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思考
第746期 作者:□文/李 霞 时间:2025/2/1 14:00:52 浏览:11次
  [提要] 为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新疆地区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地缘环境,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因此,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当把握住“一带一路”发展红利,整合自身地域及资源优势,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寻找适合自身在新时代发展的最佳路径,实现自身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与转型。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底层逻辑;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8月16日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制度的独特产物,是我国由“经贸开放”向“制度开放”的重要见证,在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由此,为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此外,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局势,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践行战略主张,其中新疆地区是“一带一路”中的核心节点地区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之际,如何发挥该自贸区的地域和资源优势,打造中西部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典型范式,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区域建设及赋能地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一、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重视新疆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出台了多项重要的政策及文件,助力新疆地区的对外交流与开放。另外,为了更好地建设与发展,我国还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并出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等政策性文件,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顺利融合。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重要的一环得到更多的重视。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弥补了西部的空白,开启了新的发展局面。
(二)经济环境。我国自2013年成立上海自贸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构建起全面的自贸区经济网络,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对外扩张与社会建设。新疆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门户,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从2017年起,新疆地区的GDP总值超过万亿元,并且每年以5%以上的速率持续增长。此外,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显示,2023年新疆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3,573.3亿元,同比增长45.9%,增速居全国第2位,高于全国总体增速45.7个百分点,同时高于西部地区总体增速47个百分点。由此可知,新疆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新疆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地理空间跨度较大,且人口众多,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因此我国历来重视新疆地区的社会环境构建。新疆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地区,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更是亚欧大陆的必经之地,因此地缘位置十分的重要。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因此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注重对新疆的援助和社会建设,形成“一个中心,三个经济区”的社会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建设新疆,社会政治更加稳定,经济发展良好,文化繁荣,具有优良的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当前已经进入到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的巨大推动力量,因此国家积极发展科技并鼓励地方政府创新科技,培养更多科技人才。新疆地区紧跟国家大方向,结合自身发展积极发展科学技术等产业,出台《关于强化实施科技兴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并依托地方高校,努力创新科研等,营造出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为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
二、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
(一)发展定位。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新疆自贸区要充分依托自身的天然优势,尤其是要发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地理优势、资源禀赋、政策倾斜、既有自贸区的经验输送优势以及独特的风俗人文优势,结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观对自贸区建设的新标准与新要求,新疆自贸区在功能定位上要努力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贸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成为中亚地区的国际金融核心。其中,全面深化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投资贸易合作是重点,同时也要有效辐射、引领、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到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二)建设布局。新疆自由贸易区具有独特后发优势,即依托已有“一区多园”建设模式,根据自身的地缘及其他优势尝试建设“一区四园”式自贸区。所谓四园,即充分发挥阿拉山口综保区、乌鲁木齐综保区、喀什综保区以及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各自优势,依托原有综保区的服务特点与功能,在空间上规划并建构起以乌鲁木齐为核心,以阿拉山口、喀什、霍尔果斯为辅翼的“1+3”布局。在这一建设布局中,乌鲁木齐作为核心,需立足新疆自贸区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对标已有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如借鉴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经验,既要有统筹管理权,也要给予其他园区自治权限。而在面向国家上,由于乌鲁木齐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可着力聚焦航空运输与科研项目,打造成兼具空路贸易中心、人才孵化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优势的园区。
(三)主要任务。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新疆自贸区建设要突出“新疆经济增长极”与“合作共赢平台”等特色,即提升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综合竞争优势,并通过提供合作平台拓展新疆经济增长空间。如,借助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积极探索财税、法律、环境等经济要素的更多可能,积极推动各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充分流通以及贸易的便捷化与自由化。又如,依托乌鲁木齐核心经济带优势,结合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项目,大力推进航空、铁路、公路等贯通欧亚大陆与内地的交通建设,将新疆自由贸易区打造成“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改革金融市场,如构建具备国际投融资、外汇交易、国际清算等功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平台,尤其是将中哈边境合作中心与乌鲁木齐综保区打造成为离岸人民币试点金融港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三、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构想
(一)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营造国际营商环境
首先,围绕新疆自贸区的国际化方向修正政策制定方向。从“一带一路”角度讲,新疆自贸区的建设面向的是国际化市场与营商环境。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跳出以往政策制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要打破各种不利于营商环境与国际化贸易的政策壁垒,以更加开放性的姿态面对国际市场中的理念与标准。如,要从政策优惠性招商向以制度优势、营商环境优势招商转变,并围绕营商环境健全法治,尤其是推动商事制度改革的“简政放权”,以此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经贸合作与投资贸易的积极性。此外,还要针对乌鲁木齐这一核心进行政策倾斜,如将其列为全国其他省市对口援疆城市,加大中央转移支付与对口援助资金项目,从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援助。
其次,建设高质量的物流系统。要充分发挥新疆自贸区作为区域性国际枢纽港的价值,如依托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项目,可整合中欧国际货运班列集结中心、三坪集装箱中心站等现有货运资源,全面推动连接亚欧大陆与内地的航空、铁路、公路的建设,并构建具备空、铁、陆、海、邮等多式联运的海关监管中心。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期货交割、金融物流、保税仓储等物流业务,持续聚焦全国各地的物流资源。在此基础上,为持续维护营商环境,还要围绕“提质增效”探索绿色物流通道,如货物的科学集拼与自由拆箱。为此,新疆自贸区要持续打破贸易壁垒,持续围绕关税问题与中亚五国进行友好协商,提高彼此的经济互补与贸易依存关系,然后才能发挥物流通道对贸易自由化、便捷化的最大价值。
(二)对标丝绸之路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定制贸易规则
首先,围绕贸易便利化做文章。“单一窗口”平台申报是贸易便利化的具体表现。从降本增效角度讲,通过单次申报即可向口岸管理以及国际贸易相关部门提交信息与随附单证的“单一窗口”运营平台,最高可降低政府管理费用与企业成本一半费用。同时,借鉴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经验后,进出口通关时间得以大幅压缩。可见,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要进一步围绕贸易便利化创新方式,继续提高“单一窗口”的运营效能,继续创新监管方式,提高进出口通关效能。此外,还要积极拓展外贸新业态,进一步完善乌鲁木齐跨境电商综试区“两平台六体系”。
其次,立足“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制定开放的市场准入机制。在机制建设过程中,可将国际贸易领域以负面清单形式呈现。换言之,除了规定的贸易领域,不在规定之内的贸易领域均可开放,且随着自贸区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那些“被规定”的领域也将逐步放开,从而促进资本、技术、人才、服务等生产要素自由穿梭于丝路沿线国家。当然,围绕市场准入机制,新疆自贸区还要与丝路沿线国家就检验检疫、海关监管、计量标准等方面进行常沟通,打破贸易壁垒。
最后,与丝路沿线国家共商区域性国际贸易规则。为了避免国际贸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纠纷、误解,新疆自由贸易区要与中亚各国共同商定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规则或者解决矛盾的方案,确保贸易双方在贸易执行标准以及银行间处理业务等方面的一致性。这就需要新疆自贸区始终坚持国际化视野,时刻保持与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沟通,如承办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知识产权论坛、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等活动,鼓励双方就经贸规则进行深入交流,减少贸易争端。
(三)立足国际化视野的金融改革
首先,拓展与丝路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如,依托新疆各类金融机构与亚投行,积极借鉴国际金融机构的运营与管理经验;主动拓展内保外贷、跨境直贷等业务;积极发行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企业债券或产业基金;积极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搭建外汇交易、国际清算等金融平台,从而持续提升人民币区域一体化进程与新疆自贸区的金融开放程度。其中,借鉴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经验是一条捷径,即通过简化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手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最终搭建区域性的离岸金融市场。
其次,资本市场的多层建设。如上文所述,围绕乌鲁木齐综保区以及中哈边境合作中心可打造离岸人民币试点金融港、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等。以此作为契机,可有效推动新疆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步伐,有助于吸引丝路沿线国家优质金融机构、财富基金等积极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或投资境内人民币资产。这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既能推动境外优质金融结构获得自身发展,也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融资服务模式。
再次,严格管控各类风险。以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为借鉴,新疆自贸区可联合自治区政府等共同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工作协调小组,并由该小组统一管理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工作。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要深入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模式、完善信用债监管、金融汇率交易金融平台、对异常资金的“监测+预警+应急”一体化平台等防风险机制。
最后,全面提升自贸区保险服务能力。除了防控各类潜在的金融风险,自贸区的高质量发展还包括保险服务能力的提升。如,要积极增设海外投资保险、出口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科技保险、工程建设保险等,从而为国内企业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工程以及各类海外投资、技术输出提高保险服务能力。
综上,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地区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优势,是我国西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前沿阵地,对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政府从政策到资源对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质量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安排,协调各方资源,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其他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范式借鉴和经验支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意蕴。
(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方云龙.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22.
[2]孙慧,陀才进.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新疆社科论坛,2024(01).
[3]任君,黄明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2021(04).
[4]高志刚,张燕,刘雅轩.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构想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5(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4113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