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财会/审计 |
制造业碳会计发展思考 |
第740期 作者:□文/邹 杰 时间:2024/11/1 16:01:33 浏览:6次 |
[提要]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浪潮下,我国“双碳”目标对制造业的碳减排提出更高要求,为制造业变革带来深远影响。其中,碳会计作为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本文旨在探讨“双碳”背景下制造业碳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碳会计;挑战
基金项目: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科研项目:“‘双碳’背景下聊城市制造业碳会计:远景战略、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编号:2022SK005);2023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康养旅游’路径研究——以茌平区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编号:23WL(Y)233)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5月13日
一、“双碳”背景下制造业碳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在“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制造业的碳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绿色转型。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推动绿色良性发展。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建立和实施碳会计体系,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减少制造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良性发展。第二,满足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需求。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加深,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战略的一部分。制造业实施碳会计,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碳会计核算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碳排放数据,这对于企业评估自身的环境影响、制定减排策略以及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至关重要。第四,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为了准确核算碳排放,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这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五,增强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企业的环保行为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消费者的关注。通过碳会计核算,企业可以展示其在减排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品牌形象。第六,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全球范围内,碳会计已成为企业环境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碳会计,企业可以更容易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获取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
二、制造业企业碳会计理论研究现状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制造业这一传统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制造业企业开始积极探索低碳发展路径,其中碳会计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碳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对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进行量化、监测和管理,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碳会计理论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术界对碳会计的概念和框架进行了深入探讨,试图构建一套适用于制造业特点的碳会计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评估自身的碳足迹,为制定科学的减排计划提供依据。第二,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碳会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分析碳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实施碳会计的动力和依据。第三,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市场的需求,制造业企业开始实践碳会计,将其纳入日常管理和决策中。企业通过建立碳账户、编制碳报告等方式,提高了对自身碳排放的管理水平。第四,面对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制造业企业也在积极参与碳排放权的交易,以此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减排成本。碳会计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规则。
综上所述,在“双碳”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碳会计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化,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碳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成熟,为制造业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三、“双碳”背景下制造业碳会计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和核算问题。要实现碳会计的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和核算问题。然而,目前制造业企业在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和核算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能源类型多样,不同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差异较大,导致碳排放数据的核算复杂性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在碳排放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挑战,如缺乏专业的碳排放监测设备和技术人才等。
(二)碳会计政策和法规的完善问题。虽然各国政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碳会计的重要性,但在政策和法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关于碳会计的会计准则、税收政策等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导致企业在实施碳会计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碳会计的政策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也有待加强,以确保企业能够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开展碳会计工作。
(三)企业碳会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问题。要推动制造业碳会计的发展,还需要提高企业的碳会计意识和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制造业企业在碳会计方面的认识仍然较为模糊,缺乏对碳会计的重视。此外,企业在碳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力也相对较弱,难以应对碳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碳会计意识和能力,成为制造业碳会计发展的重要挑战。
(四)碳会计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问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需要通过降低碳排放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碳会计作为一种成本核算手段,可能会对企业的短期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在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推动碳会计的发展,成为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五)碳会计的审计与监督问题。碳会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审计与监督问题。首先,由于碳会计是一种新兴的会计学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尚未完善,这就给碳会计的审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如何准确测量和计算企业的碳排放量,如何将碳排放量转化为经济价值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碳会计的审计与监督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目前,许多审计人员对碳会计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这可能会影响到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此外,碳会计的审计与监督还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碳会计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碳会计的认识和理解。
四、“双碳”背景下制造业碳会计完善建议
(一)加速培养复合型碳会计人才。当下要强化国家目标、市场需求与学科建设间的联系,从政府、企业、高校和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等四类主体入手,尽快培养出较多的碳会计复合型人才;并对市场和制造业企业中的每一个相关者进行必要的能力培训,建立健全优良的人才工作架构和人才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出优秀的碳会计专业队伍,使制造业企业的碳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更准确、更完整,切实反映企业践行“双碳”发展的情况,加快企业向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迈进。
(二)精细化制造业碳会计相关准则。为进一步健全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提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能力,我国应从建立完善制度体系、明确数据质量责任和建立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入手,为促进低碳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加快编制全国和地方碳汇计量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和地方行业标准制修订规划,完善全国和地方碳核算技术规定,为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出台实施碳排放配额分配管理办法,明确配额分配方法,加强对企业碳排放量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行业核算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核算数据质量的监管。
(三)完善制造业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碳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包括企业碳排放相关信息的申报、公开和透明。企业需要向相关部门申报其碳排放量,并接受第三方审核机构的核查。同时,企业也需要向社会公开其碳排放情况和减排措施,增加其透明度。首先,要保证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要注重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和可比较性。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碳排放数据的报告和披露,以便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要重视碳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制定和完善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编制指南、排放因子和方法等标准,明确各级各类企业核算报告及核查的规则和流程,以便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进行决策和管理。
(四)推进碳会计技术创新,加强数字化应用。首先,需要加大对碳会计技术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以期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其次,建立完善的碳会计技术标准体系,为碳会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规范和指导。最后,可以依靠数字化应用推动碳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通过数据治理提升碳管理会计所需的各类基础数据、业务财务和外部引入数据的数据质量。
(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碳会计理论健康发展。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会计作为衡量和控制企业碳排放的重要工具,其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由于碳会计涉及到的领域广泛,技术复杂,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推动其健康发展。第一,建立全球碳会计标准。各国应共同参与制定全球统一的碳会计标准,以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和评估。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碳会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助于推动碳会计的国际化进程。第二,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各国应通过各种方式,如举办国际会议、建立专门的信息交流平台等,加强碳会计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享碳会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第三,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碳会计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碳会计的技术水平和实施能力。第四,建立碳会计的国际认证机制。通过建立碳会计的国际认证机制,可以提高碳会计的公信力,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第五,制定鼓励碳会计发展的政策:各国政府应制定鼓励碳会计发展的政策,如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以促进碳会计的发展。第六,加强碳会计的研究:各国应加大对碳会计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碳会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六)加强碳会计审计与监督力度。在面对碳会计审计与监督问题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第一,建立完善的碳会计审计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的碳会计审计制度,包括审计的目标、范围、方法、程序等,以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第二,加强碳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对碳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碳会计审计。第三,建立严格的碳会计审计监督机制。建立一套严格的碳会计审计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以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第四,加强对碳会计审计结果的公开和透明。将碳会计审计的结果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以提高审计的公信力。第五,制定严格的碳会计违规行为处罚制度。制定一套严格的碳会计违规行为处罚制度,对违反碳会计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以维护碳会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第六,加强国际间的碳会计审计合作。加强与国际间的碳会计审计合作,共享审计资源,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碳会计核算的实施对于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碳会计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业的碳排放量,推动绿色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翠,祝雨涵.“双碳”背景下河北省制造业碳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J].绿色财会,2023(08).
[2]刁婧璇.“双碳”视角下云铝股份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4.
[3]王蕴,甘萍萍,卢阳.“双碳”目标下征收碳税对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分析[J].财政监督,2023(19).
[4]蔡莉.碳交易市场参与、内部控制与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D].西宁:青海大学,2023.
[5]颉茂华,李玲玉,李晓玲.中国碳会计:远景战略、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J].财会月刊,2022(17).
[6]郭南克,陈芮.双碳目标下汽车制造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22.39(0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