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财会/审计
上汽集团盈利能力研究
第740期 作者:□文/谷强平 张嘉元 时间:2024/11/1 16:04:22 浏览:22次
  [提要] 本文以上汽集团为研究对象,进行盈利能力分析。采用杜邦分析法,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核心指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部分。通过分析各部分的变化,得出影响上汽集团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汽集团的盈利能力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一定的波动。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权益乘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上汽集团提高盈利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汽集团;盈利能力;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6月3日
近些年,我国汽车市场出现许多发展机遇,汽车销量呈上涨趋势。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对汽车市场形成利好。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形成,未来的出行将更加便利,这对汽车公司来说是机遇。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是A股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汽车上市公司之一,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代码为600104。公司的主要业务涵盖插入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力车以及氢气车。上汽集团的燃料电池系统在技术指标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相关技术的产业化。
一、上汽集团杜邦分析体系财务指标分析
(一)上汽集团盈利能力分析。由表1可见,销售毛利率由2019年的12.15%下降到2022年的9.61%,各年分别下降了1.39%、1.13%、0.02%,然后上升至2023年的10.19%。这期间上汽集团的销售毛利率不高,大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近年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车企迎合市场需求推出新能源汽车,而上汽集团则在燃油汽车市场降价竞争,此外上汽集团在盈利的同时对营运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不太合理。(表1)
从2019~2023年的销售净利率来看,上汽集团总体呈现平稳的下降趋势,只有2020~2021年有小幅度的提升,这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销售净利率的变动原因可能涉及销售收入的下滑,销售净利率的变动可能是涉及到销售收入的下降或者是成本费用的上升,因此进一步从销售成本比率、期间费用率进行比较,发现2019年的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4%,幅度较大,从上汽集团的销售数量上来看,这与合资公司的销量有明显关系,自有品牌发展不足。
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2019~2023年上汽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从10.25%持续下降到4.99%,下降原因有很多,例如消费者动力不足、成本控制等原因,从上汽集团的年报陈述中可以看到近年研发费用投入比重加大,影响到销售净利。
上汽集团总资产利润率也与上述三个指标呈现共同特点,2019~2020年总资产利润率从4.15%下降到3.17%,在2021年有小幅度上升之后,紧接在2022年又下降至2.39%,最终在2023年下降至1.99%,这表明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逐年变差,但是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趋势以及下降幅度的一致性表明上汽集团并没有出现大幅举债进行经营的情况。
(二)与同行业代表企业杜邦分析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2023年上汽集团的销售净利率是同行业其他3家公司中最低的,大幅度落后于竞争对手广汽、长安、长城汽车,其中广汽集团近三年来毛利率在8%以下。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和净利润成正比关系。在销售净利率方面,上汽集团明显低于其他3家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在于上汽集团以合资企业为主体,而其主要的制造技术仍依靠外资,而其自有品牌的研发费用的比例也相对较低。根据数据可以得出,上汽集团的盈利水平在行业中并不突出。(表2)
在总资产周转率方面,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总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总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与同行业的3家公司相比,上汽集团明显低于长安和长城,高于广汽,这表明上汽集团销售能力强,资产投资效益好,上汽集团总资产周转率逐年下降,但近五年来一直保持在0.8以上,这是由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该指数略有下降;上汽集团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大多营运指标都领先于同行,这充分显示了上汽集团在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独占鳌头。
总资产净利率方面,上汽集团处于下游,仅高于广汽,和同行业竞争对手长安、长城差距明显。总资产净利率是指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反映了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取利润的水平。该指标越高,说明公司投入产出水平越高。从该指标不难看出,上汽集团的投入产出水平不高,资产运营效果处在同行业下游,企业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权益乘数指标,权益乘数即资产总额是股东权益总额的多少倍。上汽集团的权益乘数是3.42,远高于同行业广汽、长安、长城3家企业,权益乘数越大,表明企业负债较多,一般容易导致企业财务杠杆率较高,但上汽集团财务杠杆在行业中处于合理区间(1~3.5),只是相对于其他3家竞争对手来说偏高,并且上汽集团没有过高举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和平均股东权益的比率,是公司的税后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上汽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仅高于广汽,远远低于长安和长城。一般来说,对于成熟市场的大型车企来说,净资产收益率的行业均值可能会在10%~20%之间,上汽集团仅为4.99%,但这也取决于具体的市场和行业周期、竞争程度、企业战略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上汽集团的资产收益率偏低可能意味着公司未能有效地利用股东权益来创造利润,这可能是由于公司现阶段正在面临挑战。
(三)结论。通过上述两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上汽集团在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中净资产收益率处于落后水平。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处于行业内部价格竞争激烈的阶段。现阶段,汽车行业周期性显著,竞争激烈,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上汽集团总体运行良好,并且在汽车领域并没有面临重大风险。
二、上汽集团盈利能力下降原因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开发上的投资相对较少,已经在同行中处于中下游位置。上汽集团在2023年销售112.3万辆新能源汽车,较2022年同期增长1.04倍。其中,新能源汽车在上汽集团502万辆汽车的年销售量中的销售占比仅为22.3%。尽管竞争对手广汽集团2023年销售了54.9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77.55%,新能源汽车占比为21.98%,但势头较猛,这表明上汽集团目前的战略定位仍然是基于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此外,上汽集团下的主流车型仍然是汽油车。上汽集团受国家汽车产业有关政策的影响,必须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促进其发展,改变消费者对上汽大众品牌的固有印象,提高新能源的品牌地位。
(二)成本费用控制不合理,盈利水平低。从盈利能力分析可以看出,上汽集团2019~2023年的净利润没有显著增长,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成本费用的影响。随着上汽集团生产规模的扩大,不断购买房屋、建筑、机械设备、在建工程等固定资产,以及企业合并等,固定资产的数量不断增长,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周转速度一年比一年低。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与公司目前的发展要求不相匹配,特别是存货,占用了公司很多的流动资金,导致公司的现金利用率下降。而单靠存货很难在市场上打开销路,上汽集团的库存管理模式不科学就会导致库存积压。当前,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均较低,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上汽集团的成本费用,导致上汽集团的运营能力在行业内缺乏竞争力。
(三)旗下投资品牌销量大幅下降。上汽集团在扩张活动中的支出远远超过其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说明公司扩张较激进。这可以看作是上汽集团投资战略中的一个潜在问题,尽管发展项目选择不足、资金不足,但公司一直在进行大量的海外投资项目。
2010年至今,上汽集团通过尚颀资本和恒旭资本两个投资平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198次对外投资;仅在2023年,就在制造业、人工智能、汽车出行等领域组织了38次投资活动。在一次与投资者的交流中,上汽集团表示,由于投资了地平线、黑芝麻等十几家国内头部芯片企业,目前集团的市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实际价值,因此集团会在加强与资本市场沟通的同时,继续提升业绩。纵观集团投资版图,查看了集团收购的公司后不难看出,一些公司并不盈利,并且投资回报率不高,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上汽集团没有清晰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选择了不适合公司的投资项目,在国外投资时,集团通常希望支持相对成熟的公司,但这些公司已经具备很大的市场规模,可能并不需要大量的投资,不如将目光转向新兴小型企业,期望以小投资获得高回报。目前,上汽集团正在经历现金流相对紧张的时期,若想得以健康发展,集团应当考虑将投资战略转为稳步扩张。
三、上汽集团盈利能力提升建议
(一)增加新能源研发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上汽集团的财务报表中,公司的资产在不断增长,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的8,493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0,066亿元,虽然主营业务收入从2019年的8,265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7,261亿元,但是在市场低迷和疫情影响下能达到这种程度,表明上汽集团仍然拥有强大的财力。2023年,无形资产只占公司总资产的2.39%,表明上汽集团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方面占比并不高,所以加大研发投资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很有必要的。
上汽集团可以从优化核心技术和制定营销策略两个方面解决新能源的不足。企业应该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与世界知名品牌公司进行更多的合作,或是在新能源科技领域寻求更多的机遇,加强新能源技术学习;上汽集团应为新能源的市场开发做好规划,例如利用以前的汽油车营销渠道快速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新的消费者,或与银行合作,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客户采取零首付和零利率贷款,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这两种方式,上汽集团可以迅速获得更大的新能源市场。
(二)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将成本管理和人力资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的成本费用并不只是那些直接组成了生产成本的原料或组件,还有很多没有形成实际产品的无形费用,比如员工工资、研发专利费、广告费、产品推广费用等。上汽集团要想减少成本,就必须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员招募和培训时,必须对其进行成本观念的教育,使其认识到成本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对员工进行合理的招聘,根据公司的需要来考虑,不能出现人员的浪费,要保证所招聘的员工可以支持公司的正常运作,要做到一人一职、各司其职,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其次,建立健全公司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上汽集团要在成本费用发生的事前对将要发生的事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可以以销售预算为出发点,对下一年度的原材料、汽车配件、劳动力等费用做出合理的预算,从而估算出公司的各项费用。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和监控,在企业实际发生费用的时候,对于由于生产人员的错误而导致的过剩原料的情况,应加以监控,判断是否超过了成本预算,超过的部份算不算不正当的浪费,将这些数据记录到生产流程中,以便评估和改进下一年度的成本费用预算,在此基础上,对上汽公司全年的费用进行核算,并对核算结果进行与预算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其结果既能反映出该公司本年度的费用控制情况,又能证明该公司上年费用控制情况的合理性,公司据此修改费用预算,以使费用控制更加精确。最后,要对公司的成本管理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进行调整,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切实的执行,监督所有员工是否履行职责,不断调整企业的费用管理体系,以适应上汽集团不断更新的发展需求。
(三)自主与合资品牌齐头并进。一直以来,上汽集团手握众多王牌的合资品牌,提到上汽集团,人们想到的更多是上汽大众、上汽大通、上汽通用,而少见自主品牌的名号。过去凭借这些大势的合资品牌,上汽集团经营业绩尚佳,但自主品牌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作为龙头企业,上汽集团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核心品牌,自主品牌的崛起是必然趋势。2023年,自主品牌一改颓势,表现十分亮眼,销售占比过半,合资品牌却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导致这一局面,除了芯片供应不足的因素之外,还因为自主和合资品牌常年以来没有达到平衡,集团长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建立合理的品牌定位,例如零售端的能力、业务模式、产品定义、营销能力等是否能跟上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这就包括了合资品牌的创新和营销效果以及自主品牌的自研能力需要齐头并进,共同改善集团盈利状况。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蓝澜,王怡桦,李亚楠,等.上汽集团财务报表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7).
[2]郭田.上汽集团盈利能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1).
[3]徐静.广汽集团财务风险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2).
[4]肖潼.长安汽车数字化转型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4(05).
[5]赵洋.长安汽车盈利能力分析[J].现代商业,2021(09).
[6]潘正辉,丁舸奇,徐碧叶,等.对长城汽车公司的财务分析及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23(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91352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