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 |
第743期 作者:□文/祁 颖 时间:2024/12/16 15:56:53 浏览:10次 |
[提要] 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产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制约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对后冬奥时代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发展、滑雪旅游消费者需求及产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分别从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等三个方面提出后冬奥时代滑雪旅游产业人才培养与供给策略。
关键词:后冬奥时代;张家口;滑雪旅游;人才需求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立项研究课题:“后冬奥时代河北省滑雪旅游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课题编号:JRS-2022-601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2.7;G8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6月25日
一、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张家口的滑雪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在国民滑雪消费需求与消费理念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对滑雪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引导,推动了滑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张家口滑雪旅游已经成为河北省冬季旅游的亮点,再加上张家口的地理位置优势、滑雪旅游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及政策基础优势,使其受到国内外众多滑雪爱好者的青睐。张家口已成为国内知名滑雪旅游度假地。
1、滑雪旅游资源丰富。张家口市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山地及坝上地区具有纬度高、海拔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等特点。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影响,张家口的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12℃左右,0℃以下的严冬期长达4个月,雪期自当年11月至来年4月,天然降雪次数多、积雪较厚,滑雪环境具有明显优势。坝上坝下过渡地区最为典型,存在多处1,400米左右的山区,以崇礼区为例,山地坡度在5°~35°之间,适宜修建滑雪场,且年降雪量达到63.5cm,雪质好,颗粒硬度、黏度等各项雪质参数均符合滑雪标准,存雪时间长达150多天,平均风速仅为2级,是北方地区理想的天然滑雪区域。
2、滑雪旅游产业基础已初步形成。张家口滑雪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96年建立华北地区第一个滑雪场——塞北滑雪场开始,进入到起步探索阶段;2003年,万龙滑雪场投入运营,随后长城岭滑雪场、多乐美地山地运动度假区分别建成并运营,滑雪旅游业逐渐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崇礼密苑生态旅游度假产业示范区开工建设,冰雪小镇项目也成功签约,标志着张家口滑雪旅游业步入了跨越赶超的新发展时期。到2022年,崇礼投入运营的雪场已达7家,共建成雪道169条,长度达162公里,各类缆车索道67条,总运力每小时达到6.37万人次。依托良好的自然禀赋和地缘优势,张家口市政府将冰雪产业、体育文化旅游作为全市六大产业的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具备相对健全的滑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通过加快推进滑雪旅游同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的结合,将崇礼区建设成为了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基础已初步形成。
3、冬奥会对滑雪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强力助推。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城市之一,张家口在整体环境改善、冬奥场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滑雪场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冬奥会的举办使滑雪旅游和体育产业、文化产业、休闲服务业、会展业、生态农业、滑雪装备制造业等实现了联动发展,对滑雪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助推。
(二)后冬奥时代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1、冬奥红利持续释放,滑雪旅游发展势头不减。奥运盛世点燃国人的冰雪热情,“三亿人上冰雪”由愿景变为现实。2022~2023年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达到3.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3,490亿元。2023年11月,张家口多个雪场客流量创新高,根据崇礼区文旅局数据显示,崇礼区2023~2024年雪季(2023年11月8日至2024年3月30日),已接待游客441.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43亿元。《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预测,2024~2025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2024年6月5日,张家口市赢得了2029年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的举办权。冬奥红利将持续释放,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张家口作为北京冬奥会众多雪上项目比赛举办地,仍将是国内潜在滑雪人群、特别是有冬奥情结的滑雪人群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2、滑雪旅游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旅游。2021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深挖冰雪旅游消费潜力,强调要通过培育消费理念、培育市场主体、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冰雪旅游活动,扩大冰雪旅游消费人口。在政策的积极引导、滑雪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消费者的消费转型、越来越热衷于体验型消费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滑雪旅游活动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旅游,成为消费者冬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3、滑雪旅游产业链将不断延伸。后冬奥时代,滑雪旅游产业链将不断延伸和完善。发展滑雪旅游产业,不仅包括滑雪旅游,还包括滑雪度假、装备制造、赛事服务、冰雪文化、滑雪科技、滑雪人才培养等全产业链。通过不断地延伸、拓展滑雪旅游产业链,使其逐步发展为带动其他旅游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动机”。
二、滑雪旅游者的需求及特征
根据国内滑雪旅游市场细分,参照大众滑雪的消费情况、滑雪频率和消费动机等三个维度,可以将滑雪旅游者细分为滑雪运动爱好者、滑雪休闲体验者、滑雪旅游周边活动参与者三个类型,每个类型的滑雪旅游者都具有明显特征。
滑雪运动爱好者属于滑雪运动的重度参与者,这一群体对滑雪场地、设施设备及专业服务人员均有较高要求。滑雪休闲体验者属于轻度滑雪者,是滑雪运动的初次接触者以及冰雪运动的娱乐休闲活动参与者,这一类滑雪旅游者人数相对较多,但参与度不高,也有一部分人具有转化为滑雪爱好者的基础。这一群体消费需求的核心以滑雪旅游体验为主,非常注重整个滑雪旅游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希望能够享受较高水准的服务,体验具有新奇感、能愉悦身心的滑雪旅游产品;初次滑雪者还希望能得到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滑雪教练给予的滑雪指导。滑雪旅游周边活动参与者一般并不实际参与滑雪活动,仅限于观赏和交流。这部分人群是滑雪运动的潜在用户群体,也是滑雪旅游的新客群,他们会购买滑雪纪念品、滑雪文创及相关边缘性旅游产品。这一群体需要的服务贯穿滑雪旅游全过程。总体来说,滑雪旅游者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他们对滑雪旅游活动中的服务标准要求较高,在高消费的同时必然要求得到专业的滑雪指导和能提供高情绪价值的服务。
三、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一)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现状。通过与张家口市崇礼区部分雪场的经营管理人员访谈了解到,尽管滑雪旅游业的发展较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但受困于张家口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受京津地区虹吸效应影响的现实,高端滑雪旅游产业人才呈现出严重不足的状况。
1、高端专业人才“招不来”和“留不住”是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张家口市专门培养滑雪服务业人才的高等院校相对较少,张家口学院开设了冰雪运动、体育旅游、旅游管理等专业;河北北方学院开设了冰雪运动、旅游与酒店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旅游行业遭受重创,导致旅游管理、体育旅游两专业学生在旅游行业的就业意愿较低,因此就读期间出现大面积转专业的情况,从而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上急剧减少,能够为本地滑雪旅游企业输送的高素质人才也相当有限。对滑雪旅游企业来说,滑雪场运营、滑雪旅游产品创新、冰雪文化及奥运场馆讲解、冰雪赛事组织与管理等工作都需要高端专业人才,本地人才供给不足,外地人才又不愿来,企业难以招聘到满意的人才,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2、基层服务人员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崇礼滑雪大区中酒店和宾馆的基层服务人员90%为当地居民,他们文化程度较低,且没有进行过系统培训,有些人夏季务农,冬季到宾馆、饭店做临时服务员以补贴家用,这类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影响了滑雪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还有一些旅游景区和冬奥场馆几乎没有专职讲解员和导游,现有的导游和讲解员量少质弱,其服务理念和工作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阶段,已经完全不适应快速发展的滑雪旅游业。
(二)后冬奥时代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尽管张家口在滑雪旅游资源、市场区位、生态环境、政策基础、群众基础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要想推动滑雪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则是滑雪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
2023年10月,张家口市举办的冬奥冰雪产业人才交流大会上,12家滑雪旅游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其中,既有基层服务岗位,涉及酒店餐饮、客房、戏雪区服务员等;也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岗位,如滑雪教练、安全救护、市场营销等;还有部分基层和中层管理岗,如单双板教学主管、滑雪服务部经理、销售经理、酒店总经理等。绝大部分基层服务岗位对应聘者的专业、学历和能力要求极低,对这一现象,通过与企业招聘人员访谈了解到,企业更希望招聘到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服务人员,但是在招聘时首先还是要保证人员数量,至于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上的不足,一方面可通过岗前培训加以提升,另一方面可通过校企合作由高校及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实习生来弥补。
综上所述,张家口对滑雪旅游产业人才的需求,一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高素质基层服务人员;二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如能滑善教的滑雪教练、冬奥场馆的讲解人员、安全救护人员、滑雪产品营销人员;三是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如冰雪赛事组织与管理人员、滑雪场运营与管理人员、酒店和餐饮管理者;四是新型滑雪旅游服务人才,如抖音营销主播、滑雪旅拍人员。
四、后冬奥时代张家口滑雪旅游产业人才培养与供给策略
(一)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导向,做好顶层设计。政府部门应深入贯彻落实《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河北省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完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改善后备人才培养的训练设施和师资条件。打通冰雪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鼓励人才共享。一是将滑雪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省、市、区、县各级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重点支持本地人才培训“走出去”,国内外高层次培训“请进来”。二是支持本地高校和职业技术类院校根据滑雪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冰雪运动技术、体育设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示范区,完善滑雪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建设滑雪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滑雪旅游淡季组织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上,既要涵盖通识性知识,如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标准化工作流程;又要注重专业性知识,如滑雪旅游消费者心理、滑雪旅游产品推介、紧急救护等,鼓励从业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认证;还要进行对滑雪旅游行业发展前景的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对行业的认知,以减少人员流失。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同推进滑雪旅游人才培养。四是引导社会力量培育滑雪人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成立冰雪运动类学会、研究会、俱乐部等社会团体组织。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委托滑雪协会、俱乐部和社会培训机构、滑雪企业开展滑雪管理和服务人才培训,培养运营管理、安全救护、滑雪教学等各类滑雪专业人才。
(二)企业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打造滑雪旅游人才梯队
1、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各企业针对自身企业文化和发展定位,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开展分层次培训。按照新、老员工划分,对新员工进行入职教育和岗前培训,强化其对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和岗位工作流程的了解和认同;对老员工不仅要开展更深层次的岗位技能培训,还要培训其具备指导新员工和实习生在工作中快速成长的能力。
按照岗位划分,对不同技术岗位的员工开展差异化培训。对于基层服务岗,重点在行为举止、语言技巧和服务技能方面进行培训,具有一定学历基础的员工还应加强旅游服务英语的培训;对于专业技术岗,如滑雪教练,重点培训其滑雪水平和教学能力,要善滑能教,通过教练专业的教学指导,让旅游者快速掌握滑雪技能,避免运动损伤,进而爱上滑雪运动;对于管理岗,可参加外部高层次培训,如国家文旅部组织的全国冰雪旅游人才培训班,学习滑雪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创新经验。
2、打通从业者职业晋升通道,提供职业发展平台。旅游业属于人员流动性较高的行业,从人力成本的角度看,留住现有人才远比招聘新人要节约成本。人才的保留和激励方式通常有三种,即“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最直接也最有效,但不是唯一方式。对某些员工而言,从长远看,“事业留人”更为有效。企业需要给予这类人才事业拓展的平台和机会,拓宽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否则将会面临优秀人才的流失。
加强和完善滑雪旅游企业各职位序列里各岗位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多通道晋升机制的基础。企业可以先从重要职位或核心岗位开始,例如关键技术岗位、部门的主职岗位和部门经理的岗位,通过提供职业发展的平台,留住高端人才。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滑雪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而高校是人才培养最集中、最有优势的地方,实现二者有效结合,符合高校发展方向,也符合滑雪旅游经济发展需要。高校应根据张家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方向,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
1、加强高校现有专业与滑雪旅游产业的融合。省内高校,尤其是地处张家口的各高校,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现有专业与滑雪旅游业的融合,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写作实训课上,可以尝试为张家口各滑雪小镇进行滑雪旅游文案设计;冰雪运动专业的学生,开设《旅游摄影》选修课,当学生成为滑雪教练后,在指导游客滑雪的同时,还能为游客进行旅拍,从而使游客享受到超值服务。
2、注重强化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体育旅游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也是一门新的学科。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体育旅游将成为重要的消费领域。滑雪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振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新引擎。
受新冠肺炎疫情衍生的失业、减薪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体育旅游、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转专业成为普遍现象。高校可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前景规划,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行业虽然短期受挫但未来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强化专业认同,从而为滑雪旅游产业发展储备高素质专业人才。
3、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要积极与企业需求对接,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重点实施滑雪旅游产业管理人才、赛事运营人才、滑雪医疗救护人才、冬奥场馆讲解和奥运文化传播人才等重点优秀人才培养项目。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开设赛事运营、运动防护、滑雪救助等专业,将课堂搬到雪场,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企业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
4、推动冰雪人才国际教育培训合作。加强与芬兰、法国、日本等冰雪产业发达国家的国际合作,通过与冰雪强校、知名滑雪场等机构联合办学、交换学生等方式,提高张家口乃至全省滑雪旅游人才专业水平。邀请国际赛事组委会人员,为冰雪运动、体育旅游等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赛会组织、场馆运营、志愿服务等教学培训,促进滑雪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张家口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越.建设滑雪旅游“国家队” 带动更多游客“上冰雪”[N].中国旅游报,2022-02-08(001).
[2]魏国学.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N].经济日报,2024-01-13(010).
[3]王伟宏.崇礼滑雪旅游更火爆[N].河北日报,2023-12-21(006).
[4]李云鹏,方琰.滑雪旅游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1.
[5]王锥鑫.我国冰雪运动竞技人才储备与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6]周凤文.育人才定标准优服务 发展基础明显夯实[N].中国旅游报,2024-02-28(002).
[7]周艳海,李佳,郝永泽.冬奥会背景下河北冰雪产业人才培训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5).
[8]周建.企业内部晋升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3(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