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河源市义合镇旅游资源开发优化策略
第748期 作者:□文/张湘娥 时间:2025/3/2 9:24:41 浏览:7次
  [提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河源市义合镇是广东省客家文化历史名镇,旅游资源丰富。然而,义合镇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完善措施,以期促进当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义合;乡村振兴;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基金项目: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HYSK22P137);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校级科技课题(项目编号:2022KY-1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9月6日
一、义合镇旅游资源现状
当前,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河源市位于粤东北山区,拥有完善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以及独特的客家文化,为当地的全域旅游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并形成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义合镇坐落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东部,东江的上游,它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及美丽的风光而闻名。“苏家围”这一传统的古村落,以及700多年前苏东坡的故乡苏家围,成为了义合镇的一大特色。镇内保存有完好的客家围屋、古民居和祠堂等建筑,展示了客家人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研究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义合镇的自然风光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镇内坐拥一江两岸和万亩竹林,丛竹青翠,小楼棋布,呈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画卷。东江航道丰富的自然植被,特别是竹林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野趣的好去处。义合镇拥有独具魅力的东江湿地生态系统,其中蕴含着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更融合了古朴的客家民俗,这里不仅是一处可以进行科学考察、教学实践、娱乐放松、旅游度假的综合性湿地公园,更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乡间秀丽,让游客可以在这里体会到自然的吸引力,体验乡间的恬静与温馨。义合镇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又有民俗风情和红色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义合镇在保护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镇政府积极投入资金,修复和保护了一批客家文化古迹,同时加强了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义合镇还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尽管河源市义合镇在保护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义合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在规划河源义合镇的乡村旅游时,必须确保规划过程严谨、科学,并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然而,当前规划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亟待关注与改进的地方。
首先,规划制定时缺乏对当地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义合镇通过聘请专业人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景点。例如,在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当地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全力打造集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农业、养生度假、商务休闲为一体的红色生态文旅小镇。这导致规划内容过于理想化,未能充分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例如,过于复杂的旅游线路可能因为交通不便而难以实施,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可能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这些问题都可能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规划未能深入研究和评估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这导致规划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规划需要针对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以吸引更多游客。义和镇的自然景观、红色旅游和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乡村旅游吸引着那些渴望回归自然怀抱的都市人群,红色旅游的庄重与激情让人在革命历史的足迹中重温激情岁月,古色古香的民俗村落让游客在古朴的建筑和浓厚的乡村文化中体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乡村旅游以其多元化的旅游特色,满足了都市人群对于不同旅游体验的需求,让他们在宁静的乡村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放松。同时,规划也应充分考虑当地社区的利益和需求,确保旅游业发展与社区发展相协调。
最后,当前河源义合镇的乡村旅游规划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这意味着规划可能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前瞻性。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应该包括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具体的实施步骤、资源分配和监测评估等各个环节。同时,规划也应具备前瞻性,能够预测未来市场趋势和游客需求的变化,以确保规划实施后能够适应市场变化。
综上所述,河源义合镇的乡村旅游规划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在规划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确保规划内容与实际相符并具备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规划体系,并具备前瞻性,以确保规划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深
1、自然资源的挖掘不足。河源义合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东江河穿境而过,流域之内林草丰茂。但在当前的旅游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些自然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没有将它们与旅游项目有效结合。例如,规划未能突出东江湿地的生态价值,没有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生态观光、研学旅游等项目,导致游客无法深入了解并体验这一独特资源。
在当前的旅游规划中,这些潜在的自然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这不仅使得游客无法深入了解并体验这些独特资源,也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因此,河源义合镇应该积极探索并充分开发本土的自然资源,以创造独一无二的、富有本土风情的旅游体验,以期赢得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促进本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历史文化的挖掘不深。义合镇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它拥有著名的阮啸仙故居、壮观的大人岭和辉煌的白马村战役遗迹。但在规划过程中,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展现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例如,规划未能深入挖掘阮啸仙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精神,没有设计出以这些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或文化活动,导致游客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义合镇的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需要进一步开发。一方面镇内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客家文化遗址和古迹,需要加大保护和开发力度;另一方面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三)缺乏专业人才和智力支持。乡村旅游开发和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河源义合镇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智力支持。这导致在规划制定、项目实施、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势。
1、高端规划人才缺乏。河源义合镇在乡村旅游规划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师或团队,导致规划方案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规划只是简单地复制其他地区的模式,而没有结合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的特色,从而难以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例如,在规划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文化保护,导致旅游开发对当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破坏当地的文化遗产。
2、市场营销人才不足。乡村旅游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营销的效果。然而,河源义合镇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导致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效果不佳。例如,在推广当地乡村旅游产品时,只是简单地通过传统的宣传方式(如传单、海报等)进行宣传,而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导致目标客群覆盖范围有限,难以吸引大量游客。
3、服务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然而,河源义合镇缺乏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例如,在乡村旅游景区,由于缺乏专业的导游或解说员,游客很难充分体验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同时,景区内的服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和管理,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给游客带来不便。
4、资源管理人才缺乏。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至关重要。然而,河源义合镇可能缺乏专业的资源管理人才,导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在旅游旺季,景区可能面临游客数量激增的情况,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资源管理人员,导致景区内出现拥堵、混乱等现象,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对于景区的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也存在疏忽,导致生态环境受损或文化遗产被破坏。
三、义合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优化策略
(一)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制定一个清晰、全面、系统的旅游规划框架,明确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框架应涵盖旅游资源评估、市场分析、旅游产品策划、旅游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提升等多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明确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和潜力。加强不同旅游资源之间的整合与协同,形成互补优势,提升整体吸引力。推动旅游与交通、文化、生态等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建立旅游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机制,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旅游规划的内容和措施,确保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鼓励游客、当地居民和相关企业参与评估过程,收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规划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二)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发展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必须采取一系列全面而系统的措施。首先,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挖掘其深厚内涵的前提。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并加强对其维修和保护工作,以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存。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次,为了深入理解历史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这将有助于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展示历史文化时,应注重创新展示方式,提高吸引力和互动性。采用数字化、VR等先进技术手段,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文化的内容和背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此外,将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也是推动历史文化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旅游规划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规划的专业水平和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服务质量和职业素养。当提及“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时,这涉及到多个层面和维度的努力,以确保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1、持续培训与进修。为旅游规划和管理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课程,包括在线课程和线下研讨会,不断更新其知识和技能。鼓励和支持旅游规划和管理人员参加国内的高端学术会议,拓宽视野,了解国际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提升专业技能,加强导游的语言能力、历史文化知识、景点解说技巧等培训。对于餐饮从业人员,强化服务礼仪、食品安全、烹饪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旅游管理和策划人员,注重市场分析、营销策略、项目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设立培训成果展示平台,让员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提供实地操作、模拟演练等机会,让员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员工参与旅游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团队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团队的共同进步,应创造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协调的环境,积极开展团队建设活动,以增进彼此的凝聚力与忠诚度,从而使得团队在旅游规划与管控上取得更好的表现。此外,还应该重视培养乡村“土专家” “田秀才”项目的相关技术人才,以及针对农业科学、机械化、环境友好的宣传与教育。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加强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鼓励本地的手工艺者和烹饪技术的提升。这样,本地的村民才有可能变成休闲农业、旅游、特色产业、文化传承以及企业经营的中坚力量。
同时,形成乡村旅游运营团队组织架构,成立策划部,主要负责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和设计,包括行程安排、活动内容、服务标准等方面的策划工作。成立市场营销部,主要负责乡村旅游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宣传推广等。乡村旅游人才团队是一个多元化、专业化的团队,涵盖了从生产经营到专业技能、从策划营销到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人才。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系统的培训计划和人才引进策略,可以打造出一支优秀的乡村旅游人才团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河源义合镇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共同开展旅游规划、市场营销、服务质量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培训。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这些人才长期致力于推广乡村文化和旅游,他们不仅带头推动当地群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积极参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并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四)强化旅游产品策划与创新。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特点,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明确旅游规划的定位和目标市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策划方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体验。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红色旅游,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与文化需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促进中华大地的繁荣发展,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充分利用义合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等,打造红色经典IP。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制作与播出,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小江湾红色实训拓展基地,策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红色研学产品。例如,推出红色剧本杀《七贤小战士》,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红色文化,提升参与度和体验感。利用革命遗迹、文化遗迹以及它们蕴含的伟大理想,红色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体验、激励、提升的机会,让他们在这里获得丰富的文化认同,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发展。通过这一独特的旅行方式,可以深入体验中华古老的历史、革新思想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领略历史的沧桑,激发对于未来的憧憬,并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2、绿色生态旅游产品创新。在绿色生态旅游产品方面,继续开展绿美义合专项行动,科学选苗育种,丰富东江湿地审计科普园林种多样性。同时,加大对古树保护力度,将古树公园开发成为经营性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在全镇范围内打造“多点开花”的绿美格局,如建设多品种、多样式的花海,激活苏家围景区的发展动能,增加游客的游览乐趣。借助绿色生态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让游客更加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提升旅游体验。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的结合,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旅游融合,打造集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农业、养生度假、商务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例如,推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的旅游线路,“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的旅游线路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既可以体验美丽的大自然,又可以深入领略到浓郁的革命传统的独特之处。旅游与相关行业融合,推动旅游与交通、文化、生态等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与广东轻工集团合作打造非遗传承人基地,与深圳市科协进行研学类交流,拓宽实践育人新渠道。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能够利用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同时借助绿色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老区的绿色发展。例如,诸多革命老区可以立足“红色+绿色”的资源优势,以红色文化为引擎,以青山绿水为底色,突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两大主题,让老区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将“红色+绿色”的历史传统融入到当今的红色旅游中,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还有效地激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从而使得当地的经济社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此外,还要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风光,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当地的经济社会得到更大的繁荣。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旅游的结合,有助于增强游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同时,绿色生态旅游的开发也能够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旅游结合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不仅能够促进绿色发展、丰富旅游内容、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因此,应该积极推广这种旅游模式,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旅游带来的美好体验。
总之,河源市义合镇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特点,但其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提高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以及加强宣传和推广等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推动义合镇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老隆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诗铃.全域旅游的新定位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作为[J].湖北农业科学,2019(19).
[2]向富华.乡村旅游开发: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J].旅游学刊,2018(07).
[3]刘朝文,何文俊,向玉成.乡村旅游视域下的乡村振兴[J].重庆社会科学,2018(09).
[4]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5]冯珊珊,胡敏,陆子健.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浅析[J].南方农业,2020(23).
[6]周宇.促进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J].南方农业,2020(23).
[7]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5).
[8]刘楝子.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域旅游:一个分析框架[J].改革,2017(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4108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