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风电项目投资风险及对策
第741期 作者:□文/孙佳艺 时间:2024/11/16 10:24:21 浏览:23次
  [提要] 近年来,我国风电技术进步迅速,得益于技术创新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风电项目开发成本不断降低,参与建设的风电项目不断增加。风电项目自身有着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等特点,在风电装机项目增加的现行市场背景下,对风电项目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电行业为研究对象,从政策风险、环境与生态风险、技术风险、经济与社会风险、管理风险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寻求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风电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5月10日
一、风电项目
(一)风电项目投资结构。在对风电项目进行投资时,可以划分为对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对固定资产投资往往占据整个项目投资的绝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又可以分为以下几项:设备及机器、工具购置费,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工程建设其他相关费用,安装、建筑工程费用等。
传统的火电能源需要燃烧煤炭或者石油能源,成本较高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与之相比,风电在能源消耗上几乎为零,风力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这显著减少了风电项目的流动资金额。
(二)风电项目投资风险特征。相较于火电、水电、光伏发电等,风电项目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
1、客观性。产生风的因素有很多,且这些因素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再加上各类无法彻底消除的风险,因此只能通过有效管理来减小、转移、规避风险。例如,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因素;瘟疫、战争、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信用、汇率、通胀等经济因素。
2、突发性。由于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因风险的发生大多是突如其来的。基于风险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对风险的防范、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3、多变性。由于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导致风险呈现出量变、质变、消失、产生等动态变化。例如,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市场容量、竞争结构、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变、政治环境等的动态变化都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
4、相对性。风险是相对于项目活动主体而言的。一方面同样的风险对于不同的活动主体来说影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相同的主体在不同因素变动下对同一风险的承受力也不相同。
5、无形性。风险存在于无形中,其更多的是一种抽象的形态,增加了人们发现、把控风险的难度,因此在风险管理中应该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着手,运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恰当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分析风险产生的内、外部因素,以此来有效控制风险。
6、多样性。风险的多变性、不确定性、无形性、相对性特点造就了风险的多样性特点。风险因素不断变化、内部保持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又与外界交叉影响,让风险出现了多样性。
二、我国风电企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风电产业政策,并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力度。随着“十四五”规划、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推出,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布局点,风力发电、清洁能源等行业大力发展,步入快车道,未来行业的发展环境将持续向好。
2022年,我国风电招标规模较往年显著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至2022年底,风电主机招标规模已达95.35GW(不含中国电建集中招标以及中国电投招标框架),明显超2021年全年水平。我国电力资源紧张,因此风电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东南部以及中部是用电负荷最大的地方,用电需求巨大。随着风机技术的不断研发,有望在我国风速较低的中部和东南部配备大型风电机。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风电装机3.89亿千瓦,至此我国已经13年领跑全球。
我国风电产品在技术上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风电机组向大型化发展,风电机组越大,能提供更多电力,平均单位成本越低;二是风电机组向低风速区域发展,技术创新提高风力转换效率,推动风电在全国的普及。目前,我国风电项目朝向智慧风电发展,互联网、大数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为发展智慧风电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风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风电项目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与鼓励。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国家提倡节能减排,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但是,政策具有时效性、综合性,风电项目政策仍存有以下风险:
1、上网电价政策。电价是影响风电市场、风电项目投资收益的直接因素。当前我国大力推广低风速区域建造风电场,但低风速风电机组本身需要的单位成本较高,没有足够的政策扶持,可能会使低风速风电场难以运营。目前我国风电产业技术上还有所不足,并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风力发电调节性差、风力发电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使并网难度上升。
2、财政补贴政策。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风能发展的补贴政策,在不同地域设立了差异化优惠政策。但是,随着风电项目的日趋成熟,我国对风电产业态度慢慢从政府补贴转向市场化引导。据国家发改委通知,未来将对可再生能源减少政策补贴。因此,投资者要十分关注未来优惠政策的变化,做好资金筹备与未来规划。
3、绿色电力证书风险。绿色电力证书是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关键证书,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颁发,具有唯一的识别代码标识。绿色电力证书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以及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等。配额制能够保障风电发展的战略地位,风电企业能否及时取得该证书,对其发展影响重大。
(二)环境与生态风险。自然环境往往会产生不规则的变化,导致恶劣的气候现象,其不可预见、周期性和影响广泛等特点,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影响风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首先,风电项目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对其有直接影响。例如,我国高原地区长时间处于严寒、暴风雪等恶劣天气,会对风电机组设备造成损坏,为投资带来损失。不少建立风电项目的地域在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高原,往往泥石流、地震、山体滑坡发生会更频繁,冬季还会伴随高寒,设备可能结冰,电路负荷较大,设备寿命缩短,对风电场运营产生威胁。其次,对于风力资源选择也是一大风险因素。风力资源越丰富,相应风电建设成本也会变低,但是可能会存在诸多企业扎堆的情况,使风电场不能获取足够资源,因此如何恰当选址是一个重要影响要素。最后,风电项目建设在施工和运行阶段,都有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例如在建设风电机组施工时会修正地面,这样会对地表植被产生破坏,风电场的建立会影响当地动物的日常迁徙、生存,因此风电场应时刻关注生态平衡。
(三)技术风险。风电项目的顺利建成与运营离不开技术支持,但当前我国不少风电设备与国外相比有所落后,受限较多,因此技术风险是风电项目的关键风险。
风电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来设计,对整个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因此设计单位的技术能力会对后续工作产生关键影响。此外,风电场运行要选择与当地资源相适配的风机型号并进行科学布局,使资源配置得到合理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项目建设阶段,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及恶劣施工条件给项目建设增加了难度。风电场建设区域往往交通条件较差,风电设备能否安全运输进场,是其中重要的风险因素。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超的建设技术,才能在诸多高空作业中降低安全风险。
在运行阶段,项目已基本结束建设,正式投入运行,技术风险主要体现为对技术升级的风险和设备检修维护的风险。在风电场运行中,需要随着国家标准的改变进行改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为风电项目提供新的动力。
(四)经济及社会风险。为企业带来利润是风电企业的最终目的,因此经济风险是风电企业重点关注的风险。尽管有政策补贴,但是风电建设、维护成本较高,上网电价改变等都可能使风电场经济利益受到影响。目前,我国风电项目建设较多的地区较偏僻,用电需求量较少,运输成本高,设备采购成本较高,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会有较高贷款比率,并随着通货膨胀、利率改变以及货币贬值等影响,风电企业承担的经济风险较大。此外,风电场建设或多或少会对周边的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当地居民对风电场的接受程度会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五)管理风险。风电项目投资中,其管理活动贯穿于风电项目建设、并网及运行中。管理活动中,项目质量绩效评价、项目工期完成时间、项目设备管理、物流管理等缺陷,会为企业带来影响各环节的管理风险。一般管理能力良好的风电场能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组织能力,提高企业各方面效益。反之,管理能力较差,会使项目投资遭受损失,诱发其他风险。
四、风电项目投资风险应对措施
(一)政策风险应对措施。风电企业应当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走向,依据政策变化和政策走向,调整项目建设,确保由于政策变化引起的风险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对于企业,政府补贴政策很难准确预见,风电企业可以设立专业化的战略风险管理委员会及部门,对政策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必要时向政府咨询或寻求帮助,并培养和招募专业化风险管理人才,使企业防患于未然。由于政府较为支持使用绿色清洁能源,企业可以建立专门与政府沟通的部门,及时在政府引导下办理相关文件,最大限度地利用政策优惠。此外,可以联合政府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及时把握一手资讯。
(二)经济与社会风险应对措施。应对经济风险具体措施:(1)加强风力发电项目的财务管理,从而提高投资收益。在财务管理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兼顾成本的优化。在进行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时,要紧随我国当前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发展的宏观策略,对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考虑,通过合理投资来提高项目效益。(2)提高风力发电项目在金融领域的敏感性,优化相关控制措施。在项目规划阶段,要结合当前的货币政策、风力发电项目实际情况,对融资利率进行合理恰当的预测;在建设阶段,要密切关注融资利率,随时掌握利率的变化。
对于社会风险,企业要及时寻求政府帮助,对风电项目当地居民安置及拆迁工作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并设立相关工作机构,解决风电场的噪音与环境污染,为风电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环境与生态风险应对措施。对于风电项目建设中损坏的植被,应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及时恢复,安排专人进行保养,同时为当地动物预留通道,保障动物的生存空间。要进行长期的风力资源数据收集工作,判断是否有季节性变化、风力波动、风力强度低等情况。对于风电项目中的地质风险、恶劣气候风险,应聘请专家针对地表形态,全面排查项目选址的不良要素,分析其成因、分布特征等,并对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做精准计算,结合地形和地貌特征选择有利地段,在选址层面降低由地表形态带来的风险。收集项目所在地历史气象资料,总结气候规律,按照对气候的分析结果设计工程进度。同时,要制定好预防灾害的紧急措施,要有计划地进行预警抢险演习,力求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快速有序处理。企业还可以为项目设立保险,与保险公司签署合同,对于不可预估的自然灾害等,按照不可抗力因素获取赔偿,降低损失。
(四)技术风险应对措施。要把重点放在风力发电项目技术的研发与革新上,适当引进外部人才,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与研发能力。对地区风力发电项目要做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准确掌握每一项技术的优缺点,结合地区风力发电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与此同时,风力发电的投资方应该聘请风力发电的业内专家对拟定的规划方案与技术选择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提出意见与改进措施。如果目前国内的风力发电技术满足不了风力发电项目所需,则应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风力发电项目投资方可以与之签订相应的技术转让合同,转移一部分技术风险,从而达到降低高原地区风力发电项目技术风险的目的。在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为了能够保证当前技术水平达到与风力发电项目的最佳使用度与匹配度,技术部门应该与施工方随时沟通,依据现场施工状况与施工进度及时更新与修订技术方案。
(五)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员工管理机制,为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首先,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障工作效率。其次,加强培训,提升管理者的风险分析能力与员工风险应对能力,树立员工的积极态度,增强团队荣誉感。
2、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完善,为各种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切实保证。首先,要明确各级安全人员的安全职责,有序开展工作。其次,要根据施工技术情况合理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完善技术方案。最后,为工作人员安全投保,将风险进行转移。
3、提升团队协调能力,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投资方要设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完善单位的管理制度与组织形式,加强部门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其次,还要建立风险管理监督机制,有序开展风险评价,控制风险。最后,梳理并分析各项具体工程与子项目,并对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保障环环相扣的运行机制。
五、总结
我国风电项目发展迅速,风电项目有国家政策扶持和风力资源条件,在未来随着我国对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以及目前经济发展下对用电量需求的提升,风电项目市场前景巨大,具备投资价值。但是,由于风电项目的固有特性,在投资风电项目过程中会遇到政策风险、环境与生态风险、技术风险、经济与社会风险、管理风险等,会对投资者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风电项目风险的管控措施,降低风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收益,实现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俊翔.龙首山100MW风电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22.
[2]李欣.高原地区风力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评估模型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0.
[3]周琳.基于PEST分析法的风电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高新科技,2019(15).
[4]陈勇全.华南沿海海上风电的台风大风风险评估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3.
[5]李鑫怡.风电新能源M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2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3433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