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数智赋能潮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
第738期 作者:□文/肖晓兰 吕世伟 林银花 时间:2024/10/1 13:11:57 浏览:621次 |
[提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潮州陶瓷产业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代表,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为突破“大而不强”的瓶颈,数智赋能成为关键,通过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期待潮州陶瓷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潮州;陶瓷产业;数字经济
基金项目:广州工商学院校级重点培育项目:“数字经济驱动装备制造产业结构升级研究”(项目编号:KYPY2023023)。通讯作者:林银花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2月19日
一、数智赋能潮州陶瓷产业现状分析
(一)生产产能与产业链现状
1、陶瓷产业是潮州的第一经济支柱。据潮州统计年鉴记载,2021年潮州333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2.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同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80.1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27%。此外,潮州陶瓷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为82.0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3%。目前,潮州市陶瓷产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现有陶瓷企业近6,000家,潮州7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从事陶瓷相关业务。这充分证明了陶瓷产业在潮州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2、潮州陶瓷产业基础坚实。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根基坚实,主要集中在日用陶瓷、卫浴陶瓷和艺术陶瓷等领域。其中,日用陶瓷产量占据广东省日用陶瓷产量的70%以上,凸显了潮州在日用陶瓷领域的领先地位。卫浴陶瓷产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05年的399万件提升至2014年的2,262万件,同比增长29.8%,年均增长率高达24.2%。这一增长表明潮州卫浴陶瓷产业在国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同时,潮州的艺术陶瓷年产销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30%,彰显潮州在艺术陶瓷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创新实力。
3、潮州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挑战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起,潮州陶瓷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形成以日用、艺术和卫生陶瓷为主的产品体系,成为全球陶瓷产业的重要出口基地。然而,集群内部结构问题仍然存在,龙头企业少,小企业占主导,导致协同合作不足,整体竞争力受限。因此,潮州陶瓷产业需加强内部结构调整,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二)潮州陶瓷产业创新能力现状及挑战
1、潮州陶瓷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链附加值低。在潮州陶瓷产业中,日用陶瓷占据相当大比重,同时也面临最大挑战。随着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下滑,使得日用陶瓷产业的下行压力加大。许多企业产品较为低端,主要依靠贴牌代加工,其产业链附加值相对较低。
2、潮州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数智赋能程度低。潮州陶瓷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以突破“大而不强”的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日用陶瓷的转型压力巨大,尽管有一些企业如三环集团在电子元件及材料领域业绩增长显著,但多数从事日用陶瓷和精品陶瓷的企业如松发股份、四通股份等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甚至出现亏损。若能从日用陶瓷成功转型为电子工业陶瓷、高技术陶瓷等高科技领域,前景将极为广阔。然而,这一转型并不容易实现,需要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和努力。
(三)潮州陶瓷产业发展前景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步伐几乎停滞。从数据上看,尽管在2004年潮州荣获“中国瓷都”称号后至2014年,潮州陶瓷工业总产值实现了近“4个百亿”的增长,但在2015~2021年间,潮州陶瓷工业总产值仅从560亿元增加至约561.6亿元,6年增加不到2亿元,产业发展明显停滞。
二、数智赋能三环集团高质量发展案例研究
(一)三环集团简介。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集团”),是一家具有深厚技术底蕴和广泛市场影响力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自1970年创立以来,致力于先进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多项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领先地位。2014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三环集团,股票代码:300408),主要产品有智能手机后盖、指纹识别微晶锆片、智能穿戴陶瓷部件、光纤陶瓷插芯、陶瓷封装基座、氧化铝陶瓷基板、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压缩机接线端子、燃料电池(SOFC)隔膜片等。三环集团注重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的研发工作,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始终秉持“科技创新、诚信服务、持续改进、满足用户”的质量方针,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赞誉。
(二)数智赋能三环集团高质量发展定性分析。在数智赋能大背景下,三环集团作为陶瓷产业的领军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本文将从研发生产智能化产品转型和生产制造数智化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数智赋能三环集团高质量发展现状。
1、研发生产智能化产品转型效果显著。三环集团在研发生产智能化产品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该企业凭借智能化陶瓷插芯产品,推动了光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其SOFC系列产品也因高效、环保的特性在新能源领域获得广泛认可。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三环集团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2、积极推进生产制造数智化转型升级。在生产制造方面,三环集团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升级。通过引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三环集团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生产线上,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传感器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调度等环节的协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数智赋能三环集团高质量发展定量分析。通过前文的定性分析,我们对三环集团数智赋能下的高质量发展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将进一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与松发股份在创新能力、盈利能力两个方面的比较,深入探讨数智如何赋能三环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指标选定如下:创新能力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选用研发投入经费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用净资产报酬率(ROE)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
1、三环集团与松发股份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在数智赋能背景下,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其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三环集团与松发股份作为陶瓷行业的领军企业,其研发经费与人员数量的投入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1)研发经费支出比较分析。表1针对三环集团与松发股份两家陶瓷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三环集团在研发经费支出方面展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保持在6%以上,而2020~2022年平均研发经费高达36,994万元,研发支出占比平均值7.17%。相比之下,松发股份在研发经费支出方面显得保守和不足。根据行业标准,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6%、研发经费支出2,000万元以上是衡量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高低的重要指标,而三环集团远超该标准,显示出其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巨大投入。高投入为三环集团带来了显著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优势,以及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构建起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松发股份在研发经费支出方面的不足,导致其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与三环集团存在差距。(表1)
(2)研发人员数量比较分析。三环集团在研发人员数量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该企业重视研发人员的培养,其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持续增长,2020~2022年平均值达到13.98%,高于其他制造企业。这表明三环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创新驱动巩固市场和技术领先地位。此外,三环集团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人员招聘、培训和激励机制,吸引并稳定优秀人才,促进内部人才成长。相较之下,松发股份在业务转型中遭遇困境,受“双减”政策影响,其收购的在线教育业务萎缩,导致研发人员流失。(表2)
2、三环集团与松发股份盈利能力比较分析。在数字赋能背景下,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长期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表3数据,对三环集团和松发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环集团在2020~2022年内展现出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达14.36%,显著高于制造业普遍的10%净资产收益率标准。这表明三环集团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相比之下,松发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呈现出连年亏损的状态,这与生产日用陶瓷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产品附加值低有关。(表3)
(四)数智赋能三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成功因数。首先,三环集团坚持技术领先与创新驱动。为保持竞争优势,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研发智能化产品。三环集团自行研制出了陶瓷插芯加工生产设备,完全自供原材料,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在研发设计流程的数智赋能中,三环集团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以此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优化生产流程,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次,三环集团成功实现运营管理数智赋能。三环集团注重内部管理改革,积极推行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最后,三环集团在商业模式数智赋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数字化营销和电子商务的拓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收入,也提高了三环集团利润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ROE)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三环集团在技术领先、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方面的数智赋能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成功实践为陶瓷产业的数智赋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三、数智赋能潮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借鉴三环集团的成功经验
数智赋能时代背景下,潮州陶瓷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机遇。本文旨在借鉴三环集团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成功经验,探讨数智赋能潮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首先,数智赋能潮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应重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借鉴三环集团的经验,潮州陶瓷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数智赋能过程中,注重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运用,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和优化,推动潮州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其次,数智赋能潮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三环集团高净资产收益率(ROE)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潮州陶瓷企业应学习三环集团在科技创新、研发能力、运营管理、数智赋能等方面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在数智赋能过程中,应注重数字化营销和电子商务的拓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数智赋能潮州陶瓷产业应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借鉴三环集团的协同发展经验,潮州陶瓷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通过数据共享、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信息互通和资源整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和创新能力。
综上,在数智赋能背景下,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从企业、产业及政府三维视角展望未来,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业方面应加强产业协同和集群效应,制定和完善产业标准;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数智赋能,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和数据服务。未来,潮州陶瓷将成为数智赋能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为全国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祝合良,王春娟.数字经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理与路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05).
[2]陈泳,郑旭楠.粤港澳大湾区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2(09).
[3]刘丹华.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江苏陶瓷,2023.56(03).
[4]李宁,刘光甫,乔欢欢.乡村振兴背景下平顶山市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佛山陶瓷,2023.33(08).
[5]陆建栖,任文龙.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南京社会科学,2022.415(05).
[6]郭炳南,王宇,张浩.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中国28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兰州学报,2022.341(02).
[7]侯冠宇,熊金武.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fsQCA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08).
[8]顾子瞻,陆振宇.人工智能新技术对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山东陶瓷,2023.46(01).
[9]Md Riaj Uddin.The rol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n Bangladesh's economic development[J].Sustainable Technology andEntrepreneurship,2024.03(01).
[10]Peter R.Herman,Sarah Oliver.Trade,policy,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economy[J].2023(16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