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环保税征收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第742期 作者:□文/吕静宜 时间:2024/12/1 11:46:53 浏览:19次
  [提要] 本文以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采用锡业股份2016~2021年数据,研究环保税的开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税的开征会提高企业绩效。基于此,政府应完善环保税体系,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企业应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运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
关键词:锡业股份;环境保护税;企业绩效;绿色技术创新
基金项目:广州软件学院哲社科项目:“‘双碳’目标下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编号:ky202233);广州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编号:JYS202301)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5月25日
税收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激励型制度,是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环保税的实施是否真的如愿以偿?大量研究表明,环保税具有“双重红利”效应,即环保税制度能够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实现“环境红利”。但对于环保税是否能够实现“社会红利”效应目前仍存在不同的观点。基于此,本文以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业股份”)为例探讨环保税的实施是否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一是丰富环保税的政策后果研究;二是为我国环保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一、环保税开征对企业绩效影响机理分析
基于不同的理论,环保税作用于微观企业存在两种不同的结论。“波特假说”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都认为环保税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环保税的开征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抵消了税收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了企业绩效。“外部理论”和“生产成本理论”则认为环保税的开征增加了企业的税收成本,从而抑制了企业发展,降低了企业绩效。笔者认为,环保税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机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环保投资的减排效应驱使。环保税开征后,企业的排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受到挑战,“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原则促使企业设法投入各种资源减排治污,如升级生产设备、添置治污设备、使用清洁能源等,以此降低环保税给企业带来的税收“遵循成本”。环保税征收额的提高显然使企业环保投资额随之提高。有证据表明,环保投资结构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美国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企业为降低环境成本支出,会更新老旧设备,以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
环保投资,一方面使企业达标排放,避免了监管带来的处罚,维护了企业声誉和正常生产;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企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为企业带来税收红利。根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对于引进国外处理废水、废气、各类污染物质的重要设备及零部件、原材料的企业可以免征增值税和关税;环保税则对达标排放设置了50%~75%的减免优惠。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环保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费从2015年的23.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3.5亿元,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对环保投入显然取得了积极的作用。严汉民等实证表明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能显著促进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创新补偿效应驱使。由于环保税的法律刚性加大了征收的力度,且比之前的排污费征收率有所提高,严格的环境规制提高了企业的外部合规成本,企业势必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提高生产技术获得新的可持续盈利点。“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将企业外部成本变成了内部成本,由此刺激企业通过研发投入节能减排或者加大创新力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产生创新补偿。邓玉萍等研究发现,节能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创新补偿效应远远大于遵循成本效应,而且行业污染密集度越大,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倒逼作用越明显。创新投入的增加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无疑会作用于企业绩效。王化成等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创新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会显著促进企业绩效。Yi等研究认为,碳排放税和补贴通过刺激企业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长期绩效。
综上所述,理论研究支持环保税的开征,通过刺激企业环保投入减少遵循成本且获取税收优惠红利和增加创新投入,获取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共同促使了企业绩效的提高。
二、环保税开征对锡业股份绩效影响分析
(一)锡业股份基本情况。锡业股份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于2000年2月登陆深交所。公司以锡、铟、锌、铜等有色金属资源的探采,锡、铜、锌、铟金属的选冶,锡材和锡化工等锡深加工业务为主,形成集新材料研发、贸易全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的产业格局。锡业股份主要产品有锡锭、阴极铜、锌锭、铟锭、电子锡焊料、锡阳极材、锡基合金、有机及无机锡化工产品等,锡产品销量连续17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底,公司保有锡资源量68.02万吨、铜资源量121.37万吨、铅资源量9.84万吨、锌资源量389.9万吨、三氧化钨资源量8.01万吨、银资源量2,558吨、铟资源量5,234吨。
(二)锡业股份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锡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中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锡矿开采、冶炼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锡的开采和选矿会产生许多固体废弃物,锡冶炼会产生大量大气、水体和硫化物污染。根据锡业股份年度报告,锡业股份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及砷和铅两类重金属污染物。2016~2021年锡业股份污染物实际排放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图2)
从图1可知,2016~2021年锡业股份的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31.5%,烟尘排放量同比减少32%,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增加25%。2018年环保税正式施行后,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11%,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减少42%,烟尘排放量虽然增加51%,但2019年之后稳步下降。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2021年有大量在建项目致使各类锡锭、锡材、阴极铜生产量都比2020年有所增加,但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20%,烟尘排放量同比减少7%,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减少33%。
从图2可知,2018年后砷和铅两类重金属排放总量相较于2016年度、2017年度大大降低,至2021年,砷的排放量约为114Kg/a,铅的排放量约为106Kg/a。
上述数据表明,锡业股份在排污、环保方面不仅遵守国家的环保政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而且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三)环保税开征的影响及企业绩效分析。环保税开征后,锡业股份的环保投入、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情况如下:
1、环保投入分析。锡业股份环境报告书披露,为应对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锡业股份重新制定了绿色发展战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立了对应的环境影响度量指标。同时,在环保领域进行各种投资,如实施“煤改气” “煤改电”等烟化炉设施升级改造,将露天堆放的物料实施规范化入库管理,新建除污改道建设废气收集等设施,环保投入由2017年的25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540万元,再到2019年的638万元。2020年因为疫情对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冲击,公司减少了环保投入。2021年,国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企业的环保投入又出现新高,达到753万元。锡业股份在2018年后环保投入持续增加的情况符合前述“环保投资的减排效应驱使”的解释,正是国家对环保投资实施的税收优惠和有关财政补贴政策,增强了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从而刺激企业进行环保投入。这一结论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实证检验,如莫似影和张长江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企业环境意识越强烈,环保投资意愿也越强。
2、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分析。由表1可知,锡业股份的研发投入总额从2016年的2.82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61亿元,上升了63%。排除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2020年,2019年、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处于持续增长趋势。研发人员数量从2016年的1,285人,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2.80%,上升至2021年的1,33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21%。(表1)
研发投入的增长也带来了绿色技术创新专利数量的增加。锡业股份年度年报显示,2016年绿色技术专利授权数为30件,2021年达到78件。环保税开征后,锡业股份研发投入的增长和绿色技术创新专利数量的增加都有力地证明了“创新补偿效应驱使”的机理解释。大量实证也发现,环保税会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且在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
3、企业绩效分析。本文选择总资产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这两个指标来评价锡业股份的企业绩效。总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能有效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市场占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由图3可知,锡业股份2016年总资产收益率仅为0.87%,2017年达到3.04%,2018年、2019年出现轻微波动,2021年上升到7.75%,总资产收益率在2018年环保税开征后呈现一定的波动,但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后总体处于稳步上升趋势。(图3)
环保税开征后,锡业股份在环保投入、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解释:第一,环保投入的减排红利。2018年前我国实行征收排污费,环保税实施初期本着税负平移的原则,旨在引导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锡业股份环保投入由2017年的256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540万元,2018年的环保税从2017年的102万元(排污费)锐减至48万元,说明环保税的实施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税收压力,反而因为达标排放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根据前述环保投入能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可知,锡业股份应该充分享受到了环保投入给企业带来的税收红利。另外,相对于排污收费而言,环保税在征收、监督等方面更为规范,监管部门和企业都要遵守相关规定使得企业的灰色交易难以持续、税收征收的随意性相对减少,这也是税收成本的节约。综合来看,锡业股份2018年及之后的资产报酬率相较于2017年及之前年份有所上升,得益于环保投资减排和享受税收红利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第二,创新投入的后发优势和补偿效应。为了实现排污费到环保税的平稳过渡,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单纯加大环保投资虽然短期内可能取得一定的环境治理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因此,锡业股份在2018年环保税开征后加大研发投入,以期通过核心技术的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2019年为例,锡业股份研发投入比2018年增加了2.279亿元,而环保税缴纳金额相较于2018年降低了18万元。显然,锡业股份的研发投入总成本远远大于达标排放所享受的红利。短期来看,研发投入导致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成本,挤占了企业的利润,产生一定的“成本挤出效应”,企业资产报酬率因此下降。而图1、图2显示,2021年各类污染物排放量相较于往年已经大大降低,环保税也持续减少,市场占有率上升至49.31%,营业收入相比2020年增加了90.4亿元,说明从长期来看,环保税刺激企业技术创新导致产品竞争力增强、市场地位稳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效应慢慢凸显。而且,企业投入研发适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优惠政策,作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补偿式优惠措施,该政策为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增强了环保税的“创新补偿效应”。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探讨环保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以锡业股份2016~2021年的数据为例检验环保税提升企业绩效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环保税开征,一方面迫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排放,降低排污成本,规避被监管处罚风险,同时获得税收优惠和政府相关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倒逼企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两者共同作用于企业绩效。
基于此,政府和企业应继续实践与探索,推动我国环保税进一步改革与完善。首先,政府应加大环保税的税收优惠力度,帮助污染企业摆脱由于环保投入和研发投入资金过大而进退两难的处境。其次,应完善环保税体系。我国目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还有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水资源税等,应协调好各税种之间的关系,加快碳税等新税种的立法和出台,构建体系化的环保税制度,既不能让企业整体税负过重,又能有效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最后,企业应积极制定产业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战略,践行环保的生产理念,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更新绿色创新技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软件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Pearce.The Role of Carbon Taxes in Adjusting to Global Warming[J].The Economics Journal,1991(07).
[2]梁伟,朱孔来,姜巍.环境税的区域节能减排效果及经济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14(01).
[3]吴勋,王艳.环境税收、企业环保投资与环境质量——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税收经济研究,2019(04).
[4]毕茜,于连超.环境税的企业绿色投资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3).
[5]Grimaud,Andre.Pollution Permits and Sustainable Growth in a Schumpeterian Mod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9(03).
[6]Brunnermeier S B,Cohen M A.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2003(02).
[7]严汉民,孙乐冰,李莎.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J].特区经济,2022(01).
[8]邓玉萍,王伦,周文杰.环境规制促进了绿色创新能力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统计研究,2021(07).
[9]李俊青,高瑜,李响.环境规制与中国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基于异质性企业视角[J].世界经济,2022(01).
[10]王化成,卢闯,李春玲.企业无形资产与未来业绩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5(10).
[11]莫似影,张长江.环境价值观、环境行为与环境绩效——来自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月刊,2016(36).
[12]毕茜,于连超.环境税与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还是抑制?[J].科研管理,2019(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95178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