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贵州省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
第742期 作者:□文/张莉萍 王 鼎 时间:2024/12/1 13:48:39 浏览:17次
  [提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将文化旅游与数字技术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体验,增加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贵州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是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聚集地。本文首先分析贵州省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阐述数字化转型背景以及文旅融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并提出一系列文旅融合的数字化转型策略,从而展示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贵州文旅产业的竞争力,并推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贵州;文旅融合;经济数字化转型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数字经济赋能贵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4RW137);凯里学院校级专项项目:“数字经济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5月8日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单纯依赖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近年来,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手段,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特别是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还能有效扩大旅游产业的边际效益,推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增长。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助力于建立更加全面和持续的旅游管理体系,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更精准地把握游客需求和市场动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
一、贵州省文旅资源的优势
贵州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独特地区,其文化遗产之丰富与多样性为全国罕见。地形的多样性及多民族的共存不仅使得该地区保持了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而且也使其成为文化多样性的珍贵宝库和多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净土。尤其是黔东南地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全球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之一,更在2019年被全球旅游资讯平台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评为2020年世界十大最佳旅行地,是我国唯一入选的地区。此外,贵州省还被列入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并被誉为“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贵州不仅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样丰富,这些自然山水与多民族人文景观的结合,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文化因素,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这种文旅融合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还能扩大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共荣。此外,贵州的传统工艺和民族村落的一体化,为实施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这样的文旅融合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为地方经济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贵州省文旅融合与数字化转型
(一)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平台、数字工具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生产、交易和分配商品与服务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式依赖于互联网和其他数字通讯设施,以及广泛的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高度依赖数据资源。数据不仅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创造价值的关键因素。其二,技术驱动。数字经济强调创新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应用,以此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其三,网络化。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连接,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和优化利用。其四,平台化。数字平台,如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在线服务平台,成为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重要中介。
贵州省拥有多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以及众多的民族文化村寨,如黔东南的苗族侗族文化、黔南的布依族文化等,这些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资本。尽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贵州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营销方式传统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旅游业的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被誉为“中国大数据谷”。省内已建立多个数据中心,并举办了数次国际大数据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关注。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文旅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
(二)文旅融合的数字化转型意义。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文旅产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游客的行为和偏好进行精准画像,从而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更为高效,提升了旅游体验的同时,也优化了资源利用率。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扩大贵州文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网络平台和数字营销,贵州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受众,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使得即使在远距离也能预览到贵州的旅游景点和文化特色,激发潜在游客的兴趣,促进旅游消费和文化交流。
数字化转型还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数字技术为文旅产品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比如通过AR/VR技术重现历史文化场景,增强游客的沉浸感和互动性。同时,智能化的旅游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游客流量和环境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保障游客安全,提升管理效率。
文旅融合的数字化转型也是推动贵州省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一环,随着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贵州的数字化水平将全面提升,这不仅限于旅游业,更影响到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贵州省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三、贵州省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型策略
(一)虚拟旅游体验。虚拟旅游体验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模式,凭借其能够跨越空间限制和时间约束的特点,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虚拟旅游体验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混合现实(MR)等信息技术,通过高度逼真的数字内容再现,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层面,还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边界。具体而言,通过集成先进的图像渲染技术、三维建模技术与交互设计,虚拟旅游不仅能够精准再现贵州多样的地理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还能通过模拟实地游览的情境,使得无法亲身前往的游客也能享受到如临其境的旅游体验。
虚拟旅游体验的开发与推广,通过数字平台的整合应用,使得旅游服务提供者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理解游客的偏好和行为模式,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制。在经济效益方面,虚拟旅游能有效降低实际旅游中的物理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为旅游业创造了新的增值空间,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虚拟旅游提供了一种可持续且安全的旅游方式,这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更是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统旅游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
为实现虚拟旅游体验,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系统,包括高性能的计算平台、高精度的传感器以及先进的图形处理技术,这些都是实现高质量虚拟体验的技术基础。其次,面对复杂的文化内容和多样的地理环境,开发者需要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将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合,以确保虚拟旅游内容的文化真实性和技术的先进性。最后,为了提高用户接受度和市场渗透率,旅游服务提供者应重视用户体验设计,优化交互界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与服务,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二)智能化游客管理系统。智能化游客管理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对游客流量的实时监控与分析,优化游客服务与资源配置。具体来说,通过布署智能传感器和摄像头于关键景点,系统能够实时收集游客数量、流动路径和停留时间等数据,这些数据经过云平台的聚合与分析后,为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用于调整人流分配和增强安全监控。
智能化游客管理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游客行为模式和偏好,能有效地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如根据游客历史行为和偏好推送定制化旅游信息。此外,结合移动应用程序,系统可以为游客提供实时导航、即时信息服务和互动体验,如AR导览和虚拟现实体验,从而显著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参与感。这种技术的融入不仅改进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经济学中的网络外部性理论指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智能化游客管理系统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服务提供者的加入,数据的累积与分析将更为精确,网络效应显著,进而增强系统的整体价值。此外,系统中集成的决策支持工具能够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管理者提供实时的策略建议,如最佳路径推荐、紧急事件响应策略等,这在高峰期或紧急情况下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智能化游客管理系统能通过优化游客分布和减少资源过度集中的现象,有效地减轻环境压力,支持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系统能指导游客避开人流高峰的区域,平衡各景点的访问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智能化游客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图1)
(三)数字营销策略。数字营销策略核心在于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见性和吸引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多样化。这一战略涵盖了多种先进的市场营销技术,包括搜索引擎优化(SEO)、搜索引擎营销(SEM)、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电子邮件营销以及数据驱动的营销策略等。通过这些方法,贵州能够有效地扩大其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市场接触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搜索引擎优化和搜索引擎营销是提升网站流量和可见性的关键技术,使得贵州的旅游资源在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中获得更高的排名,从而吸引更多潜在游客。同时,内容营销通过创作和发布有关贵州多样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高质量内容,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兴趣,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增强了目的地的品牌印象。
社交媒体营销利用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和Instagram,通过发布吸引眼球的内容和互动活动,建立与潜在游客的直接联系,这在推广贵州的独特文化和旅游体验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电子邮件营销允许对特定目标市场进行定制化推广,通过发送定期的新闻通讯和特别优惠,维持与既有客户的持续关系,从而提高回头客比例。
数据驱动的营销策略,特别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目标客户的行为和偏好,精准制定营销计划,提高营销活动的回报率。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互动数据、网站访问行为和在线购买历史等信息,营销团队能够更好地优化广告投放,提高个性化营销的效果,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游客。
(四)智慧旅游景区开发。智慧旅游景区开发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系统,提升旅游景区的运营效率和游客体验。智慧旅游景区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一个集游客服务、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智能系统。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优化了游客流量管理和资源配置,还增强了环境监控和安全管理的能力,同时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旅游景区的应用,通过在景区各关键节点部署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现了对游客行为的实时监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持续跟踪,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中央处理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实时分析数据,动态调整游客流向,有效避免拥堵和过度集中的情况,提升游客游览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游客需求和偏好,据此优化景区服务和设施,比如增设休息区、优化导览路线、提供多语种服务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尤其是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得智慧旅游景区能够提供定制化的旅游信息和服务。例如,基于游客过往的行为和反馈,智能推荐系统能够为其推荐可能感兴趣的活动或景点。此外,智能机器人作为游客信息咨询和互动的工具,能在多种语言之间进行无缝对话,为游客提供即时的帮助和信息,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旅游景区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云平台的应用使得景区能够高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支持复杂的数据分析应用,并且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这些技术的集成不仅提高了景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还为市场营销和策略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智慧旅游景区如图2所示。(图2)
(五)数字化文化展览。数字化文化展览作为一种创新的展示方式,显著提升了文化传承与推广的效率和范围。该策略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三维扫描技术和互动媒体,将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再现,这不仅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还扩大了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接触面。
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无需前往实地,即可沉浸式地体验贵州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场景,如身临其境地游览黔东南的侗族大歌会场、体验苗族的火把节等。此外,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文化展品,如民族服饰、工艺品等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制作过程,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更深入的理解。三维扫描和建模技术则允许将文化遗址、历史建筑等以高精度的数字模型展现,使得文化保护和学术研究工作可以跨越物理限制,达到更广泛的共享和应用。
这些数字化展览不仅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和广度,还通过集成的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对观众互动行为的跟踪与分析,进而优化展览内容和提升观众服务。在市场营销方面,数字化文化展览可以结合社交媒体推广,通过网络传播达到病毒式的效应,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的注意和兴趣,有效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数字化文化展览的推广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它降低了对物理空间的依赖,减少了环境压力,同时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文化教育和交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贵州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其独有的文化资源,还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增强其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综上,贵州省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与多民族特色,通过引入和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促进旅游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这种融合不仅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增强了游客体验,也显著提升了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竞争力。数字化不仅为贵州的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路径。文旅融合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战略思考,要求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形成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倩.文旅融合背景下贵州布依族服饰文化推广策略[J].西部旅游,2022(22).
[2]周静.文旅融合视域下的贵州传统工艺的传承振兴机遇[J].文化学刊,2022(02).
[3]谢白杨.文旅融合背景下贵州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J].中华手工,2021(02).
[4]赖全.贵州丹砂文化的文旅融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20(05).
[5]彭芳蓉.文旅融合让多彩贵州文采飞扬[J].当代贵州,2019(4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3422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