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我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现状
第746期 作者:□文/石玘玉 时间:2025/2/1 14:52:07 浏览:13次
  [提要] 本文基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时代背景,就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五部分即“文旅产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和“数字经济”,找出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过程中的研究热点及问题,并进行发展展望,对于丰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文旅融合;乡村振兴;CiteSpace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SIVA模型的西藏文旅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以‘醍醐·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为例”(项目编号:202410694017)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8月13日
一、研究背景
“十四五”规划以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稳中有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日益显著,文化旅游产业对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文旅产品等相关产业层出不穷,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供给。本文通过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找出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过程中的研究热点问题,并进行发展展望。
二、研究意义
(一)满足消费者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旅市场产品和服务供给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体验化。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各种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消费者选购物质产品或服务的自由度大,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性强,因此消费者更愿意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需求的重点由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更注重消费过程的物质、精神享受以及愉快的体验。消费者在进行文旅消费时,也会更加注重消费过程的物质、精神享受,注重体验感。因此,对文旅产业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对文旅产业的衍生产业进行质量把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还有利于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二)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对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其中就包括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与旅游产业不仅要实现融合,还要进行深层次的融合。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产业、产品与市场的对接与互融。目前我国文旅融合还在探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不少问题。要想实现文旅的真正融合、深度融合,除了政策机制保障、人才培养外,重点是促进文旅相关产品和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有效融合。进行文旅产业研究,可以在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找到产品或市场的突破点,推动形成新的综合性系统、新的文化旅游市场体系,以此寻找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三)刺激内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我国疆域辽阔,西藏、云南等地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当地居民获得更高收入,更高的收入带来的是人民更强烈的消费欲望,通过消费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另外,新冠肺炎疫情结束以来,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旅游成为提高精神获得感、满足感的重要途径,进行文旅产业研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文旅资源和文旅产品,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宣传,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研究现状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近年来文旅产业的研究热点与重点,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得出研究热点与研究重点。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以“文旅产业”作为主题在CNKI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并且选用2023年1月1日到2024年7月22日期间CNKI文献数据库中共计522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通过对某时期内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找出该领域在某个时期内主要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图1为2023~2024年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中共有节163个和连线362条,密度为0.0141,说明关键词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文旅产业”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和“数字经济”的节点大小明显比其他节点大,说明这五个关键词在有关文旅产业的研究中出现次数最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以由此推测当前文旅融合的关注点在这五个方面。(图1)
表1为文旅产业关键词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是用来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指标,经过节点的路径越多,其的中心性就越大。由表1中数据可知,“文旅产业”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和“数字经济”这五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都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说明这是有关文旅产业研究的重要问题。(表1)
因此,本文对文旅产业的现状研究主要从“文旅产业”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和“数字经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文旅产业。文旅产业即文化旅游产业。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和夏希肯特·格波特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旅游文化”的概念,自此学界开始了对文化和旅游关系的思考与讨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国内对文化和旅游关系的辨析和认识不断深入。从初步认识到旅游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到如今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历史趋势,并且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对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政府和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文旅融合。文旅产业融合的各要素主要分为文旅产业融合的产品、业态、要素、市场、价值五个维度。各维度间形成了互促递进的关系,构成了由表及里的融合型生态系统。文旅产业在产品层面的融合是最基础的融合层次,即打造兼有特色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产品,兼顾旅游产品与文化产品的特征,以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需要。同时,文旅产品也促进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是进行文旅产业宣传的重要渠道。业态融合是在产品的基础上,由于新型文旅产品的出现,根据文旅产品的特征对文旅产品的经营模式、经营手段、服务形态进行分析设计。文旅产业在业态层次的融合对于创新文旅产品经营模式和促进文旅产业深层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旅产业的融合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融合,要素的深度融合带来的是产业的深层次融合。但是,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素的供给与配置成为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健全要素市场,提供优质的要素供给,促进各要素有序流动,对要素资源进行整合,以要素组合的方式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从而优化要素配置。在产品融合、业态融合、要素融合的基础上,市场融合和价值融合才是文旅产业融合的最终形式。文旅融合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市场为产业融合提供环境,产品融合、业态融合、要素融合三者的融合都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比如在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中,产品的设计与销售、经营方式的选择、要素的流动与配置都受到市场的影响,由市场反映出的消费者的需求趋势也会对三者的融合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实现文旅产业在价值层面的融合,包括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社会价值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经济价值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立衡量文旅融合产业的标准,发展新业态,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三)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现乡村振兴有许多路径,其中发展旅游业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乡村地区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地区。乡村旅游会极大地调动人们对乡村商品的消费积极性,乡村商品同时兼顾乡村特色和现代生活要求,在价格上也具有优势,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大多分为:生态旅游,即以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为依托开展的旅游项目;亲子旅游,在乡村地区开发亲子互动项目;研学旅游,大多数在具有丰富红色资源的革命老区开展。另外,促进旅游业与农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和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四)融合发展。融合发展主要关注的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旅游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综合带动作用。“十三五”期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增长态势,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高达10%,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60多万人,带动综合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发展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发展旅游业对于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大众旅游时代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新的旅游产品,还激发了新的旅游需求,从感受山河壮美到感悟文化内涵。在旅游过程中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具有了较深层次的感悟,在品味美食、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除了传统文化旅游景区蓬勃发展,借助与30多个国家举办旅游年会活动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旅游合作活动,简化出入境手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旅游业对于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五)数字经济。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如今,对新质生产力认识逐渐深化,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同样应以科技创新带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数字设施建设,以数字经济发展文旅产业。许多地区先后出台“电子旅游卡” “旅游一卡通”并且开设网上预定购买渠道等多种形式创新文旅消费新形势。数字经济的发展给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工具,借助数字平台有助于优化文旅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四、发展展望
(一)文旅产业发展呈现较好趋势。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将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文旅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元素的主题项目将更多呈现,满足人们对文化体验的需求。体验式旅游的兴起给文旅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新的机遇,在游客体验当地美食、手工艺等文化活动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另外,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大目的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今对非遗传统技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给文旅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文旅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在基础设施方面,一些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例如,交通不便、酒店不足、厕所不洁等问题常常会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在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方面,部分旅游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过度开发可能导致环境破坏,而不合理利用资源则可能导致浪费和不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文旅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在文旅消费方面,文旅产业中存在价格不透明的问题,游客往往难以准确了解景区门票、酒店、餐饮等费用的具体情况,容易导致游客被价格欺诈。在文旅服务方面,部分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不高,缺乏专业素养,不能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体验。因此,要促进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就要更好地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加大对文旅产业的监管,杜绝文旅消费乱象,还要加大对落后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三)文旅产业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旅游体验模式,如沉浸式体验、亲子研学、博物馆游等持续升温,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文旅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树立文化自信。文旅行业应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大数据建设,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生产效益。这不仅能够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另外,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将推动乡村休闲游的发展,成为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文旅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文化传播、提升国民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江凌.文旅新业态的生成机制、发展逻辑与高质量发展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3).
[2]陈宁,苏品珩,周婷.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J].炎黄地理,2021(04).
[3]王秀伟.从交互到共生:文旅融合的结构维度、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5).
[4]杨羽.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整合捎带货运模式初探——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4).
[5]王珂.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24-05-17(004).
[6]蔡保忠,李晶,刘进,等.我国智慧文旅发展的现状、模式与路径创新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3(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8233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