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张家界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743期 作者:□文/汤 瑞 蔡建刚 时间:2024/12/16 15:36:11 浏览:3次 |
[提要] 乡村民宿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合理的空间分布则是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张家界市乡村民宿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与广泛分散的双重模式,并具有方向性和范围性,其中民宿空间高度集聚主要体现在交通便捷且旅游资源丰富的永定区中心部、武陵源区偏东部。从影响因素看,旅游资源分布模式、交通可达性和政策支持对乡村民宿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对此,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和利用旅游资源、优化政策环境,以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张家界;乡村民宿;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构与分类供给机制研究”(编号:72063007);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民宿经营者咨询网络结构及其优化研究”(编号:Jdy22103);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民宿经营者先前经验、咨询网络与民宿集群化发展”(编号:JGY2023051)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7月15日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住宿业的重要部分,对盘活闲置农村资源、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具有重要作用。乡村民宿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装修精致、营销卓越和服务独特,还在于地址选择、交通便利以及政策支持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民宿发展的复杂背景。本文对张家界市乡村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民宿分布的空间规律,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民宿数据来源于携程网,该网站作为我国在线旅行服务平台,提供广泛的住宿选项和详尽的用户评价信息。为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相关性,笔者采用八爪鱼软件对携程网进行了全面的数据爬取,抓取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前张家界市范围内所有列出的民宿主页信息,并且进行数据抓取时,设置了定向爬取规则,设定了自动翻页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为CSV格式,方便进行下一步处理和分析。数据抓取涉及3,567条网页,涵盖1,918家不同的民宿。整个数据抓取过程耗时约16个小时,确保了从网站上获取的信息具有全面性。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对初步抓取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的预处理:第一步,数据清洗。经检查,原始数据中存在重复记录。通过比对民宿名称和地址,笔者从1,918家民宿中删除了重复项,保留了1,883家独一无二的民宿记录。第二步,缺失值处理。对于部分缺失的地址信息,采用基于周边已知数据的逻辑推断方法进行填充,确保了地址数据的完整性和后续地理编码的准确性。第三步,标准化处理。统一地址格式,确保所有数据在后续地理编码中能被准确解析。
为了将收集到的民宿地址转换为具体的地理坐标,笔者使用Python3.11编写脚本调用高德地图API,通过高德地图提供的地理编码服务能够将结构化的地址描述转换为经纬度坐标。民宿的地址坐标将用于后续的空间分布和可视化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核密度分析。核密度分析是一种非参数方法,用于估计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数据点的空间分布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计算公式为:
f(x)=■■k■ (1)
式中,k■为核函数;h为宽带(h>0);n为观测数;x-xi为观测点到估值点的距离。
2、最邻近指数分析。最邻近指数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点模式分布是随机的、聚集的还是均匀分散的空间分析工具。其计算公式为:
R=■=2■ (2)
式中,■代表理论最近邻距离;■代表实际最近邻距离;R代表最近邻指数;D为点密度。根据最近邻指数R的数值,可以对空间分布进行等级判断:当R=1时,表示空间呈随机分布;当R<1,表示空间呈集聚分布;当R>1,表示空间呈离散分布。
3、标准差椭圆。标准差椭圆是一种用来量化空间数据分布形态和方向的地理统计工具。均值中心用于描述点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对位置,而方位角则是指点空间分布的主方向,即正北方向与顺时针旋转的主轴之间的夹角。其计算公式为:
■=■■,■=■■ (3)
tanθ=■x■■-■y■■+■ (4)
式中,■、■分别为均值中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θ为椭圆方位角;xi、yi为点要素的空间坐标。
二、张家界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特征
(一)民宿数量分布。张家界市辖两区两县,即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慈利县、桑植县。如表1所示,张家界市各区县的民宿数量存在明显差异。首先,永定区拥有953家民宿,占全市民宿总量的50.60%,位居第一。永定区总面积2,208平方千米,面积仅排全市第三,这表明永定区作为市政、文化、交通枢纽中心,具有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务人士,促进了民宿业的发展,从而使得民宿密度较高。其次,武陵源区拥有709家民宿,数量位居全市第二,但其面积最小,仅有397.6平方千米。武陵源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民宿旅游的发展,因此民宿密度高。桑植县和慈利县的地理范围较大,但两县民宿数量较少,分别为169家和52家,两县民宿量仅占全市的11.74%,这是由于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或游客流量较少所致。(表1)
(二)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用ArcGIS10.8软件中最邻近指数工具对张家界市民宿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量化,采用欧几里得距离度量,以定量的方法揭示民宿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民宿的观测平均距离为138.7158米,远低于在假定随机分布情况下的预期平均距离1,020.7814米。由此得出的最邻近比率NNI为0.135892,显著小于1,这一结果表明民宿分布的聚集性质。此外,NNI的分析还得出了一个z得分为-71.733856,配合一个接近零的p值,这一统计显著性检验强化了聚集分布的结论。该z得分的绝对值远超常规的±1.96临界值,表明这种空间分布模式远非随机事件,而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空间聚集现象。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张家界市民宿倾向于在特定区域内集中分布,而不是均匀散布在各个区县。
(三)民宿集聚区与空间分布。在ArcGIS10.8软件中使用核密度分析工具对张家界市民宿的核密度进行计算,并利用几何间隔对密度值进行了五级分类,结果显示,永定区中心部、武陵源偏东部是张家界市民宿的高密度集聚区域;其他区域的民宿密度相对较低,表明民宿分布相对稀疏。
使用标准差椭圆法可以分析离散数据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方法中,椭圆的长轴指向数据集的主要方向,而短轴则定义了数据集的覆盖范围。长轴与短轴的长度差越大,表明数据的空间方向性越强。表2数据显示,张家界市景区表现出一定方向性的空间布局特征。张家界市景区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东北-西南方向性,这由其长半轴长度0.382276公里、短半轴长度0.216163公里以及方位角77.006507度所体现。同时,相对较大的面积和轮廓线长度,揭示了景区在地理空间上的广泛分布和吸引游客探访的广阔区域。此外,民宿空间分布更趋向于紧凑和集中,主要位于张家界市的武陵源区及永定区部分区域,其他区域呈小规模集聚或分散,其标准差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分别为0.220358公里和0.153778公里,方位角为60.643736度。面积和轮廓线长度较景区小,表现出民宿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表2)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旅游资源。张家界市旅游资源对民宿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的分布决定了游客的游览路线。截至2023年底,张家界市共有36家旅游等级景区,其中4A级及以上景区14家。高等级的景区往往能吸引多数游客前往,因此游客更倾向于选择集中景点的游览路线,其周边地区的民宿需求量也相应较高,进而促进了当地民宿集群发展。二是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分散性对民宿的分布产生影响。张家界市不仅有高等级景区,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点分布在各个地区。这种多样性和分散性导致民宿业在整个市域内的分布较为广泛。一些偏远但景色优美的地区也吸引了游客的兴趣,因此在这些地区也会有民宿,使得民宿呈现出分散的特点。三是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影响了民宿发展的模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张家界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3,6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4.62亿元,这一数据表明张家界市是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需求,张家界市在不同的旅游景点周边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民宿,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和偏好。例如,靠近景区的民宿会更注重提供便利的住宿条件和服务,而远离景区的民宿可能更注重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体验。综上所述,张家界市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集中性和特色性,直接影响了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了解并利用好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民宿业的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二)交通可达性。交通可达性作为影响张家界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可低估。首先,交通可达性直接影响游客的住宿选择。据《张家界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张家界市的公路总里程达9,28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85公里。便捷的交通网络使游客更容易到达各个景点和民宿。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吸引更多的游客,他们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的住宿地点,这直接影响了民宿入住率。其次,交通可达性是民宿经营者选择经营地址的关键因素。张家界市的公路货运量和客运量持续增长,表明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民宿经营者在选择经营地点时会优先考虑交通便利的地区,因为这更容易吸引游客,提高游客满意度,从而提高民宿的品牌知名度。最后,交通可达性与民宿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张家界市公路旅客周转量高达26.31亿人公里,表明市内旅游活动的频繁和游客流动性的增加。在交通便利地区,民宿的客流量更大,经济效益也更为显著。因此,提高交通可达性不仅能够促进民宿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因此,充分认识和利用好交通可达性对于促进民宿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在塑造张家界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意义不可小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在民宿业的规范与发展上表现出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路径。首先,在国家层面,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规定旅游民宿的定义、评价原则、基本要求、管理规范和等级划分条件,为全国民宿业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框架。进一步,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是到2025年构建一个高标准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为民宿业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设定了明确目标。其次,在湖南省层面,2020年颁布的《关于规范和推进乡村民宿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建设规范,而2024年下发的《关于推动湖南高品质旅游住宿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则旨在提升全省的旅游住宿业水平。最后,在地方层面,张家界市早在2016年便出台了两项重要政策和办法,即《张家界市旅游客栈管理暂行办法》和《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发展乡村特色民宿(客栈)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以此来具体规范和引导张家界市民宿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共同推动了民宿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运用核密度分析、最邻近指数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揭示张家界市乡村民宿集聚特征、分布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从民宿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一是聚集趋势特征明显,民宿在张家界市的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趋势,特别是在永定区中心部和武陵源区偏东部,这两个区域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交通设施,成为民宿聚集的热点区域;二是空间分散特征突出,虽然民宿在永定区中心部和武陵源区偏东部高度集中,但在整个张家界市范围内民宿的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分散性,特别是慈利县和桑植县的民宿明显较少;三是民宿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和范围特征,张家界市民宿分布趋向于沿着主要旅游景区和交通线路展开,这种趋势与旅游路径和交通发展紧密相关。
从影响因素来看,一是交通的可达性,交通网络的发展和优化是推动民宿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某些区域成为民宿业的优选地,直接影响了游客住宿的便利性和民宿的经济效益;二是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直接影响了民宿的地理布局,旅游热点区域通常拥有更高的民宿密度,反映了民宿业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三是政策的支持,政策支持对民宿空间分布产生影响,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努力营造有利于民宿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鉴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永定区中心部和武陵源区偏东部的交通优化力度,以进一步提升这两个区域的交通可达性;二是完善通往偏远景区的交通网络,以提高游客到达偏远地区的便利性;三是优化张家界市交通模式,促进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如公共交通、自驾游、观光巴士等,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其次,整合与利用旅游资源。一是对慈利县和桑植县等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制定整合利用方案,以确保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二是鼓励民宿经营者与当地旅游景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民宿与旅游景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以互联互通的方式实现业务互补和合作共赢;三是鼓励民宿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机构、文化机构等合作,共同设计、推广特色旅游产品及体验项目,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最后,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出台更加有利于民宿业发展的政策,例如税收优惠政策、用地政策、财政支持等,以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张家界市民宿行业发展;二是加强政府与民宿经营者的对话效率,真正解决民宿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三是加强对民宿业的监管,保障游客权益,提升张家界市民宿业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蔡建刚,刘嘉媚.乡村旅游地民宿经营者咨询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8(02).
[2]王斯亮,邱铜铜.中国地方政府制定乡村民宿发展政策的多元行动逻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4.38(03).
[3]张馨元,张强,韩剑磊,等.民宿与在地社区的互动与共生——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22.37(03).
[4]张海洲,陆林,张大鹏,等.环莫干山民宿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J].地理研究,2019.38(11).
[5]梅林,姜洪强.基于Airbnb数据的北京市民宿空间分异过程、因素与趋势[J].经济地理,2021.41(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