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民营经济政策环境优化探讨 |
第740期 作者:□文/张丽云 时间:2024/11/1 17:17:55 浏览:16次 |
[提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政策环境的不完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优化政策环境,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政策环境;健康发展;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4月28日
民营经济是指以个人、家庭、合伙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为主体,以自有资金或集资为主要资金来源,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基本特征,以市场为导向,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形式。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创新能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然而,当前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仍面临诸多政策层面的挑战,如市场准入限制、融资难、税负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也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甚至影响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因此,优化政策环境,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4,700多万户,占全部企业的93.3%,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2%,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60%以上的税收收入。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民营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医疗物资生产、疫苗研发、智慧防控等领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民营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政策环境的不完善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市场准入限制。部分行业仍存在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进入和发展。例如,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航空、电信等领域,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难以享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些行业往往具有较高的资本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规模经济效应等特点,导致民营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也难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此外,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如在政府采购、土地使用、项目批准等方面,给民营企业设置了不合理的门槛或条件,如要求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资质、规模、业绩等,或者给予国有企业优先或优惠的待遇,这些政策不仅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和活力。
(二)融资难。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限制了其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由于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信用等级、抵押能力等相对较低,导致其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较窄、融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金融去杠杆、防范风险的背景下,一些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所收缩,导致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更加突出。融资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也制约了其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和发展。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如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利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同时,也需要降低融资成本,如提高信用等级、增加抵押物、优化财务状况等,提高融资效率。
(三)税负重。部分民营企业在税负方面承受较大压力,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减轻了一定的负担,但由于税制结构、税收征管、税收优惠等方面的问题,部分民营企业仍然面临着较高的综合税负,影响了其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了减轻税负的问题,民营企业需要合理规划税务,如合理选择税种,合理安排收入和支出,合理申报和缴纳税款,合理享受税收优惠等;同时,也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如降低部分行业的增值税税率、扩大小微企业的免税范围、提高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等,使税收更加公平合理。
二、政策环境优化的必要性
政策环境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各种政策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政策环境的优化,是指通过改革和完善政策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优化政策环境,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促进公平竞争。优化政策环境有助于打破行政性垄断,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民营企业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其效率和质量,增强其竞争力。同时,公平竞争也能促进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整个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因此,优化政策环境,消除市场准入的不合理限制,打破行政性垄断,保障民营企业的平等竞争权利,是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激发市场活力。良好的政策环境能够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是民营经济的生命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然而,创新也需要有利的政策环境支持,如充足的融资资源、合理的税收激励、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因此,优化政策环境,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减轻民营企业的税负压力,加强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稳定市场预期。稳定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民营企业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减少投资风险。市场预期是指企业对未来市场情况的判断和预测,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市场预期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和投资规模。然而,当前民营企业在市场预期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政策变化的频繁性、政策执行的不一致性、政策效果的不可预测性等。这些不确定性增加了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效益。因此,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和实施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是稳定民营企业市场预期,降低民营企业投资风险、促进民营企业投资增长的必要条件。
三、政策环境优化策略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优化政策环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笔者认为,优化政策环境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宽市场准入。放宽市场准入,是优化政策环境的首要任务。放宽市场准入,可以增加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放宽市场准入:
1、降低部分行业的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增加市场竞争。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航空、电信等行业应该逐步放开市场,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其中,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提高行业的效率和质量。
2、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民营企业的跨区域发展,扩大市场规模。例如,各地政府应该取消对民营企业的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和歧视,在行政审批、资质认证、土地使用权、环境评估等方面保障民营企业的平等待遇,促进民营企业的跨区域流动和合作。
3、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对市场的执法力度,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如垄断、串通、欺诈、假冒等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合同权利等,消除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
(二)改善融资环境。改善融资环境,是优化政策环境的重要内容。改善融资环境,可以增加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民营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融资环境:
1、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贷可得性,降低民营企业的信贷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贷占比,降低民营企业的信贷利率,优化民营企业的信贷结构,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贷效率。
2、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民营企业的资本市场可融性,降低民营企业的资本市场成本。降低民营企业的上市门槛,简化民营企业的上市程序,提高民营企业的上市速度,增加民营企业的上市数量,优化民营企业的上市质量,提高民营企业的上市效益。
3、创新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多样性,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股权、债权、租赁、担保、保理等多种方式融资,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依赖性,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
(三)减轻税负。减轻税负是优化政策环境的重要措施。减轻税负可以降低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动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轻税负:
1、合理调整税收政策,减轻民营企业的税负压力,提高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应该给予免税、减税、退税等优惠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民营企业的税收收益。
2、简化税收制度,减少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民营企业的税收便利。对于小微民营企业,应该实行简易征收方式,减少民营企业的税收申报和缴纳的次数和程序,提高民营企业的税收效率。
3、规范税收征管,减少民营企业的税收困扰,提高民营企业的税收公平。加强对税务机关的监督和问责,防止税务机关滥用职权对民营企业进行不合理的税收征收和处罚,保障民营企业的税收权利,维护民营企业的税收信任。
(四)建立规则保障。建立规则保障,是优化政策环境的基础条件。建立规则保障,可以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民营企业的发展秩序,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规则保障:
1、完善规则制度,保障民营企业的规则地位,提高民营企业的规则适用。制定和修改与民营经济相关的规则,明确民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民营企业的行为和活动,保障民营企业的规则地位,提高民营企业的规则适用。
2、加强规则宣传教育,提高民营企业的规则意识,提高民营企业的规则遵守。定期开展针对民营企业的规则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民营企业的规则知识和规则素养,提高民营企业的规则意识和规则遵守,防止民营企业因无知或故意而违反规则。
3、优化规则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的规则救济,提高民营企业的规则效果。优化民营企业的争议解决程序,简化民营企业的争议解决条件,提高民营企业的争议解决效率,保障民营企业的争议解决权利,提高民营企业的争议解决效果。
四、结论
优化政策环境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融资环境、减轻税负和建立规则保障等措施,可以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应持续关注民营企业的需求和发展状况,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辽宁财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代欣.不断调整优化财税政策有力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J].中国税务,2024(02).
[2]任国保.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和征管服务优化路径[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6(02).
[3]湛建阶.优化政策和环境促进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J].新湘评论,2020(15).
[4]张李娟.重庆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契合度偏差及优化路径研究[J].魅力中国,2021(01).
[5]王敦辉.民营经济政企沟通协调机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政策优化——基于Z市300家民营企业的调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