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财会/审计
财务共享视域下会计核算质量提升思考
第744期 作者:□文/李文跃 时间:2025/1/1 16:32:04 浏览:5次
  [提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来支持决策,同时也要关注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出现,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基于此,本文从财务共享的概念出发,探讨其对会计核算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并详细阐述实施路径。
关键词:财务共享;会计核算;质量提升;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6月30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分散式会计核算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为了提升会计核算质量,部分企业开始探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主要是采用集中化、标准化的处理方式,提升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高效化、精细化,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促使企业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一、财务共享概念及其意义
财务共享,作为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旨在将分布在不同地域、负责不同业务单元的财务职能统一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此类模式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为企业带来了诸多益处。财务共享实质上是将原本分散的财务职能整合到中心化的服务平台,实现财务信息的统一处理、管理,此类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可打破地域、业务单元的界限,使得财务职能更加高效、专业,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看,财务共享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重复投入。企业将财务职能集中管理,更加精准地掌握财务状况,为决策层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财务共享集中处理财务事务,减少重复性劳动、人力成本,提高财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另外,财务共享过程中开展统一管理、监控财务活动,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在会计核算方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更是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消除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的差异性,提高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可比性。这不仅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还可以实现核算流程的集中化、自动化,减少人为错误、舞弊的可能性,提高核算的准确性。
二、“财务共享”视域下提升会计核算质量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需求,确定服务中心的规模、功能定位,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活动类型、频率、复杂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首先,服务中心的规模应根据企业的财务活动量、预期增长来确定,如果企业财务活动量较大,那么服务中心的规模可能需要更大,以应对更高的处理和报告需求;反之,如果财务活动量较小,那么服务中心的规模可能就需要较小,以满足基本的财务服务需求。其次,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应根据企业的财务需求来确定,若企业可能需要服务中心处理大量的日常交易、报告,那么服务中心的功能可能更偏向于交易处理和报告生成;而如果企业需要处理复杂的财务分析、决策支持任务,那么服务中心的功能可能需要更加专业化,提供财务咨询、战略规划服务。再次,在服务中心的选址方面,企业应综合考虑人才、技术、交通等因素的便利性、成本效益。人才方面,应考虑周边的人才资源、技术支持,涉及到教育资源、专业培训机构、人才招聘渠道;技术方面,应考虑是否有财务软件、数据存储、处理系统支持服务中心的运行;交通方面,应考虑周边交通便利性,公共交通设施、停车设施等此类因素都与服务中心的成本效益、效率密切相关。最后,服务中心应具备完善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技术支持,以保证服务质量、效率。组织架构应清晰明确;人员配备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这涉及到会计、财务、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应注重先进的财务软件、数据处理、分析工具等技术设备、系统的应用。不仅如此,企业还应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激励机制,以保证员工的专业素质、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效率,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财务需求。
(二)优化业务流程与标准化管理。为了保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顺利实施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企业必须对现有的会计核算流程进行深入的梳理与优化,消除冗余环节、简化操作过程,更能提升处理效率,保证数据准确性。首先,在梳理与优化会计核算流程方面,企业应组建专门的项目团队,对现有的财务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每环节的运作细节,准确识别出冗余、低效或不必要的环节。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采用流程再造的方法,对财务流程进行精简、优化,例如:采用自动化工具、技术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性,提高处理速度;合并相似或重复的步骤,简化流程,减少出错的可能性。其次,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标准化管理制度是保证核算过程一致性和准确性的关键。企业应针对各个财务环节制定明确的操作指南、流程标准,保证员工在处理财务业务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流程;同时,企业应构建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核算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审核,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再次,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提高协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企业应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各部门之间能够实时获取、更新财务信息;同时,企业可以定期组织跨部门沟通会议,就财务问题、业务流程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最后,为了保证优化后的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企业还应加强培训、宣导工作,组织培训课程、宣传活动,使员工充分了解新流程、制度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他们的认同感、执行力。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在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构建高效、便捷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协同工作,进而提升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也是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至关重要。首先,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功能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企业内部各个财务相关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统一处理,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工具是提升核算准确性和效率的关键。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财务软件系统,利用自动化工具进行凭证录入、账目处理、报表生成等重复性工作,减少人为干预、错误,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再次,企业应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对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评估,保证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数据泄露、非法访问;定期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也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最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业务的发展,企业应定期对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升级、优化,保证其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还应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提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效率和质量。
(四)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财务工作需求。首先,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他们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认识,组织专题培训、分享会等为财务人员介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理念、优势及操作流程,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该模式的运作机制、意义;企业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为财务人员提供前沿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拓宽他们的视野、思路。其次,加强业务技能的培养也是提升财务人员素质的关键。企业应针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涵盖会计核算、财务分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使财务人员采用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熟练掌握新的核算方法、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以鼓励财务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竞争力。再次,企业应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人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思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需求。为此,企业应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企业应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强财务人员的凝聚力、协作能力,共同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顺利实施。最后,企业还应为财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负担、提高福利待遇,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专注于提升自身素质、能力;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晋升通道,为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是提升他们素质的重要手段。
(五)构建监督与考核机制。构建监督与考核机制是保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有效实施、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首先,企业应构建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岗位,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这个机构或岗位应该独立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保证其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作过程、流程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准确、规范运行。其次,企业应构建考核机制,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激励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考核机制应该涉及到定量、定性指标,涵盖财务人员的核算准确性、报告及时性、服务态度等各项工作表现,激励财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依据。最后,除了考核机制,企业还应构建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处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以便不断完善、优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反馈机制应该涉及到内部论坛、匿名举报、定期调查等多种渠道,以便员工能够畅所欲言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进,以不断提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关键点,以保证其有效性、持续性。首先,保证服务中心建设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契合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在规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需要深入理解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资源分配策略等整体战略,以确定服务中心的角色、职责;同时,要避免盲目跟风或形式主义,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需求来决定是否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其次,注重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是保证业务流程顺畅进行的关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企业整体运营的一部分。因此,与销售、采购、生产、人力资源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期望,对于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再次,随着市场环境、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技术更新迅速,企业需要不断投资于新的技术、系统,以保持竞争优势。与此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素质、能力对于其运作至关重要,企业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提供持续的培训、发展机会。最后,要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保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合规性,遵守税法、公司法规、数据保护法规,以保证企业行为符合法律要求,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总而言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企业提升会计核算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企业需要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能力。然而,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策略,保证模式的顺利推进、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不断优化、完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作者单位:华图山鼎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蓉瑾.论财务共享下对投资养老项目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优化[J].财会学习,2023(08).
[2]夏春兰.财务共享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优化分析[J].财会学习,2023(03).
[3]吴子璐.浅议总账报表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作用[J].中国总会计师,2024(01).
[4]杨仁凯,谢利.基于财务共享的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探讨——以重庆A公司为例[J].财务管理研究,2023(03).
[5]魏文斐.财务共享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优化[J].科学与财富,2023(13).
[6]费冬梅.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共享中心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信息化,2024(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85653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