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乳源瑶族药浴文化的时代价值
第740期 作者:□文/谭坚浩 孙惠楠 孙诗雅 何曼羲 丘 洋 谢棋棋 时间:2024/11/1 17:07:15 浏览:10次
  [提要] 广东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植被丰富,当地的乳源瑶族自治县药浴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对当地百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贡献,然而却不被外人所知。因此,积极破除阻碍乳源瑶族药浴发展的问题,同时深入挖掘乳源瑶族药浴的生态价值、健康价值、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探寻乳源瑶族药浴发展的价值指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乳源;瑶族药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价值指向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2023年度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瑶浴+X’新模式下非遗活态化的传承和创新路径研究——以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编号:202310576014)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0月24日
乳源瑶族药浴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治疗当地百姓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瑶族药浴文化引起了当代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本研究围绕乳源瑶族药浴发展现状以及瑶族药浴文化发展的时代价值,对乳源瑶族药浴进行探讨。
一、乳源瑶族药浴发展现状
粤北瑶山物种丰饶,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乳源瑶族人民历经世代变迁,不断积累植物草药使用经验,瑶族药浴逐渐引起世人关注。瑶族药浴既是瑶族医药中最为神奇的特色诊疗方法之一,又是乳源瑶族传统医药非遗文化之一,但目前关于乳源瑶族药浴的研究领域仍存在空白,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一)群众认知不足,缺乏对于瑶族药浴的认识。乳源瑶族传统医药已有上千年历史。清代及民国时期,粤北地区的方志与调查报告已论及瑶人采药、赴墟市贩药或为他人疗疾的情形。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瑶族医药开始走入大众视野。据文献调查,乳源瑶族传统医药于2009年列入韶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瑶族医药(乳源药浴疗法)于2023年6月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瑶族药浴文化历史悠久,对于保存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田野调查以及发放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所得,在“是否了解韶关瑶族药浴”问题中,调查数据显示,55.56%的韶关本地人有了解过韶关瑶族药浴,44.44%的韶关本地人没有了解过瑶族药浴。而非韶关本地人中,仅有11.93%的人了解过瑶族药浴,没有了解过瑶族药浴的人高达88.07%,如图1所示。这表明乳源瑶族药浴的知情群众过窄,大众及社会对于瑶族药浴的认知度尚且薄弱,与瑶族药浴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也从侧面反映乳源瑶族药浴的影响力尚弱,缺乏创新性的宣传路径,不利于乳源瑶族药浴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图1)
(二)发展体系零散,未形成系统化的结构模式。主要体现在瑶族药浴理论体系不健全、产业体系不完善、协调发展不足、品牌建设不扎实等方面。因此,这使得乳源瑶族药浴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体系和系统化的结构模式。韶关乳源被誉为“南岭明珠、物种宝库”,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据段代祥等的调查发现,乳源县共有药用植物2,200种,近年现状调查发现,野生药用植物923种,占比41.95%,野生中药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乳源中草药资源富饶,但由于当地较少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士将这些零散的草药名称、草药用途以及草药功效等整理成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瑶医药以及瑶族药浴理论系统化发展、传承和创新。
乳源瑶族自治县拥有瑶医药文化街、粤凰瑶药驯化与应用基地和桂花潭瑶医瑶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景点、公司和基地。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上述企业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发展较晚,经营模式单一,发展相对独立,尚未形成互相联动的协调发展方式,更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如此,乳源瑶医药文化街的众多瑶族药馆、乳源桂花潭瑶医瑶药发展有限公司等“消字号产品” “国药准字号产品”的申报进程缓慢,使得瑶浴泡包等瑶浴产品尚未规模上市,这减缓了当地瑶医药以及瑶族药浴的发展速度。
综上所述,新时期乳源瑶族药浴的传承和发展更应该注重体系的搭建,合理借鉴广西金秀、贵州从江等地瑶族药浴的发展体系,构建属于韶关乳源瑶族药浴的新体系。
(三)保护意识薄弱,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党和国家重点关注中医药的发展,不断推出中医药发展政策,引导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尽管国家对民族医药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对整体民族医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全面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步骤,以至于有关政府部门对于中草药的保护意识薄弱以及支持瑶医药及瑶族药浴发展的力度不够。一方面,当地政府对瑶族药浴原材料和文化的保护程度不够,缺乏健全的传承与保护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瑶族药浴产品逐渐商品经济化,瑶族药浴的开发和经营药浴产品的经销商逐渐增加,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瑶浴药材被大量采集,药浴植物资源不断减少,导致瑶药资源稀缺。同时,随着大量瑶族药浴产品涌入当地市场,且规模层次参差不齐,使得消费者真假难辨。另一方面,乳源当地瑶医药诊所的“土医”众多。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土医”大多都没有医师资格证。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国家立法出台了《国家执业医师法》,法律规定凡行医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方可有行医资格。因此,这不但限制了乳源瑶族“土医”的发展,同时给当地的“土医”扣上了行医未合法化的“帽子”,使得当地瑶族医药、瑶族药浴的发展仅仅局限于韶关市,以至于其未能走出韶关,走出广东,走向全国。因此,当地政府仍需加大对瑶族药浴的保护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瑶族药浴文化的宣传与推广,着力解决瑶医行医未合法化的问题,保障瑶医药的传承发展。
(四)瑶医人才断层,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瑶族药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与开发潜力,但乳源瑶医人才不足,传承后继无人现象仍愈发严重。首先,当地瑶族医药、瑶族药浴等药方尚无文字记载,同时瑶族医药的理论体系也不健全,老一辈的继承人通常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授,在不断地迭代中,众多宝贵药方与经验等相继失传,最终使得瑶族医药、瑶族药浴等医药知识体系不全面;其次,当地瑶族人民较为保守,一般不愿意公开神秘的药方,这使得本来就神秘的瑶族药浴蒙上了未知的面纱,走上了“世袭制”和“师徒制”的道路,不利于瑶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最后,乳源瑶族药浴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知识文化水平受限,急需年轻一代继承人保护、传承与创新。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韶关市的中小学并未把与瑶浴相关文化知识纳入地方特色课程,未在青少年中挖掘和培养接班人,又因保护传承机制不健全等各种原因叠加,导致后继乏人现象愈发严重,瑶医药人才梯队断层。
综上所述,乳源瑶医人才断层现象不利于当地瑶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堪当瑶族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时代新人仍迫在眉睫。
二、瑶族药浴文化的时代价值
瑶族药浴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深入研究瑶族药浴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于增强我国国家文化硬实力和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生态价值:振兴瑶族药浴,促进绿色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医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医药发展日渐式微。抗生素类药物滥用、药品污染生态环境、药物威胁人类健康等新闻报道屡见不鲜。药物活性物质暴露于环境会损害生态系统,并可能通过微生物抗药性等机制损害人类健康。药物污染对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人类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振兴瑶族药浴、促进生态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西药通过化学合成等方式制成,如处理方式不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最终威胁人类自身。而瑶族药浴原料取材于自然,在适度采摘的情况下,不会对植物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同时药浴绿色、环保,对水源、土壤以及生物污染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微乎其微。另外,部分中草药不仅有药用价值,而且对环境能够起到监测、保护的作用。例如,蔷薇、金鱼草以及地衣类中草药可以监控空气中的污染物;石菖蒲、洋槐、柳杉等中草药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综上所述,振兴瑶族药浴正是现代人对于绿色医药的追求和期望。瑶浴不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有着丰富的生态价值,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二)健康价值:建设健康中国,夯实养生之基。西医药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但是西药对人体健康的毒副作用不容小觑。相较而言,中药取材于天然植物,具有绿色环保、对人体健康危害小的优势。瑶族药浴更是如此。据调查发现,瑶族药浴皆使用“五虎” “九牛” “十八钻” “七十二风”等天然植物,利用木桶泡澡熏蒸来调节人体机理,化服用为浴用,达到祛风除湿、驱除疲劳、舒经活络、防治感冒伤风等功效,对人体并无副作用。同时,通过走访乳源当地的瑶族人民发现,他们大多数都信赖药浴预防、养生和保健的功效,尤其是妇女产后的保养护理。由此可见,瑶族药浴是瑶族人民亘古不衰的养生之道。
2019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以“大卫生、大健康”为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乳源瑶族药浴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如此,乳源瑶族药浴拥有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功能,符合当代群众的养生保健的观念,同时作为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传统医药,是韶关乳源特色的医药资源,能够为当地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因此,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乳源瑶族药浴必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彰显其重要的健康价值,成为建设乳源特色卫生健康模式和全国卫生健康模式的中坚力量。
(三)经济价值:推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优先发展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乳源瑶族瑶浴作为韶关市特色中医药资源,是韶关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一方面,后疫情时代下人民对生活质量、健康质量的追求以及当代人更加注重保健养生等各种因素交织,不断催生各种保健养生产品和行业。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当紧抓机遇,结合旅游产业,发展保健养生服务特色产业,同时打造特色文旅产品,活化利用传统瑶浴,这不仅有利于打造乳源特色品牌,还可以促进就业,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在“大健康”理念的背景下,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作为乳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当地相关部门应继续有序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四梁八柱”高质量发展,抓好三产融合,加强品牌塑造,发挥资源禀赋。这将会助力乳源瑶族药浴发展体系和发展模式的构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助力产业振兴。
(四)文化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塑造文化自信。一方面,乳源瑶族药浴不仅仅是中药,也是乳源瑶族民族精神的缩影。韶关乳源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居住着大量瑶族人民。历史上,乳源瑶族是一个游耕民族,乳源瑶族人民长期在多雨多雾、气候湿热,嵩山峻岭、地形陡峭,野兽出没、毒虫遍布的深山之中,他们需要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面对特殊的自然环境,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这体现了瑶族同胞们英勇无畏、敢于斗争的精神。与此同时,他们在恶劣的环境当中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但是他们却能够顽强抵御各种疾病,归根到底是因为瑶族人民辨识并运用这些植物医治病症。这不仅体现了瑶族人民顽强抵抗的精神,更体现了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在对草药的不断积累中,逐渐形成了独属于瑶族的医药体系,流传至今。乳源瑶族药浴文化中所蕴含的英勇、不惧、斗争、创造等民族精神,是瑶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乳源瑶族人民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价值观的体现,也是鼓舞瑶族人民不断前行、踔厉奋发、勇于创造的精神动力。蕴含在瑶族药浴中的民族精神一定会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影响着乳源人民,发挥出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瑶族药浴作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更是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闪亮名片,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因此,推进乳源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唤醒文化自觉、塑造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瑶族医药(乳源药浴疗法)是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今,乳源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加强瑶族医药文化的推广,不断完善对乳源非遗文创孵化基地、瑶医药文化一条街等宣传窗口的建设,发展以瑶医药为主导的康养文化旅游,为全国人民深入了解药浴文化提供线下平台。这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乳源的瑶浴文化,拉进非遗文化和大众的距离,也能够营造浓厚的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氛围,进一步激发乳源瑶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有助于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争取走出韶关、走出广东、走出国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三、总结
新时期,韶关乳源瑶族药浴的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乳源瑶族药浴在面对发展瓶颈和各种挑战时,要积极寻找突破点,抓住主要矛盾,分析乳源瑶族药浴与其他地区药浴发展的异同,做到合理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逐步化解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同时,在探寻瑶浴发展道路时,也要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乳源瑶族药浴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瑶族药浴的时代价值,推动乳源瑶族医药的发展迈向新台阶,为韶关市、广东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琴.“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J].民俗研究,2023(03).
[2]张弯弯,余小玲,王永淇,邓双文,李冬琳,王发国,邢福武.广东省乳源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甘肃医药,2019.38(08).
[3]董明姣,钟振国,李学坚.论瑶医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04).
[4]尹萧,刘艳萍,唐晨美,冯莉.江华县瑶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1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4242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