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高铁开通背景下荔波旅游发展策略 |
第740期 作者:□文/陈洪升 时间:2024/11/2 8:49:55 浏览:5次 |
[提要] 贵南高铁的开通,使得荔波县进入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市区域城市居民的游憩范围,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以贵南高铁为背景,明确荔波打造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机遇,在详细分析高铁时代优劣势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荔波;高铁;SWOT分析;旅游发展
基金项目:黔南师院高层次人才研究专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编号:QNSY2019RC06)系列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5月1日
21世纪以来,高铁不断地改写着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交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重要纽带。高铁开通缩短旅行时间,提高了城市间的可达性;高铁服务加强了城市间的“同城效应”,使得周末旅行、短途旅行和高端商务旅行成为旅游业的新主流。高速铁路通过降低时间成本和提升交通舒适性改变了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流空间扩散方向。高铁的时间和空间压缩效应影响着区域交通的通达性和旅游空间模式的变化,由于减少交通成本、改善可进入条件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要工具。因此,高铁对提升通达性、扩大城市空间和客源市场范围、聚集旅游流、促进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均具有重要作用。
荔波县高铁开通后,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旅游业来看,高铁开通提高了荔波的交通可达性和便捷性,但也面临同城效应、虹吸效应等风险,因此既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正确认识高铁效应,把握机遇、降低风险,意义重大。
一、荔波县概况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接壤,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既有高山,也有丘陵,喀斯特地貌典型。荔波县旅游资源丰富,是贵州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点区域之一,拥有以大小七孔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樟江等为代表的丰富旅游资源,集中了山、林、洞、湖、瀑、激流险滩等喀斯特山水风光的精华。近年来,荔波以旅游产业为引领,带动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荔波县高铁开通后,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的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贵南(贵阳至南宁)高铁设荔波站,2023年8月8日贵阳至荔波段开通运营,荔波迎来了高铁时代。荔波在贵南高铁开通之前,仅有汽车和少量航班;高铁开通之后,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客运量明显增加。与时俱进的高铁政策,促进了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望的实现。荔波高铁站到荔波游客集散中心、小七孔景区、瑶山古寨等各景区之间也有直通车线路,做到了无缝换乘。
荔波作为贵州省的“南大门”,其旅游资源在贵州省占据了重要地位。就旅游业来看,高铁开通既是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不可否认,游客不同需求的增加,游客游览重心的转移,也给荔波旅游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面对自身优势及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世界级目的地的建设成为荔波今后旅游业发展亟待重视的问题。
二、贵南高铁背景下荔波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荔波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山水自然景观,还是民族风情人文景观,都具有自身独有的特色,且四季青山绿水,观赏性较高。有石上森林、水上森林、天生桥、溶洞等,森林茂盛,生态旅游特色明显。荔波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为人文旅游发展打下了基础,打造人文魅力。荔波还具有气候资源优势,夏季大小七孔景区,气候凉爽湿润,是避暑的良好选择;冬季平均气温0℃以上,青山绿水,也是避寒的好去处。
2、区位优势增强。随着高铁的开通,从外地前往荔波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荔波向外地出行也大为便捷。省会贵阳到荔波通勤时间由约3.5个小时缩短到1.5个小时,黔南州州府都匀市到荔波的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40分钟。周边省市到达荔波也很方便。如,贵南高铁开通后,广西的南宁市、河池等地可以直达荔波。
3、游客前往景区更加便捷。在高铁开通之后,高铁站到各景区设有直达交通工具,拉近了游客前往荔波县的主要目的地大小七孔景区的距离。便利的交通带来了更多的游客。高铁车次多、运量大为荔波带来了更多的游客,使得前往景区的游客数量增加。
4、促进荔波相关旅游线路的延伸,客源地范围进一步扩大。荔波高铁开通之后,荔波可以与更多的城市之间形成游线,如与贵阳、南宁等城市可以直达,与桂林等城市仅需要一次换乘即可到达,相当于将旅游路线进行了延伸,而且将客源地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5、相关延伸报道提高荔波景区知名度。在荔波高铁开通之时,相关媒体对高铁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对包括大小七孔景区等荔波县主要景区进行延伸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对荔波旅游起到宣传作用,提高荔波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使得荔波成为更多人的下一站旅游目的地。
(二)劣势分析
1、基础设施存在短板。荔波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起步晚,县内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较大规模的住宿、疗养、文化娱乐等设施依然紧缺,由交通枢纽到景区的交通状况较差仍然是制约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2、旅游品牌效应不够。荔波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旅游资源的观光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比较匮乏,旅游建设多在景区单一进行,相关产品及特色产品开发较弱,导致其旅游业难以形成“旅游-休闲-购物-娱乐”一体的旅游产业链。
3、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旅游景区高素质导游人才、中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旅游业经营人才较少。专业人才是建设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其群体亟待扩大。
(三)机遇分析
1、高铁建设为荔波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高铁开通,游客人数持续增加,给荔波旅游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目前,旅游活动的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很大原因是由于交通带来的重要影响。县县通高速,提升了县级层面的交通状况,解决了群众出行困难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将许多旅游景点有机结合,连成一体,促进了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建设。尤其是贵南高铁的开通,使得荔波迈进了高铁时代,改变了其旅游格局,扩大了客源地,提供了客源保障。
2、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带来机遇。贵州省对旅游发展的重视和新国发2号文件都给荔波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等各层面都在围绕“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提出解决方案,有关部门在支持力度、联动配合、情况落实等方面力度加强,为荔波旅游带来众多机遇。
(四)威胁分析
1、交通便利导致游客停驻时间缩短。部分“打卡式” “特种兵式”游客会选择一日之内完成重点景区的游览并返回或前往下一目的地,导致在荔波停留时间缩短,实际住宿、餐饮等消费减少。同时,高铁的“同城效应” “虹吸现象”导致人才、资金外流等也要引起重视。
2、游客集散地由市区旅游客车站向高铁站转移。荔波高铁站开通之后,游客集散地从最初的县城旅游客运站转移到了高铁站,由高铁站前往景区更为方便,但因此可能会带来市区的景区游客经过数量及参观数量减少。同时,高铁站的相关配套设施需要增加,而旅游客运站的部分设施将可能会被闲置。县城打造的荔波古镇等景点及开办的民宿等存在游客数量减少的风险,而在景区门口的“梦柳布依风情小镇”等区域游客数量会增加。
3、游客对旅游设施等相关需求的增加。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及游客需求的提高,以及其他旅游城市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行业“内卷”等情况),使得游客对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质量需求增加。并且,游客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不仅限于旅游景区内,而是对当地设施全方位的需求,如公共交通设施、餐饮、住宿、手机信号、充电装置等。因此,当地需要及时了解游客需求,及时提升基础设施品质。
三、高铁开通背景下荔波旅游发展策略
(一)推进交通衔接无缝,提高设施数量和质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为旅游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一定的便利。开通各类交通方式“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完善与旅游产业配套的道路交通体系,不仅是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当地发展的关键。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相关设施除了大小七孔景区比较完备外,其他景区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现今容易出现“景区爆满”现象,因此每次节假日都是对景区基础设施及应对能力的考验。
(二)构建特色旅游体系,打造旅游精品工程。围绕“资源、客源、服务”,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发挥比较优势,构建荔波特色旅游发展体系,升级旅游业态。荔波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目前知名度高的大小七孔景区之外,还有世界自然遗产茂兰景区、极具民族特色的瑶山古村寨,以及邓恩铭烈士故居等红色旅游景点。但目前除了小七孔景区进行了完备的开发,周边的瑶山古寨有一定开发之外,其他旅游景点均表现出开发程度低、宣传力度小的特点。因此,可以适时开发其他旅游景区,发挥荔波山水资源优势,从“显山露水”的角度开设多样旅游项目,营造友好的旅游体验,拓展以“水”为主题的国际化旅游新业态,增加游客的停驻时间。
合理的游线布置可以有效助推区域旅游发展。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开通旅游专线车,完善交通指示牌、旅游景区指示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相关景区的知名度,助力荔波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强整体宣传,提高区域其他景点的知名度。全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荔波的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发展。
(三)加强产业融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借助当地丰富的资源条件,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旅游业+”发展战略。改变单一种植模式,进行农业景观设计,使农业生产过程与旅游观光体验过程相统一;通过特色文化节庆举办、乡土文化和特色民宿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推动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管理相关人才是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优秀的从业人员应该明确岗位意识,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分。将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中,落实人才扶持制度,引进旅游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强化校企合作,加快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多部门合作,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多角度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综上,高铁建设促进了荔波交通设施的完善,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高铁的开通给荔波县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当地旅游发展以游客需求为主,紧紧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地球腰带绿宝石”,对标国际标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抓住机遇,破解挑战,迎来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卢佳敏,李平,储凯文.高铁开通对江苏旅游供需潜力的影响及对策——基于旅游交通可达性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3(13).
[2]李华东,魏川,杨泞溪.成渝高铁开通对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J].价值工程,2024.43(01).
[3]黄爱莲.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武广高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
[4]伍百军,周启良.高铁开通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实证研究——来自广东省21个地级城市的经验证据[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1(02).
[5]焦敬娟,王姣娥,金凤君,等.高速铁路对城市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铁路客运班列分析[J].地理学报,2016.71(02).
[6]柴国强,宋瑞萌.高铁背景下县域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门源县为例[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6(04).
[7]范莉娜,石培华,杨春宇,等.“贵州推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笔谈[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
[8]刘诗妍.SWOT分析成绵乐高铁对乐峨旅游发展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7(0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