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中亚五国学术研究及合作潜力分析
第739期 作者:□文/孙 挺 时间:2024/10/16 15:36:04 浏览:14次
  [提要] 本文利用WOS平台数据库和分析工具,对中亚五国的学术研究论文产出、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学术影响力等进行多个维度的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中国-中亚五国合作研究与潜力。结果表明:我国与中亚五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多领域的合作研究,近十年来整体文献量呈持续增长态势,能源开发建设项目研究有待深入,农业、植物与动物学、地质学等研究方向国际间合作潜力还需要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中亚五国;学术研究;合作潜力;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3月5日
引言
中亚五国位于亚欧大陆中心,是“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2013年,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22年,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时共同宣布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2023年,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上提出建议: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在推进与中亚五国合作发展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对于六国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以及地区安全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助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特定研究领域内学术成果产出数量、分布规律、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等相关情况。张雪妮等(2014)统计发现,1990~2012年国内学者对中亚的研究中自然科学与文史类交流较少。利用中国知网检索出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3年国内学者对中亚五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金融等学科,以政策研究为主。丁洁兰等(2017)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合作态势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中亚五国的研究产出、论文被引频次相比其他沿线国家较少,但中亚五国整体国际合作占比达40%以上,其数据来源于Scopus数据库。姜颖等(2022)分析认为,2013~2021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美英澳新加为中心的全球合作研究网络,合作研究的规模和影响力高于亚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为全面客观了解中亚五国的学术研究表现力及其国际合作研究现状,还需要利用数据库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采集
本文针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的学术研究论文产出情况进行多个维度的对比分析。文中采集的文献数据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WOS)平台的数据库,数据中的文献类型限定为Article、Review,文献发表时间范围设置为2011年至今,数据采集时间为2023年11月10日。学术影响力分析工具使用了InCites ESI(数据更新于2023年11月9日),文献的学科分析按照ESI学科分类体系(22个学科)开展。合作研究分析对象,仅限定于中国大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合作研究论文。
二、中亚五国学术研究产出分析
2011年至今,中亚五国学术研究产出的论文及其表现差异较大。国土面积最大的哈萨克斯坦WOS论文数量最多,年均达1,155篇,其第一作者论文数量百分比最高,学术研究产出论文数量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2011~2022年年均增长180篇;人口数量最多的乌兹别克斯坦WOS论文数量不及哈萨克斯坦的一半,文献量年均增长60篇,在2018~2022年期间文献量增长较为迅速;吉尔吉斯斯坦的国际合作论文占比较高,达到83.77%;人口数量最少的土库曼斯坦发表论文数量最少,论文年均增长仅6篇,国际合作论文占比达到了83.77%,该国发表的Q1期刊论文百分比最高(占比43.66%);国土面积最小的塔吉克斯坦的国际合作论文占比也达到了80%以上,第一作者论文百分比和Q1期刊论文百分比均小于其他四国。
本文通过数据库获取的文献数据信息分析了中亚五国的学术研究方向,同时借助VOSviewer提取了文本中的关键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亚五国在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学者发表或合作发表的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语种以英语、俄语为主,研究热点关键词是兆电子伏、重力、边值问题、微分方程、风险研究等,见图1、图2。这些论文的产出机构主要有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国立欧亚大学、哈萨克斯坦核物理研究所、萨特巴耶夫大学、哈英理工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医科大学。哈萨克斯坦合作研究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美国、中国、德国、英国等,合作研究的机构主要是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联合核研究所、乌拉尔联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图1、图2)
(二)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学者发表或合作发表的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神经学、药理学、心血管系统等,研究热点关键词有方程、微粒、化合物、合成等,论文的语种以英语、俄语为主。这些论文的产出机构主要有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塔什干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等。乌兹别克斯坦合作研究的国家主要有中国、俄罗斯、德国、美国、印度等,主要合作研究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埃及知识库等。
(三)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学者发表或合作发表的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物理学、心血管系统等,研究热点关键词有结构、疾病等,论文的语种以英语、俄语为主。这些论文的产出机构主要有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吉尔吉斯-土耳其马纳斯大学、吉尔吉斯国家医学院、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等。吉尔吉斯斯坦合作研究的国家主要有土耳其、俄罗斯、德国、美国、中国等,合作研究的机构主要是俄罗斯科学院、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亥姆霍兹联合会等。
(四)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学者发表或合作发表的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化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等,研究热点关键词有中亚地区、热力学温度、化学成分等,论文的语种以英语为主。这些论文的产出机构主要有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塔吉克国立大学、苏马罗夫物理技术学院等。塔吉克斯坦合作研究的国家主要有土耳其、俄罗斯、德国、美国、中国等,合作研究的机构主要是中国科学院、GIK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等。
(五)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学者发表或合作发表的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数学、工程学、内分泌代谢、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球化学物理、地质学、化学等,研究热点关键词集中于数学领域的差分格式、多点边值问题等,论文的语种以英语为主,这些论文的产出机构主要有土库曼-土耳其国际大学等。土库曼斯坦合作研究的国家主要有土耳其、中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意大利、美国等,合作研究的机构主要是法提赫大学、古穆萨内大学等。
三、中亚五国学术影响力分析
根据InCites ESI 2023年9月数据集显示,中亚五国各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中乌兹别克斯坦有物理学、化学、空间科学、数学等4个学科,吉尔吉斯斯坦有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地球科学等3个学科。哈萨克斯坦共有18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1%,化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影响力表现相较突出。InCites ESI平台数据显示,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两国暂无学科进入ESI排名。
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18个ESI学科的发文数量、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最多。高被引论文,是指过去十年发表的论文中,被引频次在全球同一年、同一ESI学科论文中排名前1%;热点论文是某一ESI学科最近两年发表的论文中,在最近两个月被引频次排在全球前0.1%的论文。吉尔吉斯斯坦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但其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15篇论文篇均被引355.47次,临床医学学科297篇论文篇均被引164.53次,地球科学学科253篇论文篇均被引20.99次。吉尔吉斯斯坦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占比均远高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其热点论文主要来自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是用来衡量一组文献在同文献类型、同年、同学科领域当中的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如果一组文献的CNCI值大于1,表明该组文献的学术表现超过了同年同学科全球平均水平。从图3可以了解到,2011~2023年哈萨克斯坦的CNCI值提升缓慢,近五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球平均水平线附近;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两国过去十年中的CNCI值经历过较大的起伏变化,其中吉尔吉斯斯坦2018年的CNCI值曾达到4.5以上,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线;乌兹别克斯坦近年来的CNCI值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并在2022年达到了峰值;塔吉克斯坦CNCI值曾在2019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近三年又呈现出下降趋势,目前低于其他中亚四国。(图3)
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综合学科暂未进入ESI排名,进入ESI全球排名1%的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表现差异较大,见图4。气泡图中的X轴为Web of Science论文数量,Y轴为CNCI值,气泡大小表示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图中显示哈萨克斯坦CNCI值大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学科有神经科学与行为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学科主要有化学、物理学、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这五个学科也是哈萨克斯坦发表Web of Science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其主要的合作国家是俄罗斯和美国,该国临床医学学科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较为广泛,合作国家达到180个,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合作发表论文均在200篇以上,与我国合作研究发表论文99篇。(图4)
四、中国-中亚五国合作研究与潜力分析
中亚五国是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合作伙伴,独特的地缘优势为我国和中亚五国的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习近平提出的“八点建议”中指出,中方愿同中亚国家在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解决咸海生态危机,支持在中亚建立高技术企业、信息技术产业园,中方欢迎中亚国家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创业、空间信息科技等“一带一路”专项合作计划。
本文拟从研究领域、成果产出数量、学术影响力等维度对我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研究进行分析。InCites ESI平台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合作研究论文,主要出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我国之间;环境科学是我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研究中的主要领域;医学研究领域论文产出数量最多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与我国之间的合作研究;公共、环境和职业健康领域,在我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研究中为引文影响力(论文被引)方面贡献较多。(表1)
从合作研究的论文产出数量来看,中哈合作研究发表论文数量最多(近1,500篇),在哈萨克斯坦的全部论文中占比9.817%;其余四国与我国的合作研究发表论文数量占比均达到这些国家论文总量的15%以上,其中,中乌合作研究论文占比最高,达20.09%。与我国合作研究年均论文增长量最多的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21年中哈合作研究论文量较上一年增长了152篇,2022年中乌合作研究论文量较上一年增长了130篇。引文影响力即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中吉合作研究发表论文的引文影响力达168.17,远高于我国与其他四国合作研究发表论文的引文影响力。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影响力值显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与我国合作研究发表的论文影响力达到或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Q1期刊是WOS平台中特定学科领域中排名前25%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我国合作研究发表Q1期刊论文百分比最高的是吉尔吉斯斯坦,中土合作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虽然最少,但其Q1期刊论文占比仅次于中乌合作研究论文占比。我国主导研究论文,是指我国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合作研究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学者对研究的主导作用力,在中土和中塔合作研究发表论文中,我国学者拥有最多的第一作者,达到了70%以上。(表2)
借助InCites ESI平台数据了解到,2011年至今我国发表的论文集中于材料科学、电气和电子工程、物理、化学、环境科学、能源与燃料、纳米科技等研究方向,较高的引文次数也表明这些研究方向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这些研究方向为已有的中国-中亚五国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与中亚五国在计算机科学、通讯工程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农业、植物与动物学、地质学等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结语
中亚五国学术研究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与中亚五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了多领域的合作研究。美国提议C5+1关键矿产对话,通过开发中亚地区矿产资源、保障关键矿产安全来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总统也表示了对水电资源的有效利用、绿色能源的生产,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项目的关注。中方与中亚五国搭建了输电线路,建设了输油、输气管道,实现了能源互补和互利共赢,反映了我国与中亚五国在能源开发建设项目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农业、植物与动物学、地质学等研究方向,我国与中亚五国有着先天的合作研究地缘优势,对国际间合作潜力的进一步发掘,更能为地区稳定和社会繁荣发展带来切实利益。
本文有针对性地收集了2011~2023年11月9日中亚五国被WOS平台收录的论文数据,仅从学术研究论文产出的角度来分析学术研究表现能力,在现实研究中还需要全面获取多个数据库中的论文、科技成果、专利等佐证数据材料,为中亚区域的研究发展和国际合作潜力分析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EB/OL].https://www.gov.cn,2023-05-19.
[2]张雪妮,吕光辉,赵晓英,等.1990-2012年国内有关中亚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37(04).
[3]丁洁兰,杨立英,孙海荣,等.基于文献计量的“一带一路”区域及沿线国家科研合作态势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06).
[4]姜颖,梁桂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态势——基于2013-2021年WOS数据的文献计量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4235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