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布鲁姆培养法下财务BP人才培养探析 |
第748期 作者:□文/柯锋亮1 李 琳2 李英晔1 时间:2025/3/2 9:11:05 浏览:27次 |
[提要] 数字技术变革引发会计工作迅速变革,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会计工作——财务BP应运而生。针对财务BP工作的业务广度特征将财务BP会计人才分成三个层次——业务线BP、职能型BP以及管理型BP。运用OBE理念(布鲁姆培养法)即成果导向法对三个层次财务BP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成果评估进行设计,以实现新型财务BP人才的闭环培养。
关键词:布鲁姆培养法;财务BP人才;分层培养路径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2023年度一般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30303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8月21日
一、背景
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与全球企业竞争的加剧,不仅驱动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商业模式的重塑,更深刻地改变会计职业的发展方向,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全新的高标准要求。面对以“大智移云区”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给会计带来的冲击,以及企业对会计从账房先生跳向业务前线为业务提供支持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新需求,这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更多新技能,在自动化收集的海量信息中,具有更深层次处理数据、挖掘数据的能力和各种新型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同时,还需深刻理解业务,将财务意识融入业务全链条,确保每一环节在财务精准支持下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缓解此矛盾、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难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业财融合作为创新战略成为企业迫切追求的发展方向,其目的在于打破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价值共创。财务BP制度作为业财融合的催化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我国企业在实践层面尚处于初级阶段,财务人员普遍局限于会计核算等事务性工作,缺乏为业务提供财务支撑的经验和能力,导致企业错失诸多战略机遇。鉴于此,推动财务人员角色从“账房先生”向“业务伙伴”的深刻转型,并加速财务BP专业人才的孵化,成为构建高效财务BP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面对继续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我们必须勇于破局,探索并实施更加灵活、高效、贴近实战的在职会计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提升业务洞察力、增强战略协同能力等多维度培养,加速会计人才向数智化时代的全面升级,为会计行业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依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引,会计领域研究者和教育领域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前期的研究基础与成果,本文采用“分层+分型”的会计人员分类方法,精准对接不同岗位特性,量身定制培养路径。同时,融入OBE(布鲁姆培养法)核心理念,致力于培育出既符合数智时代需求,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赋能发展的财务BP人才。
二、相关研究综述
在我国,财务BP作为引领企业业财融合的新兴创新模式和岗位,其人员培养方式的探索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整体研究框架尚需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当前,教育培训与职业发展是两大核心议题,不仅聚焦于集中化的财务管理理论传授与校企合作的财务BP专业课程开发,以提升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还运用“老带新”的传统师徒传帮带制度,促进新入职财务BP的快速成长。同时,针对引进的复合型人才,实施个性化培训策略,通过定制化培训方案与严谨考核机制,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的无缝对接。然而,随着财务BP角色在企业战略中的日益凸显,其职责范畴与技能要求也随业务环境的快速变迁而不断扩展。当前的培养体系虽取得一定成效,却未能充分预见并灵活应对这一动态变化,亟须构建更加高效、灵活的培养模式,以培育出能够精准执行财务政策、深度融入业务运营的财务BP精英。尽管研究者已经广泛认识到财务BP人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探索有关的职业发展路径与绩效评估体系,但关于在职财务BP人才培养路径的深入探究,尤其是理论框架的科学性与实践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仍显不足。
未来,随着经济环境和业务财务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财务BP人员培养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并为财务工作的提升和财务BP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应关注财务BP人员培养的科学性、实战性和创新性,深化培养方式、路径的研究,提高培养的效果和质量。财务BP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职能被细分出来,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习惯性的业务语言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财务BP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保障业财融合的充分条件。而目前在我国会计人才的研究中,财务BP尚处于起步阶段,严重落后于社会对财务BP人才培养需求的现实实践。因此,探究在职会计人才中财务BP人才的培养路径,让会计真正从业务辅助者变成业务赋能者尤为重要。
三、财务BP人才分类图
本文摒弃了传统的会计职称分类框架,转而依据财务BP人员对企业业务了解的广度作为分类依据。财务BP作为业务与财务之间的桥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否深刻洞察业务并将业务逻辑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基于此,本文创新性地以业务了解广度为主线,对财务BP人员进行划分,如图1所示,旨在更精准地描绘财务BP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工作全貌,以凸显其在促进业务与财务融合中的关键作用。(图1)
运用布鲁姆培养法培养财务BP人才,完善培养路径。布鲁姆培养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成果导向教育法,把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分类,以便更有效地达成各个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设定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培养学员深度学习的能力,它适合于所有学科,实用性很强,因此可以作为各种培养实践的指导理论。本文将该种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财务BP人才的培养,通过适当改进,使这种经典且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教育方法服务于我国财务BP人员的培养。
四、财务BP人才培养路径设计
运用布鲁姆培养法(即OBE理念)这一成果导向教育经典理论,创新性地将其融入我国财务BP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该方法通过精细划分教学目标,确保培养路径的清晰与高效,以深度提升学员的财务BP综合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本文根据培养目标设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严格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每一步培养都紧密围绕既定目标展开。同时,根据评估反馈灵活调整培养策略与方案,不断优化培养路径,以激发学员的深度学习潜能,促进其在财务BP领域的全面发展。这一创造性应用,不仅彰显了布鲁姆培养法的广泛适用性与强大生命力,更为我国财务BP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一)设定财务BP人才培养目标。明晰数智化时代在职财务BP人员所需技能、知识以及新时代对会计工作产生的新需求,按照初步的分类设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制定培养目标,如图2所示。(图2)
1、对于业务广度较小、专注于业务线BP岗的财务人员,包括成熟与创新业务BP,均需培养全局视野,从公司整体战略出发审视问题。其职责涵盖预算规划、精准核算、组织绩效评估,搭建起公司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桥梁。因此,应科学设定培养目标,强化人才素质,提升信息挖掘与分析能力,深化业务理解,并鼓励人才在柔性管理框架下勇于创新、高效沟通、持续学习,以全面支撑业务线发展,促进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对于业务广度适中、深耕职能型BP岗的财务人员,如人资BP、供应链BP、产研BP等,需以理性、逻辑、数据化视角为核心,强化费用预算管理与ROI测算能力,深度融入并理解公司业务全景。此类岗位强调如何通过职能优化为公司战略提供坚实支撑,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卓越的沟通协调能力、全业务洞察能力、精准支持财务预决算编制、熟练掌握软件应用与编程技巧,数据挖掘与分析专长,以及制定高效财务管理制度的能力。基于这些要求,应精心设定培养目标,以全面提升职能型BP岗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
3、对于业务广度最大、专注于管理型BP岗位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求其具备深厚的财务知识,能够驾驭风险控制、投资决策、资本运营及资本预算等核心工作,还需对公司业务拥有全面且深刻的洞察,以辅助公司高层进行经营管理,并在关键时刻能够担当起公司负责人的角色,引领公司发展。针对此类高端管理型BP人才,应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目的在于强化其财务管理与战略决策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对公司整体运营的把控力,以及领导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能够引领公司稳健前行。
(二)实现培养目标
首先,培养课程体系是培养会计人才各项能力的重要支撑。在该部分结合新时期对三个层次在职财务BP人员的培养目标,创新培养课程体系,了解传统在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足,补齐短板,增设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新培养课程以及数字软件相关的技术培训,针对三种类型的在职财务BP人员设置相适应的培养课程,提高培养效率和质量,并结合国内外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去芜存精,并结合我们自己的探索,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让专业课程模块化,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学员专业竞赛,培养财务BP思维转化,完善业务知识和财务知识储备,强化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尤其是增强对业务的理解,如图3所示。(图3)
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实务与高校培养相结合,通过该种方式助力在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探究高校交流平台搭建对企业在职财务BP人才培养的辅助功能以及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对在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助力。
最后,创新培养方式。采用线下与线上联合的培养模式,针对管理型BP人才的不同工作类型,量身定制培训目标。在培养过程中,融合模拟与实践的双重路径,借鉴会计国际化的实践培养的成功经验,从模拟实践深化理论认知,到业务实践强化实战能力,全方位构建实践环节。
(三)评估培养成果。对前两阶段人才培养反馈如下:传统会计在职人员后续教育限于线上形式,仅凭答题评估财务BP培养合格率,难以准确衡量专业知识掌握度及适应新工作的能力。鉴此,应依托OBE模式,实施多元化考核,确保培养目标精准且评估有效,全面提升财务BP人才素养与适应力。
首先,从日常培养成果、理论知识吸收、实践能力掌握三个方面细化考核内容,例如日常培养成果可以采用培养时长评估、培养汇报、案例展示等进行设置;理论知识吸收可以通过随堂考、定期试卷考核对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实践能力掌握可以通过实训展示、研究报告等评估财务BP人员的掌握能力。其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针对培训会计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成果的实践情况及对培养过程的建议进行回访,以全面审视培养效果。最后,综合评估结果,识别不足,持续优化培养路径,确保财务BP人才培养的持续优化与高效性,制定合理的实时监督方案,确保培养过程中每一位成员的培养进度和培养效果均按照预定路径实现。
综上,本文在会计人才培养领域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摒弃了单一的会计职称分类方法,转而依据财务BP人员对业务理解的广度进行多维度、层次化的分类,精准捕捉了这一关键岗位作为业务与财务融合桥梁的独特价值。财务BP是链接业务与财务的枢纽,需要深刻洞察业务本质,同时灵活运用财务知识,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无缝对接与协同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将OBE理念融入在职财务BP人才培养之中,打造出一条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备高度实用性的培养路径,不仅积极响应财政部政策号召,而且在积极推动会计人才培养建设并为其提供新路径、新思考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采用布鲁姆培养法,提供有序、层次清晰的培养框架,多形式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养,提升在职会计人员的认知水平,激发培养的会计人员的深度学习能力,使其实现向财务BP的转型。
(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2.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曾爱青,邓梓菡,曾建辉.财务智能化背景下企业财务BP人才培养与转型研究[J].财务与金融,2022(03).
[2]杨文选.关于业务财务BP的职能和如何发挥价值的思考[J].会计师,2018(22).
[3]邝楚平.完善财务BP制度推进企业业财融合[J].航空财会,2022.04(05).
[4]吴雯洁.财务部门业务伙伴制度构建与实施[J].财会通讯,2018(29).
[5]宗文娟,王伯伦.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研究——以华为为例[J].财会通讯,2020(12).
[6]张庆龙,张延彪.如何理解世界一流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合规精准?[J].商业会计,2022(2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