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财会监督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浅析
第744期 作者:□文/岳丹琪 时间:2025/1/1 17:27:55 浏览:14次
  [提要] 在对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在行政单位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财会监督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将财会监督作为基础,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进行研究,以便为财会监督模式的合理应用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会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决算审计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7月12日
在基于财会监督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财政部门与各监督审计单位首先应明确财会监督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情况,然后再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现状,全面分析财会监督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意义。最后再将财会监督作为基本依据,采取合理的策略来进行预算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财会监督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以提升其预算管理质量,满足其财务管理需求。
一、财会监督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一)财会监督。所谓财会监督,就是财务会计机构或财务会计人员凭自身被授予的特殊职权和地位等,对特定企业中的财务会计活动所实施的监察与督促。在当今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活动中,财会监督是最为典型且主要的一种监管模式。就目前来看,此项监管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审核与监督原始财务凭证、审核与监督财务会计账簿、审核与监督财务会计中的各类实物和款项、审核与监督财务报告、审核与监督财务收支情况等。图1为财会监督体系中的基本财务管理制度组成架构示意图。(图1)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所谓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就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收支预算进行管理。此种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经费支出、经费包干结余、基金管理、资金管理、事业费节约等各项财务预算审计工作。通过此项工作的合理开展与有序实施,不仅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也可以为其经济组织协调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有效确保社会公共利益,维持良好社会秩序,促进当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凭借着这些优势,预算管理工作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备受关注。尤其是在财会监督制度的支持下,财政部门更是需要采取合理的策略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以此来提升其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与当今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财会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一)使经费得到合理运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经费主要为财政拨款,此类经费具有较为稳定的数量,因此其计划和应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当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在采用传统的各部门平摊模式进行经费管理,此种模式并不能使各项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和运用,也不能实现整体基金的合理统筹和均衡管理。因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其工作内容都存在差异,所以经费平摊模式很可能导致一些部门对资金过度挥霍,而另一些部门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情况。而通过财会监督预算管理模式的合理应用,便可使上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让此类单位不同部门中的资金得到合理的统筹与分配,从而使资金得到合理运用。表1为某公立学校基本组成部门情况。(表1)
(二)使业务效益合理提升。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经费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良好的财会监督与预算管理可使此类单位中原本分散化的预算管理得到统一,并结合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各项资金做到合理配置,以此来满足其中各个部门的实际资金需求,促进其良好运行和发展。另外,科学合理的财会监督预算管理也可以让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工作人员更加注重资本的运用和管理,从而使各部门的管理费用得到合理降低。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整体业务效益的提升都将十分有利。
(三)使财务决策更加正确。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在具体的经营和发展中,只有确保财务决策的合理性,才可以使其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实现正常运作。而在财务决策的过程中,合理的资金预算至关重要。基于此,财政部门与财务监督审计工作人员就需要在财会监督模式下实施合理的预算管理,将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基本业务及其职责等作为依据,对其资金做出合理的规划,并以此为依据来合理进行资金预算。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行政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的资金得到合理预算,最大限度地保障其财务决策的正确性。
三、财会监督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策略
(一)注重预算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在当今的财会监督模式下,要想对行政事业单位做出合理的预算管理,一项首要策略就是对自身的预算审核工作做出进一步强化。(1)结合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其预算开支标准做出科学的建立和规范,使其足够透明,这样既可以对政府的资金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也可以让其中的各项财政经费得到高效利用,以此来降低政府投入到其中的管理费用。(2)将既定的预算支出体系作为基础,全面审核此类单位中的资产、人员、项目以及津贴等各项预算信息,并使其审核足够统一规范,以此来提升其预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3)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及其具体的业务考核结果等,对其预算进行合理审计。在此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应对此类单位中的预算执行情况及其效益评价结果等做到全面考虑,在预算分配、预算执行以及绩效评价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4)对此类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其收支方面的经济规律得到准确预测,审批程序足够公开透明、预算信息足够真实准确。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强化,以此来确保其预算管理效果,提升其财务管理质量。
(二)以财会监督方式推进预算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财会监督模式下,财政部门与监督审计人员要想做出良好的预算管理,另一项有效措施是通过财会监督的方式不断推进其预算管理工作,以此来促进其良好发展。(1)将我国财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动态化国库监控系统作为基础,由国库司、各地财政监管局等单位来动态监控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笔财政预算支出情况,让此类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从原本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监管以及事中监管。(2)借助于该动态监管系统中的各种先进技术,财务部监督与审计工作人员可对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预算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将其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批复情况、银行账户余额以及资产管理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以便及时发现相应的矛头性和趋势性问题,并对其展开进一步的监督与核实管理,最终使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以免造成严重的政府经济损失。(3)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执行情况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及时对其中的各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与跟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解决调查跟踪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同时应对其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在考核中形成相应的反馈机制,再以此为依据,加大力度监督此类单位中的各项财政拨款情况,以此来为其财政拨款预算的履行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使财政拨款发挥出更好的作用。(4)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使财务部门的监督与审计工作职责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此来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长效保障,最大限度地确保财务资金的合理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工作做出进一步的规范,并推动其朝着更加合法合规的方向发展,以此来提升其财务预算监管工作质量,在满足其实际经营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三)在预算管理中更加注重决算审计。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基于财会监督模式对其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决策审计也是提升其管理效果的一项重要策略。(1)在每一年的年末,财务监督与审计工作人员都应该对单位的财务决算进行严格审计,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工作人员应及时要求预算部门做出合理的调整,从而达到良好的事前审计工作效果。(2)将预算报告用作此类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定期将其实际的预算执行情况向社会披露,从而使其预算执行情况更加公开透明,以此来提升其预算管理工作质量。(3)对于此类单位中的预算报告,财务监督与审计工作人员应加大力度对其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使报告中披露的信息合理规范,从而使其预算执行情况更加透明,进一步加强此项管理工作的社会监督效果。(4)在具体的决算审计工作中,财务监督与审计工作人员应结合此类单位的实际情况及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等,找出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比如资金应用效率低、财务核算规范性差、预算执行刚性不足、预算编制工作不够合理等,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科学的手段来实施预算编制,以此来提升此类单位实际的预算执行工作效果。这样便可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决算审计工作做出合理优化,及时发现其决算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使其得到及时改进。
(四)以绩效考核的方式实施预算管理。在国家财政部门以及财务监督审计工作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以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管理也是提升其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策略。(1)结合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及其预算管理工作需求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其中的预算绩效考核标准、指标和方法等做出科学确定,以此来为其预算考核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与支持。(2)将既有的预算执行监测结果作为基础,建立一个足够科学完善的绩效监测系统,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绩效指标完成度实施双重监测,尽最大限度降低其预算执行工作中的资金浪费和损失情况。(3)充分应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执行绩效考核结果,以此为依据合理评估其预算绩效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结合具体的问题与实际情况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使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执行绩效得到良好考核。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将十分有利,从而可实现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应用。
(五)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支持预算管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执行情况,在基于财会监督进行管理过程中,财政部门和监督审计人员需要借助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进行管理,以此来提升此项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降低管理成本。(1)在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专门的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并将其和财务部的相关管理平台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对各单位预算编制及其执行等信息做到实时监管。(2)将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技术和相关软件合理应用到此项工作中,以此来替代财务会计人员进行预算审核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对审计结果的不利影响,提升预算审核工作效率,并为政府节约更多的管理费用。(3)将当前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以便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这样便可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在财政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关键内容。而在此类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则是确保其财政资金应用效果的关键。基于此,国家财政部门应对此做到足够重视,由专业的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人员负责进行预算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这样,便可有效提升此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财政资金需求,为我国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郝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受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影响[J].山西财税,2017(09).
[2]谢文英.财会监督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研究——以某行政事业单位A中心为例[J].财务管理研究,2024(05).
[3]肖燕.财会监督视角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现代商业研究,2023(08).
[4]梅菊芬,申朝凤,张心灵.智慧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以A农业高校为例[J/OL].会计之友,2024-07-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94858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