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财会/审计 |
财务数字化转型研究述评 |
第743期 作者:□文/彭之怡 时间:2024/12/16 14:19:01 浏览:20次 |
[提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企业在数字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财务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采用新技术,更是一种全面的变革。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力成本的上升、国家政策的引导是推进企业进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对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行为的梳理,总结转型可能会产生的经济后果,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数字员工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7月11日
2023年9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而数字转型正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工具。这既可以促进行业效率的提升,又可以提高要素的贡献率,从而提升行业竞争力。这一转变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
(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RPA、API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正在将财务人员从可标准化、重复性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RPA技术能够应用于财务领域,其内置的智能软件、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减少了企业对基础财务人员的依赖。通过缩短财务操作时间和降低错误率,RPA有效地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
通过机器人自动化地搜集和解析复杂难懂的财务报告等文本资料,借助关键词检索技术深入探查每一处可能的风险源,同时整合运用多种财务风险管理模型,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由技术落后导致的财务风险。此过程还能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趋势、模式以及商业机遇。
(二)人力成本的上升。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劳动力供给趋势即将触及拐点,这推动了国内劳动力要素成本的上升。此外,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了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在企业运营中,无论是费用报销、采购应付,还是销售应收等业务,财务数字化程度的提高都将影响业务效率。只有通过持续提升财务整体数字化水平,企业才能有效地抵消因人力成本上升而带来的经营压力。
(三)国家政策的引导。政府颁布《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和《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意味着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时将得到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以及战略指导等支持。政府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减少企业的税收支出,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并为企业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从而减轻企业在进行创新投资时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推动业财的数据融合,通过云计算提升算力,能够对财务数字化转型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行为
(一)引入财务数字员工。财务数字员工是集成了人工智能、生成式算法、自动化技术,替代人力处理各类业务的自动化程序,作为数字虚拟人应用于特定财务场景的软件服务。区别于传统软件、平台等信息化系统,数字员工无需业务界面,通过“数据+算法=结果”的运算模式即可完成工作,采用数据本地化存储和强加密模式,对设备、网络没有要求,无需购置硬件。
数字员工具备自动处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无需大量人工干预。它们拥有更强的感知交互能力、更高的认知水平和更快的学习速度,能够自我提升工作技能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像人类一样进行学习和成长。引入数字员工后,企业得以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化报表填充、实时数据监督及可视化展示,并确保定期的数据更新。这一转变显著提高了处理复杂多样的数据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也为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体系奠定了牢固根基。(图1)
(二)建立智能财务共享中心。在数字经济时代,基于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在“数据+算法+算力”的基础上,企业能够有效分配资源,提升生产质量,重塑收益与成本结构,从而最终提升消费者体验,并实现数字化运营的完备闭环。通过建立智能财务共享中心,数字化管理贯穿整个经济活动,实现了业财一体化。业务发生时即可完成核算,实时报表及时反映经营状况。企业可以收集到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等信息,结合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精准地调整和优化生产计划。
(三)培养复合型财务人员。在新时代背景下,财务人员必须成为掌握会计规则、熟悉企业经营、了解前沿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单纯掌握财务知识的人员将逐渐被复合型人才开发的模型、算法所取代。企业人员需要参加专业培训,以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和财务数字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巧。他们应该研究其他企业成功实施转型的案例,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试点项目和其他实践活动来积累经验。同时,通过持续的数据分析和反馈,不断地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和技术应用,实现“会计专业+数据技术+应用场景=价值创造”。
(四)合作推动财务数字化。企业可以与一些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公司合作,以低廉的价格购买数字化技术与服务,以此缓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许多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无法为财务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提供充足的预算支持,同时,也缺乏一支精通技术开发、维护及保障的专业数字化团队。因此,仅依靠内部资源,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进程可能会遭遇挑战。企业需要与其他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分享最佳实践策略,以推动财务数字化进程。为了更有效地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与政府合作举办培训研讨会,积极寻求技术知识的提升和专业指导。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企业财务人员掌握数字技术,并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政府支持的专业指导服务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数字化战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
(一)降本增效。财务数字化转型能够极大地提高传统操作和数据管理的效率。在保证数据源准确性的前提下,RPA能够实现无误差运行,显著增强了财务作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IT技术通过帮助企业规划合理的生产方案,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优化内外部沟通,由此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企业内部信息和知识要素的流动和交换,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企业的搜索成本。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流程可以减少手工劳动和纸质文档的使用,帮助财务人员减少重复性、繁琐的任务,从而减少印刷、存储和人力资源的成本。同时,财务数字化系统能够将企业供应链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并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和集成分析。
(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通过构建基于数字化的数据平台,将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基础数据、财务数据等汇集到平台,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反映业务经营和企业管理状况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有助于企业从多个方面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和同行相比的差距,也可以让有关领导根据这些信息做出长远的计划。在弥补缺陷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以此来缩短与同行的差距。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可以快速地掌握市场需求与竞争情况。这使得公司能过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产品的生产、营销战略进行灵活调整,可以更快地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从而有效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财务数据可视化。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可视化与仿真,从而对市场进行更为深度的财务分析与预测。这一动态、交互式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可以更清楚地展示企业的财务信息,帮助决策者了解企业目前的财务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计人员能够将这些复杂的财务数据以简单、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从而促进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通过财务数据可视化,企业能够快速识别关键的财务趋势和风险点,及时调整策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财务绩效和整体运营效率。
(四)优化组织结构。财务数字化可以支持企业顺利解决现实运营环境下业务与财务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方便了与外部的数据传输和数据采集,以价值分析、价值管理和价值创造为核心,企业更加重视业务的重构和再生,更加关注用户和市场的整体优化。这推动了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思维向用户和数据驱动的思维转变,促进了组织结构的敏捷化和去中心化。在这种环境下,各部门可以更加透明地共享财务信息,确保企业对财务信息的主动管理权。
(五)降低治理风险。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嵌入系统风险治理体系中,推进系统风险治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可以实现对系统风险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治理和实时治理。通过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信息上的审核,对财务系统进行周期性的监控以保证其安全性。这样既可以借助平台的智能化来补充人员的缺乏,又可以通过人工来实现对平台的监控与管理。通过对财务工作流程的严格控制,使财务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更加有效。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生成一套完整、精确的风险评估报告,并以此来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四、总结
(一)研究评价。财务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改进的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与预测,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策略、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财务数字化转型已由单纯的自动化过程,逐渐向智能化核算、业务分析、经营决策等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与精度,并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撑,从而促进公司综合竞争实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展望
1、数据安全问题。在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交互与存储规模巨大,同时也存在着财务数据泄漏、安全风险等问题,这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严重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未来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司风险控制策略,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威胁,以及保证公司资讯的完整与有效。
2、跨境合同和税务管理问题。在全球化环境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法规、税率、税务处理方式和税收合同要求的差异,给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可以深入探讨如何利用财务数字化转型来解决问题,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法规和合同要求。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姚加权,张锟澎,郭李鹏,等.人工智能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基于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的视角[J].管理世界,2024.40(02).
[2]裴璇,刘宇,王稳华.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经济效应与策略选择[J].改革,2023(05).
[3]朱辰,华桂宏.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长短期投资偏好关系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3.43(07).
[4]刘勤,杨玉洁.财务数字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视角[J].财务研究,2024(01).
[5]王世杰,刘峰.大型语言模型对会计未来发展的影响[J].财务研究,2023(04).
[6]任雪,周融,许宪春.基于中介服务视角的房地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以贝壳找房数字化模式为案例[J].调研世界,2024(06).
[7]吴江,陈浩东,陈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析[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9-20.
[8]徐玉德.数字经济时代会计变革的反思与逻辑溯源[J].会计研究,2022(08).
[9]崔华宁,王飞跃,李娟娟,等.平行财务预算:复杂业财的深度融合与智能服务[J].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2023.05(04).
[10]刘尚希,赵劲松.会计数字化推动企业创新内在机理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23(06).
[11]马瑞阳.数字化会计教育发展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