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财会/审计 |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探索 |
第749期 作者:□文/赵 问 刘丽敏 时间:2025/3/16 10:03:41 浏览:24次 |
[提要]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给会计工作提供新的机遇,也带来挑战。本文以大数据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积极影响为基点,分析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以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最终归纳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优化策略。
关键词:海尔集团;大数据;会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5;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9月27日
一、大数据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积极影响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
(一)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传统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人力与资源的消耗,原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工作耗时冗长,在数据的组织与分析阶段,企业还需面对潜在且重大的安全风险。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数据的收集过程趋向于标准化与隐蔽性,处理速度显著提升,传输更为便捷,数据使用的真实性得到增强,时效性与针对性也愈发凸显。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拥有一套标准且高效的操作流程,这一流程的实施将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降低会计信息化成本。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已历经多年,在此过程中,企业需承担购置相关软硬件设施的经费支出,并负责其后续维护与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然而,如此大量的投入,导致众多中小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时因高昂成本而心生畏惧,望而却步。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能够利用云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集中管理,而无需对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及设备进行维护,这一转变有效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成本负担。
(三)实现会计信息共享。传统会计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该问题不仅对企业的高层决策构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信息共享难以实现。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凭借云计算所具备的强大计算能力,传统会计数据得以实现自动化处理与简化,进而加速会计信息的流通速度,为会计信息共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的出现不仅给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带来积极影响,还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一)企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化已然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企业在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重视不足,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更可能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企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不足,企业为了获得更直接的收益,就会将资源都投入到其他项目上,而忽略了会计信息化的长远价值。对于这种现象,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缺乏对会计信息化的深入了解是主要原因,这会导致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无法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从而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
(二)会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不充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离不开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共享平台,而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还远远不够。首先,领导层对共享平台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领导层并不能认识到共享平台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为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其次,各行各业以及集团总部和分子公司对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存在差异,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最后,在大数据背景下,所有共享平台的构建都基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然而,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技术漏洞,导致共享平台的建设本身存在技术漏洞。
(三)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会计信息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目前,有些企业并未设置专职的会计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相关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及时保存重要的信息数据,且公司未对不同部门或层级的人员设置信息访问与修改权限,这就导致公司的会计信息安全风险直线上升,影响公司整体的运营管理。此外,各类网络病毒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足。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会计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变革。首先,传统的会计教育体系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造成会计人员普遍缺乏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导致会计人员愈发难以适应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次,新兴的信息技术人才对于会计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实务操作了解较少,这些人才擅长数据处理与系统开发方面的工作,但是缺乏对会计知识的学习,难以将信息技术与会计信息结合起来,致使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成效不理想。
三、海尔集团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1984年成立于青岛,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集团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致力于科技创新,布局智慧住居、大健康和产业互联网三大板块。海尔集团拥有海尔、卡萨帝、Leader等多个高端品牌,且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榜首,并作为物联网生态品牌的引领者,不断为全球用户创造智慧生活体验。2023年,海尔集团全球收入为3,718亿元,同比增长了6%。
由于家电制造企业的资金流、客户群、物流规模分散并且数量巨大,再加上原材料种类的差异,随着海尔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核算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之前的会计信息系统更多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关注对财务会计的控制,但是这很难支撑起集团的经营。2006 年,海尔集团逐步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海尔集团将大数据加入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
(二)大数据背景下海尔集团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根据上文分析的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海尔集团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海尔集团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视度较高。海尔集团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工作,专门成立会计信息化部门负责推进,其会计信息化工作由财务部领导,并受到CEO及高层管理的关注和支持。海尔集团会计信息化项目投入较大,除了为构建会计信息化基础建设(如会计系统)投入金钱外,还从人力、组织调整等方面提供支持。海尔集团按照“双轨运行(同步优化)、稳步推进”的战略,在保证日常工作稳定的同时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已逐步完善公司信息系统,包括成本管控系统、物料采购系统、现金流量管理系统等。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并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海尔集团还与国内外IT公司开展合作。
2、海尔集团共享平台建设不够充分。在构建共享服务平台的过程中,海尔集团由于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认识不足,时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挑战,同时,集团总部和分子公司对于企业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以及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存在差异,这阻碍了共享服务系统有效整合与交流信息,导致各部门间财务信息流通受阻、交流不畅等问题。共享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资源整合与协同效率,海尔集团需要进一步优化其共享平台的资源整合机制,加强各个平台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协同效率。
3、海尔集团注重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海尔集团重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其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会计信息系统和相关数据。此外,海尔集团还部署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止外部攻击和非法入侵,保护会计信息系统免受安全威胁。
4、海尔集团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足。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结合了会计学、管理学、网络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的复杂系统,这就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既要有较强的财会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信息化水平。然而,目前市场上既掌握会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稀缺,这直接影响了海尔集团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海尔集团对于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够,它仅对会计人员及相关的信息技术员工进行了培训,而忽视了对销售、人力、生产等其他部门人员的培养,这就使得其他部门的员工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很难有效地参与协作,从而加大了会计信息化的推进难度。
四、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优化策略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及海尔集团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归纳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化,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更加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化。首先,可以通过知识普及使企业的管理者了解到信息技术的核心原理、最新发展和应用实践,让他们明白信息技术与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其次,可以展示多例会计信息化成功实施的企业典范与宝贵经验,让企业管理层深刻领悟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深远影响以及带来的运营模式革新。最后,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迫使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只有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才能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好。
(二)加快共享平台建设。共享平台的建设是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数据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必须加快建立共享平台。构建共享平台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国家层面应设立专项财政支持,以强化对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助推力度,为企业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层面应加大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在共享平台的构建中倾注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致力于会计信息平台的高效开发、稳健建设与持续优化维护,并使共享平台与子公司的会计系统相连接,建立统一的云会计数据库和账务管理机制。
(三)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风险进行防范。针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企业需要对其进行防范。首先,企业应设置专职的会计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会计信息数据进行保护;其次,对会计信息进行权限分级,根据员工的职务、级别和职责分配不同的信息获取权限,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员工超越授权范围获取信息将会被拒绝;最后,企业应该完善信息系统的加密手段,将单个文件安全加密与硬盘逻辑分区的数据加密手段相结合,防止外部黑客、病毒攻击信息系统。
(四)提高企业人员会计信息化素养。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企业员工的会计信息素养则是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所在。首先,企业应强化对财会人员的信息化培养,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从而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通过对企业财会人员的信息化培养,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日常工作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其次,企业应主动引进具备深厚信息技术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专项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提供强大的支撑,协助公司构建一个高效运作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显著提升会计工作的执行效率与成果质量。最后,企业不仅要对会计人员和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还要对企业的销售、人力、生产等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企业全部员工的会计信息化素养。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了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但在充分感受大数据带给会计信息化的方便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风险与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积极应对,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从而推动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平,万家盛.大数据下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集团资金管理[J].会计之友,2017(06).
[2]田慧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的信息化风险和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9).
[3]张云丽.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9).
[4]穆维博,秦梦轩.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风险与应对[J].财务与会计,2024(03).
[5]钟木子.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J].财讯,2024(04).
[6]刘艳会.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市场,2020(10).
[7]彭超然.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财政研究,2014(04).
[8]王剑波.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8(24).
[9]王晓燕.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8(26).
[10]倪静娜.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信息化研究[J].财会学习,2024(12).
[11]邵卓.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11).
[12]伍书仪.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会计信息化构建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J].绿色财会,2022(02).
[13]吴宇航.大数据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以哈药集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4(05).
[14]刘昊洋.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以A企业为例[J].农场经济管理,2023(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