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金融/投资 |
交通建设项目融资探索 |
第743期 作者:□文/王 珂1 孔令熠2,3 时间:2024/12/16 15:21:46 浏览:31次 |
[提要] 围绕如何有效解决交通建设国企融资难、高负债问题,就盘活国有资产,进行股份改革,以金融资本市场进行融投资,提升交通国企经营效率,实现交通国企提质提速大发展展开论述。以交通建设项目融资为切入点,提出国有交通集团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创设交通专项投资基金,开展金融化市场化投融资运作,解决国有交通建设企业融资难的思路,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总结其运用成效,以期为交通行业提供发展思路,为交通建设项目融资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金融资产;投资平台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的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路径识别和风险预测研究”(232400412030)
中图分类号:F832;F276.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6月26日
当下解决交通建设项目融资问题,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不同股权结构占比,避免过度集中的国有股权有碍公司业绩提高,而通过引入相对分散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股权占比,有利于公司提高收益。本研究针对交通资产管理提出了“股权混改+投资基金”的发展思路,积极开辟交通企业在市场融资的新进路,以求解决交通行业融资难的大问题。
一、交通建设项目融资现实需要
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主要有政府直接投资、一般债券与专项债券、PPP模式、特许经营模式、股权合作等。政府投资倾向于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国计民生领域,资金大多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或者贷款贴息等方式。交通基建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一般在3~5年之久,且项目建设资金巨大。尽管债券、专项债券或者PPP模式在交通建设项目中应用广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融资成本、风险分担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健全交通建设投融资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项目管理和投融资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二、建设交通强国面临的难题
交通建设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从社会与经济发展维度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高速公路基建仍处于增长状态。虽然主干线路网日趋完善,但是新增的交通路线多居于路网的边缘,或从属连接线及加密线,相较交通主干线,其投运后的经济效益或是整体社会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巨量建设资金短缺、交通建设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智慧交通建设发展乏力、交通产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程度低等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影响到我国交通建设产业的发展。
(一)交通建设产业负债率居高不下。要想富,先修路。一直以来,交通建设结构中,政府还贷所占比重大。“修路贷款、收费还贷”模式,虽然带动了公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使得政府背上了深重的贷款包袱,交通建设企业也因此保持着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并长期面临公路收费资不抵债的窘境。目前,高速公路普遍存在营收率较低的现状,使得企业在基建期内,息加息,形成巨额债务与沉重负担。常规做法往往是借新债还旧息,受制于有限的融集渠道与方式,交通建设企业急于就融资问题实现突破。
(二)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偿债能力弱化。当前,高速公路的还贷主体变更,债务主体也相应由政府划转到国有企业。据此,基于国家政策与法规维度,交通建设企业的高速公路贷款脱离了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基于金融机构与债权人的视角,这类贷款风险等级随之提升,贷款利率相应提高,交通建设国企的授信规模相应收窄,一系列的变动影响因子使得国有交通建设企业的偿贷能力减弱,一定程度上造成合同期原有贷款债息还不上、合同到期债息无法续期的风险隐患。
(三)营收项目单一,收益远差贷款。高速公路通行费是国有交通建设企业的主营收入。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增加,受制因素较多且复杂,如地区差异、路域辐射力、车流量、运输成本、车主路线偏好、当地风土人情等,而核心问题是单一的营收模式。虽然国家多次强调要提升高速公路通行速度,贯通高速公路路域网,实现全国高速一路通,但受制于巨量的建设投入资金,企业需要以各种融资渠道来解决,成为交通建设企业棘手的问题。
三、构建国有交通集团投融资平台
(一)投融资平台构建的战略定位。由混改后的国有所有制交通集团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主要职能是募资吸纳资金,并以获取股权的方式参与国企的公司治理。其通过合法合规实施灵活多样的资本运作,筹集资金促进交通国企强势发展,并顺应数字化发展需要,保证国有企业资产保值与增值。在此基础上,根据交通建设行业的发展实际,相应成立募集总汇、财务总汇、收益总汇、内设银行。(图1)
1、募集总汇。以募集资金为核心,研究资金流向,寻求资金矿,发掘资金源。在此基础上盘活国有资产,做好国企资本融资投资大文章。审慎瞄准交通产业衍生价值的投资标的,累积投资收益,布局交通产业(相关产业)的投资与创新,以优质高效的回报率,推动交通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并力图以交通国企新金融,立足国内,融通国际,以技术迭代不断引领行业新发展。
2、财务总汇。抓好理财这个大目标。交通国企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多种财务组合拳,将企业内的临时或短期闲散资金回笼,定向投资价值高、效益好的领域或产业,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增值扩容。同时,适时与政府相关部门、银行财税部门、社会资本拥有者等接触,争取行业融资政策、社会资本流入,积极构建交通国企集团融通资金的安全性、科学性。通过财务大数据,堵漏防危,以稳健强效的新型融资渠道与方式,实现交通国企集团轻负债、低成本、快周转、资产使用效率高的财务目标。
3、收益总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多元化投资布局,不断形成交通国企集团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以稳健的投资能力与相对安全的运营能力,成为全牌照交通国企金融平台,积极吸纳金融板块资金流,逐步提高对交通国企集团产业链的增值运作能力。在交通国企集团主业稳定、向好发展态势做背书的前提下,资产管理公司借势发展,将旗下金融产业发展为新的收益增长区,逐步迈入交通主业与金融投资业共同促进、共谋发展的轨道。
4、交通集团内设银行。借助交通国企集团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优势和不俗实力,积极寻求上市,并深耕证券市场,以证券模式助力集团全面发展。同时,以交通建设产业为基点,将其上下游行业供应链金融、集团主业链金融、数字化金融等,以租赁、保理等方式,助力以上链条项目的资金运转。
(二)国有交通集团资产管理公司投融资操作。首先,混改后的国有交通集团,借助上市公司的优势进行证券融资;其次,依托先前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将中央企业、经济发达地区国企、行业头部国企、民企以参股方式引入交通建设集团,实现国有资产、民营资本的有机结合,达成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协同治理、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股权合作关系;再次,由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引来头部投资机构,并将投资机构在基金管理方面的人才、成功运作经验,为我所用,在短时间内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资本运作能力;最后,资产管理公司通过积极运作,发起成立交通产业基金、交通投资基金,运用基金进行资金募集、投资项目等操作,不断拓展交通集团投融资方式,捕捉新的投资项目。(图2)
实事上,对开发高速公路新路段、建设未成熟高速公路、盘活高速公路周边产业等项目,交通产业基金都可将其纳入投资。上述项目经交通产业基金培育,对已经成熟的资产再次打包进入证券市场,可反复采用“投资→培育→运作→上市→获得资金→再投资”的方式循环操作。
(三)国有交通集团投融资成效
1、激活企业发展活力。以股权吸引国企、民企资本,建立以国企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集团,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组建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平台,以交通产业基金的投资运作方式,在交通国企中引入基金投资,可以有效吸纳多元化资金,以多股权方式激活国企经营治理,有利益于政企分开,实现交通国企长足发展。
2、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交通国企利用混合所有制融资优势,实现以少量国有资本带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社会资金的投入,并对吸纳的各类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和有序流动。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以类金融平台对资源进行再配置方式,盘活高速公路资产,加快交通国企资本流动,提高资产运用效益。同时,加强与交通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助力集团旗下公司运用资本进行再投资,实现交通国企资产的增值升值。
3、降低集团财务风险。混改的国有交通集团以基金投资的方式,既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又将自身债务调整到安全区域。同时,资产管理公司以集团的部分(安全垫资金)劣后资金从银行融入大量的优先级资金,以劣后资金作为基金投资方式,不仅有效规避了投资风险,还获得了大量的优先级低成本资金,科学合理的基金投资选择促使集团的财务保持在合理、安全状态。
4、助力交通产业提质提速。推进交通所有制集团与其上市公司双赢的关键在于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采用金融资本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与交通投资基金筹融资金、合理投资,并将投资收益再投资,实现投融资的良性循环。借助交通建设产业与国企混合资本的资源资产优势,经由投资交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与领域,向多领域高科技公司迈进,完成交通国企在数字化时代的战略转型。
四、国有交通集团投融资平台优化建议
(一)规范交通国企混改法人治理。国企在混改背景下,旨在以异质性股东“互补”,将股权制衡寓于公司协同治理中,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法人治理主体间的统筹规划,把自主经营权让渡董事会与经理层,有效避免大股东导致的决策失误,借助民营股东及其资源实力,激活国企经济的发展活力,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二)积极做好员工持股试点工作。尝试探索交通投融资平台员工持股新模式。广揽重要岗位人才,跨地域选聘职业经理人,引入业内顶级专家落户集团,发挥技术头雁效应。采用以岗定股与动态调整有效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推进核心员工中长期股权持股计划。构筑员工与集团的利益共同体,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的吸引力。
(三)着力实施集团财务数字化转型。积极建设数字化电子财务,在集团内部通过共享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强化全集团财务运作与服务职能。在大数据与区块链加持下,以集团公路建设周边区域房产项目开发、域旅游景点开发等资产业务,积极捕捉与交通行业相关的投资机遇。同时,着力布局人工智能战略意义的投资项目,加快集团交通产业数字智能发展步伐。
(四)增强高质量发展风险意识。成立集团风险控制委员会,直属董事会管理。在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框架下,该委员会突出对风险防范的独立性,兼具对风险预判的前置性。制定投融资方案与投融资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将风险管控贯穿“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全过程。此外,强化融投资项目运作廉政管控,强力防范和遏制集团投融资项目与业务出现腐败现象。
综上,本文以交通国有基建企业为例,通过交叉持股参股方式,构建交通国企混合所有制集团,并以此开发新项目,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培养优质资产成为上市公司,再以成立交通专业基金进行资本运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布局产业链,获取收益,盘活国有存量资产,降低集团财务风险,激活企业发展活力,实现交通产业提质提速,全力打造交通国企的战略融合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1.河南中平交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斌.股东资源理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05).
[2]崔敏,黄丽雅,马衍军.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公路,2022(22).
[3]封毅.“混改+基金”构建交通产业投融资平台探究[J].会计之友,2022(01).
[4]江小涓.新中国对外开放70年:赋能增长与改革[J].管理世界,2019(12).
[5]祁怀锦,李晖,刘艳霞.政府治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配置效率[J].改革,2019(07).
[6]黄速建,肖红军,王欣.竞争中性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9(0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