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
第745期 作者:□文/莫 溦 时间:2025/1/16 11:51:21 浏览:10次
  [提要]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战略经济带,探究其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支出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研究结论对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科技政策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19PY36);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编号:2155042)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6月19日
引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彰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科技支出是政府参与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是驱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财政科技支出不断提升,为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迅速,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长江经济带贯穿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和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经济带,推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事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全局。财政科技支出和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样本,探究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对于长江经济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从既有研究来看,学者们对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碳排放的影响等方面已展开了丰富研究。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上,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会对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扶持力度也是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关于财政科技支出,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财政科技支出对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关于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张红伟等(2022)采用全国31个省(区、市)数据,对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财政科技投入和数字经济间存在正“U”型的非线性影响,财政科技支出能够通过推动数字科技创新和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潘明明和张杰(2023)认为,财政科技支出和数字经济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为考察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将基准回归模型设定为:
DEit=β0+β1FSEit+αcontrolit+μi+εit
其中,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数字经济(DE)为被解释变量,财政科技支出(FSE)为核心解释变量,control为控制变量,μi为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数字经济(DE)。选取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数,采用熵值法对上述指标进行计算,得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核心解释变量:财政科技支出(FSE)。借鉴相关研究,使用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反映财政科技支出水平。
控制变量: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其中,经济发展水平(GDP)用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值表示;居民消费水平(RC)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金融发展水平(FD)用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对数值表示;城镇化水平(UR)用城镇常住人口数与常住人口数的比值表示。
选取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和EPS数据库等,对部分缺失数据用插值法进行补充。
二、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运用Stata16软件对基准模型进行回归,以考察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列(1)和列(2)为双向固定模型回归结果,列(3)和列(4)为城市固定模型回归结果。双向固定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控制变量情况下,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为0.280,在将控制变量纳入到模型的情况下,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为0.306,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城市固定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控制变量情况下,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为0.914,在将控制变量纳入到模型的情况下,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为0.329,也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财政科技支出对于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为长江经济带数字技术进步提供经费保障,能够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为数字经济提供技术支持。二是财政科技支出能够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人才,财政科技支出能够吸引数字技术人才,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充实人才储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表1)
(二)稳健性检验。为进一步检验上述结论的稳健性,本文还采取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模型(1)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模型(2)为城市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2)
1、替换被解释变量。上文使用熵值法计算数字经济水平指数,此处更换Critic方法对数字经济水平指数进行测度,以检验模型稳健性。回归结果显示,替换被解释变量后,财政科技支出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说明替换被解释变量后,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正向影响依然存在,估计结果和前文一致。
2、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此部分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将核心变量替换为财政科技支出值(Fiscal)。回归结果显示,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后,财政科技支出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显著为正。表明以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值衡量的财政科技支出水平对数字经济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3、滞后变量。考虑到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可能存在时滞性,以及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同期逆向因果关系,此部分将核心解释变量财政科技支出进行滞后一期(L.FSE)再回归,衡量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
4、缩尾处理。考虑到样本可能存在极端值,此部分将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上下1%水平的缩尾处理再估计。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缩尾处理后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这与前文的估计结果保持一致。
(三)分区域回归。考虑到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财力等存在较大差异,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存在较大差异,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影响可能存在区域异质性。为更细致地考察财政科技支出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进行分区域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模型(1)是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模型(2)是城市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系数均显著,表明财政科技支出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从回归系数看,上游地区回归系数最大,其次是下游地区,中游地区的回归系数最小,表明上游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且影响效应大于下游地区和中游地区。可能的原因在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数字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总体发展提高空间较大,且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经费渠道较为单一,财政科技支出对于促进区域数字技术提升等方面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部署下,上游地区数字经济特色发展,财政科技支出对上游地区数字经济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中游和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数字经济基础较好,且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经费支持更加丰富和多元,因此财政科技支出对于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表3)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整体来看,财政科技支出能够正向促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第二,对模型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滞后变量和缩尾处理的稳健性检验分析,财政科技支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结论依然成立。第三,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的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上游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鼓励地方政府把科技领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为数字技术发展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经费支持,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挥财政科技支出对于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持作用,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氛围,促进数字人才集聚,加快数字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第二,强化政策引导,积极发挥财政科技支出的引导效应,以政府投入带动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同时创新和优化经费投入模式与结构,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多渠道经费支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第三,考虑到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政府财力和数字经济基础存在较大差异,要根据地区发展实际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各区域应完善顶层设计,根据资源禀赋规划数字经济发展,运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支出对于数字经济的积极作用。此外,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应加强联动和协作,促进创新资源的流通和配置,发挥数字经济的协同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鲁钊阳,邓琳钰,黄箫竹,等.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3(12).
[2]喻开志,石瑶,冯佳晗.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财经科学,2024(02).
[3]江三良,贾芳芳.数字经济何以促进碳减排——基于城市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效率的考察[J].调研世界,2023(01).
[4]吕艳琴,范天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3-15.
[5]何苗,任保平.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布及收敛特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05).
[6]陈志军,余雪凤,张小芬.福建省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05).
[7]周泽炯,余越.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0(05).
[8]潘明明,张杰.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J].管理现代化,2023.43(04).
[9]张红伟,熊操,陈小辉,等.财政科技投入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科学,2022(05).
[10]沈肇章,陈酉晨.财政科技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8058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