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浅议
第745期 作者:□文/马煜磊 何 帅 时间:2025/1/16 9:23:14 浏览:7次
  [提要] 业财融合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创新模式,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企业内部建设。为此,本文阐述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企业实施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业财融合;具体问题;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7月17日
当今,业财融合这一新兴的经营管理模式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为财务赋能,这种创新模式为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指引重要的方向。
一、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如今的经济环境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影响着企业运营的质量。企业实施业财融合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帮助企业良性发展,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有利条件。企业实施业财融合使其经营不再局限于事后的核算和监督,而是提前至事前控制,甚至扩展至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并且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模式相结合进行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充分利用一体化信息平台,使企业更加了解内外部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业务中的潜在风险因素,为后续的生产经营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从而结合企业情况通过恰当的措施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将自身的管理战略和模式进行调整,对企业的业务进行合理的安排,更有利于分析企业目前开展业务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达到对风险的全面分析,进而提醒有关部门及时调整和优化。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还有助于企业提升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以此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二)有助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业财融合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财务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难免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业财融合使财务部门实现了智能化,不仅降低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数据失误,还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财务部门也可为业务部门的运营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最终使企业精确了解财务资金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内部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的灵活性。企业实施业财融合不仅可以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紧密相连,通过共享信息、共同协作的方式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可以减少信息孤岛现象,将专业知识实现跨部门的汇总,综合考虑业务和财务风险因素,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有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有利于培养员工跨部门合作的意识,使各部门员工交流更加顺畅,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业财融合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的分享与传播,从而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让企业获得更长久的发展动力。此外,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通过精准的数据获取市场需求来提升企业的成本效益,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在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定制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作出更为精确的发展规划,从而将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将资源的优势发挥至最大,为企业的资源配置提供合理的指导,提高决策可行性。
(四)有助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有利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业财融合有利于解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脱节和信息孤岛问题,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从而减少沟通成本,以便将信息有效整合,打破原有的数据壁垒。财务部门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体系,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使企业清晰掌握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及隐患,实现事前规避风险,提高业务的稳定性,并且对未来做出合理的预判,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以数据为驱动使企业实现智能化决策,以此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二、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善。业财融合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因此传统的管理制度不适应业财融合的发展要求。传统模式中各部门分工明确,但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衔接,导致在部门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难以发挥管理层的领导作用,无法将业财融合的实践有效落实。而业财融合注重共同执行,避免各自为政,因此企业应实施业财融合对管理制度加以创新,根据自身情况完善管理机制,避免企业在实践中出现的片面应用状况:即使开展了业财融合,仍难以助力企业的发展。并且陈旧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导致组织结构不合理,压制了管理层及各部门的参与热情,忽视了业财融合的全局性和深远影响,从而导致企业运营不善、业财融合无法深化等负面情况出现,企业只有设立合理的组织体系、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机制才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
(二)信息化管理进程缓慢。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平台,以此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决策效率,而现如今很多企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影响了数据的准确和完整,这也影响了非财务数据的应用。企业获取的非财务信息可以了解目前的市场状况,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决策,而企业未充分利用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导致无法有效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从而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可能使用不同的管理系统,这使数据出现了割裂,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现象,使系统之间互不关联,业财信息系统之间未能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的情况下,难以实现信息整合。企业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则可以确保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共享和交换,通过系统对接将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实施业财融合的协同效率,为业财融合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业财融合意识不强。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如果没有发挥上行下效的作用,缺乏对业财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和培养员工业财融合的意识,可能会导致员工缺乏对业财融合的了解,企业上层管理与下层业务的实施缺少有效的联系与沟通,导致企业虽逐步开展业财融合的实施工作,但相关的工作可能只停留在表面,使企业可能出现人员盲目工作、不明确自身工作定位的情况,各部门之间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专业知识,“各自为政”,只关注自己部门内的业绩和目标,融合意识较弱,导致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分离的情况出现。业务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专业知识,主观认为没有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财务无法真正地参与到业务决策之中,无法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这不仅阻碍了业财融合的顺利开展,还可能导致无法实现全员深入开展业财融合,致使管理工作存在脱节的现象,无法发挥管理工作应有的价值。因此,管理人员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思考,使全体员工参与到业财融合的各个环节,确保业财融合的工作顺利开展。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当前背景下,数字化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也对企业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而如今大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可能只是停留在传统的职能和基础的操作上,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工具提升预算和决策的效率,财务人员缺乏对业财融合制度的了解,导致与业务部门沟通不足。财务部门对企业的规划又是与业务部门密不可分的,业务部门不能深刻认识到财务数据的支撑作用,就会出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职责、部门之间配合度低的现象,这会使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阻力,无法进行有效的业财融合。企业的运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全过程参与,因此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自身素养务必会影响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进度。人员队伍的建设是有效实施业财融合的关键,企业急需具备较高财务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能力和水平满足企业平稳发展的要求。
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优化建议
(一)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组织体系。为了确保业财融合的有效实施,企业应优化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重视业财融合的顶层设计,在统一的目标基础上实施创新性方案。例如,企业专设业财融合领导层,成立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并且要明确职责边界和完善监督机制,避免出现决策权集中的现象。在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业务需求和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做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济决策。
将企业垂直式的组织结构调整为扁平式结构,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缩短信息传递的途径,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跨部门小组会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这不仅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还能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企业各部门全员联动、上下协同的新局面,充分发挥业财融合的有效性,推进企业业财融合进程。
(二)优化信息系统,推动深度融合。企业通过构建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将各部门的数据集成在一起,并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时获取和共享信息,避免产生信息孤岛和互不关联的问题,并且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与各个部门的数据端口相连接,确保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为后续各个部门的交流提供夯实的基础。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对接,在充分考虑各个部门职能的基础上打破业务和财务之间的数据壁垒,在各个部门之间实时共享财务数据,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提升协同效率。同时,赋予各个部门适当的数据获取权限,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并且核实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以此来不断促进企业业财融合实施的规范和标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准确和实时的数据支撑。企业需认识到高效应用数据信息对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促进作用,加大应用数据信息有助于经营者更好地进行决策,在各个层面和角度为经营者提供更具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更好地分析企业运行状况,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确保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的高要求、实现深度融合。
(三)强化业财融合意识,打破沟通壁垒。沟通有助于实现业财融合,业财融合有助于实现企业稳健发展。企业利用完善的沟通平台促进业财融合,注重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更有助于企业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从而高效、及时地利用信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使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建立和完善信息沟通系统,借助线上平台随时进行交流,发挥协同作用,提高其配合度,实现目标的统一,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利进行,确保财务和业务之间的高度融合。
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业财融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明白不应只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简单整合,要充分发挥思想方面对业财融合的促进作用,明确业财融合的核心价值。以管理层带头转变思想,以上层示范正确推进,重视对企业转型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确保各部门对业财融合理念形成正确的认识,注重培养各部门人员学习业财融合理念。在掌握原有理论的同时,不断汲取新知识,深刻认识和理解业财融合的价值。实现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夯实实现业财融合目标的基础,为业财融合的实践提供有力保障,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四)提升人员素质,建设人才队伍。首先,企业要建立健全人事任用制度体系并制订有效的培训方案,从源头上注重胜任能力,注重专业人才的招聘环节,适当提高专业要求,招聘具有综合专业性技能的人才,实现人才引进的第一步。并且设计明确的方案和目标以确保其实施和开展,以此来提升财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并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的财务人员,为今后财务人员了解、熟悉、理解业务奠定基础,以便更好地进行业财融合工作。其次,企业要加强对现代化技能的培训,注重财会人员财务知识和业务知识的搭建,必须突破传统的财政核算概念,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的同时,也要学习使用更多的管理会计工具,例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强化对财务数据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可视化分析加强对会计资料的分析能力,不仅可以更加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有利于实现更加高效的业财融合。最后,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和业务培训等方式更好地了解业财融合相关知识,并且在平时各部门的沟通中不断提升经验和能力,以此来确保企业业财融合的有效开展。
综上,企业需要深刻认识到在业财融合这一创新模式下,企业的管理离不开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协同配合,从而,积极推进企业业务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讯作者:何帅)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林彬彬.大数据时代的企业业财融合研究[J].财会学习,2023(28).
[2]陈晓.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4(08).
[3]王延生.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问题及优化建议[J].财会学习,2024(10).
[4]胡冰.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产经,2024(04).
[5]李国蕾,陈光.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J].财会学习,2023(34).
[6]方旭珍.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财会学习,2023(12).
[7]刘红星.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4(02).
[8]张维伟.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发展研究[J].财会学习,2023(22).
[9]朱小娜.企业业财融合实施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投资与创业,2024.35(03).
[10]冀玲钰.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分析[J].中国市场,2021(2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94853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