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转型思考
第729期 作者:□文/李少雄 时间:2025/1/1 16:57:34 浏览:54次
  [提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采购作为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对提高采购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电子采购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电子采购;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7月2日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电子采购作为现代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手段,其数字化转型对于国有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国有企业在电子采购数字化转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须解决。
一、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意义
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实现了采购流程的全流程电子化,包括在线投标、电子开评标等,这不仅提高了采购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还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了企业采购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适应市场化改革和数智化时代要求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电子采购业务的不断发展,现有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升级,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管理、监管要求的遵循以及用户需求的满足,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的技术更新、功能完善和安全保障的过程,旨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法规要求。技术更新成为解决平台关键问题和保持技术先进性的必要手段。
二、国外电子采购经验借鉴
(一)美国的采购数字化建设。美国政府的采购信息资源由“商机信息系统”与“联邦采购数据系统”系统构成。前者使政府部门能够全面掌握供应商及其产品信息,后者详细记录了政府的每次采购活动及其成果,能够实时更新并反映政府采购市场的动态,为制定下年度的采购计划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为政府采购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认知决策工具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精确、迅速的分析处理,从而辅助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风险并确保采购效果,将难以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对采购态势的准确理解,协助政府采购部门进行自动化的决策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的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应运而生,其能够进行智能检索,分辨语义和语用信息,并具有高度的冗余性和容错能力,为政府采购决策技术的智能化提供了可能。通过EDI系统,政府能够获取全国范围内企业生产的物资信息,还能对需求和资源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匹配,按照成本效益比最高的原则,从而实现政府采购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二)欧盟的采购数字化建设。TED作为欧盟公共采购领域的一个在线招标平台,以其全面的信息覆盖而著称。该平台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框架,旨在为欧盟公共采购领域中的电子招标(TED)数据库创建一个优化的用户界面,如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进行文本挖掘和预测,以自动化整个TED流程,直观提供了个性化的导航选项,从而优化了用户的浏览体验。最终目标是开发一个自然用户界面,通过自动化提高用户体验和人类效率。未来的工作将包括开发基于GUI的模型,进一步优化TED的调用过程。TED的搜索工具功能支持跨语言搜索,使得用户能够迅速而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通过其在线平台公开所有招标信息,这不仅提高了公共采购的透明度,也便利了供应商对招标信息的获取。作为欧盟数字化公共服务战略的一部分,TED助力于实现欧盟到2030年将所有关键公共服务数字化的目标。在数据安全方面,TED采用高级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或被非法篡改。平台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仅收集实现特定、明确和合法目的所必需的信息,并在不再需要时进行安全删除。同时,系统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监控,以确保所有安全措施都能跟上最新的安全标准,有效抵御新出现的安全威胁。
(三)韩国的采购数字化建设。韩国采购厅开发的电子化采购系统KONEPS作为公共采购的官方入口,能够覆盖从企业注册到合同支付的整个采购流程。该系统实现从投标到中标的全过程信息实时更新,增强公共采购的透明度。通过自动化的评分机制,提高了评标的精确度,还可以通过对价格等关键信息的追踪分析,辅助采购决策的制定。此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非法采购行为的分析和电子指纹技术,确保了采购过程中的公平竞争。电子合同系统允许采购方基于投标评价来选择中标者并在线签订合同,减少误解或不当行为,显著提升业务流程的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系统还实现了与外部数据库的有效连接,通过行政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了信息孤岛。在资质审核和身份验证等关键环节,系统可以直接访问外部数据库接口,实现信息的部分共享。企业能够与国税厅等机关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自动同步信息,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三、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协同存在信息孤岛。国有企业往往拥有多个信息系统,如ERP、CRM、MES等,但这些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导致信息孤岛现象,影响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效率。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有效共享,导致数据不一致和资源浪费。随着企业业务结构的变化,现有系统无法适应新兴业务板块的需求,需要更新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平台需要与多个内部和外部系统对接,但存在接口繁多、业务规则复杂等问题,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二)技术迭代缓慢。部分国有企业的电子采购平台技术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平台仍然采用一些已经落后的技术,可能导致兼容性差,影响正常开标,成为用户投诉的高发点。在性能、可靠性、稳定性、容错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可恢复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平台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满足更高的业务和技术要求。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化,电子采购系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尽管平台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操作,但在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障。
(三)供应商管理效能低。国有企业电子采购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一个全面和公正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无法准确反映供应商的综合表现和服务质量;准入退出机制不明确导致供应商质量参差不齐,影响采购效率和质量;绩效监控不到位,缺乏对供应商绩效的持续监控和评估,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供应商的履约问题;电子采购平台未能有效整合上下游供应链信息,导致供应链协同性差,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这些问题削弱了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智能统计分析功能薄弱。采购项目采购方案及采购文件的编制依赖采购人员的能力及经验,采购实施完成后,由于项目细节众多,人工很难将项目所有情况在表格中呈现。后续管理工作中需提取的信息深度不一,很多情况下需重新翻阅项目档案逐个查询,这种传统的采购耗时耗力、信息不完善、管理滞后给采购实施及统计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难以满足管理先进化的要求。数据收集不全面、分析工具落后、缺乏高级分析方法、实时性不足、可视化展示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平台无法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为采购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亟须通过技术升级和功能优化来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
四、对策建议
(一)优化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转型策略。制定全面的电子采购数字化战略,确保采购系统的规划与企业整体战略相一致。根据数字化转型需求,优化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加强跨部门协作和流程优化,确保业务规则的统一性和简化,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建立统一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或中间件平台,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业务流程整合。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协议和接口规范,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微服务架构,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业务结构的变化和新兴业务板块的需求。与同行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享数字化转型经验,形成行业合力。与技术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获取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利用第三方支付、物流、金融服务等,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与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和监督平台进行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监管效率。此外,国有企业应加强电子采购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确保采购系统与企业整体战略相匹配。
(二)建立电子采购系统优化更新常态化方案。电子采购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定期的维护,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定期评估和更新平台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引入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收集用户反馈,优化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便捷性。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数字化转型策略,确保合规性。根据业务发展和用户需求,不断完善和扩展平台功能,实现移动办公及多端协同,支持移动设备访问电子采购平台,提高采购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随时随地地进行采购管理和决策。不断完善确保有足够强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跟踪机制来防止数据泄露和未授权访问。优化用户界面的设计,提供直观、易用的操作,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三)供应商管理效能的综合解决路径。在电子采购中,供应商的管理尤为关键。建立一个全面、透明、动态的供应商评价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和定期评估来准确反映供应商的综合表现和服务质量,以评估、选择和管理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明确准入退出机制,确保供应商质量的一致性,并通过绩效监控系统持续跟踪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履约问题。同时,利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整合上下游供应链信息,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增强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有效提升供应商管理的效能,优化电子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四)借助前沿技术实现智能统计分析。电子采购系统应该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决策者提供实时的业务洞察和决策支持。针对国有企业采购项目中存在智能统计分析功能薄弱问题,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利用先进的数据收集技术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集成高级分析工具和实时数据处理功能,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分析的深度。同时,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增强信息的直观性和易理解性,从而提升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强化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确保采购决策能够基于全面、准确和及时的数据进行,满足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实现采购管理的现代化和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采购决策。识别和评估电子采购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识别防止不正当竞争和腐败行为。
综上,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管理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管理、人才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有企业积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不断推进电子采购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实践和战略需求融合,与实际结合紧不紧密是电子采购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手段与互联网的运用和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集成与优化,发挥优势探索实践电子采购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推动国有企业电子采购数字化转型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季自力,王文华.美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和发展趋势[J].招标与投标,2017(01).
[2]王晓晨.韩国政府采购电子化发展所带来的经验启示[N].中国政府采购报,2022-04-01.
[3]林春强,陈晶晶,戴暮云.典型央企与国外知名企业采购管理比较分析[J].建筑经济,2021.42(S1).
[4]赵永刚.数字化采购助力公司转型[J].中国金融,2021(08).
[5]陈磊,赵庆吉,刘杲华.油脂加工厂采购业务自动化工作流程管理实践——以中粮黄海为例[J].中国油脂,2022.47(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4262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