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澜湄地区中文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
第748期 作者:□文/李 泽 时间:2025/3/1 17:55:43 浏览:26次 |
[提要] 为探讨澜湄地区中文人才市场需求及市场特征,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从泰国、越南、柬埔寨三国的主流招聘网站收集了2024年3月至4月中文人才招聘信息,在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后发现:澜湄地区对中文人才需求主要集中于翻译、销售、客服等经贸领域,中文技能对薪资的赋能更高;澜湄地区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中文+”复合型人才需求逐渐增加,尤其在国际贸易、旅游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基于分析,提出加强中文教育供给、培养复合型中文人才等建议,以期为推动澜湄地区经济合作与人才交流发展提供研究范本。
关键词:东南亚;澜湄地区;中文人才;需求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9月22日
语言学习的需求是语言学习的原动力,有需求就要有满足,满足语言学习需求的活动就是语言学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语言学习需求就是他的学习动机。对于语言教育者来说,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就是语言教育的目标。因此,研究语言学习需求对于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是尤为重要的。
在全球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各国对中文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出高素质、具备多样化和专业化技能,并能满足当地需求的中文人才,已成为中文教育发展和国际传播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和规模不断扩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直接催生大量语言过关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也间接催生汉语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需求。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希望通过中文学习,结合专业领域知识,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面对新发展,本文选择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招聘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把握澜湄地区对中文人才的需求。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中文人才在不同经济领域中的需求分布,进而探讨其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跨国合作能力和促进本地就业市场中的作用。
一、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数据采集。本研究采用网络爬虫(Web Crawler)、文本和数据处理并行的研究方法,使用Python程序,选取泰国、越南、柬埔寨三国主流招聘网站,抓取2024年3~4月发布的中文人才需求信息。由于各国招聘平台不同,分别选取各国当地主流的招聘网站作为数据来源:选取jobbkk、jobstreet作为泰国的数据来源,选取jobstreet、Vieclam作为越南的数据来源,选取cambojob作为柬埔寨的数据来源。信息爬取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检索并爬取与中文人才有关岗位的链接地址。进入招聘网站,以“Chinese”和“Mandarin”为关键词进行职位搜索,在开发者页面定位url位置,然后使用 Python 程序在搜索结果中爬取各个职位的url入口,并形成url库储存。
2、爬取每个与中文人才有关的岗位具体信息。根据url库,提取各个url所具体指向的职位页面,在具体页面定位岗位有关信息的位置,然后使用Python程序逐个爬取职位的具体信息,包括岗位名称、岗位类别、岗位要求、薪资、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中文技能要求等,并逐条储存到数据表中。共得到泰国招聘信息946条、越南招聘信息621条、柬埔寨招聘信息256条。
(二)数据整理。首先,处理无关数据。在检索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关键词无关的招聘信息,如在jobbkk网站搜泰语“中文”,会出现“人力资源(中文)”的招聘广告,而信息中却并无对该岗位是否需要懂中文或华语进行描述;有的企业统计期内重复发布招聘信息,导致搜索时出现不同日期同一岗位的招聘信息,而删除重复数据。其次,合并相似数据。把岗位职责和要求相似的岗位进行合并,例如把“销售经理”合并到“销售”一项,对招聘信息进行类别划分。进行完以上步骤最终得到各国招聘信息数目如下:泰国533条、越南381条、柬埔寨198条。
(三)数据分类。所爬取的初始数据包括所属公司名称、岗位名称、薪资(整理后以元/月为单位)、工作经验要求、学历要求、年龄要求、中文水平证书要求、中文技能(口语、写作、听力)的要求以及岗位其他要求。初始数据没有统一格式,且以长文本形式为主,因此借鉴路锦怡等以及郑崧、尹建玉等的研究成果,构建东盟劳动力市场中文人才岗位的内容分析类目,如表1所示。(表1)
任职要求指招聘企业对某一岗位要求应聘者具备的中文水平,或者某中文人才岗位的基本要求。语言技能指中文听、说、读、写方面技能的掌握情况。汉语水平考试证书指该岗位是否要求应聘人员具备汉语水平考试等级证书,即HSK等级证书。其他技能要求指招聘公司对应聘者提出的诸如会开车、精通办公软件、会使用photoshop等技能要求。
二、澜湄地区劳动力市场中文人才需求数据分析
(一)岗位描述
1、岗位需求分析。通过对岗位类型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泰国劳动力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中文翻译岗位人才,占比24.8%,其次是销售岗位(17.78%),第三是协调岗位(12%)。越南劳动力市场需求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销售(17.4%)、采购(12%)、中文翻译(10.3%)、行政(10.3%)。柬埔寨中文人才需求前五的排名依次为中文翻译(25%)、中文客服(13%)、中文教师(12%)、销售(8%)、财务会计(5%)。(表2)
2、薪资水平分析。由于各个国家网站自身设计不同,有些岗位的招聘信息中未标明具体薪资,还有些岗位招聘信息标注薪资面议。标明薪资的岗位一般提供的是范围值,因此取本岗位薪资的中位数作为岗位薪资进行统计,各国各岗位平均工资如表2所示。
根据全球经济指标数据网(Trading Economics)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泰国、越南、柬埔寨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5,382.00泰铢/月(约合人民币3,100.08元)、7,326千越南盾/月(约合人民币2,160.21元)、204美元/月(约合人民币1,464.59元)。
从统计结果可知,中文人才的工资收入在劳动力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泰国,收入排名前三的岗位分别是:财会(6,552.32元)、人力资源(5,040.25元)、销售(5,038.5元)。越南收入排名前三的岗位分别是:财会(5,828.8元)、中文翻译(4,808.76元)、工程师(4,517.32元)。柬埔寨收入排名前三的岗位分别是:中文教师(5,234元)、销售(5,174元)、财会(5,134元)。
(二)任职要求
1、学历层次分析。由图1分析统计结果可知,泰国对中文人才的学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占比82%;越南对学历的要求在招聘信息上体现较少,仅26%的企业在招聘信息上提出学历要求;而柬埔寨对学历有要求的占比更少,仅有23%。(图1)
从三国学历统计结果与岗位类别的关系来看,对学历提出要求的岗位集中在中文翻译、协调、中文教师、采购、客服、行政等岗位,集中在经贸领域。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不断加深,2022年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额达到65,153.22亿元人民币,其中泰、越、柬三国占比42%;对东盟国家进口额达到4,080.5亿元人民币,其中泰、越、柬三国占比36%。泰、越、柬三国在东盟与中国的贸易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鉴于此,经贸领域也会需要越来越多懂中文的人才。
2、语言技能分析。对所有招聘信息进行处理后,统计了招聘信息中对应聘者的中文能力要求,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2统计的是有中文技能要求的岗位占本国总招聘岗位数的比例,图3统计的是有中文技能要求的岗位占其所属岗位类别的比例。(图2、图3)
3、工作经验分析。从统计的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泰国、越南、柬埔寨三国对于应聘者是否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并不高。如图4所示,泰国不需要工作经验的岗位占比48.1%,越南占比50.4%,柬埔寨占比58.3%。这可能与国内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有关,但主要原因在于招聘的岗位大多是初级岗位,例如销售、客服等,这些岗位普遍要求低,入门较为简单,技术含量低,因此对工作经验要求不高。反观人力资源、财会、工程师等高级岗位,因为涉及到专业技能和一定的行业背景,所以对应聘人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经验要求。(图4)
4、中文水平考试证书。通过分析招聘信息发现,越南、泰国、柬埔寨对中文人才岗具有HSK证书的要求如下,泰国28.4%、越南19.4%、柬埔寨10.2%。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在澜湄地区,对中文人才是否具有HSK证书这一要求并不高,即说明对HSK证书的认可度相对较低,这三国并未把“具有HSK证书”作为招聘人才的必要条件。
不同岗位对HSK证书的要求也不同,泰、越、柬三国对HSK证书要求最多的岗位集中在中文翻译、中文教师、客服、销售等岗位。随着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加,中国企业在泰、越、柬境内投资增大,致使经贸领域的中文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因此,这些中方直接投资的企业或与中方贸易往来频繁的企业在招聘时会把HSK证书作为首要要求写进招聘信息中。
此外,从对HSK等级有要求的岗位来看,大多数要求需要HSK4级以上,其中中文翻译岗位对HSK等级要求最高,其他岗位次之。对比HSK等级与薪资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HSK等级越高,薪资水平也越高。例如,在泰国中文翻译岗位招聘的信息中,拥有HSK6级证书的薪资水平在25,000~45,000泰铢,要求从业者HSK等级在4级以下的岗位,薪资水平在15,000~20,000泰铢。HSK等级越高,意味着求职者的汉语水平越高,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任务,因此薪资水平也会越高。
5、其他技能要求。从招聘岗位信息看,要求除中文以外另需掌握一门外语的占比为10.4%,大多是要求懂英语、日语等语种。这些要求集中体现在技术岗和服务行业,例如技术人员、翻译、助理等。在专业知识领域,46%的岗位都要求应聘人员具备相关行业的知识储备,78%的岗位要求应聘人员懂得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14%的岗位还要求具备驾照、教师资格证等专业的证书证明。例如,柬埔寨的中文教师招聘中,明确规定应聘者需要具备教师资格证书;泰国、越南的协调、助理、销售等岗位明确要求应聘者有驾照,会开车。由此可见,招聘市场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更加全面化、多样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澜湄地区劳动力市场对中文人才需求体量大。本文所采集的泰国、越南、柬埔寨三国招聘网站信息仅为一个月时间内发布的,经过筛选过滤剩余1,112条,可见中文人才需求体量之大。同时,由于这三国的网络招聘并非其国内招聘的主流方式,相比于在网站发布招聘信息,这三个国家的企业更倾向于在社交软件(Twitter)、电视广告上发布招聘信息或者在线下张贴招聘广告等。由此可推断,其国内对中文人才的需求会比本文统计的更多。
2、澜湄地区中文人才需求岗位集中于经贸领域。从澜湄三国招聘网站发布的招聘岗位统计来看,招聘岗位以销售、中文翻译、客服、采购为主。按照职位划分来看,对中文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这与近年来双边经贸领域合作交流加强有关。经贸领域各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泰、越、柬三国的劳动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同时也看出,泰、越、柬中文人才的需求较为单一,像技术人员、工程师等技术性人才需求较少,对于这方面的复合人才的需求还有待挖掘。
3、澜湄地区中文技能水平对薪资的赋能更高。通过对所爬取的样本进行统计发现,泰国中文人才岗位平均薪资为4,891.4元,越南中文人才岗位平均薪资为4,100.4元,柬埔寨中文人才岗位平均薪资为3,173.3元。三国对中文人才给予的薪资均高于全球经济指标数据网发布的人均薪资水平。可见在澜湄地区,是否掌握中文技能与收入密切相关,证明中文学习有助于澜湄地区就业与减贫。
4、澜湄地区更需要“中文+”复合型专业人才。澜湄合作机制成立后,中国与澜湄地区在基础设施、能源、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显著增强。跨国项目的不断推进需要大量熟悉中文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如铁路/港口建设、农业合作和水资源管理等,要求人才不仅具备中文沟通能力,还需拥有工程、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澜湄地区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促进了对“中文+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澜湄地区的企业越来越多地与中国企业进行进出口业务合作,因此跨境电商、物流管理、供应链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激增。通过招聘网站的信息可以看到,澜湄地区的很多公司希望找到既能流利使用中文,又熟悉中国市场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澜湄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尤其近年来,随着中国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前往澜湄地区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持续上升。这使得当地的旅游业对“中文+旅游管理”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许多旅游公司、酒店、景区的管理者都希望招聘懂中文的导游、酒店管理人员以及能够用中文进行营销推广的专业人才。
(二)建议。澜湄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一带一路”倡议与澜湄合作紧密相连。自2016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以来,合作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与澜湄地区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减少贸易壁垒、提高物流效率等措施促使双方经济流动。
简言之,中国在澜湄地区投资一系列项目,诸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而澜湄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双方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如,澜湄合作机制下的中老铁路、泰中铁路等基础设施不仅加快了区域内货物、人员的流动,而且加强了澜湄地区贸易网互联互通的建设、跨境经济合作能力等。相应的,澜湄地区的就业机会由此大幅提升。鉴于此,基于泰、越、柬三国对中文人才的需求状况,对未来三国以及整个澜湄地区的中文教育、中文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中文产品在澜湄地区的供给。中国与澜湄地区经济合作显著加强的趋势使得澜湄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因为澜湄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中国,所以该地区的教育投资水平较低,导致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提升劳动力水平,尤其是中文语言能力,成为澜湄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的调查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对中文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尤其是零售、服务、制造等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从业者通过学习中文,能够快速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满足招聘企业的需求,进而提升收入。在此背景下,中文语言能力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升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和收入水平。而中国作为中文教育的主要提供国,作为澜湄地区的合作者,需及时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需求,进而调整中文教育产品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此类产品供给质量,以期满足澜湄地区中文学习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持续加强高质量的中文教育供给,不仅能够促进澜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还能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更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2、重点培养澜湄地区中文本土教师。随着中国与澜湄地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深入,中文在当地的影响力与重要性不断提升。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中文教育需求,培养一支本土化的中文教师队伍已成为关键。虽然外派教师能够在短期内填补师资缺口,但本土教师具备长期留任的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推动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外派教师的依赖。首先,本土中文教师深谙当地语言、文化及习俗,能够将中文教学与当地文化背景紧密结合,使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文化融入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文,提升学习兴趣与效果。其次,本土教师的培养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长期在职,避免了外派教师的频繁轮换及高额成本。因此,依赖本土教师不仅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中文教育的长期发展。为实现本土中文教师的高效培养,我国与澜湄地区的高校及孔子学院可以合作开设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立相关学位项目,提供系统的语言与教学法培训,从而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同时,可以引入分阶段的教师认证体系,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进行分级培训和认证,确保各层次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通过这样的认证体系,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保障学生享有优质的中文教育资源。最后,开发适合澜湄地区的本土化中文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材应结合当地文化和经济背景,使课程内容更加实用与贴近生活。例如,针对泰国、越南、柬埔寨的中文教材,可以融入与当地商业、旅游、服务业相关的词汇和情景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中文,增强学习兴趣与实用性。综上所述,推动澜湄地区中文教师的本土化培养,不仅能为当地中文教育提供长期稳定的师资,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区域内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推动中文人才教育的差异化培养。推动本土化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差异化。所谓差异化,即中文教育应与具体行业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中文+”人才必须注重实操能力,侧重应有所不同。如,针对外贸行业中的中文学习者,不仅需要提升他们的中文能力,还需培养他们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市场分析、跨文化谈判技巧等;针对旅游业中的中文学习者,需在培养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旅游管理、客户服务能力。
针对差异化,具体措施自上而下为:中国和澜湄地区的高校应加强合作,设置“中文+”专业课程,培养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开设“中文+外贸” “中文+工程管理”等跨学科课程;学校和培训机构应与企业合作,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适应、应用中文和专业技能,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职业培训机构应针对不同行业设计“中文+”课程,提供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同时,建立相关的职业认证体系,为从业者提供标准化的资格认证,帮助企业更容易识别和招聘合适的“中文+”人才。
综上,通过对泰国、越南和柬埔寨三国招聘网站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澜湄地区中文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文能力在该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翻译、销售和服务领域。同时,随着中国与澜湄地区的经贸合作加深,市场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文+”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然而,尽管中文人才需求旺盛,但高端人才的供给仍存在不足。为了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未来应进一步推动澜湄地区中文教育的质量优化,尤其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优化中文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等举措,将有助于加强中国-澜湄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郑通涛,郭旭.“一带一路”视域下东南亚行业汉语人才培养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3.21(05).
[2]郑崧,尹建玉.东盟三国劳动力市场中文人才需求研究——基于越南、泰国和印尼招聘网站数据的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3.21(06).
[3]李小红,张娜,刘馨元.泰国汉语人才需求与培养的耦合研究——来自泰国高校汉语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对比[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1.31(05).
[4]刘旭.“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汉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0(11).
[5]崔永华.试说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局面,新课题[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0(04).
[6]刘六生,杨天翠,时雨景.“澜湄合作”背景下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05).
[7]路锦怡,徐建华,汪汉清,等.美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岗位研究——基于ALA招聘网站的内容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2).
[8]吴应辉,刘帅奇.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汉语+”和“+汉语”[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0(01).
[9]黄智.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4).
[10]贺煦友,俞玮奇.基于大数据的东南亚地区“中文+”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3(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