为核心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研究,为解决江苏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提供标准和依据。
(作者单位:1.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镇江市分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健生,李忻之.基于健康养老趋势的应用型养老服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研究——以广西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21.317(11).
[2]甄炳亮,刘建华.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民政,2014(07).
[3]崔丽娟,徐硕,王小慧.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01).
[4]郭丽君,鲍勇,黄春玉,等.中国养老人才队伍培养体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4).
[5]韩晓婷,屠其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健康养老专业群战略规划研究——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21.583(07).
[6]刘泽文.胜任力建模——人才选拔与考核实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7]龙承春,张霞.健康中国战略下康养产业养老护理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36(01).
[8]侯姗姗,孙洪梅,方晓风,周洋,曲桂玉.基于双螺旋模型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研究[J].护理学报,2021.28(22).
[9]STANYON M R,GOLDBERG S E,ASTLE A,et al.The competencies of Registered Nurses working in care homes:a modified Delphi study[J].Age and Ageing,2017.46(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2913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