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探索
第741期 作者:□文/彭 艳 时间:2024/11/16 10:57:01 浏览:13次
  [提要]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为传统产业带来创新活力和新的增长点。为扭转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困境,可以从技术、产业维度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并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未来要完善顶层规划设计、加强数字技术自主创新、构建人才制度体系,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实践逻辑;融合发展
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校级课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池州学院科研重点项目:“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的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编号:CZ2020ZRZ06)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5月18日
数字经济是2024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我国正在重点推进建设的5G/6G、卫星互联网、新一代通信网络、未来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就是围绕科技新产业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此外,数字经济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在线教育等,这些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也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总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在当前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和实体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境与数字经济的优势日益凸显,深入剖析数实融合的实践逻辑,并探讨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难点和路径,提出推动数实深度融合的行动策略,对于持续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实践逻辑
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以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为核心驱动,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等于虚拟经济,具体包括四个部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9.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4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二八比例结构稳定。(图1,数据来源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我国在数字产业化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产业数字化仍落后于不少发达国家,而产业数字化的实质就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具体表现为数据驱动、技术赋能、模式创新、价值链重构、普惠共享等方面。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产业数字化不仅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产业数字化也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数字化进程,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数实融合是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经济相结合,理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逻辑是提出行动策略的前提。在探讨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从哪个层面认知数字经济,或者说数字经济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决定了其以什么方式与实体经济融合,本质就是对数实融合逻辑机理问题的阐释。
(一)技术融合。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已成为其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而其数字化转型需要从各个环节获取数据,所依托的数字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5G网络和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在实体经济进行数字化转型时,这些技术或者单一发挥作用,或者相互关联发挥作用。这些技术使得生产、销售、配送和服务等环节实现数字化升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拓展了市场空间,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例如,在制造业中,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制造、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零售业中,数字技术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能物流等手段,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优化销售体验。在服务业中,数字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客服、人工智能等手段,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因此数字经济的企业主体大部分属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ICT产业是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资源丰厚,产业内部创新性强,实现许多创新成果的产出,包括数字经济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形态创新和数字产品创新等,将这些创新成果融入实体经济,可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
(二)产业融合。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换等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在数字化转型中,企业可以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数字技术能够推动社会协同创新的发展。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各方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实体经济产业总体向高技术、高效益、低耗能、低污染的方向发展,提高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生产领域资源配置,降低商品的成本,从而实现产业附加值的增加,最终产品向高级化演变。
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国际国内经验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在国际和国内,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一)美国全面扶持捍卫数字高地。美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网络覆盖率高,带宽宽裕,并且已经逐步完成了5G网络的商用部署。这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美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领域的成功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也提高了社会生活的智能化水平。
(二)德国强化数字教育保障融合。德国在数实融合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
1、工业4.0战略。德国政府的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这一战略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工业4.0战略的实施为德国制造业数实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
2、数字化工厂。德国企业在数字化工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数字化工厂通过引入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和管理。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错误率。同时,数字化工厂还能够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职业教育和培训。德国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德国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数字化技能培训的投入,培养了大量的数字化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数字化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数实融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4、数字化公共服务。德国政府积极推动数字化公共服务的发展,如电子政务、电子健康等。这些数字化服务不仅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还方便了民众的生活。同时,数字化公共服务也为企业的数实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企业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与政府进行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沟通与合作。
德国在数实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主要得益于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共同努力。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北京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北京市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重视法规标准的健全。通过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在各区建立试点,并引入竞争机制,发挥试点企业示范作用。同时,北京市还通过健全数字安全政策法规、完善企业间数据共享机制,对数据使用权限与应用范围进行体系化管理,建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及监测体系,形成可持续的融合发展机制。此外,北京市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明确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北京市还加强对数字经济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杭州借优惠政策引领融合。杭州作为数字经济先发城市,在产业数字化以及标准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例如,杭州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蒲惠智造为平湖实施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提供了服务,其自主研发的全栈式工业云化软件帮助当地的产业集群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并填补了国内产业云化管理标准体系的多项空白。杭州在数实融合的应用场景方面也有诸多创新。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实现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智慧农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进行农作物种植管理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在智慧城市方面,通过集成城市各类信息,建立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实现交通流量监控、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多领域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数实融合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杭州十分注重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每年用于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的专项资金达3亿元。
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推进路径
(一)完善顶层规划设计,明确发展思路。完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顶层规划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政策、法律、技术、产业、人才等因素,确保融合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一是明确融合目标和发展战略。首先需要明确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目标,如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发展等;其次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以确保融合过程的顺利进行。二是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因此需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可以设立专门的融合协调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为了保障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顺利融合,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政策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法律法规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融合过程提供法律保障。
(二)加强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一是强化基础研究。从基础科学做起,深化对数学模型、算法设计、模拟训练等领域的研究,形成充分的技术储备。这不仅可以提升基础研发能力,还能为自主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优化创新环境。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这包括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机制,实施多领域、多部门、多形式联合攻关。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对于重点基础领域的研究,应加大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同时,也要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适当向数字核心技术领域倾斜,强化原始数字技术创新。四是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数字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持续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制度体系。第一,明确人才需求和定位。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需要明确对大数据人才的具体需求和定位,这包括对大数据收集、分析、处理、挖掘和应用等各个环节的人才需求,以及不同岗位对人才技能、知识和经验的具体要求。第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需求和定位,制定详细的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这包括设立相关课程和培训项目,提升人才在大数据技术、数据分析和业务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大数据人才。第三,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大数据人才,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通过设立引才计划、提供优厚待遇和良好发展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这一领域中来。同时,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晗,廉玉妍.数字经济与中国未来经济新动能培育[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0(01).
[2]张晓东.国内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J].当代经济,2022.39(01).
[3]姚清晨,郁俊莉.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逻辑及政策启示[J].学术论坛,2021.44(04).
[4]张夏恒.元宇宙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价值导向、主要问题及推进路径[J].学术界,2023(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3430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