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新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分析
第742期 作者:□文/吴 静 屈一凡 王柯婷 管国婷 蒲 娟 时间:2024/12/1 13:47:50 浏览:3次
  [提要] 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与高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农业生态效益。基于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概况,实地调查石河子市和阿克苏市棉农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探析影响其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呈现出多种方式,整体利用率仍需提升;棉农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主要受农户个人、家庭及村集体情况等因素影响。基于此,从环境保护和能源经济的角度提出增强新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农户意愿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高质量发展下新疆棉花产业组织模式优化与支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22P033);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新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研究”(项目编号:dxscx20232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引进计划项目。通讯作者:蒲娟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5月26日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棉花秸秆的用途多种多样,如利用秸秆进行生物发电、秸秆的肥料化、秸秆的饲料化,等等。新疆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棉花秸秆如何进行有效利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由于人工收获棉花秸秆的劳动强度大、缺乏相关设备,且大多数农户的棉花秸秆利用意愿不高,只对棉花秸秆进行简单处理,造成大量秸秆资源的浪费。相关研究表明棉花秸秆出售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首要环节,可以实现以“棉秆发酵沼气”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循环模式。棉花秸秆数量相对庞大和稳定,将此赋予资源属性,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将棉花秸秆饲料化,可以缓解饲料资源紧张。同时,部分学者认为教育程度、年收入、棉花种植面积、是否增加收入等均会影响棉农的利用意愿。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作为新疆棉花主产区之一的石河子市、阿克苏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农户的个体及家庭特征、村集体及合作社的基本特征,从而深入探究农户的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情况。
一、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一)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基本情况。近年来,新疆各地区在秸秆资源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新疆秸秆利用量达2,704.14万吨,综合利用率约86.48%,秸秆资源化开发深度不足,浪费棉花秸秆的现象依然严重,棉花秸秆露天焚烧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棉花的秸秆资源利用率不高。新疆作为我国的优质棉花产区,棉花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同时棉花秸秆也是新疆产量较大的一种农业废弃物,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新疆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1、棉花秸秆难以收集。新疆棉花生产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棉花种植面积广阔,棉秆体积大、收集地域分散且季节性强,收集棉花秸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从而导致棉农的生产成本上升,收入减少。因此,大部分农户多采用直接焚烧秸秆或秸秆还田的方式处理棉花秸秆,造成棉花秸秆难以回收利用的局面。
2、棉花秸秆的存储体系不健全。棉秆的体积大、收集地域分散、季节性强,使得棉花秸秆具有难以贮藏和运输的特点。我国有关棉花秸秆的收储运体系建设伊始,相关技术、装备比较缺乏,尚未形成规范、高效的收储运模式,尤其缺乏高效的秸秆粉碎、打捆(包),多依靠小型手扶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秸秆堆放储藏难,秸秆自然堆放体积大,占地广,极易引发燃烧事故,消防责任重。目前,秸秆收储成为秸秆资源化利用发展的瓶颈,新疆虽然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高,但其可资源化利用密度低。
3、棉花秸秆加工技术设施较为落后。棉秆不同于棉花,不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在收获、加工等方面并未受到重视。同时,在对棉秆进行加工时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棉秆收获过程中成本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户的生产成本增加,所获得的收益减少,企业的原料成本增加,企业会考虑放弃对棉秆的开发与利用。
二、新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
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获取新疆农户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相关资料,为后文的相关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1、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源自2023年8~10月课题组成员对新疆石河子市、阿克苏市种植棉花的农户进行的实地调研。本次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310份,有效填写数为309份,回收率约为89%,有效样本回收率约为88%。
2、样本描述性统计。根据实地调查可知,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较大比重,为54%;从年龄层次看,受访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1~50岁之间,占比为59%;从文化程度看,被调查农户的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学历,占比为55%。由此可见,农户的综合素质一般,高学历层次人才较少,棉农的务农年限集中在10~15年。此外,大部分受访农户表示对当地秸秆资源化政策有一定关注,64.5%的农户清楚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70.78%的农户表示对棉秆用途有所了解,但仍有农户未关注当地实行的秸秆综合利用政策。
(二)农户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了解程度。根据实地调查可知,现有的棉花秸秆处理方式有八大类,如表1所示。其中,农户对秸秆作为饲料、秸秆用作生活燃料、秸秆还田三类方式的了解程度较高,相比之下,棉农对非简单化处理方式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主要分布在“不了解”和“一般了解”两个层次,这与被调查区域农户的生活生产方式及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较大关联。(表1)
(三)棉农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分析。根据调查可知,调查区农户是否愿意对棉花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选择“一般愿意”的人数为200人,农户由以前不了解相关政策逐步转变为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愿意进行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由此可见,农户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且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有关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知识,有效提高了农户对于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图1)
三、新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影响因素
了解哪些因素影响农户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对提高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庄(联队)的基本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个体特征对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
1、年龄特征和受教育程度对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由于农户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其选择棉花秸秆的处理方式不同,由实地调查可知,研究区农户的年龄在51岁及以上年龄段内人数比重较高,该年龄层次的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了解不深入,缺乏相关的知识,便会采用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如就地焚烧。年龄段为41~50岁农民直接将秸秆还田或进行售卖,相对而言,青壮年农民更容易接受秸秆处理方式的变化,更愿意采用便利的秸秆处理方式。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青壮年,更容易接受多样化的棉花秸秆处理方式,愿意为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行动。
2、组织化程度对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组织化程度一定程度上会对棉农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产生影响,譬如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企业签订订单进行棉花生产等均会影响农户的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不足,会限制棉农获取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信息的准确性,并阻碍相关现代技术的推广和宣传。这导致农户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缺乏经济核算意识,在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使用上显得随意,管理粗放,效率较低。
3、经济实力对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中,农户拥有的要素主要为劳动力,其他体现现代化水平的生产要素非常稀缺。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产出量少,加之近年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扩大,农户积累能力很弱,农业资本较少。按照收入弹性理论,当产品需求价格有弹性,且弹性系数大于1时,增加产品供给量会使总收入随之提高。当产品需求价格无弹性或者弹性系数小于1时,增加产品供给量反而会使总收入下降。
(二)农户家庭特征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对农户的家庭劳动力、家庭存款负债情况、从事种植年数等进行分析,可知棉花作为农户的主要经济作物,直接影响家庭经济收入,棉农基本拥有完备的农机设施,家庭债务负担大,经济因素导致农户改变固有的棉花秸秆处理方式承担风险高,所以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保持一般意愿。
(三)村庄(连队)特征对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通过走访调查,如对农户所在地是否有合作社或棉花专业合作社,是否进行棉花专业合作,是否有企业及企业类型等进行调研,可以看出农户间信息交流畅通,棉花合作社或企业的宣传力度不高,未能达到与村庄(连队)信息畅通。同时,基础设施不完备,不能吸引企业在此进行投资,导致农户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了解不全面。
四、提高新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建议
(一)增强棉农环境保护意识。设立宣传栏,宣传棉花秸秆焚烧的危害,增强农户的责任感与重视程度。积极开设各种环保公益活动、环保大讲堂等,进一步增强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
(二)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棉花资源化利用处理体系。推进棉花秸秆收储运体系建构,在省域范围开展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示范试点,提高秸秆收储运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发展以合作社、农户为主体的秸秆收集经纪队伍,形成以棉花种植大户为中心的棉花秸秆分类收集和集中运输“小气候”直接从田间地头收储秸秆。
(三)建立棉花秸秆计划利用制度。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市(区)棉花秸秆焚烧或乱扔现象的严重程度和治理紧迫性,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坚持“以用促禁,以禁促用,疏堵结合”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理原则,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的棉花秸秆管理制度。同时,在棉花秸秆高产地区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逐步建立起与特定区域条件相适应的棉花秸秆利用管理制度。
(四)加大棉花秸秆规范处理监管力度。农户秸秆执法监管应以警示和教育为主,一是对初犯者提出警告,认识棉花秸秆焚烧的危害以及继续进行污染行为可能受到的处罚;二是对所有棉花秸秆焚烧行为者进行不良行为计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后,对其开展培训教育,依法处以相应的罚款;三是对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禁烧执法和故意纵火焚烧他人秸秆人员,根据情节进行行政拘留。
五、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以新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为主题,通过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新疆农户的棉花秸秆资源利用意愿、新疆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目前新疆石河子市和阿克苏市的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认识不够全面,棉花秸秆的利用率较低。主要采用秸秆还田、秸秆作为生活燃料、秸秆作为饲料喂养牲畜、秸秆作为原料等四种利用方式,存在棉花秸秆难以收集、存储体系不健全、技术设施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第二,农户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受年龄特征、受教育程度、经济实力、组织化程度、农户家庭特征以及村庄(连队)的基本特征影响,对以上因素分析可得,棉农的意愿在逐步提高,且互联网发达的当下,农户通过网络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进行了解,提高了对于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
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增强农户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健全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制定完备的制度、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这些建议旨在提高棉花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增加棉花行业的经济收入,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并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财富。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于万里,方勇,董合干,等.棉花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23(04).
[2]李飞星.近10年新疆棉花秸秆资源量变化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J].黑龙江粮食,2023(07).
[3]彭杰,高涵,魏学文,等.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3(06).
[4]王方正,师勇强,王文魁,等.棉花秸秆饲料化前景与技术分析[J].中国棉花,2022(11).
[5]凌一波,薛颖昊,王家平,等.近20年来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现状分析及综合利用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01).
[6]王颖洁,张朋,鞠春华,等.新疆棉花秸秆循环利用现状与策略[J].棉花科学,2022(06).
[7]卢合全,唐薇,张冬梅,等.化肥减施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棉花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棉花学报,2022(02).
[8]席凯鹏,杨苏龙,席吉龙,等.长期棉花秸秆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棉花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
[9]王颖洁,张朋,刘新莹.棉花秸秆预处理研究进展[J].中国棉花加工,2023(03).
[10]于万里,夏雪梅,董合干,等.新疆棉花秸秆燃料化利用分析——基于农作物秸秆燃料化利用现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0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3429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