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财会/审计 |
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创新探讨 |
第747期 作者:□文/宇 燕 时间:2025/2/16 15:16:18 浏览:11次 |
[提要] 在地质勘查单位中,会计核算管理是业财融合的重要环节。而业财融合下,可以使地质勘查单位更好地掌握财务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经营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关键词:业财融合;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8月15日
实践证明,业财融合有助于地质勘查单位实现业务与财务的紧密配合,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给地质勘查单位提供更加全面、详细的财务数据支持,助推地质勘查单位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公众认可度,展示优秀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价值
(一)提高经济效益,控制相关风险。会计核算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其对财务状况进行准确把握,可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会计核算管理推动地质勘查单位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盈利状况、成本控制和资金运作情况,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投资决策,实现业务效率的最大化。会计核算管理帮助事业单位及时发现财务问题和预防财务风险,避免因财务问题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财务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确保地质勘查单位的稳健、长久性、可持续发展。
(二)符合法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对于地质勘查单位来说,会计核算管理是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必要条件,可避免因会计问题导致的法律风险。地质勘查单位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财务会计法规和标准,规范的会计核算管理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规避违规操作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和处罚。会计核算管理对地质勘查单位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和利润分析,帮助事业单位了解各项资源的投入产出情况,合理调配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财务报告质量不高。地质勘查单位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会计核算方法与其他行业存在不同,使得在业财融合过程中会计核算方法出现不统一,影响整体的财务管理效果,造成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报告存在质量问题,给决策者提供不准确的财务信息,削弱会计核算管理的决策支持作用。
核算方法无法适应业财融合的要求。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无法与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者无法获得全面的财务信息,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业财融合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暴露潜在的问题和捕捉机会。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和分析及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进行决策。
(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低。会计人员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挑战,主要源于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工作者缺乏对地质勘查相关特殊会计事项的深入理解和处理能力,无法有效地执行会计核算管理。地质勘查单位的特殊会计事项涉及到复杂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等专业知识,对于非专业的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难以准确理解和处理特殊会计事项,使得会计核算管理的执行效果不佳。
相关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智能化社会,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极其重要。若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过程会变得繁琐且缓慢,影响会计核算的时效性,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一个地质勘查单位使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在处理大量的会计信息时,极易效率低下,容易出错;但使用先进的会计软件会大大提高处理速度,依托自动化的方式减少人为错误。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开展业务活动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对于确保财务稳健和会计核算管理的质量非常重要。不完善的内部控制无法有效识别和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如资金挪用、欺诈行为或不当的财务决策等,会对单位的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内部控制的不足使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严重错误或遗漏,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管理层基于财务数据做出的决策。如果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和财务事项时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甚至滋生腐败行为。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监管,很难确保会计核算管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事业单位会面临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三、业财融合下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创新路径
(一)统一会计核算方法,把控财务报告质量。地质勘查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标准,确保所有项目和部门都遵循相同的会计准则和流程。制定明确的会计政策,如收入确认、成本核算、资产评估等,以及设定统一的核算标准,如费用分类、预算编制等。充分进行预算管理,对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和支出进行严格控制。财务部门应与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预算,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对于一部分超出预算的支出,必须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率。
建立明确的财务报告流程和职责分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制定详细的财务报告操作手册,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定期对财务报告流程进行审查和更新。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必须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要求。财务部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财务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证,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和可靠。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外部审核,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增加财务报告的公信力。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专业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审计,确保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定期发布财务报告,包括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及时公布重大财务信息。建立财务报告发布流程,确保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设立举报热线和举报邮箱,注重举报信息的保密性和处理的及时性。
为了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财务部门需要与业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财务人员了解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成本变化情况,以便开展准确的会计核算。业务部门也必须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地质勘查单位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定期进行积极的内部主动审计,对财务数据和流程进行全面检查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和改正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使信息披露绝对绿色、透明,向相关利益方提供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财务信息,绝不可欺瞒、造假,甚至触碰法律高压线。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信息化程度。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财务管理、税法、会计准则等相关培训。采用面对面讲授、在线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培训方式来使财务人员在实践中深化对业务的理解。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专业资格认证,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管理会计师等。提供内部培训,分享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变化及其对地质勘查行业的影响。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考试,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支持财务人员参加专业认证考试,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其对财务欺诈和不当行为的识别能力。鼓励会计人员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实施绩效管理,激励会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公共平台和渠道,扩大财务报告的披露范围和相对影响力。持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会计核算管理策略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经济变化。注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与国际接轨。
(三)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财会监督和内控体系建设,确保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公共性和绩效性。完善内控制度,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尽量明确、具体,易于理解和执行。
通过培训和宣传,让每个员工了解、理解规定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确保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和遵守规定。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督促员工能够遵守这些规定。对于违反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应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处罚,起到震慑作用。另外,加强对会计师会计事务所的监管,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审计质量。
做到关键职责的分离,采购和支付、收款和记账、资产保管和记录等职责应由不同人员负责,防止舞弊行为,保障单位的财务安全。业财融合强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将财务预算管理与业务运营紧密结合,从而实现更加有效和可持续的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严格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控流程,使各项支出都在预算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开支的超额。要持续加强财会监督,通过建立财会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围绕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领域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坚决维护财经纪律。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分析,以持续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检查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及时纠正问题。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审计不是单纯为了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正,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强化责任追究体系,建立健全财务报告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报告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明确财务报告的责任链条,对违规行为进行追根溯源,并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法律追责。对财务报告造假等违法行为零容忍,一经查实,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建立财务报告违规行为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和利益相关者揭露违规行为。加强对内部控制失效的问责力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综上,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核算管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反映,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会计核算有效地监控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防止资金被挪用、滥用等现象,保证资金的安全。当前,我国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财会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严格规范自身业务和提高自身能力。业财融合下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具有极为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助于推动地质勘查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安徽总队)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宇航.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原因、途径及成效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24.
[2]于菁.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双体系”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24.34(11).
[3]谢祯,周亮辉.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年度衔接问题探析——基于部门决算视角[J].预算管理,2024(06).
[4]蔡明璐.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和收支管理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4.
[5]南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收入确认和计量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24.
[6]马立国.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09).
[7]刘宇.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24.34(08).
[8]张晓伟.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24.34(06).
[9]何莎.预算管理一体化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对的挑战及对策——以深圳市龙华区会计核算中心为例[J].现代商业研究,2024(05).
[10]张洁.基于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24(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