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日元汇率上升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第748期 作者:□文/胡广阔 丁安琪 时间:2025/3/2 9:16:34 浏览:86次
  [提要] 在美元指数持续上涨和日本央行加息背景下,日元汇率经历下跌和上升的过程,其汇率波动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日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日元汇率变动和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采用汇率波动影响机制分析日元升值带来的积极与消极效应,指出中国机电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面临的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最后,提出在日元汇率上升背景下增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对策建议。
关键词:日元汇率;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0月16日
2024年1~7月,美元指数持续上涨,引致非美元主要货币普遍贬值,其中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10%左右,一度跌破160日元兑1美元。同时,日元对人民币贬值约8%,100日元兑换人民币金额由1月约4.8元降至7月约4.6元。为应对日元汇率持续贬值压力,日本央行自2024年7月以来实施加息政策,旨在遏制通货膨胀并稳定货币。加息政策效果凸显,日元汇率开始回升,截至2024年9月中旬,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汇率突破140日元关口,达2023年12月以来最高点。
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给人民币带来新的挑战。作为东亚重要经济体,人民币汇率趋势与日元密切相关,日元升值,会逐步推高出口到日本的中国产品价格,进而削弱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竞争优势。据欧睿国际咨询公司调查数据,2023年日本国内家电市场上,中国冰箱产品占据28%市场份额;另据日本海关统计,中国机电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高达60%左右。然而,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7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中国对日本的机电产品出口额在1~4月同比下降10.7%。面对日元汇率波动,特别是近期日元升值,出口到日本的中国机电产品面临新的市场挑战。中国机电企业必须正视挑战,审慎研判汇率上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而调整企业在日本市场的贸易布局,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日元汇率变动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一)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2024年1月初,1日元兑人民币汇率约为0.051元,但由于日本央行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日元贬值压力加大,使得日元对人民币汇率显著下降;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将政策利率从0%~0.1%上调至0.25%,加息措施为日元提供强有力支撑,使得日元逐渐回升,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强劲反弹,一度突破0.05的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见表1。(表1)
(二)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2024年前8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整体表现强劲。从总体规模上来看,2024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继续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约8,5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从国别结构上来看,中国对亚洲国家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约5,200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61%;对欧洲国家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对北美国家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1,400亿美元,同比微增2%;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分别达到50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和9%。然而,2024年1~4月,中国对日本市场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266.6亿美元,同比减少10.7%。也就是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在整体增长情况下,对日本市场出口呈现明显下降态势。
二、日元汇率上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双重影响
基于汇率波动影响机制,日元加息会对中日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第一,提升中国机电产品价格竞争力。日元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相对贬值,日本消费者和企业在用日元购买中国机电产品时,所需支付的日元数额减少,这会让中国在售或库存的机电产品在日本市场上更具有价格竞争力,中国机电产品企业能够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向日本出口机电产品,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份额。价格优势还可以增强中国机电企业与日本供应链企业合作关系,为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赢得更多业务机会。第二,促进出口结构优化。随着人民币贬值,中国出口机电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企业为了获益,可能会向日本市场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低附加值产品。这样,中国机电企业可以改善出口结构,提高整体盈利水平,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大有益处。第三,增强市场信心。日元升值使得中国机电企业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更有可能吸引更多日本企业对中国机电行业的投资与合作,从而推动双边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另外,日元升值也会改善中日贸易关系,推动双方达成更多的贸易协议和合作安排,增强市场信心。
(二)消极影响。第一,成本上升。由于日元升值导致人民币贬值,尽管中国机电产品在日本市场上价格相对较低,但中国机电企业从日本进口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成本就会上升,这会增加中国机电企业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企业利润,尤其是对那些依赖从日本进口原材料或设备的中国机电企业。而且对于需要向日本支付货款的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商,日元升值意味着他们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购买日元,从而增加其运营资金压力。第二,出口竞争加剧。日元升值可能会引发日本市场对进口机电产品需求增加,东南亚国家凭借其人口红利在机电产品出口价格上更具价格优势,促使中国机电企业出口日本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其他国家机电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时,会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日本市场形成巨大压力。此外,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双方需要考虑未来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长期合同谈判变得更为复杂,从而对出口业务造成不利影响。第三,汇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为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机电企业需采取外汇对冲、汇兑、保险等风险管理措施,汇率风险管理的额外措施必然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对中小企业而言,甚至会造成较高的经济负担。另外,在进行跨国交易前,中国机电企业需精确研判汇率变动对财务报表和利润的影响,并及时做出管理策略调整,无形中增加了财务管理复杂化程度,进而加剧了汇率风险管理难度。
三、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日本市场应对策略
(一)优化供应链管理。一是拓展原材料和辅料多元化采购渠道。日元汇率上升引发从日本市场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中国机电产品制造商需提早谋划,积极拓展其他国家的原材料供应商,减少对日本供应商的依赖。例如,寻找来自东南亚以及其他地区的供应商,以降低原材料成本。或者与现有日本供应商进行重购价格谈判,尽可能减少汇率上升对采购成本的影响。二是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来缓解因日元升值带来的资金压力。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中国机电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可提前获得资金支持,确保生产和采购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反向保理等供应链融资工具,优化现金流,使企业能够在较长账期内付款,从而降低供应商融资成本。三是利用技术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来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市场趋势和汇率波动,优化采购和生产计划。引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为错误。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提升供应链响应能力,还能在汇率波动环境中保持运营稳定性。
(二)注重企业创新。一是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在技术快速进步的机电行业中,持续的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中国机电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其产品技术符合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而且,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需实施灵活的定价策略以适应日本市场的经济条件和消费水平。二是充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通过与国际领先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中国机电企业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研发支持,或者与技术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引入最新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还可以利用外部技术服务平台,如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三是构筑企业创新文化。中国机电企业应致力于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通过鼓励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潜能,营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企业氛围。公司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奖励机制,促进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构筑企业创新文化不仅能够加速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还能够培养一批具有高端技术能力的研发团队。
(三)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中国机电企业可以设立专门财务风险管理部门或团队,负责监控和管理汇率波动对公司财务的影响。该部门应负责制定汇率风险管理政策,并设立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通过对历史汇率数据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评估可能的风险点和影响程度。定期对汇率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适应市场变化。二是运用外汇对冲工具进行风险规避。企业可以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主要包括远期合约、货币期权和货币互换等。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合约,锁定未来交易的汇率,以稳定成本和收入。例如,与金融机构签订6个月或12个月的远期合约,确保未来的汇率不会超过预定水平。货币期权允许企业在汇率波动的情况下选择是否执行某一汇率,从而在保护公司不受不利汇率影响的同时,保留在汇率有利时获得收益的机会。三是及时调整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汇率市场不断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也需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定期进行汇率市场的研究和预测,评估现有汇率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识别新的风险点,并相应调整策略。企业还应与金融顾问和风险管理专家保持沟通,及时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和专业建议。
(四)坚持“走出去”战略。一是积极推动生产本地化。中国机电产品制造商可以考虑在目标市场国家或周边国家建立生产基地,通过对外投资建厂,推动生产本地化。生产本地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缩短供应链,加快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加深企业自身与当地市场的融合,增强品牌的地方认同感。二是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中国机电企业在对日本进行直接投资时,需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与分析。深入了解日本机电行业的市场规模、主要竞争对手、行业趋势及技术发展,同时研究日本的投资法规和行业监管要求,以确保合规。明确投资目标和业务模式,如是选择独资公司还是合资企业,是选择绿地投资还是并购。三是保障对外投资合法安全。中国机电企业应遵循日本的法律法规,完成公司注册,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址和注册资本等,并确保遵守税务政策和劳动法。制定详细的投资预算、管理汇率风险,并进行财务尽职调查以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综上,通过对日元汇率上升对中国机电行业影响分析可以看出,日元升值导致人民币贬值,这种汇率变化使得中国机电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价格变得更加有竞争力,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并促进出口结构的优化。但是,人民币贬值也带来成本上升的问题,对依赖从日本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的中国企业而言,生产成本和运营压力都会增加。同时,汇率波动加剧市场竞争压力,并需要汇率风险管理额外措施,加剧财务管理的复杂化程度。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机电企业需采取多项对策,比如优化供应链管理、注重企业创新、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以及坚持“走出去”战略,实现出口额的持续增长。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蔡蕾,吴智敏.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J].现代信息经济,2015(04).
[2]柴利,蔡劲竑.中国对东南亚五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及潜力分析[J].新经济,2023(12).
[3]黄鸿,陈军.中国对RCEP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J].价格月刊,2023(07).
[4]Abdul Rauf,Ying Ma,Abdul Jalil.Change in factor endow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xport:evidence from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23(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00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