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企业绿色价值管理内涵及特征
第749期 作者:□文/陈李燃 罗晓红 时间:2025/3/17 16:08:55 浏览:10次
  [提要] 近年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企业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的挑战。对此,简述绿色价值管理的涵义,比较与传统价值管理的差异之处,以期加快传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关键词:传统价值管理;绿色价值管理;绿色竞争优势;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9月26日
2024年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传统的价值管理已不再满足企业低碳转型。传统的价值管理主要考虑的是产品质量优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缺少对产品的回收利用的考虑;绿色价值管理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现有的大多文献主要集中于分析其中一种价值管理,将已有的绿色价值管理的相关文献与传统价值管理进行比较,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下进行绿色低碳转型。
一、绿色价值管理内涵及特征
(一)绿色价值管理内涵。绿色价值管理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加快推动企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下,通过提高企业绿色化能力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能源消耗、资源利用、生产过程和产品供给等环节中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进行管理,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层级跃升的企业管理方式。
以下是关于绿色价值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起初,为了使企业的绿色和环保行为变成自觉,通过将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扩展到全面绿色管理,使得绿色行为得以监管。企业的绿色行为在价值链中体现在以下环节:绿色价值链是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产品营销和物流、产品消费直至回收再生的动态闭环流程。基于绿色价值链的视角,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优化建议,结合绿色价值链理论和成本管理理论,构建企业绿色价值链成本管理框架。
(二)绿色价值管理主要特征
1、市场上存在绿色需求者。由于国家大力推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且资源是有限的,环保绿色的理念成为市场上消费者的主流思想,绿色需求的出现是企业实施绿色价值管理从而不被市场淘汰的必要原因。
2、在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上具有可持续性。相比于传统价值管理,绿色价值管理更注重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以及旧产品的回收,而传统价值管理更注重经济利益的实现,往往忽略企业的长期发展。
3、企业在重要业务上具有持续创新的绿色化能力。绿色价值管理要求企业在某项重要业务和生产环节中,具备提高绿色产品质量、改善企业形象、掌握减少污染的先进技术以及建立完善绿色分销渠道的能力。
以下是关于绿色价值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绿色消费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消费,面对急剧扩大的绿色市场和绿色需求,企业只有迅速调整经营方向,实施绿色管理,才能赢得市场份额。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愈发严格,绿色管理就成为提高现阶段下企业财务绩效的关键。绿色管理塑造企业绿色竞争优势,其区别于一般竞争优势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具有可持续性。从内生性角度研究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绿色价值观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最具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内生动力。全面绿色管理累积资源、累积知识、孕育文化的过程是动态的,在创新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且绿色文化与制度,容易根深蒂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为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将绿色价值链管理引入绿色价格机制。
(三)绿色价值管理和传统价值管理比较。以价值管理和绿色价值管理两种企业管理方式为分析对象,我国价值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企业价值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生命力可以通过价值创造、功能创新和价值链这三个方面的价值管理。同样地,绿色价值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企业绿色价值最大化,其与企业价值管理的目标并不冲突,而是在此基础上重视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的承担。传统价值管理是一系列对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全面管理以提高企业总体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方法和程序,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理念。而绿色价值管理是以追求价值创造和绿色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为目标的企业管理理念。在全球性低碳环保发展理念下,绿色管理已成为上市企业管理中的新风向,形成内部以环境保护为理念、外部监督与约束为手段的系统管理模式。传统价值管理的核心是动态管理EVA关键驱动因素,确定关键对标指标和短板指标是其价值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制度同构下的绿色管理驱动力模型从组织内部的可支配资源和能力入手,如绿色成本、研发能力、生产设施、人力资源等。从近几十年来看,“双碳”目标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愈加严格,但碍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增加的成本支出,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传统价值管理而较少进行绿色价值管理。(图1)
二、绿色价值管理体系(图2)
(一)企业绿色价值。企业的绿色价值是企业以可持续为目标进行决策时,企业资产即期和未来的获利能力、发展能力、绿色产品质量、企业资产运营的风险和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绿色需求程度构成。不同于传统价值管理,绿色价值管理相比于普通的交易价格衍生出了绿色价格的概念。
(二)企业绿色价值管理。企业绿色价值管理包括绿色价值的来源、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的管理内容以及绿色价值管理的关键因素。
(三)企业绿色价值评估。绿色自由现金流量包括绿色现金流的流入和流出,非绿色行为通常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污染的治理的支出即为绿色现金流流出,投资先进的排污设备和加大资金增强绿色创新能力属于绿色现金流的流入。通过计算合适的折现率,利用投资回报率和利润增长率对企业的绿色价值进行评估。
通过阅读文献,企业绿色价值可以是人才、知识技术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设备等。企业全面绿色管理(TGM),是把绿色管理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从产品的最初采购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企业全面绿色管理的框架体系涵盖了绿色战略规划体系、绿色业务流程体系、绿色管理要素体系和绿色管理保证体系四个方面。通过精益管理和绿色管理推动或拉动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绩效和环境收益的同步提升。绿色价值链由绿色管理、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行销、绿色消费、绿色回收及绿色材料等项目构成。
通过传统价值管理和绿色价值管理作用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管理要求来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基于此建立一个将传统价值管理和绿色价值管理相比较的模型,确定的主要参数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品牌价值、成本、企业性能、销售收入、定价、人力资源、质量和环境影响,这些参数根据哈乐群的绿色价值链和绿色与企业绩效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进行整理。传统企业价值管理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减少企业浪费,浪费的增加会对产品质量、生产力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质量提高可以赢得顾客信赖,使得产品需求增加;绿色价值管理由于保护环境的差异化目标赢得顾客更多的认同感,有助于发挥绿色品牌的效应,形成绿色竞争优势,进而增加绿色产品的需求,使得员工满意度和相关工作的寻找者相应地增加,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下,增加留存率和合格的新员工,全员参与绿色价值管理在绿色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的绿色竞争优势得以体现。在分析文献综述时,将范围集中在与价值管理和绿色价值管理密切相关的核心文章,这些文章的数量有限。在对文献中影响企业价值管理和绿色价值管理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后,提出了两种价值管理的比较模型图。该模型虽然不详尽、不完整,但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思路,用于将传统价值管理和绿色价值管理与比较模型中对企业的影响联系起来。此外,目前该模型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尚未完全确定,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图3)
三、讨论
(一)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可以观察到,企业实施传统价值管理实现价值增值的方法已经相当完善,但是绿色价值管理整体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较少。绿色价值管理是在价值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相对于传统的企业价值管理,绿色价值管理在产品需求上会更适用,原因在于可持续的理念使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长。传统价值管理仅注重从产品质量和其他生产经营环节中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而绿色价值管理希望从绿色价值链环节中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循环化,以及制定合适的绿色价格实现企业的绿色效益。
(二)虽然生态环境部等各部门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优化重构,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通过对企业传统价值管理和绿色价值管理的比较分析,找出两者的差异,可以帮助这些企业看到自身与大型企业和标杆企业的差距,对大型企业围绕产品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需求上进行的全流程系统化改造升级进行学习,帮助中小企业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技术改造。
(三)进行绿色价值管理可以实现生产运营环节和环境绩效收益的提高,从各个环节减少原料浪费,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缺少相关的模型指出每个经营单位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任务,从而使企业有选择地和集中地运用企业有限的资金。每个经营单位也可以从模型中了解自己在总公司中的位置和可能的战略发展方向。
虽然文献中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两种价值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但在几篇文章的假设中,传统价值管理和绿色价值管理之间的协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研究发现,当进行绿色价值管理时,企业在实现绿色效益的同时可能会获得更大的价值增值,比如品牌溢价。然而,关于企业实施绿色价值管理和传统价值管理之后对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还较为缺乏。这两种价值管理理念目前都独立在企业内部实施,要想更详细地了解两个管理之间的差距,可能需要更深入地将两种价值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同时实施。企业往往在各个流程中以环保、可持续为目标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绿色价值管理,进而实现价值增值,与传统价值管理相比,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体现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视角。进一步研究两个价值管理理念之间的关联,可以扩展该模型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并为推进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和低碳管理奠定基础。
四、优化方案
(一)完善企业价值绿色化发展政策体系。对企业的绿色产品进行定价时,要考虑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制定价格的正向激励作用,落实好对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防价格制定过高,不利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进行消费。除此之外,也要完善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抓住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的机会,进一步用好绿色金融、碳减排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推动企业绿色价值管理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跃升。对各企业间绿色价值管理进行优化升级后,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绿色转型困难的问题,就要考虑企业与企业之间绿色价值管理的联系,产业基础好、集聚特征突出的企业和地区,在这些企业和地区之间先提升集群治理能力,之后带动其他企业和地区之间的绿色低碳技术能力。
(三)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矩阵。根据企业绿色价值管理能力和企业绿色竞争力这两个指标来分析企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图4显示,左上三格的企业应继续提高绿色价值管理能力,保持目前的绿色竞争力;对角三格的企业应及时识别各个环节中绿色价值管理能力不强的业务,及时改变策略调整其管理能力;右下三格的企业,由于绿色价值管理能力弱,易对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对相关的业务和项目应及时采用停止、转移和撤退的战略。(图4)
(通讯作者:罗晓红)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Chiarini A.Integrating lean thinking into ISO 9001:a first guidelin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n Six Sigma,2011.02(02).
[2]陈昌国.绿色价值链视角下铸造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以黄石新兴管业为例[J].财会通讯,2022(20).
[3]梁毕明,张旋.价值管理研究:文献梳理与述评[J].会计之友,2014(32).
[4]劳可夫,刘思华.企业绿色竞争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5(07).
[5]杨同宇.构建企业绿色价值链[J].中国流通经济,2005(10).
[6]涂自力,王朝全.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内生动力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9(01).
[7]彭海珍,陈文.以价值管理造就“生命型企业”[J].商业研究,2001(08).
[8]仲伟林.现代企业的价值管理思想[J].企业经济,2002(11).
[9]林钟高,郑军,彭琳.内部控制、价值管理和企业价值[J].财贸研究,2008(01).
[10]王波.企业价值管理型业绩评价模式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8(35).
[11]钟宇,张伟威.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基于价值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8(06).
[12]孙倩,吴丹丹.中央企业推进EVA价值管理的实施路径研究——以HBDL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6(28).
[13]Hallam C,Contreras C.Integrating lean and green management[J].Management Decision,2016.54(09).
[14]孟晓飞,刘洪.绿色管理塑造企业绿色竞争优势[J].华东经济管理,2003(04).
[15]孙宝连,闫秀霞.企业全面绿色管理战略竞争能力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4).
[16]孙敬水.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绿色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08).
[17]任立改.战略导向、绿色管理与企业财务绩效[J].财会通讯,2021(06).
[18]哈乐群.基于绿色价值链的绿色价格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
[19]钟榴,郑建国.制度同构下的绿色管理驱动力模型与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2).
[20]向仙虹,邹志雁,赵佳佳.数智基建的绿色价值创造: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OL].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94153 位访客