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第744期 作者:□文/许杭琪 时间:2025/1/1 17:28:44 浏览:23次
  [提要]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提供新的规范。公立医院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员,应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自身会计核算模式进行调整,基于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模式开展工作,在该基础上建立新的预算管理体系,为医院做好预算工作奠定基石。本文就公立医院预算存在问题,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视角,给出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思路,以发挥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经营中的作用。
关键词:公立医院;政府会计制度;预算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6月30日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出台,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出新要求,相关单位必须按照制度规定调整会计核算,显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当前医院需要在预算管理方面,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内容,重新给出管控方案。
一、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现状
(一)支出预算项目属性区分难。医院对于支出预算项目多秉持归口管理原则,按照经济业务内容进行设置,推进初始化操作。从目前诸多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的表现,发现支出预算项目存在设置不当的情况,导致该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项目属性区分难度大。比如,在编制活动中对于资金费用类项目的设定,未能实现精准定位以及区域的准确划分。在预算执行阶段,培训费、劳务费等常规费用归入到资金费用类财务报销,但是除了常规的费用,还有应付材料费等类别。支出预算项目因属性区分难的原因,导致会计核算预算执行差异不小,同时目前难以找到有效方法消除该差异,对后续预算分析形成不利影响。
(二)财务预算和部门预算协同实现度低。部分公立医院每年均会编制财务预算,还会整理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给出相关预算的编制。在相关预算编制工作开展下,记录部门支出情况,是内控管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公立医院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以往依靠财政拨款,近些年财政拨款收入占比逐渐变少,期间财务预算和部门预算在目的、内容、作用、流程等方面均存在无法有效协同的问题。由于相关内容协同度差,导致财务预算和部门预算的职能效用受到限制。
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有必要打造更为合理的管理体系,其应涵盖绩效管理、会计核算、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报销等模块,不同模块应为相互关联的关系。各模块可以交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便于内部各部门联合推进活动,在信息高效利用下实现高效运作。然而,部分公立医院并未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大量资源,因资源供给不足,拖慢信息化建设进度。在此期间,各系统独立运行,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不利于内部部门间的协同作业,将会对预算管理形成较大的限制,使其诸多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三)绩效管理形式化严重。国内多数公立医院在绩效管理中,并未深度研究该项管理的机制,只是根据部门预算要求设定绩效管理机制。部门预算的绩效目标多以医院上报的大类项目支出进行设置,耗材支出、药品支出、人员薪资支出、管理运营支出、基本建设、信息化建设,这些是大类项目支出的主要内容。国内有一部分公立医院,以部门预算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由于公立医院在经营中教育的干预因素较多,业务事项内容繁杂,所以在绩效目标编制时,不能清晰且全面地反映医院业务,绩效管理的实际效用较差。部分公立医院并未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没有基于评价结果做好奖惩机制与绩效分配的有机关联。公立医院虽然设定绩效管理,但是实用价值较低,流于表面。
二、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思路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对公立医院经营和发展形成不少挑战。公立医院应该在国家制度要求下,以新政府会计制度作为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的依据,对该制度进行深度研究,调整预算管理方式,提高该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下面提出公立医院在政府会计制度下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区分支出预算项目属性。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必须深度研究制度内容,构建双报告、双功能、双基础的预算架构,同时为落实预算管理任务,需要以预算项目作为工作的开展载体,清楚信息交互在预算管理任务实施中的作用,建立信息化平台,打造有利于医院预算管理任务实施的双体系预算架构。公立医院应重视预算项目制定,以政府会计制度作为预算项目制定的考量依据,整理过往在预算项目制定时出现问题的案例并进行分析,避免在项目制定时遭遇同样问题。在预算项目制定期间,公立医院应结合经济业务内容进行调控,确保预算项目可实现对所有经济业务事项的覆盖,同时以归口管理的方式推进活动,防止出现缺漏等不良情况,让每一笔经济业务均可以基于预算计划导向开展。过往预算项目在属性划分时存在问题,难以实现对属性的有效区分。当下公立医院应给出预算项目属性划分的具体内容,预算项目设定时,必须确定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的具体内容,掌握两者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对预算项目的合理规划,让一个支出预算项目实现与相关会计科目的对接,有效控制会计核算工作量,使会计核算高效进行。
财务预算开展应该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当下公立医院为达到制度要求,深度研究权责发生制,对于经营中的当期款项无论是否收到,都将确认为当期收入。在收入预算中以权责发生制进行规范,财务部门需要基于该导向清楚收入类型,还应该根据相关归口部门给出的预算数据,进行年度总收入预算的汇总,其中包括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医疗收入与其他收入的预算。医院在经营中的各项支出,应该以权责发生制进行控制。对于应负担的费用或已发生的费用,公立医院均会进行确认。归口部门在支出项目预算编制工作结束后,财务部门进行支出项目属性的归集,确定费用类支出预算项目、资金费用类支出预算项目,对相关项目进行汇总,形成公立医院年度的支出预算。收入预算的完成数并不需要额外计算,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截取即可。支出项目预算执行数可以在信息系统的运用中,根据需求给出相应指令实现自动取数。公立医院财务预算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在该维度下费用预算、收入预算可以有序进行,便于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年度收支进行预测,同时实现对预算项目的全面覆盖。公立医院可以借此了解内部资金的支出情况,根据医院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控制成本,将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效果凸显出来。
公立医院在以往较长一段时间,现金预算和部门预算的逻辑相同,支付款项或实际收到的款项会成为收支确认条件。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下,上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作出新要求。公立医院根据相关部门的工作指示,于每年第三季度开展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此时应该清楚工作流程,对具体活动的干预事项做出有效应对,确保资金流入预估合理,收入预算的确认不会受到影响。在部门收入预算的编制时,必须清楚干预因素,做好对相关内容的防护。医疗活动进行期间存在现金流入,基于时间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往年医疗活动的现金流入、当年现金流入以及未来现金流入。基于时间维度在医疗收入预算的编制中,研究回款期限、医保政策等。在部门支出预算的编制时,还需要关注资金类支出项目、预算和资金费用类项目预算,对相关内容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给出预算项目的编制内容,按照使用途径可将其分为人员支出、资产购置、日常运营、基本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预算项目的设置以经济业务进行,公立医院应该确定部门项目支出、支出预算项目的逻辑关系,部门支出预算的编制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二)提高财务预算和部门预算协同度。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必须获取各部门的信息,由此才能较快地进行核算,确保预算管理具有及时性,不会影响到对成本的控制,这便涉及到较大的数据处理。如果未能有完善的基础作为支撑,公立医院无法实现信息获取与处理。在信息时代,公立医院应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速度,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在信息化活动的开展中,医院组织资源并进行筹划,给出相对合理的管控方法,能够基于预算管理需要,实现资源的收集与管控。在各类成本控制措施编制的基础上,公立医院推进信息管理系统,致力于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医院对于内部的所有部门,研究对方使用的管理系统,实现对资产管理系统、成本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物流供应链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内容的整合,确保各系统信息可以快速提取,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各子系统信息的获取与共享。医院利用网络平台快速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内容,为预算管理服务。在系统平台中,各级预算单元可以自主查询支出项目、收入项目等明细,作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有效判断,掌握预算情况并给予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预算超支情况发生的概率。在预算研究与分析中,信息系统的集成可以为数据信息共享、比较、分析等操作提供助力。在系统信息合理应用下,制订可靠、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案,让预算管理能够在公立医院运行期间较好地实施,减少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为医院各类业务开展提供保障。
(三)强化绩效管理。指标设计在预算绩效管理环节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如果指标设计不当或者给出的指标并不全面,难以提高预算绩效评估的合理性。出于预算绩效管理任务有效实施的需求,公立医院应该保证预算绩效指标指向合理、明确,结合预算内容给出相应的指标。公立医院财务预算应覆盖全面,囊括项目预算、支出预算、收入预算等内容。在收入预算指标的设置时,公立医院可以从工作量维度出发,支出预算在设置时,需要研究采购预算、日常支出预算等。项目预算在设置时,应该以投资预算视角进行分析,给出相应内容。在财务预算各项内容的设置中,确定关注要点,给出对应的设置内容,提高预算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公立医院业务体量规模异常庞大,同时一个支出项目对应的预算绩效指标可能有多个。在预算绩效指标设置时,对支出预算项目的选取应寻找关键要素,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预算绩效指标,便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在部门预算项目和财务预算项目对应关系的梳理中,为向不同部门提供合理的预算项目绩效指标,需要满足相关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需求。预算绩效管理还需要与绩效考核进行关联,在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中,增强员工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开展活动,配合相关人员推进预算管理,提高该项管理工作的效果。
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对公立医院进行会计核算的意义重大,财务人员作为预算编制的工作主体,关系到公立医院能否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对政府会计制度有充足理解,确定当前在预算管控中着重推进的工作,明确预算编制的要点,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成为预算管理高质量进行的保障。财务人员在预算编制时,应深度研究医院内部情况,了解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调控方法。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开展财务工作,相关人员必须明确工作要求,在深度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对制度内容有足够了解,清楚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会计核算的要求,按照制度要求对会计核算与相关工作进行调整,不会影响到预算管理的实施表现。财务人员在了解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后,需要基于制度管控需求,重新研究医院内部情况。在制度内容下,医院财务工作者管理思路得到扩展,致力于会计核算和预算关系的梳理,分析两者内在联系,确定预算相关重点,以有效的方式推进预算编制工作。国家政策的实施,势必影响到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财务人员应该在国家政策出台后,快速获取政策信息,理解政策制定的用意,在制度要求下创新预算管理模式。财务人员应该在政策不时变动的背景下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自觉关注国家在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政策,主动学习相关制度,了解国家对财务会计方面的要求。财务工作者研究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情况,选择实际与理论结合的方式,给出科学的程序推进预算编制,提高该项工作的有效性。
综上,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公立医院革新会计核算有导向作用,公立医院应深度研究过往预算管理,结合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在政府会计制度下推进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解决预算管理低效的问题。公立医院应尝试构建符合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的预算管理体系,对政府会计制度内容进行梳理,清楚改革目标,给出适合医院预算管理的战略规划,建立预算体系且分析预算管理各项任务。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雪娇.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探究[J].当代会计,2023(11).
[2]邱英,王俊翔,詹俐,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医院,2023.27(11).
[3]许武萍,任杨帆,史晓川,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5(05).
[4]付志俊.基于全面预算下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06).
[5]齐鑫.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探究[J].商情,2023(38).
[6]张文东.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初探[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03).
[7]李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会计师,2023(17).
[8]胡铁鸣.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绩效与保障措施研究[J].税务与经济,2023(05).
[9]聂冬雪,吴雅琴.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价的影响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02).
[10]崔艳雨,黄艳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03).
[11]曾楚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建设路径探究[J].产城(上半月),2023(02).
[12]朱媚.政府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协调和发展[J].品牌研究,2023(3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94987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