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第744期 作者:□文/逯欣欣 刘子旭 时间:2025/1/1 16:58:49 浏览:16次 |
[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以中国石油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2023年中国石油财务数据,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石油大部分财务绩效指标起着正向作用,尤其是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
关键词: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7月19日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将“推进数字化发展、构建数字中国”确定为战略方向,并详细阐述了“数字经济的培育、数字社会的构建、数字政府的建设和数字生态的优化”四个方面。国家发展规划为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中国石油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充分发挥其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引领作用。
一、案例介绍
(一)公司简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现已变更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重组过程中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不仅是国有经济中的中坚力量,更是全球油气行业的领军企业和主要供应者。中国石油主要从事与石油、新能源、天然气等有关的业务,不仅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和石油制品,并致力于实现能源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共生。2021年,中国石油迎来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的新篇章。为探索这一转型路径,公司选取了14家核心业务领域的企业作为首批重点示范单位,力求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模板。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中国石油在全球能源行业的地位愈发稳固。
(二)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进程
1、信息化基础建设与初步转型(2010年代)。这个阶段,中国石油不断推进集中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并成功构建了涵盖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综合管理、基础设施及网络安全等领域的80个信息集成系统,这些系统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再到集成的两大跨越性转变,为后续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2、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与深化(2020年代初期)。在2020年代初,中国石油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油气产业链的产品、服务和流程中,推动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此阶段,中国石油的建设目标是“数字中国石油”,并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建设和以云平台为核心的应用生态系统建设,形成了“一个整体、两个层次”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这一战略架构的实施,推动了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为公司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油气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油气市场的竞争力。
3、智能化发展与全面推进(2020年代中期)。2020年代中期,中国石油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智能化发展成为重点。2024年3月12日至13日,中国石油集团召开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推进会,总结了阶段性成果,并部署了重点任务,强调要持续拓展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新空间,全力打造“数智中国石油”,努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石油样本。此外,中国石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在提升转型质效、优化完善统一模板、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三)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路径
1、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从2000年开始,中国石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六个原则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很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十二五”期间设立“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A11)”项目,A11系统助力实现油田生产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还推动公司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2、搭建物联网系统和云平台,实现规模化应用。中国石油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应用,积极推进物联网建设,目前已在16个油气田规模化应用,累计超12万口油气水井、7,300多座场站、200万台套设备实现数字化统一管理,形成了标准化、可复制的物联网建设模式。其中,“梦想云”平台,是中国石油搭建的第一个主营业务智能共享平台,并成为油气行业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共享云平台,历经4次迭代升级,现已发展成8层分布式工业互联网架构。该平台致力于实现上游业务的数据互联、技术互通和研究协同,深化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着力打造智能油气田、智能炼化、智慧销售和智能工程等领域的建设,赋能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此外,智能运营中心作为公司“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2021年7月建成并试运行。智能运营中心试运行期间,为公司“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生产经营管控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初步形成了数据共享、智能监测、业务协同等能力,实现了油气两大产业链的生产经营优化、计划、监控、预警全过程闭环管理,增强了生产经营计划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充分发挥了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作用。综上所述,多个物联网系统共同支撑着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且已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3、进行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强化数字化进程。中国石油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能源公司、国际知名学术机构以及科研院所的广泛科技交流及合作,旨在推动整个行业的理论前沿探索和技术革新。公司已与国际知名企业如艾奎诺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等举办了多场专题技术研讨会,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科技交流合作,推动优势技术“走出去”,从而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智能炼厂以及碳减排等前沿技术的交流。
二、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企业财务业绩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不仅包括政策、行业经济等多种外部因素,还包括公司内部控制、监督等因素。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所以将数字化应用视为影响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
(一)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通过其经营活动获得利润的能力,用来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效率。本文用销售净利率、管理费用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从图1可以看出,2021~2023年中国石油销售净利率稳步提升且超过了行业均值,而管理费用率保持波动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以内的水平。这表明公司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驱动了公司管理模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使得公司在运营管理方面得到很好的控制,降低了这部分的成本。(图1)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盈利能力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它体现企业运用自有资本创造利润的能力。总资产收益率则反映企业利用其总资产产生利润的能力。如图2所示,自2021年以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逐年提高,在2021年尤为明显,近两年平稳在行业均值之上,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正向作用。这表明数字技术的应用显著优化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并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和提高资产周转率来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这一系列的改进直接促进了企业利润率的增长,因此推动了企业总体盈利能力的逐渐提升。(图2)
从多个指标可以看出,2020年与2019年相较中国石油与行业均值的数据均有下降趋势,这种趋势的产生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导致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净利润下降,从而使得多个指标呈下降趋势。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重回增长轨道,保证了生产经营平稳运行,使得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均恢复到正常水平。
(二)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高效利用资源、有序组织生产、优化管理流程以及迅速响应并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这一能力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以及一个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本文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来表示资产周转状况,从不同视角分析中国石油整体的营运能力。其中,存货周转率不仅衡量企业存货管理的效率,还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存货周转速度。如图3所示,存货周转率自2021年开始保持波动上升,并且在2021年存货周转率提升后一直保持在行业均值之上。中国石油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油气产业链中,调整了生产关系,以及搭建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数字化服务平台提高了业务运营效率,从而提高了存货周转率。(图3)
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于评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回应收账款的效率和能力。如图3所示,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近几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变化趋势与行业均值保持一致。这说明公司在近几年的转型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加持更准确地预测和管理应收账款,从而提升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强了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和财务健康状况。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在资产运营方面的能力。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意味着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其资产,展现出其强劲的销售能力和良好的市场响应速度。从图4可以看出,2021年开始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高于转型之前水平。除此之外,总资产周转率还在资产每年增加的背景下依然保持波动上升,体现出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对此产生的正向作用。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决策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有助于提升总资产周转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图4)
(三)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可以分为两种: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其中,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的充足程度。而资产负债率是评估企业财务杠杆程度的指标,反映企业资金来源中债务融资所占比例,衡量长期偿债能力。从图5可看出,行业平均流动比率始终高于中国石油,但在2019~2021年下降趋势明显,基本与中国石油流动比率情况保持一致。而中国石油的流动比率相对稳定,在2021~2023年一直保持在0.9~1之间,这意味着公司的流动资产基本可以覆盖其短期负债,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中国石油资产负债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中国石油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大约0.4的水平,这表明中国石油的财务杠杆程度没有过高,拥有较强的长期偿债能力。(图5)
(四)发展能力分析。发展能力通常指的是企业在实现长期增长和持续改进方面的能力。本文通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种指标来分析中国石油的发展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变动情况,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可以通过它来预测未来的经营收入。从图6可知,除2020年外,中国石油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与行业均值相比是同向变化的。在2020年,中国石油营业收入增长率下降至负值,与2019年相较下降了27.8%,且净利润增长率也为负值,这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冲击和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导致中国石油多种产品销量减少、价格下降。(图6)
此外,中国石油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在2021年均由负转正,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21年达到顶峰之后,从2022年开始有所放缓,但在2020年之后中国石油净利润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国石油营业收入增长率,这表明中国石油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较强。以上表明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石油业务模式重构与核心能力提升的关键动力,不仅实现了业务转型升级,更显著促进了价值增长,对其营业收入具有正向提升作用。
三、结论
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历程表明,通过信息化基础建设、数字化加速深化以及智能化发展三个阶段的推进,公司不仅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和业务流程的优化,而且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均实现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特别是通过物联网系统和云平台的搭建,为中国石油带来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总体而言,中国石油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显著提升了其经营绩效,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更为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基石。这一转型不仅优化公司的运营流程,提高效率,还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确保其在全球能源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通讯作者:刘子旭)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德勇,王智星,陈成,等.石油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与建议[J].中国石油企业,2024(02).
[2]吴海莉,龚仁彬.中国石油油气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23.42(06).
[3]崔莹,吴海丽,张震,等.数字经济时代下商业企业财务绩效研究——以首旅酒店为例[J].商业会计,2024(07).
[4]李月清.中国石油:“十四五”末初步建成“数字中国石油”[J].中国石油企业,2023(10).
[5]周磊,王丽芬.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J].通信企业管理,2022(0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