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浅议 |
第743期 作者:□文/马晶禹 时间:2024/12/16 14:43:18 浏览:3次 |
[提要]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建设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诸多内部控制挑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了解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为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6月24日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建设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内部管理挑战。优秀的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坚实支柱,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并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这类资金密集型、工程复杂度高的行业而言,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仍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管理不当、信息流通不畅、监督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强化自身内部控制。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内部控制在我国起步较晚,直至1986年财政部首次对其作出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概念才逐渐被引入我国的企业管理中。然而,即便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尽管财政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相继出台相关规定和指导方针,但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依然存在着误解与模糊。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中的部分企业仍未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认知误区,而另一些企业则由于内部管理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普遍薄弱。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建筑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行业的变化,但尚未采取实际行动,仍处于观望状态。还有一些企业盲目跟风,只追求眼前利益,缺乏风险评估意识;而另一些企业则将注意力过多放在经营业绩上,忽视了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与理解。
(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意识缺失。在建筑安装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部分企业更注重项目进度和质量,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相对较弱。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部分企业可能缺乏对内部控制概念的清晰理解,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程序,而不是管理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其次,可能存在对内部控制作用和价值的误解,认为过多的内部控制会增加管理成本和限制业务发展。此外,也有可能是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上的问题,导致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将其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层应该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将其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二)内部控制工作缺乏科学性。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缺乏科学性是指在推进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部分企业未能充分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有效的管理模式。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缺乏系统性地分析和评估内部控制的需求,也未能充分利用相关的理论和工具来指导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实践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可能存在诸如方案制定不科学、控制措施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这种缺乏科学性的内部控制工作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效率低下、风险管控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内部控制偏离核心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偏离核心环节是指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未能将重点工作集中在关键业务环节上,导致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不佳。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在控制过程中过度关注某些次要环节,而忽略了对核心业务环节的有效管控,使得内部控制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足,部分企业在项目实施时未能全面进行监控,无法发挥有效的管控作用,最终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核心业务环节的认知和重视,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核心业务环节的有效监控和管控上,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环境较为薄弱。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环境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良好的内部环境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诸多挑战和不足。部分企业内部控制氛围缺乏和谐,分工不合理,职责不清。未明确规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员工等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和义务,也未成立专门的机构或指定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受到限制,从管理层到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普遍淡薄,有些甚至将内部控制制度和手册视作仅为应对资质评审、合规检查等需求而制作的形式文件,缺乏与实际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性。一些企业的管理模式延续了粗放型模式,领导层过于关注商务投标和项目施工管理,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甚至视内部控制制度为约束员工的工具,而自身却未受其约束,成为内控制度的践踏者。另外,一些企业过于狭隘地将内部控制局限于对施工项目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管控,这种偏执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薄弱和不健全。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内部环境的建设,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管理层的领导作用、加强内部沟通等措施,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企业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独立性不足是导致其功能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内部控制失去独立性时,其受到相关利益方的干扰,无法真正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一些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差的情况正是由于内控独立性不足所致。企业常常将内部控制工作交由财务或行政人员负责,而没有设立一个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这些负责人员在组织结构中往往地位较低,缺乏足够的权力和独立性,无法有效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执行,他们可能会受到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的影响,难以客观地发现和纠正内部潜在问题。另外,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存在岗位职能交叉的情况。这意味着某些管理层人员既是项目参与者又是内部控制的监督者,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潜在的道德风险。例如,负责财务核算和资金管理的财务经理可能会面临利益冲突,他们可能会利用其职位来掩盖不当使用资金的行为,以谋取个人私利,这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和透明度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并确保职责分工清晰,以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透明度,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三)风险防控机制缺失。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风险防控机制的缺失可能导致诸多问题。首先,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意味着企业无法全面了解内外部潜在风险,无法有效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也无法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其次,没有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引进专业人才,意味着企业在应对风险时可能凭借主观经验,难以做出客观、科学的决策。再次,缺乏针对性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措施,可能使得企业在风险发生后无法及时应对,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防控机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上。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意识不足,尤其是在房地产发展繁荣的时期,企业往往因为迅速发展而忽视了内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虽然企业关注施工项目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风险,但对于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风险缺乏有效识别。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和人才,导致企业仍然依赖主观经验来应对风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各类内外部风险,为了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内控手段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内部控制信息化不足。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滞后,是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仍然滞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智能的内部控制系统。首先,部分企业缺乏明确的信息管理和沟通机制,在项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等方面缺乏规范化的流程和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其次,部分企业对于大量的内外部信息缺乏筛选和整合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筛选机制,导致重要信息被淹没在大量数据中,无法及时发现和利用,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最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导致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化的重视和投入。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和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包括管理层的风险意识、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首先,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至关重要,管理层应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制定出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其次,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是必不可少的,清晰的组织结构能够明确责任和权利,避免信息传递和决策层层拖延的情况发生。同时,适当的分工和协作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人员素质也是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各自的岗位,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将各项业务都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在关键节点融入内控手段,包括战略决策、财务投融资管理、人力资源、工程投标报价、合同谈判商签、建设施工、物资采购等方面,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潜在风险,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运营的安全和可持续性。总之,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管理层的重视和全员参与。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素质、加强风险意识等措施,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稳健发展。
(二)提高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独立性是确保企业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公正性和透明度的关键因素。首先,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是增强内部控制独立性的关键步骤之一。审计机构或部门应该与企业其他部门相互独立,并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报告,他们的任务是独立地评估和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其次,建立有效的内部审查制度也是提高内部控制独立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自查来实现,确保各部门的运作符合规定和制度,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审查人员应该独立于被审查的部门,并拥有足够的权威和资源来执行其任务。最后,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也是保障内部控制独立性的重要措施之一,这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监督委员会来实现,其成员应该来自公司外部的独立人士或专业机构,他们可以监督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向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提出建议。最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也是提高内部控制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公司应该倡导诚信、透明和公正的价值观,鼓励员工勇于报告问题和不当行为,并确保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三)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中缺乏风险防控机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建筑行业的特点使其面临各种风险,如安全风险、质量风险、合规风险等。为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识别、评估和分类各类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覆盖项目前期规划、施工过程管控、后期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确保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其次,建立专业的风险分析团队。吸收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执行规范的风险分析程序,准确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优先控制、重点关注的风险。再次,加强对关键风险的重点防控。特别是在投标报价、工程垫资、施工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建立严格的控制标准和程序,防范冒进、资金链断裂、质量安全风险等潜在问题的发生。此外,综合运用多种风险应对策略。除了规避、降低风险外,还可以考虑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方式,根据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度和收益预期,确定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最后,建立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除了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外,还需要加强决策层、管理层、关键核心岗位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培训,确保风险防控工作得到全员参与和有效执行。
(四)强化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投资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立健全的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和数据存储系统等。这些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能够支撑企业各项业务的信息化需求,确保信息的安全、完整和可靠。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和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项目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这些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项目、成本、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和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应用,为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提供更为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支持。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和对策探讨,是对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以及强化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等对策建议。在当前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化方面存在滞后的问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支持,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和系统,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和培训,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分析与改进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1).
[2]纪江霞.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17).
[3]杨俊雅.关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研究[J].商业2.0(经济管理),2021(10).
[4]吴电亮.建筑企业内控制度信息化建设与风险防范[J].会计师,2024(01).
[5]李萌.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商场现化,2023(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