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西昌市康养旅游发展研究
第748期 作者:□文/潘 恒1,2 王馨悦1 时间:2025/3/2 9:23:04 浏览:15次
  [提要] 本文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维度对西昌市康养旅游现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西昌市康养旅游市场存在三个主要问题:服务水平和配套设施有待提升;康养元素融入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和特色性。为此,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三点策略:提高服务意识,进行统一定价;资源再开发,强化产品的康养价值;加强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康养品牌。
关键词:西昌;康养旅游;RMP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SDJJ202305);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基地项目(编号:LD23YB4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项目(编号:XCZX-01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CR23Y16)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9月10日
一、研究背景
康养旅游的兴起源于当代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身心平衡的不断追求。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工作、学业等方面的压力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康养旅游作为一种强调身体健康和心灵愉悦的旅行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注重个体内心的平衡和情感体验,旅行过程中的心灵愉悦成为其独特魅力。在美丽的风景中,人们往往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体验到生命的美好。自2012年攀枝花市首次提出康养旅游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发展康养旅游,国家也出台了“健康中国”相关政策和文件,大力支持康养旅游的建设和推进工作。鉴于当前的趋势,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正逐步被广大公众接纳并融入日常生活,未来更有可能演变成一种全新的生活风尚。
近年来,康养旅游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新的研究焦点,学者们的探究视角日趋多元化,展现了丰富的研究动态和趋势。Jie Meng(2023)认为康养旅游不仅注重旅游的愉悦性,还结合了美容健身、营养饮食等理念,用来调节心理状态,提高人们对绿色环境的保护意识,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吴芷静等(2023)认为康养资源与旅游资源缺乏整合,康养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市场销售宣传缺乏力度,旅游和康养产业缺乏融合。杨红等(2022)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和影响因素,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莫林丽等(2022)基于RMP分析方法对六安市康养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康养旅游产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建设六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构想。
我国康养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进程相一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康养旅游研究起步晚、相关研究较为滞后,与我国蓬勃发展的康养旅游发展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关于康养旅游这个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康养旅游资源与其他一般类型的旅游资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康养旅游资源的康养价值和康养功效。因此,本文所描述的康养旅游就是指出于健康目的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并使得个体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都达到和谐状态的总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积极推动老年人康养旅游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旅游环境,已成为贯彻落实“积极老龄化”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西昌市作为我国较早提出发展康养旅游的城市,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而被誉为“中国康养胜地”。适合康养旅游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片区和秦岭南部片区,相比秦岭南部片区,云贵高原气候更加舒适,物产富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更适合发展康养旅游。但经研究发现,目前西昌市对康养旅游市场培育考虑不够周全,缺乏相关差异化旅游产品定制开发,西昌市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二、研究方法
(一)RMP分析法。RMP分析法是我国旅游学者吴必虎提出的研究理论,它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资源(R性)分析和市场(M性)分析后,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产品(P性)分析,并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框架。本文分析并探讨西昌市康养旅游资源及旅游市场概况,并以此进行旅游产品分析,最后提出西昌市康养旅游的发展策略。
(二)问卷调查法。本文以游玩过西昌市康养旅游景区的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游客基本特征、西昌康养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游客对康养旅游的了解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西昌市康养旅游市场需求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西昌市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策略,以此来提升西昌的康养旅游服务质量。
三、西昌市康养旅游RMP分析
(一)康养旅游资源(R)分析。西昌市位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同时具备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它不仅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而且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成为了该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胜地。西昌市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温和的冬季和凉爽的夏季,全年气候宜人,雨量适中且集中,阳光充足,光热资源丰富。这些气候特征为西昌市的居住环境和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小春城”的称号也由此得名。因此,西昌拥有先天的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优势。
西昌市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邛海作为西昌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城市湿地,为游客提供了泛舟湖上、欣赏湖光山色的绝佳机会。泸山与邛海相依,自古以来享有“川南胜境”的美誉,是西昌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泸山上有许多古庙,其中第一座古刹“光福寺”是泸山最大的建筑群,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建昌古城,拥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传统风貌,是游客体验西昌历史文化的不二之选。此外,西昌市作为彝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如火把节、彝族年等,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这座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成为康养旅游发展的理想之地。(表1)
(二)康养旅游市场(M)分析。2023年,西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同比增长8.7%;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提升7位,位列第85位。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661.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2%、21.76%。全市旅游成效显著,凉山彝族火把节时隔多年重新回归主城,邛海湿地马拉松领跑全民健身,全年举办首届民族电影周、开海节等200余场活动。
本文共收集了109份问卷,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得出Cronbach α系数为0.971,KMO系数为0.976,说明使用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1、游客特征分析
(1)人口统计学特征。据调查结果统计,大多数游客在18~28岁,学历有64.22%的为本科,多数人的收入状况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出游条件与旅行认知。
(2)旅游行为特征。大多数人的出游形式为更倾向于和朋友一起出行,或者个人出行;受访者的参与目的主要集中在释放压力和休闲娱乐。各种类型旅游地的受欢迎程度排名依次是生态类、度假类、文化类、运动类、民宿类,说明康养旅游的旅游形式是受大众喜爱的。
(3)健康与生活方式特征。在被调查的游客中,有近40%都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偶尔会有疲劳的情况,有将近五分之一感觉自己经常感到身体很疲劳,说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的身体健康反而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享受快捷生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状况。
(4)信息获取渠道与旅游决策。主要集中在朋友推荐,其次是手机App和询问旅行社相关情况。可以发现,虽然目前康养旅游在大众中已有一定的认知度,但仍有相当部分人群对其了解不够全面。在参与康养旅游的意愿方面,整体呈现出不太积极的态度,这表明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深公众对康养旅游的认识,以强化他们的康养健康意识,激发更广泛的参与热情。
2、西昌康养旅游服务质量分析。李克特量表是评分加总式量表中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这些项目使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因此,使用五级李克特量表进行问卷调研,对于每个题目都设置有五个选项,分别为“非常同意” “同意” “不一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这些选项分别被赋予5、4、3、2、1的分数,同一题的态度得分就是填写这道题的每一位被调查者的分数加总(数值取平均值)。
(1)游客感知价值方面。康养氛围浓厚3.83、配套设施完善3.83、花费价格合理3.74、服务主动3.71、顾客至上3.79,在游玩过程中,游客没有感受到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服务。
(2)游客满意度方面。总体满意度3.79、与期望值相比满意度3.81、重游意愿3.82、推荐该地3.72。通过问卷分析得知,游客对西昌市康养旅游氛围、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感知较低;并且游客本人重游的可能性和向他人推荐西昌市康养旅游的可能性都不高,后续要注重游客的各方面体验感受。
(3)服务质量方面。通过问卷结果得知,西昌市康养旅游整体环境有3.82分,较受大众喜欢;在服务人员主动了解游客需求方面得分有3.85分,主动告知游客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方面得分有3.83分,说明西昌市在这两方面都做得一般;在处理游客预订方面得分只有3.67分,旅游导向标识是否明显也只有3.73分,说明西昌在服务质量的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改进。
(三)康养旅游产品(P)分析
1、西昌市康养旅游产品类型。由于游客的旅游需求趋于个性化、多元化,所以本文采用西昌市的“3+4”的康养旅游产品结构,将其分为七大类别,即“七养西昌”。候养:即候鸟式康养,“候鸟”们选择到四川攀西地区过冬,主要源于那里自然条件的优越,体现了大家对提升幸福感的追求;林养:专注于提供拥抱自然的宁静环境,帮助游客舒缓日常压力、舒缓心情,促进身心健康;泉养:通过专业的康养治疗和静心的环境,帮助游客达到身心的平和与健康;文养:结合文化普及与学习创新,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知识体验与启迪;农养:游客可以体验到农耕文化,品尝到新鲜农产品,参与到农业活动中来,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医养:专注于康体保健与健康管理,让游客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态;动养: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选择,打造运动康养产业,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西昌市康养旅游产品发展现状。西昌市已经建立了多个康养度假基地,来推动康养旅游业的发展,包括观海湾国际颐养中心、邛海康旅小镇、华西康养中心等。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的体系建设,致力于使康养产业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尽管西昌市在康养旅游产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它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目前,西昌市康养旅游市场上成熟的产品相对较少,而且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此外,尚未充分挖掘的其他康养资源,如森林、温泉、山地、文化、医疗等,也存在着较大的开发空间。
(四)西昌市康养旅游总体特征
1、服务水平和配套设施有待提升。游客对服务人员主动服务的评分只有3.71分,在处理游客订单方面平均分只有3.67分,旅游导向的标识明显程度只有3.73分,游客游玩过程中没有体验到“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这主要是由于市内发展不平衡,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域,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普遍相对薄弱,且相应的配套设施亦显不足,造成游客的体验感较差;并且多数游客认为西昌市的价格不合理,各种产品定价都偏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康养旅游的发展。
2、康养元素融入不足。西昌市以其丰富多样的康养旅游资源而著称,这些资源不仅涵盖了茂密的森林资源,还包括山川的雄伟、湖泊的宁静、溪流的灵动、温泉的滋养。此外,西昌市的环境质量优越,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西昌市康养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得知,游客感知的康养氛围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度都只有3.83分,并结合该市康养旅游产品情况分析可知,目前西昌的康养旅游产品多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缺乏对康养元素的深入挖掘和有效融合,导致康养特征不明显。
3、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调查结果显示,游客们的出行动机主要聚焦于释放压力和休闲娱乐,这正是康养旅游完全具备的。尽管如此,游客们对康养旅游所能带来的健康与疗愈价值的认识尚显浅薄。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西昌市康养旅游的推广力度略显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挖掘其市场潜力。此外,虽然游客重游意愿有3.82分,但是对该地的推荐意愿却只有3.72分,说明虽然游客在该地游玩过程中感觉良好,但是该地缺乏明显的记忆点,与其他旅游地差别不大,所以游客没有明显的推荐意愿。
四、西昌市康养旅游发展策略
(一)提高服务意识,进行统一定价。从游客需求出发,有助于康养旅游市场的发展。举行定期培训打分,提高服务人员的主动性,并提升各旅游地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确保游客能够感受到当地浓厚的康养氛围,并享受到服务人员的高质量服务。与专业的康养机构合作,引入康养专家、医护团队,提供全面的康复、养生服务。对各旅游地的一些产品和服务可以进行统一定价,让游客感受到整个西昌的专业与统一,保证各方收益的稳定和游客的购买信心,增加游客的忠诚度。
(二)资源再开发,强化产品的康养价值。西昌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且自然风光秀丽的城市,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康养资源调研,包括自然风光、气候特点、温泉资源等。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改进,依托西昌市“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定位,将康养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构建以康养为核心的旅游发展体系。重点发展气候养生、森林康养、温泉养生、文化康养、田园休闲、医疗康养与运动康养项目,突出少数民族特色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并加强康养元素的融入,提升产品的康养价值,以实现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
(三)加强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康养品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康养旅游进行宣传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西昌康养旅游资源的优势,可以制定一套全面的宣传推广计划,同时兼顾线上线下渠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西昌康养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通过发布精美的图片、视频和吸引人的故事,展示西昌康养旅游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参与旅游展会和论坛,与业界同行和潜在游客进行面对面交流,推广西昌康养旅游品牌。为了进一步凸显西昌康养旅游的特色,应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康养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是自然风景秀丽的山区,为游客提供清新宜人的空气和宁静的休闲环境;也可以是湖泊边的度假区,让游客在湖光山色中享受宁静与和谐;还可以是拥有丰富温泉资源的地方,为游客提供舒缓身心的温泉疗养体验,但需要体现出其品牌特点。
综上,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日益强烈,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正在迅速兴起,西昌市可以彝族文化为灵魂,以休闲度假业态为支撑,放大康养旅游产业新优势,推动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作者单位:1.西华大学管理学院;2.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礼娟.基于RMP分析的盐城康养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市场,2023(27).
[2]吴芷静,谷珺.论鞍山康养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7(02).
[3]杨红,夏茂生.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的康养旅游产业融合演化机制及路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2.38(07).
[4]莫林丽,黄润,余佳华,夏韦,高倩倩.基于RMP理论的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22.38(02).
[5]朱冬芳,钟林生,虞虎.康养旅游研究的国内外对比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23.32(11).
[6]任宣羽.康养旅游:内涵解析与发展路径[J].旅游学刊,2016.31(11).
[7]郭二艳,何静,秦心语.基于RMP分析法的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研究[J].商展经济,2022(2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4126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