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市场/贸易 |
股票、基金市场收益及消费能力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
第743期 作者:□文/陈 美 卜昊楠 时间:2024/12/16 15:17:08 浏览:27次 |
[提要] 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探究股票和基金市场收益对居民消费水平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股票和基金市场收益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小,但初始阶段均为正向影响;消费能力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滞后的非持续正向影响。长期来看,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和股票市场收益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基金市场收益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负向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和基金市场的收益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很大程度是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间接实现的。为此,增强居民对股票和基金市场的信心、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股票市场收益;基金市场收益;居民消费
基金项目:聊城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保险+康养’发展战略下山东健康保险供给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编号:321022116)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6月2日
引言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日益成熟,已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而基金市场同样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公募基金,因其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求。然而,随着公众金融素养的日渐提升,居民逐渐认识到:通过股票市场只能让自己手里的钱流向上市公司或者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和个人;基金市场也是一样,公募基金在收取高额手续费的同时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居民的基金收益惨淡。在居民对股票和基金市场产生动摇之际,2023年8月,《经济日报》一句“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等渠道也能赚到钱,从而化消费意愿为消费能力”让股民、基民的投资热情立即被点燃。此后,国家出台诸如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阶段性收紧IPO、设立平准基金等一系列利好股市的新政策。种种迹象无疑彰显国家优化股票市场环境,真正将居民的消费意愿转化为消费能力进而提高消费水平的决心。基于此,深入剖析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收益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众多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而基金市场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受到关注。同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作为居民消费的两个重要方面,也常被分开研究,然而这两者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且,学者们大多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来衡量股票市场的波动或收益,虽然上证综合指数被人们普遍作为中国股票市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指数,但因为上证综合指数涵盖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且采用市值加权法计算,导致一些权重板块或公司对该指数产生的影响过大,而居民通常不会选择购买这些权重股。因此,本文选取A股平均股价指数来衡量股票市场收益,选择股票市场收益、基金市场收益以及居民消费能力为影响因素,探究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所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均为2014Q1~2023Q4的季度数据,分别有40个观测值。各变量选取及说明信息如表1所示。(表1)
被解释变量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并选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作为衡量指标,理由是股票和基金的受众主要是城镇居民,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来。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居民消费能力、股票市场收益水平和基金市场收益水平。其中,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来衡量,用以全面揭示股票和基金市场与消费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官网;股票市场收益水平用A股平均股价指数来衡量,数据源自同花顺数据库;基金市场收益水平用公募基金净值指标来衡量,因为其直接体现了基金绩效和基民收益状况,数据源自wind数据库。
二、模型构建
(一)变量平稳性检验。为消除原始数据异方差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取对数后各变量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建立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以研究各变量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具有可行性。此外,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并将显著性水平设定为5%,结果显示:各变量的原序列均不平稳,但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均通过平稳性检验,因此各变量需一阶差分后构建VAR模型。(表2)
(二)VAR模型构建。在构建VAR模型之前,本文选取多个检验指标来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以保证VAR模型的效果和实证研究的准确性,包括LR统计量、FPE、AIC、HQIC、SBIC等信息准则,并将“指标数值最小原则”和“多数原则”相结合,如表3所示,最终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4。(表3)
由此可得,最优滞后阶数为4时的VAR(4)模型公式如下:
Yt=K+A1Yt-1+A2Yt-2+A3Yt-3+A4Yt-4+ξ (1)
其中,Yt=(ct,yt,pt,ft)T,为4×1维的向量时间序列;K=(k1,k2,k3,k4)T,为4×1维的常数向量;ξ=(ε1t,ε2t,ε3t,ε4t)T,为4×1维的向量白噪声。
三、实证分析与检验
(一)短期动态关系。本文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响应变量,分别以股票市场收益水平、基金市场收益水平和城镇居民消费能力作为冲击变量,使用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各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短期动态影响,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图2、图3)
当给予股票市场收益水平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仅在第一期有微弱的上升,往后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小,这表明短期内股票市场收益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微弱;当给予基金市场收益水平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首先在第一期有所上升,然后在第二期下降,最后向上波动,直至影响消失,这表明基金市场的短期收益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确实具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稳定;当给予城镇居民消费能力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时,第一期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会下降,但在第二期出现大幅反弹,随后下降并在波动中逐渐趋于稳定,直至影响消失。可见,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正向影响具有滞后性,且在短期内没有表现出理论上应有的持续的正相关关系。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为了更好地判断变量间的动态关系,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收益水平都不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这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一致。但是,城镇居民消费能力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股票和基金市场收益水平又分别是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格兰杰原因,由此可知,股票和基金市场的收益可通过提高城镇居民消费能力间接刺激城镇居民消费。因此,当居民通过投资股票、基金等赚到钱的时候,可以将消费意愿转化为消费能力,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表4)
另外,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基金市场收益水平也都是股票市场收益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股票市场收益、基金市场收益、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建立长期动态互动关系的可能性。
(三)长期动态关系。本文各变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且长期来看相对稳定,又由于lnc、lny、lnp、lnf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所以为了研究各变量间的长期动态互动关系,可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确定协整秩,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表5)
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结果均表明,lnc、lny、lnp、lnf这四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为其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协整秩为0”原假设,但均无法拒绝“协整秩为1”的原假设。因此,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能力、股票市场收益及基金市场收益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方程如下:
lnc=-98.69+18.99lny+1.51lnp-6.04lnf (2)
由方程可知,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和股票市场收益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弹性分别为18.99和1.51,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三者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长期均衡关系,符合经济理论预期,也印证了通过繁荣股票市场来将居民的消费意愿转换为消费能力,进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合理性。
另外,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基金市场收益为负相关,弹性为-6.04,这可能是因为基金市场收益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使投资者对未来市场持乐观态度,进而选择继续持有或增加投资,而非增加消费。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究股票、基金市场收益以及居民消费能力对居民消费水平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股票和基金市场收益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小,但初始阶段均为正向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股票和基金市场的收益波动较大,短期收益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导致居民持谨慎的消费态度,然而,股票和基金市场的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长期来看,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和股票市场收益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基金市场收益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负向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和基金市场的收益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很大程度是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间接实现的。究其原因,仍然可能与股票和基金市场在我国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有关,居民只有当真正具备消费能力时,才敢进行消费活动。
为此,在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方面提出如下建议:(一)增强居民对股票市场的信心。首先,通过打击内幕交易、完善退市制度、限制股东减持、强化信息披露机制、适时控制IPO数量及优化转融通机制等净化股票市场的环境,使股票市场成为广大居民投资的首选场所。其次,建立长期系统性的平准基金,让广大居民相信股票市场是安全、可靠、稳定的,以维持市场情绪稳定。最后,为避免股票市场短期的暴涨暴跌,应加强对量化基金的监管力度,使股票市场在长期向好的趋势下也具备短期的稳定。(二)积极促进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应制定基金经理薪资与基金收益强关联且基金经理管理基金不得过多的政策,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减少基金经理道德风险,提高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应取消业绩亏损的基金收取管理费用的资格,以便减轻亏损投资者的负担,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基金市场健康发展。(三)通过股票和基金市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首先,在确保居民对股票和基金市场具有信心的前提下,拓宽居民投资渠道,鼓励居民将储蓄用于投资,再通过投资实现资产增值,进而将其转化为消费能力。其次,国家应多渠道开展居民投资理财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的金融素养,使居民能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并在投资中获得收益。最后,应建立股票和基金的减税、补贴机制,以降低居民投资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程超.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43(06).
[2]张占军,薛宏刚,贺斌.我国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研究[J].管理学刊,2017.30(01).
[3]俞力宁,赵玉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股票市场收益关系的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22(04).
[4]张帆.股票市场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22.
[5]刘晓蕾.我国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