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公共/财税
人口负增长下养老问题探讨
第739期 作者:□文/亓 月 时间:2024/10/16 14:02:14 浏览:6次
  [提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人口负增长对国家经济带来的挑战、对传统养老方式带来的挑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由此得出,要降低人口负增长对于老年人养老的影响,需要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老龄产业等多方面入手,以缓解人口负增长给老年人养老带来的冲击与压力。
关键词:养老服务;家庭养老;传统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3月4日
引言
人口负增长是指一国人口在一定时期内的自然增长率为零或负数,通常表现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负增长阶段。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到2022年,出现历史性转折,我国净人口不增反降。因此,我国面对到来的人口负增长时代,迫切需要全面把握人口负增长的突出特点,提前预测人口负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现代化道路。人口负增长将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尤其是对老年人养老问题带来重大影响。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对老年人养老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人口负增长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人口负增长现象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挑战,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另一方面老年人增加会造成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加剧了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由于人口负增长现象的出现,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2.09亿人,占总人口比例14.2%。预计到203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2.4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例18.1%;2035年之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会持续上升至2.4亿人左右。目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一)人口负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负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速,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加剧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意愿降低。同时,随着人口负增长的出现,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出现持续减少趋势。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意味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同时老年人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未来社会抚养比将进一步攀升。我国老年抚养比从2019年的35.6%上升到2035年的44.4%,到2050年将提升至54.7%。老年抚养比的快速增加意味着未来社会抚养比将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大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1.9亿人;预计到2035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1.9亿人左右。
(二)老年人口的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养老保障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过快将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构成较大挑战。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仍不够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偏低等问题都会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老年人口规模扩大也将会给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压力。随着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大,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会进一步上升,未来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将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目前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导致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养老服务发展。此外,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大,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却较为有限,使老年人口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
(三)人口负增长对家庭养老的冲击和影响更加突出。由于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家庭规模和结构不断缩小,家庭养老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弱化。尤其是在人口负增长阶段,由于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大和比重的上升,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更加突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大改善。因此,在人口负增长阶段,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依赖性将明显下降。人口负增长阶段,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老年人独自居住和生活的可能性增加,而“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加。据统计,我国现有“空巢老人”数量已达5,000万人以上,占老年人口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同时,我国“空巢老人”的家庭结构特征与传统的家庭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对夫妇、两个孩子、四个老人”成为主要的家庭结构。这就导致在传统家庭中,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从依赖转向独立;子女之间的依赖性也由过去的“无独立、不养老”转变为现在“无独立、不养老”。与此同时,人口负增长阶段也会给家庭养老带来更多挑战。首先,由于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家庭养老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随着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的不断上升和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社会服务保障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再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年人数量增加,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人数不断增加,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家庭养老负担和压力。最后,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长期实施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目前家庭规模正在逐渐缩小。因此,可以预测到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家庭规模将会继续缩小。
二、人口负增长对传统养老模式带来的冲击
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的相互叠加,使得我国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我国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由于受到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家庭养老模式主要由子女、配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人口负增长将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造成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的形势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
(一)家庭结构小型化导致养老负担加重。家庭小型化是指家庭规模的缩小,而不是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由“单位化”向“家庭化”转变的过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和人口负增长条件下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这就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家庭在养老方面的基础作用。
(二)人口负增长导致子女赡养压力增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这就意味着年轻人需要承担更多的赡养老人义务。由于年轻一代的劳动负担重、压力大,老年人对其经济支持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而由于人口负增长时代年轻人数量的减少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家庭赡养压力更大、养老负担更重,子女在履行赡养老人义务时也更有难度。
(三)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将导致家庭养老服务能力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指一定时期内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由于年轻一代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照料责任,使得他们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老年人;同时,由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以及家庭小型化等因素使得子女需要赡养父母的时间更长、责任更大,这就使得他们在赡养老人方面面临更大压力。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会导致老年人获得子女支持、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能力下降,这将使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上面临更多困难。
三、对缓解养老压力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应对人口负增长对老年人养老的影响,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同时应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监督和管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建立健全老年人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精神慰藉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老年人福利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
(二)积极开展老年健康服务。由于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大且增长速度快,因此必须重视对老年健康服务的需求。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建立健全为老服务体系。比如,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要大力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业,开展老年健康促进活动;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疗和护理机构;要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开展老年健康管理和医疗结合服务;要积极发展老年人健康管理产业等。
(三)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在当前人口负增长情况下,更应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通过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使养老保障事业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推进全国统筹和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等措施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稳定增长;积极推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等。
(四)逐步完善老年人福利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负增长对老年人养老影响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家庭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老年福利保障制度,不断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比如,可以建立以基本生活、医疗护理、精神慰藉为核心的养老保障体系;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政策引导和税收优惠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机构;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等措施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等措施提高农村老年人福利保障水平。
(五)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一种能够为老年社会提供物质服务和精神慰藉的新兴产业。比如,加快推进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开发老年市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教育机构;完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老年福利和救助制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龄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
四、结论
在人口负增长大背景下,我国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养老形势,面对经济增长乏力、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供给减少的“三重压力”,国家应对人口负增长进行战略规划,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的过程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未来老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对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展望。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培勇,朱世宏.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及其应对:基于人口预测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3(10).
[2]曾刚,韩英伟.我国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及其政策调整[J].中国人口科学,2015(02).
[3]刘元春,孙娜,闫磊.我国人口负增长阶段的经济发展态势与对策[J].经济研究,2015(06).
[4]陈宗胜,张维迎.我国人口负增长时期的养老保障制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5]李薇.人口负增长时期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与路径创新研究[J].国际经济动态,2017(05).
[6]张宝艳.人口学中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养老模式[J].中国人口科学,2014(08).
[7]魏振芳.人口负增长下的家庭养老模式分析——以中国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8]尹永慧,王燕鸣.论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取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5(02).
[9]姜晓萍,胡燕梅.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5(03).
[10]蔡昉.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及中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中、美、日、韩为例[J].经济研究,2015(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87181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