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第745期 作者:□文/李伟保 韩天明 罗娅玲 时间:2025/1/16 11:52:08 浏览:11次
  [提要] 科技创新平台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本文在分析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基础上,利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按不同地区和依托单位类型对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以期为河北省改善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水平及结构、提高运行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河北;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评价;DEA模型
基金项目: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视角下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路径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3557635D)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7月28日
我国一贯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跨越了要素驱动发展和投资驱动发展两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正逐步跨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创新被赋予更重要的使命,科技和产业发展中的无人区需要依靠创新去突破,我国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依靠创新给出解决方案,创新乃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科技创新平台通过集聚创新资源、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供科技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始动能。科技创新平台是多种创新要素整合形成的科技组织,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科技资源、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具有创新和服务双重属性,通过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在进行创新研发的同时支撑和服务于技术开发活动。
一、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研究院三大类主体。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省级以上学科重点实验室279家,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88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113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60家,已建成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创新链条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根据河北省科技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综合统计年报》,对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做简要介绍。
(一)平台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和设备三个核心方面。近年来,三大类科技创新平台在人、财、物上的投入持续增加。人员方面:三大类平台的人员总数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特别是2019~2020年期间,人数增长了35.44%;另外,在各个年份固定人员的数量都占据了总人数的绝大部分,科技创新平台的团队核心较为稳定,有一批长期服务于平台的专业人员。资金方面:三大类平台总筹集资金从2015年的109.6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09.58亿元,年均增幅23%,其中产业研究院经费年均增长达到39%。设备方面:三大类平台设备总台/套数从2015年的18.58万增加到2020年的43.04万,年均增幅18.3%。由此可见,河北省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持续加大各类投入。(表1)
(二)平台知识创造产出丰硕。知识创造是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功能。2020年,三大平台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3,480项,较2015年增长214%,年均增长25%,从专利授权来看,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产生了一大批有潜在价值的成果;2020年,三大平台形成技术标准1,676项,较2015年增长75%,年均增长12%,从技术标准来看,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此外,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还承担着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2015~2020年6年间共培养硕博人才4万余人,为河北省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人才储备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表2)
(三)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平台能够极大提高从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快速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落地。近年来,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如表3所示。2020年三大平台转让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合同数达到744项,较2015年增长433%;年均增长40%,2020年转让合同金额达到7亿元,较2015年的不足1亿元增长825%,年均增长超过56%。这一增长趋势反映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转变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在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方面的努力,把科技创新成果的活水第一时间投入到实体经济发展中,为河北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第一源动力。(表3)
二、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DEA评价模型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投入包括技术、劳动力和资本三个基本要素。廖方伟和邓文杰(2015)把经费和人力作为知识产权的投入指标;庹婧和于泳波(2018)将资金、设备与条件以及人员作为科技创新的投入指标;王智新等(2024)将平台人员、科研用房、科研设备、科研经费作为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基础条件;陈颖和马临(2024)从人、财、物三个方面设定重点实验室投入指标。参考学者们的研究,本文选取人员、经费和科研设备作为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指标。产出方面,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知识创造及其转化应用;此外,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其重要作用不能被资金和设备等要素替代,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将科技人才培养作为科技创新平台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加以考量,这契合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六个核心要素之一的育人精神。本文构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表4)
2、数据来源及处理。河北省科技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16年、2019年和2020年发布了《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综合统计年报》,本文从中选取按地区和依托单位类型划分的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指标数据进行分析。DEA评价模型的处理采用SPSSAU平台完成。
(二)DEA-BCC模型评价结果——静态分析
1、不同地级市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分析。选取2020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科技创新平台相关数据,通过构建DEA-BCC模型对其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详见表5。(表5)
河北省11个地级市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平均数为0.929,总体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其中石家庄、秦皇岛、保定、沧州和廊坊5市综合效率等于1,说明这几个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达到了强DEA有效;张家口和衡水的综合效率小于1,但是技术效率都等于1,对应的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这两个城市属于弱EDA有效;唐山、邯郸、邢台、承德4市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说明它们的投入产出效率非DEA有效。
2、不同依托单位类型所属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分析。采用DEA-BCC模型对2020年八大类依托单位所属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表6)
河北省八大类依托单位所属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综合效率的平均数为0.887,总体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检测机构和社团组织5类依托单位所属平台的综合效率等于1,其投入产出效率是强DEA有效;其他类型依托单位所属平台的综合效率小于1,但技术效率等于1,且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该类平台属于弱EDA有效;医疗机构和政府机构所属平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说明这两类平台的投入产出效率非EDA有效。
(三)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结果——动态分析
1、不同地级市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变化分析。鉴于数据的可得性,选取2016年、2019年和2020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其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进行评价。
由表7可知,河北省11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平均数为1.2029,表明2016~2019年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的平均数均大于1,但技术进步变化的平均数小于1,表明技术发展是河北省11市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表7)
从具体城市看,除承德、沧州、邯郸外,其余8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均大于1,投入产出效率得到提升。邯郸和沧州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均为1,说明两市在2019年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与2016年相同,但是由于技术进步指数没有提升,导致两市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承德2016~2019年的技术进步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都小于1,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由表8可知,河北省11市科技创新平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平均数为1.0259,表明2019~2020年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仍然呈小幅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变化的平均数大于1,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的平均数小于1,表明2019~2020年河北省11市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主要靠技术进步拉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小于1说明新技术有待普及,其潜能尚未得到完全发挥。(表8)
从具体城市看,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张家口和廊坊6市科技创新平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大于1,表明6市平台2019~2020年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到提升。邢台、邯郸、承德、沧州和衡水5市平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均未达到1,其中邢台、承德和衡水3市平台的技术进步指数变化大于1,说明技术进步对3市平台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明显,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沧州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等于1,但技术进步变化小于1;邯郸无论是技术进步变化还是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都小于1。以上变化导致邢台、邯郸、承德、沧州和衡水5市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2、不同依托单位类型所属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变化分析。由于2016年科技创新平台按依托单位类型划分的数据缺失,因此仅选取2019年和2020年数据进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表9)
由表9可知,2019~2020年河北省八大类依托单位所属平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平均数为2.0744,呈现出较高的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变化的平均数大于1,表明2019~2020年间八大类依托单位所属平台投入产出效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从具体依托单位类型看,除医疗机构和政府机构两类外,其余六类依托单位所属平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均大于1,其中检测机构、社团组织和其他类型依托单位所属平台达到了3以上,表明2019~2020年间这几类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医疗机构和政府机构两类平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都小于1,其中医疗机构类平台技术进步变化大于1,说明医疗机构类平台在2019~2020年间相关技术得到了提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未达到1,说明新技术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政府机构类平台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未达到1,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下降,说明该类平台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利用等多个方面都亟待改善。
综上,本文利用DEA-BCC 模型和 DEA-Malmquist 指数模型,按不同地区和依托单位类型对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结果显示,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张家口、廊坊等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高,印证了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河北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现。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的地区应当与省内其他城市以及京津两市展开协同合作,获得更多的优质科技资源,提高科技产出效率,增加当地经济发展动能。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检测机构和社团组织这几类依托单位所属科技创新平台应继续发挥在新技术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优势,持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投入产出效率。总之,河北省各地级市和各类型依托单位科技创新平台要协同合作,最大限度发挥整合作用,以促进构建更加完善和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庆,王宏起.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0(03).
[2]安俞静,袁丰,孙伟,陈雯.长三角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23.43(12).
[3]王智新,郭凡,王艺晓.科技创新平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俞政策优化[J].科学管理研究,2024.42(02).
[4]陈志辉.科技创新平台内涵特征与发展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7).
[5]程宁波,范文博,田丹,兰雪.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构的理论、经验启示及成都路径[J].决策咨询,2021(03).
[6]盛亚,刘越,施宇.基于多案例的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16).
[7]廖方伟,邓文杰.中国国防科技平台知识产权实证分析——以两类典型实验室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08).
[8]庹婧,于泳波.武汉市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8(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8055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