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高职院校就业官网平台建设调查 |
第746期 作者:□文/周凤华 时间:2025/2/1 13:57:38 浏览:10次 |
[提要] 高校就业官网是提供给大学生的一条重要就业信息渠道,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发展较晚,就业官网的建设也相对落后。本文以绍兴高校就业官网为调查对象,从信息化建设、登录权限、就业信息更新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发展现状比较分析,对高职院校就业官网建设现状进行总结评价,对高职院校就业官网未来建设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官网;现状
基金项目:202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就业官网平台的建设使用现状研究”(202404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8月1日
高校的就业官网是提供给大学生的一条重要就业信息渠道,自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开通以来,全国高校都建立了就业官网。高职院校在办学特色、学生特征、就业渠道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就业服务网站,把学生就业、校企合作、学校发展一起融入到就业服务网中,进一步创新发展高校就业网,这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一、高职院校建设就业平台的意义
(一)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信息获取的途径主要来自手机,比如小红书、抖音、微博、QQ、微信等多项社交平台。网络系统可以带来随时沟通交流、信息传递快捷、信息搜索不受限制、节省人力和时间等优点,所以传统的就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高校的就业官网刚好符合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要求,是一个能够给学生提供官方就业信息的网络平台,借助网络平台还可以把就业指导、就业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所以,就业官网的信息化建设是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部分。单一的就业官网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建立就业官网为主、QQ和微信等其他网络平台为辅的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是趋势。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就业市场也迅速向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企业逐渐抛弃复杂、低效的招聘会,更倾向于简单、快捷、方便的网络招聘形式。就业官网不仅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也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建设好就业官网可以减少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数据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在这个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就业官网信息化建设可以让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受益,三方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网络信息,最终企业能招到人,学生能找到工作,学校能完成就业工作。
(二)满足高职学生就业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就业市场相比本科高校还是有区别的,高职学生的就业市场可能会少一些“铁饭碗” “高大上”,多一些灵活多变,所以在就业官网的建设上也应该和本科院校有区别。高职学生还可以“专升本” “参军入伍”等,这就要求就业官网在信息提供上和本科院校有所不同。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有些也相对较弱,在就业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判断的能力上有待提高,他们在就业上有时候更加需要学校的引导和帮助。有些高职学生对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就业意识淡薄。高职学生一般都要实习一年或者半年,这段时间是学校培养和指导学生的关键时期,互联网是链接学校、学生、老师之间的主要桥梁。一些针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要通过就业官网及时输送给学生,例如各地的大学生住房补贴政策、服务“三农”的优惠政策、就业协议的申请等,要给学生一个提问和解答的平台,让学生感受到虽然出去实习,但是依然能接受学校的帮助。高职院校就业官网的建设应该结合自身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建设有特色的、实用的就业指导网站。
二、高职院校就业官网建设现状比较分析
为研究高职院校的就业官网建设的现状,本文选取绍兴市的四所职业院校作为比较分析的对象。为了比较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就业官网建设,本文再选取绍兴文理学院一起比较分析。在四所职业院校中,有三所公办院校,一所民办院校。
(一)信息化就业平台建设情况。五所高校都在学校官网下建有就业相关网站,名称略有差别,有两所高校突出创业信息,包括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高职院校,见表1。研究发现,只有一所高职院校开通了就业微信公众号,在就业官网中有相关二维码浮窗,其他三所高职院校都没有。有两所高职院校开通了在线求职服务,其中一所在就业官网建有浮窗,点进去以后有三个在线模块(简历优化实验室、面试优化实验室、求职课程实验室),还有一所点进去是“简历优化实训室”。其中,有一所高职院校既开通了就业微信公众号,又开通了在线求职服务,信息化建设明显高于其他几所高职院校。(表1)
(二)登录权限开通情况。五所高校中,有三所高校有三种角色的登录权限:学生、单位、教师,另外两所高职院校只有学生和单位登录权限,其中有一所高职院校在网页上还专门开通了校友跟踪项目,见表2。四所高校的登录权限设置都比较醒目,以登录权限作为官网设置的主要引导,每一个登录权限下面都设置了相关的服务内容,项目功能清晰明了。但是其中有一所高职院校登录权限设置得不太明显,而且也没有设置教师登录权限。学校就业官网的内容主要是按照登录权限开展,其中没有开设教师登录权限的两所高职院校,官网的页面设计模块较为相似,都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以学生和单位界面为主。有一所高职院校开通了校友跟踪项目,里面有“校友跟踪”和“校友通讯”两个项目,说明这所高职院校把校友的力量也融入到了学校的就业工作中。(表2)
(三)就业信息更新情况。目前就业官网平台主要提供三个方面的信息:招聘信息、通知公告、政策法规。五所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有清晰的这三个模块,其他四所高校只有招聘信息和通知公告两个大类,政策法规有些在其子目录下,有些高校没有。本文对五所高校这三个方面提供的信息进行了比较,对这三个模块下2024年(截至7月)和2023年发布的公告数量进行了大概统计,如表3所示。(表3)
招聘信息是就业官网的主要信息,招聘会信息主要有招聘公告、招聘会、招聘宣讲会、岗位信息等,每个学校稍有差别但大致相同。在招聘信息的提供上每个学校质量参差不齐,本科院校提供的招聘岗位和招聘企业数量上明显超过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校园招聘会相当的多,有两所高职院校提供的招聘信息要进一步登入才能查看,不同的高职院校提供的招聘信息不同,有些高职院校招聘信息详细,写明了岗位需求、岗位工资等信息,基本来看每个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招聘信息,但是质量各个高校还是有差别,其中有一所高职院校对上虞地区的所有相关招聘做了一张统计表放在网站上,而且招聘信息更新比较快。通知公告中主要提供一些和毕业生切实相关的通知文件等,每个高校都有,有些高校提供的比较详细,例如退役大学生免试专升本政策、专升本实施细则、大学生职业规划比赛、就业协议如何办理等,有的高职院校就没有提供。政策法规这一块只有一所高职院校提供的比较多,主要有如何劳动仲裁、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关于工伤的了解、各地的就业优惠政策等,其他高校提供的很少,本科院校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五所高校都提供了就业相关网站的友情链接,主要有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网、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全国征兵网等。
三、就业官网使用情况个案分析
本文以我院为个案分析对象,主要通过访谈法对学生、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这四个群体进行学校就业官网的使用情况调查。没有带班的普通教师基本对学校的就业官网没有关注,平常如果有就业岗位会在系部群里发布,不会发布在就业官网上,系部也没有在学校就业官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的权限,只有学校有权限在就业官网上发布相关信息。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就业工作时很少强调让学生关注学校就业官网,但是学生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必修课,在课堂上老师会强调让学生关注就业官网。有专门负责就业的辅导员,该辅导员会相对多地关注就业官网,引导学生关注网站的信息文件,其他辅导员对就业官网也关注较少。学生的实习平台没有在就业官网的页面中,就业信息也没有在学生经常使用的实习平台中提示,学校目前还没有开通就业公众号,没有通过就业官网这个平台及时向每位学生推送招聘信息。
四、高职院校就业官网建设总结评价
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和个案分析,对高职院校就业官网建设总结评价如下:
(一)高职和本科院校有区别。本科院校的就业官网建设要比高职院校的丰富得多,就业机会也比高职多,就业岗位的质量也高于高职院校,所以官网中一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招考信息居多,高职院校招聘单位中小企业居多,本科院校在学校举办现场招聘会的次数也明显多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创业模块,在就业官网中占有很大位置,有“创业服务” “创业赛事” “创业园申请”等多个项目,高职院校中只有一所学校有创业模块,里面也只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创业政策,说明自主创业在高职教育中宣传的还不够,重视度也不够,至少在就业官网中没有体现。高职院校也有自身的特色信息,例如“专升本”和“就业辅导”,专升本是高职院校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个内容,所以在就业官网中相关信息要重点提示,但是在高职就业官网中提供的专升本信息还不够充分,专升本的一些政策信息提供的比较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相对薄弱,所以简历的编辑、求职技巧、简历的投递等就业辅导相对重要,有些高职院校有在官网中提供,有些没有,高职院校还是十分有必要给学生提供这些帮助的。
(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就业官网的基本模块都是一样的,但是建设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第一,提供招聘信息的数量和更新时间不同,有的高职院校把“招聘公告” “招聘会” “宣讲会” “岗位信息”等招聘模块分得十分详细,每个模块里面的内容更新十分及时,有的高职院校就只有简单的“就业招聘信息”,而且里面的招聘信息内容也不是很多。有些学校把就业相关的工作都在就业官网中显示,例如“宣讲会”这一模块显示了很多企业来校进行宣讲,学校通过官网把宣讲会的信息传达给学生;有些学校也举办了很多宣讲会,但是没有在官网中显示,他们主要通过QQ群、微信群等其他方式来传达。第二,就业官网开通的权限不同,就业官网建设简单的学校只开通了学生登录权限和企业登录权限,没有开通教师登录权限,其他两所学校三种权限全部开通,登录权限的开通说明就业官网的使用人群,没有开通教师权限说明除了学校,系部和教师不能直接参与到就业官网的建设中。如果系部或者教师个人有信息要发布就只能通过学校,这样就导致了手续的繁琐,最终会导致教师手中的资源不能及时利用起来,系部也不会主动去发布信息。
(三)就业官网建设与高校建设一同发展。就业官网的建设各高职院校之间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和学校总体的发展水平一致,公办院校的建设优于民办院校。不同的学校管理模式也影响着就业官网的建设,就业官网的运行是“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系部-学院”管理模式的一种体现。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也体现在就业官网中,高校都开通了学校公众号,但是学校的就业公众号不是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通了,有些学校也开通了线上就业指导模块,在学校发展和就业官网发展上都走在了其他高职院校的前列。
五、高职院校就业官网建设建议
(一)加强宣传,发挥就业官网的作用。就业官网建设的意义在于使用,所以对提供信息的一方和使用信息的一方都要加强宣传,提高就业官网使用率。对于学生,一进校就要进行就业官网的宣传,把网站的功能和作用向学生进行传达,有助于他们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实习单位的寻找、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对企业也要进行宣传,让企业如要招人可以通过网站直接发布,使信息更加畅通。对自己学校的老师也要进行宣传,每个教师心中都要有学校和学生,给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是每个老师的义务和责任。就业官网是学校就业工作的一张名片,显示着学校对就业工作所做的努力和成绩。就业官网是学校链接社会和学生的一座桥梁,学生实习就离开学校,学校的就业桥梁工作就开始了,让更多的人在这座桥梁上才能保证把这座桥梁建设得更好。
(二)下放权限,完善就业官网建设。增加就业官网登录的权限,设置好各权限相应的功能,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就业官网的建设中。建议所有的学校都要开通“教师登录”权限,避免所有的权限都在学校手中,影响官网的建设。高职院校的就业相对灵活,中小企业居多,所以很多教师手中可能时不时就会有就业机会,最好教师能直接通过就业官网进行发布申请,然后再由学校审核通过,页面中可以显示是哪位教师提供的,增加老师的积极性。系部或者二级学院也应该有相应的权限,例如发布宣讲会或者招聘会的信息等,学校可以提出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把任务分配下去,共同建设。
(三)结合实际,创新就业官网服务。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时俱进,创新就业官网的服务。在互联网应用愈加成熟的今天,各个院校都应该在就业官网上添设微信公众号链接,把就业官网的信息同步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根据学生的特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就业官网平台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提供包括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求职心理辅导、就业政策与流程解读、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等服务,随时给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帮助。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庄艺敏.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究[J].理论前沿,2018(23).
[2]谢平.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5).
[3]马春雷.探究高职学生就业网络平台的建设[J].科技资讯,2019(18).
[4]蒋振耀.基于大数据下的高校智能就业平台的开发与运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