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财会/审计 |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 |
第744期 作者:□文/孙蕴茹 时间:2025/1/1 16:48:00 浏览:34次 |
[提要] 近年来,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强化企业研发实力,从而在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已成为从业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从实际出发介绍当前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就提升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水平具体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流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7月2日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方向引导与战略性、储备性研发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集成应用,促进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因此,有关企业决策者应当进一步加强研发费用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技术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规避资金风险所造成的相关影响。
一、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要求。按照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相关单位规定,为扶持与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在研发费用扣除、亏损结转、固定资产折旧、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等相关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从而推动企业规模的发展与进步。积极开展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工作,能够保障相关费用归集核算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从而有效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当中的相关要求,使企业能够在市场发展进程当中获取到更加充分的便利。
(二)准确反映企业研发投入比重。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的关键一环,全面推动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工作,能够使管理层与决策层充分认识到企业当前研发投入比重状况,使企业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技术研发实力与研发水平,从而能够为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提供支持与助力。
(三)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对企业研发费用进行核算与管理,能够使企业决策层进一步掌握其技术研发过程当中的支出状况以及成本结构,并将其与预算方案及预期效益目标进行相互比对,使企业的发展决策能够具备明确引领与清晰依据,保障相关决策内容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二、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在新时期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到长期以来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流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企业研发费用管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一)研发费用界定不够清晰。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与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发现,相关企业的业务形态往往呈现出投入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这导致其业务成本结构相较于常规企业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企业经营成本当中,一般涉及到技术研发支出以及项目建设支出两方面内容,如何做好上述两项关键性费用支出之间的界定成为了从业人员需要面对的关键性挑战。从现阶段一些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现状看,其内部未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费用界定流程以及界定标准,技术研发费用与项目建设支出之间的辨识与界定往往长期依赖于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经验,一旦进入项目建设流程,对相关费用进行辨识与界定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未能针对技术研发支出项目进行独立设定,导致相关成本费用的判断呈现出一定的形式主义现象,实际支出规模与账目统计数据之间产生一定脱节现象,对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二)会计明细科目设置不够完善。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等相关标准文件针对企业内部会计明细科目进行完善化设置,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与成本核算等工作的不断细化,使资金核算结果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出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情况,从而加强核算与管理的规范性与可行性。但在现阶段一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以及资金核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未能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针对会计明细科目进行设置,一些研发费用在进行账目核查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对应的资金形态以及资金类别,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会计团队在进行核算分析的过程当中往往缺少系统化的依据,导致账目实际情况与费用实际支出之间产生较为显著和突出的差距,严重影响了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成效,给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结构管控造成了一定困难,核算结果很难有效反映出企业的资金使用状态以及实际管理状态。
(三)研发费用支出与预算差距过大。为确保企业日常经营发展中收支管理规范有序,促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在组织开展技术研发攻关以及关键性项目建设之前,往往需要财务部门从实际出发按照业务部门需求上报情况对资金预算进行编制与构建,从而使其成为后续工作开展过程中资金利用以及资源调配的关键性引领与参考。但从现阶段一些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现状看,很多企业对于研发费用预算编制工作的关注与重视程度存在一定欠缺,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对于业务部门反馈以及历史支出数据等关键性信息的了解往往不够全面,对于上述信息的运用也较为随意,进而可能会对企业研发费用预算方案的构建产生一定影响,实际支出水平与预算成本之间可能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差距,对成本结构分析以及预算考核产生一定制约。
(四)项目资料文件不够完整。在针对企业研发费用进行归集、核算与管理的同时,需要结合项目资料文件进行系统化分析,使项目建设与技术攻关过程当中所应用到的各类新工艺、新流程进行明确,使其能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以及税务优惠申领的关键性依据。但从现阶段很多企业项目文件的整合、管理与调配利用情况看,技术人员以及会计团队未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针对项目建设以及技术攻关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流程进行申报与总结,相关资料文件的完整性存在一定不足,这对于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也同样形成了一定阻碍。
(五)研发费用管理机制不够科学。规范完善的费用管理机制对提升相关费用信息的归集效率,减少企业发展中的涉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很多企业内部有关研发费用的管理机制建设往往不够科学,对于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研发费用,未能按照预期目标要求,分别按照月度、季度与年度针对性开展资料报送工作,相关费用归集核算周期与技术攻关研发周期之间产生了一定脱节现象,这导致最终归集结果的可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三、提升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管理水平具体措施
为更进一步推动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提升研发费用归集核算管理工作水平,相关技术团队以及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性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研发费用支出概念与特性。明确研发费用支出具体概念与特性,对加强费用界定准确性,充分掌握研发费用在综合成本支出中的占比,提升研发费用核算管理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相关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针对《企业会计准则》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等文件规定进行系统化研读,充分掌握国家有关单位以及税务部门对于研发费用支出的定义,从而为后续费用核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一般来说,研发费用指的是研究与开发某项目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相关规定。研发费用应涵盖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符合使用出售要求并能够产生市场经济效益的,在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以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研发支出和开发阶段研发支出的一系列费用。在针对企业技术研发攻关以及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会计团队应充分熟悉研发费用支出的界定要求,同时针对性加强对技术部门、计划部门以及物资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财务会计部门对于企业研发费用支出的界定,从而为接下来的税务优惠申报以及企业资金管理等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结合国家标准对会计明细科目进行设定。基于上文可知,完善的会计明细科目设定能够使企业的资金状况与实际账目之间形成一一对应,使企业决策层能够按照账目内容充分明确企业发展进程当中的研发费用支出情况,同时保障未来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会计部门以及财务人员应当在《企业会计准则》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等相关文件的支持下,依托本企业技术攻关研发以及建设项目实际推进情况进行全方位考量,使相关会计明细科目的设定更加合理。在进行科目设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由于企业在日常经营发展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研发费用以及研发资金类别较为复杂多元,这对于账目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在会计科目设定的同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应遵循全面性原则与要求,尽可能保障科目核算的准确性,减少遗漏事件的发生,强化研发支出的账实一致性。
二是通用性原则。在针对研发费用相关会计科目进行设定的同时,相关科目内容应当与账目实际指标实现有效衔接与充分配合,决策层应能够较为直观地通过账目反馈信息了解到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研发投入状况,同时针对相关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编号登记,使资金的调阅更加便捷。
三是稳定性原则。作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准确的账目记录对于企业发展决策具有较为突出的参考价值,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保障会计科目设定的稳定性,使不同时间周期下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比重能够实现直观比对,进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支持。
(三)合理编制研发费用预算。合理的预算编制,一方面能够为研发费用的管控和使用提供明确引领,另一方面还能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水平,保障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关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应当在研发费用核算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其费用预算进行合理编制,使相关预算更加合理。第一,在针对研发费用预算进行编制的同时,会计团队技术人员应当考虑到项目的规模及其建设周期。一般来说,企业经营发展中所涉及到的业务项目往往以长期项目为主,但也存在一些短期项目,因此在预算编制的同时,对于长期项目可采用一次性立项、分阶段进行预算编制的方式,确保预算的不断细化,而对于短期项目而言,则可采用总额编制的方式,在执行过程中再针对预算总额进行系统化控制,从而有效提升预算编制水平。第二,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到相关业务部门以及研发部门的历史数据反馈情况,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针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进一步复核,使历史数据能够成为企业研发费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参考。这一方面提升企业研发费用核算水平,另一方面还方便于会计人员对相关资金支出进行管控与监督,保障企业内部收支平衡。
(四)确保研发项目备查资料完整性。在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同时,无论是高新企业申报,还是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均需要确保关键性资料文件的全面性与完整性,使其能够系统化地反映出当下企业技术攻关研发以及关键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流程与相关要求,明确各类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情况,从而使资料记载与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合。相关企业内部应建立起实时申报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要求,在技术攻关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旦涉及到关键性新技术与新工艺,应立即由工程技术部门向财务会计部门进行汇报,并针对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收集与归纳,使研发费用核算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备查资料更加全面,使企业的税务风险得到有效规避,提升企业税务筹划水平。
(五)构建科学的费用管理体系。企业内部应当建立起科学的研发费用管理体系,明确各项费用支出的必要性,从而尽可能强化各项成本费用的使用效能,使其能够在企业发展进程当中发挥出突出作用。在研发费用管理过程当中,企业应结合项目推进情况以及技术攻关情况,分别按照研发人员薪酬、直接投入费用、专用设备折旧费用、借用设备折旧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进行类别划分,同时明确各项资金拨付的具体流程以及手续要求。例如,在针对研发人员薪酬进行拨付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月度要求针对《研发项目人员分配表》《研发项目工时表》等进行填写,并由财务部会计人员根据研发人员参与项目的天数,加权计算研发人员的工资、福利,分配至各项目,并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保障薪酬费用分配的合理性,避免出现资金层面的问题。
(六)树立费用风险管控意识。企业内部各级工作人员均应树立费用风险管控意识,针对研发费用核算流程以及管控要求进行规范化建设,尽可能规避项目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各项风险隐患,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例如,在针对企业研发费用进行归集核算与管理的同时,应明确研发人员的具体范围,同时加强全流程风险管控,全面做好账目梳理与核对工作,促进企业研发资金管理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下企业经营管理进程当中,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工作对于降低企业税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相关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具体要求,加强费用加计扣除的合规管控,减少资金风险与税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雷瀛璘.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3(24).
[2]曾冉冉.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与管理问题探讨[J].当代会计,2022(22).
[3]刘若杰.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归集财务核算与管理方法[J].中国经贸,2022(22).
[4]李琴琴.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文化(上旬刊),2023(04).
[5]陈洁.关于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归集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探讨[J].首席财务官,2022(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