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探讨
第741期 作者:□文/邢笑菲 时间:2024/11/16 9:27:39 浏览:3次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为自身谋得时代红利,也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纳税筹划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开展纳税筹划的财务管理环境,探讨如何通过纳税筹划合理安排企业自身的资产统筹和经营,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税负,拓宽企业盈利空间。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5月13日
一、纳税筹划基本理论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纳税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企业通过对需缴纳税款的财务管理活动,例如组织财务活动中筹资环节、投资环节、资金运营环节、利润分配环节的事先筹划,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纳税筹划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掌握全面税收数据,了解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精准识别税收风险点,避免税收风险的产生,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二)财务管理的定义。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对于企业筹资环节、投资环节、资金运营环节、利润分配环节进行管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二、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筹资环节。筹资环节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活动特定的金融目标,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的过程,也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在筹资环节,企业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能使更多成本进行税前抵扣,增加留存收益。我国大部分企业基于组成人员和资金组成特性,能选择的融资方式较为有限,以债务筹资为主。然而,在税收筹划中,债务融资中的利息支出也可以“变废为宝”,这是因为利息支出属财务费用科目,不并入所得税汇总缴纳。例如,企业在筹资环节通过选择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债务筹资方式,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在税前用利息支出抵扣企业所得税,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利用债券筹资这一方式,则需要企业额外缴纳利息税,相较于筹资融资不仅不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还需在年度汇算环节缴纳额外的税款。如利用权益筹资这一方式,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款项则不能作为企业费用扣除,只能在完税后进行利润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税收负担。并且权益筹资只适用于股份制公司发行股票时才能进行,并不适用于绝大多数企业,不能作为我国大多数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手段。
(二)投资环节。投资环节是企业达成财务管理目标中实现资金流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一般以企业投入成本与回报利润的比值高低来衡量,比值越高,投资收益越大。纳税筹划的开展有助于企业投资项目、投资范围的合理选定,以此来控制投资风险,合理安排投资计划,同时也会帮助企业降低总体税负、提高经营收益。由于资金链断裂的影响对企业来说是致命且难以逆转得,故投资环节尤为重要。例如,在投资方向的选定上,要保证投资项目的合理性,关注项目差异性,企业可以选定新型科学技术型产业,科技型企业受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在投资范围的选定上,企业可以结合时下热点、国家优惠政策倾向的领域及企业自身的资金经营状况,合理拓展投资范围,以增加前期的投资成本,减少会计期间利润,抵扣企业税前应纳税所得额,增加企业税后利润,助力于企业再次投资,形成企业资金流的良性循环。
(三)资金运营环节。资金运营环节是企业能否将前期投入的成本变为利润的关键环节。纳税筹划对于资金运营环节是否可以取得成功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企业在选用存货计价方法时,如果商品适用比例税率条件时,为了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则可以选择后进先出法计价。这是由于当材料市场价格不断上涨时,此种方式可以降低期末存货成本,提高本期销货成本,进而影响企业销售费用和当期利润,增加企业税后利润。此外,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当期损益,进而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对于盈利企业入账新增固定资产时,在合法合规下应尽量降低账面价值,扣除当期费用,如固定资产适用累进税率,可以采用直线摊销法;如适用比例税率,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于亏损企业和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入账固定资产时,由于企业在税收优惠期间和亏损期间计提折旧的费用可以税前扣除,故企业应在此期间少计提折旧,最大限度地发挥折旧费用的抵税效应。
(四)利润分配环节。利润分配环节是企业组织财务管理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之一,是指企业将所获得的利润分配给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过程,与股息所得转化、弥补亏损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而关于税款的缴纳则是影响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的重要因素。故在利润分配环节,合理的纳税筹划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稳定性发展。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方面,如果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年度利润亏损,则允许其在五年之内可以用下一年的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企业可以运用此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以此保证财务管理资源上的合理配置。此外,在股息所得转化方面,由于股息所得属于税后利润,而资本所得需并入企业所得税额,且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故按照不能重复征收税款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在利润分配后再进行股权转让,以避免股息所得转化为资本所得,以达到节约财务管理资源的目的。
三、我国企业纳税筹划财务管理环境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在税收监管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正式进入“以数治税”的时代,目前税务部门利用“金税三期”系统对于我国企业实施数字化监管,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时掌握企业纳税申报信息和开具发票金额,实现对风险企业自动识别,对疑点数据及时核查。并且“金税四期”也将马上投入运用,其较上一代系统对于企业偷税漏税、虚开发票的监管更为全面。无论出于遵纪守法的前提,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企业都应把纳税筹划的重点转移到利用财务管理的手段降低税收成本、获取资金时间价值。
(二)企业纳税筹划的内部财务管理环境
1、企业纳税筹划意识不强。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资金基础较薄弱、财务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缺少专业纳税筹划人员,故将财务职能交由第三方代账机构委托代理。此种做法一方面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企业业务本身不能及时有效对接,并且委托代理机构较少能实时关注国家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改动内容,以至于企业纳税筹划计划的制定往往不贴合企业目前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没有及时评估优化纳税筹划方案。另一方面由于代账公司服务对象众多,很容易出现机械性账务核算,对同类型企业财务核算方案照搬照抄,为代理企业纳税申报可以减免的项目,从而提高企业税务负担。
2、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内部即使设有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但是由于企业对于纳税筹划工作缺乏全面认识,并不重视纳税筹划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甚至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从事纳税筹划的工作经验和业务基础,具体表现为其职业能力较差。在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很好地将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业务和相对应的税收政策规定有效衔接起来,易使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项目时,企业实际情况其实与政策规定的享受优惠条件并不相符,从而造成涉税风险疑点。一旦涉税风险中涉及的金额、税额较大时,则会被税务机关立案查处。
3、企业内部纳税筹划风险预防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纳税筹划内部机制不完善,业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间信息交流能力差,纳税筹划方案一成不变,从而造成纳税筹划方案的滞后性。此外,税务风险应对和排查机制也是企业内部纳税筹划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应的大部分企业此项机制也尚未健全,不能提前对可能产生的涉税风险产生预警、及时解决。当涉税风险出现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置,使企业错过向税务机关申辩的良机,承担违反税收法律的后果,对企业日后生产经营有极大的影响。
四、企业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深度融合策略
(一)提高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素质。为了应对新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综合水平提出的新挑战,企业应加强自身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衔接,将企业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有效结合。而财务人员作为二者的衔接部分,必定要提高其纳税筹划能力。企业应定期开展税收讲堂活动,通过邀请注册税务师、财经机构税务讲师、税务部门执法人员等在企业内部开展税收政策宣传活动,让企业财务人员了解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从而提高财务人员进行纳税筹划的能力。对于原有纳税筹划方案中不合理的部分,应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评估优化,保证生产经营环节和财务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对应。对于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部分,企业应及时研读政策变动部分与自身财务管理内容的相关性,及时调整,降低税收风险。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正确认识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纳税筹划具有定位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以实际生产价值和收益为出发点,以达到有限生产资源的最大化配置。企业应掌握自身生产经营中的涉税环节及相对应的税收政策,协调好影响纳税筹划计划制定的各部门,明确各部门在计划制定中的职责,以此制定出科学合理、可以增加企业税后利润的纳税筹划方案。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纳税筹划风险机制,发挥好纳税筹划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位作用。企业要加强纳税筹划风险控制,对纳税筹划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实时监管。引进专业人才审核把关,指出企业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涉税风险疑点,查找发票管理、内部执行中不规范的做法,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评估优化。以此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纳税筹划行为符合税收制度、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纳税筹划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引领作用。
(三)拓展纳税筹划方式与手段。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应紧紧围绕财务管理的四个环节,即筹资环节、投资环节、资金运营环节、利润分配环节,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条件,合理合法地开展纳税筹划,将降低税收负担、提升经营效益精准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当中。其次,企业应拓展纳税筹划方式,在熟悉有关国家税费减免各类政策的基础上,对照其自身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生产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企业组织形式来进行纳税筹划。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以独立进行纳税申报,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归属总公司管理。而是否享受独立法人资格关乎子公司、分公司是否能成为享用税收优惠政策的主体。企业在具有可以分设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生产规模后,可以将子公司设立在鼓励投资创业的地区或者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交通成本等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以此来享受鼓励投资创业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丽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方法与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09).
[2]黄引芳.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中问题的优化策略研究[J].财经界,2020(34).
[3]任子艺,王芳,任雪晴.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2).
[4]颜笑还.通过税收管理视角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规划研究[J].江西建材,2021(12).
[5]杨振锐.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04).
[6]原红.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纳税筹划相结合的思路探讨[J].纳税,2021.15(28).
[7]李雪婷,袁媛.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小微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5).
[8]杨月英.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探讨[J].现代商业,2020(12).
[9]徐卓钢.新形势下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J].纳税,2021.15(2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95369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