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公共/财税 |
城区老年人低碳参与路径探索 |
第746期 作者:□文/陈舒怡 魏 伟 朱 倩 仲 成 时间:2025/2/1 12:01:21 浏览:10次 |
[提要] 在“双碳”战略和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背景下,有效的低碳生活引导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群碳排放,达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该领域的“减排降碳”社会属性及市场潜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掘,这就为碳普惠制度的引入提供了必要前提。本文选择绍兴市大渡社区老年人为调研对象,研究发现:社区街道老年居民的低碳生活认同感较高,同时低碳参与积极性强;老年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多样化,主要侧重于绿色出行;老年人利用小程序践行绿色生活的意愿较大;老年人使用低碳小程序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多样化的;预期的低碳小程序需要具备的相关功能可以多维度化。最后在老年人低碳生活和社区康养建设方面给予小程序相应的开发建议。
关键词:大渡社区;绍兴;低碳生活;碳普惠;适老化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区老年人群低碳参与路径研究——以绍兴市某街道小程序开发为例”(项目编号:202312792033)资助。通讯作者:魏伟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8月8日
一、研究背景
国家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锚定“双碳”战略,推动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同时,提出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居民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在低碳背景下,低碳生活要从自身做起的理念逐渐被公众重视,将生活习惯与节能环保联系起来也成为大众的生活追求。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能有效减少个人碳排量,减少消费,这种消费理念与老年人节俭、简单和质朴的生活习惯形成呼应。
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社区”示范点,大渡社区围绕“智慧赋能、五新养老”,打造浙里康养新样板。借助数字化平台优势,通过线上点单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有效发挥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优势。目前,柯桥区大渡社区已成功通过数字平台组织线下活动40余场,解决老人生活问题200余件,打造了社区老人“十五分钟养老生活圈”,实现急事有人帮、难事有人管的生活养老服务新常态。
目前,学术界在个人碳普惠制建立方面和人口结构与碳排放的相关性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刘飞(2023)认为个人碳普惠聚焦个人家庭的碳减排,旨在通过市场化的制度设计,激励公众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生活日常的节能减碳,充分释放全民减碳的“长尾效应”,有效促进消费端碳减排。袁靖祥(2023)指出在碳普惠体系中,建立健全个人碳账户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碳普惠机制搭建的重要基石。吕思宣(2023)提出碳普惠制度形成的正向激励机制,其本质上更接近于碳积分制度的概念,即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碳积分账户,将个人减碳量转换成为碳积分,并允许碳积分在平台内的特定商家享受消费折抵,以此激励公众参与碳减排活动。曾红鹰、亢远飞、陶岚(2022)提出可以通过绿色消费积分制度来践行碳普惠,在政府指导下搭建统一的碳普惠平台,动员更多社会主体加入,实现商业激励、政策引导激励、减排量交易并行的综合性、可持续、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刘国辉、陈芳(2022)提出,优化与升级碳普惠激励制度,增加对用户、商户与公益组织的吸引力,从而形成良好、开放的合作生态至关重要,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平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其认为目前个人在碳普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激励个人减排的碳普惠发展路径随社会发展愈发清晰。结合个人碳普惠与碳普惠激励制度,碳减排活动对于大众低碳行为意识的提高具有动态相关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激励成分。李飞越(2016)通过总结相关文献提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是人口因素,充分探讨中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非线性视角探讨和考察人口结构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是有必要的。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街道大渡社区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下问卷的方式,共收集11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收集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达96.36%。绝大多数受调查老年居民能理解问卷内容并做出相应回答。其中,男性为52人(占49.06%),女性为54人(占50.94%)。调查对象具体数据显示,年龄在60~65岁的男性老年人占比最多,其次是年龄在65~70岁的女性调查者。
(二)老年居民的低碳生活认同感较高,低碳参与积极性强。由表1调查数据可见,大渡社区街道的老年居民有近88.1%的人喜欢绿色低碳的生活。在“认同践行低碳生活能带来好处和积极情绪”维度的调查中,近80%的老年人认同其所带来的好处并且积极认同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证明低碳生活是老年人十分认可和积极参与的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同时老年人乐意将低碳生活的路径融入到个人的生活路径中并积极践行。(表1)
(三)老年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方式多样化。由表2可见,大渡社区街道老年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方式有多种,其中绿色出行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46.2%,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公益的占比分别为17.8%、14%、12%。老年居民在绿色出行方面的积极性最强,同时也给了小程序主要业务功能设计一个核心思路。此外,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如何与提高老年人绿色低碳生活参与路径结合就是小程序设计与开发的一个重要思路。如有开发需求和社会导向,那么公益和生产与小程序的结合也可以作为小程序业务拓展的一部分。(表2)
(四)老年人利用小程序践行绿色生活的意愿较大。由表3可见,大渡社区街道老年人愿意利用小程序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占据主导地位,比例达81.1%。在利用小程序来获取绿色低碳相关的功能和服务的意愿度方面,将近87.2%的老年居民持愿意态度,这为小程序功能普及提供有力依据。(表3)
(五)老年人使用低碳小程序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多样化的。由表4可知,大渡社区街道老年人对于使用小程序可能面临的问题也是高度重视的,“担心不会使用,需要别人教授 ” “小程序界面比较复杂,不太容易操作”分别占比27.1%和26.9%,说明教育功能是老年人使用小程序最需要担心的问题,同时对于小程序本身而言的功能简洁性、可操作性、便携性也需要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相结合。“小程序广告弹窗多,担心上当受骗”占14%,说明小程序的可信任度也是老年人考量的范围,可信任度直接或间接影响老年人使用小程序的喜爱度和忠诚度,因此小程序的开发需要将诚信纳入开发范围,界面的简单性和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诚信的维持可以满足老年人追求个人安全的需要。最后,老年人使用小程序具有一定的接受时间,对于新出现的小程序有一个不接受到接受、不认可到认可的时间跨度,因此可以给小程序的主体使用提供思路,主体老年人的使用可以通过第三方的介入、引导、协助和教育,以此满足老年人的受教育需求,第三方作为介入方,人物的身份选择也需考究。(表4)
(六)预期的低碳小程序需要具备的相关功能可以多维度化。由表5可见,经调查“希望自己的低碳行为能够得到激励,拥有个人权益,提升满足感与自豪感”与“有社会公益活动相关的功能,发挥个人的社会价值”这两个模块占比最大,合计达到43.8%,同时证明大渡社区老年人希望借助小程序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找到老年人生活的积极目标和乐观取向。(表5)
另外,“能提供教育服务,并且距离较近,能当面沟通”模块的占比达到13.8%,若具备相关教育服务,小程序繁琐复杂以及如何操作使用就不仅是社区和公益讲座单线输出知识的方式,它能够让教育贯穿双方互动与学习的过程。而小程序的双线奔赴必须有老年人的付出和回报老年人参与低碳生活助力社会的重要回馈方式。“解决康养问题的相关服务”模块的占比达12%,老年人在生活中注重康养问题,康养服务若能与小程序的绿色低碳功能相结合,既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一定程度上促进适老化,让老年人感知到个人的受重视程度。
三、低碳小程序开发建议
(一)小程序开发适应老龄化趋势。小程序的使用需要引入外界的帮助,正贴合绿色低碳路径实施的理念,即利用退休干部和老年高知分子为试点,借助年轻人(例如亲朋好友、社区协会、公益协会等)的帮助,让老年人逐步探索绿色低碳生活的路径参与方式。同时,兼顾“小程序——老年人”的路径传播方式,小程序在设计中也需要考虑设计颜色、风格、字体大小和使用逻辑的简易性和便利性。对于小程序界面复杂、不易操作、页面字体设计、各类注册过程等繁琐的问题,就需要对小程序的界面进行设计,以更加贴合老年人的需求。刘冬(2022)在针对关怀模式下的移动应用结合适老化设计和实践的研究中认为老年用户会更加青睐那些符合老年人用户心理特征、逻辑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的移动应用产品。因此,小程序要贴合适老化,就需要用老年人用户可接受、能接受的设计逻辑和开发逻辑,精准贴合和匹配小程序的开发理念,才是小程序开发应有的底层逻辑。
(二)碳普惠制度引入小程序。为了提高老年人绿色低碳生活的积极性,小程序可引入贯穿整个机制的动力源泉和特殊符号。通过特殊符号展开对于小程序的整体设计,而老年人的减碳贡献可以换取特殊符号的数量,并以“量”评定,特殊符号越多,老年人的绿色贡献值(碳减排贡献值)就越大,而此特殊符号能够兑换可作为回馈和奖励老年人绿色贡献的“礼品”。同时,礼品主动权交于老年人,以其个人意愿出发,兑换平台和老年人能够达成一致,且能够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礼物回馈,这可被称为“碳普惠激励”。同时,特殊符号可作为背景,让老年人进入小程序界面时可以直观感受到绿色生活方式的渲染。
(三)设置减碳场景。给小程序设置减碳场景,可以分为“绿色出行” “绿色生活” “绿色消费”三大模块。在“绿色出行”模块内,有“步行、公交、单车、地铁”等用户可以发表笔记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通过发表笔记和记录步行步数得到相应的积分奖励。在“绿色生活”内,可设置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转转二手、捐赠旧物”等活动,部分活动可以与转转小程序进行授权绑定,自动跳转进新的界面,但考虑到授权绑定程序对老年人来说复杂繁琐,小程序界面需要设计简单,并且授权绑定步骤简单,中间有平台人员监管,以防止不法分子侵入小程序造成诈骗等案件的发生。在“绿色消费”界面,可设置例如“食用绿色食品、使用环保袋、使用玻璃等再生原料的产品”等低碳场景。
(四)重视老年人使用新事物时的受教育需求,引入第三方协助。为了更好地传播低碳生活理念以响应低碳政策且精准落实到个人,并满足老年人使用新事物,尤其是电子产品的能动性较差的问题,结合老年人的受教育需求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进行综合考量,除了对做出低碳贡献的老年人予以碳普惠激励,第三方的介入、引导、协助和教育是必要的。老年人的亲人、朋友、同龄人都可以成为第三方协助对象,特别是高知老年分子,例如退休知识分子等在年龄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同时满足老年人的受教育需求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通过亲人、年轻人(如青年志愿者等)、老年高知分子等群体作为第三方试点人群,通过用户的增多和小程序的传播逐渐向其他具有可接受能力的老年人进行覆盖,用户人群由点到面、项目影响力由浅入深,真正响应“碳达峰十大行动”。通过逐步打造低碳型适老化小程序平台,能够促进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并引领老年人步入数字化浪潮。老年人的绿色低碳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形成低碳集群效益,有益于家庭、社区和社会发展。
此外,第三方的协助不仅是功能上的协助,也属于一种间接的安全保护。针对老年人使用小程序时担心上当受骗或广告弹窗多、骚扰信息干扰等问题,第三方可以作为安全保护人,从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隐私安全、交易安全等方面对老年人使用小程序践行低碳生活起到监督和保护的作用,因此小程序可以将“情感联系”作为一个可被开发的功能进行探索与研究。
(五)充分挖掘老年人的社会潜力。要实现老年人群对社会的价值,且通过参与绿色低碳小程序来发挥对于社会的价值和贡献,小程序设计可引入绿色公益模块来加强老年人群的社会责任感。用户可通过打卡“绿色公益”模块内的活动,为城区街道的绿色公益活动助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其贡献值可以量化为个人的碳减排贡献值,通过捐赠自己绿色低碳生活获取的贡献值,选择是否发放贡献值给予特定公益项目,若用户通过兑换自己的贡献值来助力社会公益,可获得普惠激励(即“碳普惠激励”)。
(六)通过碳普惠制度提倡“减排者受益”,增强老年人低碳行为自主能动性。低碳意识的宣传重点在于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发人们减碳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的能动性,加大在各个群体中的普及程度。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确合理的数据计算碳足迹,通过碳普惠激励的实行和实现倡导“减排者受益”,鼓励老年人自愿践行低碳行为,在践行低碳行为、满足激励要求和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等方面提升老年人的社会行为自主能动性。
综上,将碳普惠制度引入小程序,以老年人的独立自主、社会尊重和价值实现为原则,通过小程序、企业及个人用户、社区三者形成思路、经营、效益的循环网,将老年人的自我价值、社会参与和社会保障相结合,鼓励个体、家庭与社会加强关系链,进行碳减排行动。本文旨在将城市低碳生活路径选取和绿色低碳小程序相结合,在人们正常生活的同时普及减碳意识,推广绿色生活的同时将小程序落实到个人,成为践行城镇积极适老化的重要手段,与当代精神相结合发挥出对人们精神的指引作用,为推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飞,周飞.个人碳普惠:实践模式、理论溯源及政策思考[J].西南金融,2023(04).
[2]袁靖祥.双碳目标下碳普惠体系搭建现状及优化路径探究——以个人碳账户为例[J].中国商论,2023(19).
[3]吕思宣.碳普惠制度的信息激励政策导向研究[J].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3.33(05).
[4]曾红鹰,亢远飞,陶岚.绿色积分与碳普惠融合发展促进绿色消费[J].世界环境,2022(03).
[5]刘国辉,陈芳.碳普惠制国内外实践与探索[J].金融纵横,2022(05).
[6]李飞越.中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关系[D].广州:暨南大学,2016.
[7]刘冬.面向关怀模式的移动应用适老化设计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2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